社区健身的空间设计思考

时间:2022-12-30 08:51:36

导语:社区健身的空间设计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区健身的空间设计思考

政府机构包括多领域的行政部门,开发委员会以开发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为主,社区民众是社区建设的直接使用者或间接受益者。在项目开发建设中,要求政府机构、开发委员会和社区民众三方采取合作的方式,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推动作用。政府机构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公共政策的合理制定与监督管理方面;开发委员会的推动作用是对公共政策进行积极反馈,承担项目设计和建设的主要经费;社区民众的推动作用是为政策制定及建设目标提供可靠和可借鉴信息,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健身空间作为共享环境,其开发收益较低,且运营维护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将社区健身空间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相关部门的企划、协调、执行层级推动机制,给予政策扶持、引导以及经费保障是十分必要的。社区健身空间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仅靠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需尽快健全社区健身空间开发的奖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

一、我国社区健身空间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社区健身空间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软硬环境建设、服务内容、参与人群比例等多个环节不均衡现象,同时社区民众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以及愿意承担的健身消费等均与先进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以欧美国家为例,常年健身的人群比例占国民总数的55%~80%,而在我国健身活动开展较多的地区,这一比例约为25%,人均体育消费支出仅为人均总消费支出的2.2%。将健身空间纳入社区人居环境是国外的普遍做法,而我国社区健身空间的建设现状较为复杂。传统社区人多地少,缺乏健身场地,新建小区健身消费门槛过高,难以实现运动的大众化。虽然也存在一定规模和数量的社区公园及街头绿地空间,但通常很难形成系统、经济、适用的社区健身环境来引导居民健康的行为活动。

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健身空间新途径

1健康路径的定义及作用特点

健康路径,或称健身路径,狭义上指由各级体育部门统一购置并向社会公共场所配置的、适合大众健身活动开展的一组或一系列的健身器材。本文所探讨的健康路径是其含义的拓展与延伸。具体而言,健康路径是沿社区道路而建的健身休闲步道,以各类健身器材、健身场地、休闲活动空间、绿化环境为物质基础,就地就近服务,满足社区成员的休闲健身需要,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需求。健康路径可以看作新都市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应充分发挥社区道路车速低、外来车辆少、通达性强的优势,强调对社区道路与沿街建筑之间的闲散建筑空余地或过渡空间的合理利用,建立健身环境与道路、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区别于较封闭的居住组团内空间,健康路径以社区内的共享空间为平台,具有外向性和公共性。健康路径是寻求居住环境封闭与开放的平衡点,实现由私密性、半私密性向半公共性、公共性的空间与心理层面的过渡。同时,健康路径可实现社区资源公平共享,避免各自为政、低级单一的健身配套设施重复建设,利于集约性、高质量和归属感的健身环境的营造。据相关资料显示,约有60%的人群往往以家为中心,就近选择健身场地。健康路径作为理想的健身场所,体现了就近原则,一般采取就地布局的方式,拆旧插建,如对废弃地、高压线走廊的利用,同时还可见缝插绿,如对住宅日照间距、安全间距、视觉间距以及沿街底层架空层的利用等,这些均可作为健康路径户外或半室内的活动场地。健康路径的规模与街道断面、活动场地类型及其缓冲安全距离、沿街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城市绿线规定等因素密切相关。考虑到经济性和可操作性,据相关调查和资料显示,健康路径的适宜宽度为8~18m,这是布置多种健身场地的较为经济的尺度。健康路径的长度可由社区道路交叉口的间距确定,宜形成(8~18)m×(150~250)m的路径单元。每个路径单元以某类或多类活动为主,不同的人群活动场地可交叉布置,以起到相互监察的作用。

2健康路径主要设计内容与方法

首先是与运动需求相结合的健身场地设计。健身场地以中小型活动场地为主,适宜布置健康路径器材、慢跑步道、门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场等多种活动设施与场地。场地的类型可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和活动规律,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使休闲与健身相结合,动静相宜。场地的大小以能满足相关设施活动的安全开展为前提,可利用塑胶、沙石、草地等多种铺装材质,塑造安全多样的体验空间。其次是与自然人文因素相结合的景观设计。社区健身环境营造的目的之一是亲近自然,健康路径与绿地空间结合是最为常见的设计手法之一。种植行道树、绿篱及背景树群,以形成绿色屏障,降低汽车交通对活动场地的污染,并减少健身场地对住宅的影响。布置景观树阵、观景草坪及生态水体,营造具有观赏性、生态性的环境效果。设置能体现社区人文特色的环境装饰类设施,烘托亲切活泼、健康向上的人居氛围。第三是与安全因素相结合的社区防灾救灾设计。根据我国有关设计规范,住区设计应考虑防灾功能。健康路径是与住区道路相结合的开放式空间,不但可以承担一定的交通疏散功能,而且对高密度聚居区的火灾、疫情的蔓延也能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同时,健康路径设计可与人防工程相结合,根据路径规模合理布置人防安全出入口、防空通道、应急救护设施、照明及饮用水设施等,作为社区居民集聚、安置和紧急救护的临时避难场所,纳入城市防灾救灾体系。最后是与公交、步行相结合的交通设施设计。健康路径设计应有利于以公交主导和步行友善为目标的社区交通系统的组织,合理确定人行道与街道的比例,完善配套的交通设施。健康路径内也可结合公交换乘站布置一定规模的机动车、自行车停靠场地,以方便公共交通的换乘。车辆停靠场地应因地制宜,既要考虑车辆停靠的便利性,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又要考虑健身活动人群的安全性,尤其在设计时要对儿童、残障人士等人群的活动场地进行合理的避让。

三、结语

本文对社区健康路径的思考基于我国群众体育全民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对当前我国人居环境从景观设计向健康设计转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健康路径的设计理念凸显了现代住区环境设计审美情趣和休闲健康的特征,旨在通过社区环境规划引导健康生活。文中对公益、共享性空间开发模式的探讨也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相关领域对社区健身空间建设的重视。

作者:李万鹏单位:天津滨海新区塘沽于家堡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