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汉语分层次课程设计探析
时间:2022-02-24 03:18:22
导语:科技汉语分层次课程设计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科技汉语教学需要将专业词汇、科技语体及其句法特点等方面都纳入教学内容范围,相关教材的编写也要根据这些内容进行课文的筛选和练习的设计,并考虑与相关课程的配合。目前的科技汉语教材在层次定位、文本筛选、生词界定、与专业课程关系、任务设计等方面普遍存在问题,而科技汉语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书面阅读的形式开展教学。科技汉语教材应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可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不同等级配合不同的专业课和通用汉语课情况进行教学目标、课时量、授课方式的设定。这样一方面能够考虑不同阶段以恰当的方式与各阶段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衔接,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语言水平的逐步提高获得学习上的获得感。
关键词:科技汉语;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理工科
留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在汉语基础阶段之后,仍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汉语学习,才能弥补其汉语水平与运用汉语进行专业学习之间的鸿沟。对于理工专业的这类留学生而言,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数理化知识补习,而这同时也需要相应的、额外的语言学习。但是,作为学生的汉语基础,目前普遍使用的通用汉语类教材和教学大纲、标准都没有在词汇、句型、篇章以及功能理解和表达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设计。很多学校对完成预科的标准也设定在HSK四级即可,即使是预科要求达到五级,学生在科技汉语的词汇、特有句式、语体、场景运用等方面仍有所欠缺。
一、科技汉语教材中的几个问题
我们考察了近三十年来部分针对理工专业学生编写的汉语教材,认为目前的科技汉语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定位不清。多数教材都是孤立地为类似“科技汉语”课而存在,在实际编写过程中没有将教材放置在整个汉语培养体系、特别是预科教育中来考虑,对教材在课程体系中如何加以使用、如何与其它通用汉语教材进行配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问题能够解决到什么程度,都不清楚。另外,教材及其相应的课程在汉语及专业学习过程中何时介入、如何介入,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重叠或者过度教学等问题,也不清楚。(二)难度不定。语言难度不稳定,知识难度偏低。多数教材是面向预科或基础汉语层次,其选用或编写的阅读文本基本为两类,一是科普类文章,二是经过简单化改写后的数学、物理概念。这些文章与学生要学习的专业课教材文本相比,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篇章方面难度明显过低,科普类文章用词较口语化,长句也较少,专业术语出现的数量和频率都被高度弱化,与专业课文本相去甚远,同时却存在着大量的普通汉语的词汇;二是在内容上覆盖面太小,更没有针对性,多数教材都是以科普的方式覆盖有关科学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广而杂的局面。这样的教材与其说是科技汉语读本,不如说是以科技知识为内容的通用汉语阅读。(三)生词界定模糊。生词的范围界定模糊,要么不加控制,生词量巨大;要么过于宽泛,混杂了大量的通用汉语生词;要么界限不清,几近等同于专业术语,没有对两者之间的区别作出说明,也没有针对此二者以及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程度作出要求。(四)无效练习多。机械练习、无效练习较多,以语言功能为纲、训练学生完成具体专业活动的任务较少。多数练习是针对大篇幅的阅读文章进行的阅读理解练习,询问对文章意义了解的正确程度;还有部分练习是看拼音写汉字、看汉字写拼音、选词填空等无意义练习。这些练习很少考虑到词汇、句式的使用问题,其设计没有考虑使用的场景、限制条件等,更很少有练习是通过理工科任务设计的方式来进行语言训练的。何况,这些练习所练到的词汇、句式是不是该课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不是科技汉语教学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都有待商榷。(五)针对性不强。针对某一理工类专业的语言教材很少。相对于商务、外交、汉语言文学、医学等针对某一方面的专门用途汉语来说,科技汉语或者说理工科汉语显得过于宽泛,理工科概念下属的各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从量子通信技术到装配式建筑施工、从太阳黑子观测到水文信息采集,很难笼统地用“科技”或“理工”这一概念来广泛概括各学科的语言特点。
二、影响科技汉语教材编写的因素
根据上述总结出的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阅读需求,我们总结了科技汉语教材编写应当注意的重要因素。(一)教材编写及使用的层次。对于一本或一系列科技汉语阅读教材而言,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其应用对象是怎样的汉语水平,另外还需要考虑的是该教材是否为独立使用。这两点决定了教材中生词、句式的选用以及文章挑选、改写在难度上的把握。教材的编写必须要考虑的是它对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是从什么时间点、以何种方式介入,学习之后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其中涉及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科技汉语教材与通用汉语教材相匹配的问题,继而还有科技汉语课程与通用汉语课程相匹配的问题。对于大部分需要用汉语完成专业学习的留学生而言,在第一年汉语预科学习之后,他们可能会进入另一所大学或同一所大学的另一个学院继续学习,教学管理者很少会在他们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中加入专门的汉语课程来补强他们语言方面的欠缺,更谈不上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方面做到跟预科阶段很好地衔接。这也就对科技汉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挑战,必须既满足学生本科阶段的语言需要,又能接上其预科阶段的语言基础。(二)词汇量的确定。科技汉语阅读教材的总词汇量以及每一课的生词数量都需要严格把握。上述教材中,以科普类文章阅读为主的教材的词汇量较大,基本每一课都有五十个到六十个生词。这个规模与一般的中高级汉语教材相近,于是就存在一个输入数量与学生消化能力之间的差距。据我们了解,离开预科阶段、进入专业阶段(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历教育学习之后,学生能够投入到汉语学习当中的时间和精力是极其有限的,中高级汉语教材如此大规模的生词量对学生来说已经是足够饱和,而科技阅读如果再加入如此大量的生词,学生面临的情况就是科技汉语的生词和中高级汉语的生词是两个完全不相结合、没有互补关系的系统,需要同时识记这两个方面,其结果必然是学习负担沉重,识记效果打折扣,两头都会出现学不扎实的情况。(三)词汇的筛选。与上一点相关的是选用哪些词汇作为阅读课文的学习重点。上述教材中的生词基本存在随机性和重复性两个问题。随机性指的是只是根据所选用的科普类文章中的内容来确定生词,文章有什么词就教什么词,而没有考虑到科技汉语教学应该教哪些词、不应该教哪些词。重复性指的是这些生词当中有一部分跟HSK五级、六级词汇是重合的,或者是跟一些中高级汉语教材的生词相重合,这就有可能造成一些生词在中高级汉语课上学过了,在科技阅读课上又重新学了一遍的情况。因此,哪些生词是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会必然涉及的、哪些是某个专业所特有的或出现频率特别高的、哪些是通过翻译就能直接解决的、哪些必须是结合文本语境才能理解的等等都需要进行仔细的甄别和筛选。(四)科技语体语感的培养。科技汉语阅读教材的培养重点除了词汇、句式等有形的语言点之外,还应当发挥阅读训练的特点、针对科技汉语语体的特点进行有关科技语体语感的培养。科技汉语语体有别于日常口语语体,其所用词汇较生僻、句式较特殊、句长较长,且夹杂了较多的古代汉语遗留现象,这些特点都是通用汉语类教材所不具备的,尤其是初中级阶段的汉语教材很少会出现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篇章阅读的训练。(五)特有语言结构的学习和练习。上述的科技汉语语体特点浓缩地体现在专业教材文本中大量地存在固定的格式,有的是以语块的形式完整地出现,有的则是以缩写、扩展等形式根据教材作者的意图的临时用法。如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当且仅当、有且仅有”;再如科技类文本中经常出现的“视距传输、首发星、通达率”等等。这些情况是通用汉语教材很少出现、很少训练的,却在理工专业学习过程中、科技文本阅读过程中会大量出现。现在很多汉语教材在编写和教学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放在应用场景下进行功能教学,但在科技汉语类教材中这一点做得还不完善。不少教材仍然是生词和结构眉毛胡子一把抓,只列出一个生词表,注明词性和英文翻译就完事了,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很容易就把结构当作一个一个单独的生词来识记,却不知道怎么组合应用。我们认为科技阅读的内容应当是根据专业教材的语言特点进行设定的,其课文中所要让学生掌握的词汇、结构应当是在专业课教材中超出了通用汉语的范围、但又不属于专业术语的那一部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还应加入对篇章阅读的训练和对相应语言功能表达的训练。
三、科技汉语教材的层次及课程的开设
高增霞(2016)提出将学术汉语课程从本科阶段一直延伸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并且认为教材的研发需要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根据以上所列各项因素,我们认为科技汉语教材难度涉及课文的内容、体裁、生词数量、生词间距、句长、篇幅等方面的设置,其不应以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作为主要参考,而要随着学生汉语能力的提高而进行难度等级划分,并从初级开始就要有意地进行对科技语体语感的培养。教材的编写以功能为纲,将科技汉语阅读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全部以科技文本作为课文,配合通用汉语课程进行专项辅助。具体如下:(一)初级。初级阶段的科技汉语教学开设于汉语预科阶段或一年级的后半段,即零起点学生在基本完成了HSK四级或五级考试的任务,汉语水平达到了教育部或学校的硬性要求,能够使用进行一般的日常沟通交际。在此基础上介入科技汉语教学,一方面巩固其通用汉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利于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向科技文本转移。本阶段的主要目标为:一是使学生适应科技语体的语言输入,二是扩大通用汉语词汇量。这一阶段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扩大词汇量的同时适应科技语体的特点,利用之前汉语学习过程中总结出的学习方法,快速、大量接受新词汇以及难度等级较高的词汇;同时,利用这些词汇编写篇幅较短、但句式较复杂的课文,并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本阶段的生词主要依靠HSK词汇大纲中的五级词和六级词来编写文本,加入一些科普文章中常见词汇。在课文编写时,所改编的课文的主题应当从此时开始起就集中在科技话题方面,即可以从科普文章中挑选,也可以在日常生活类话题中挑选出有关技术分析、产业发展、科学原理等方面的内容。教材的体例按照科技方面的话题进行编排,每课生词控制在60个左右。本阶段用40课时,即每周4课时1课,共10课。课程可分散于每周进行,也可在一个时间段集中进行。相应地,课程教法为:生词的学习以自学为主,放在课下时间由学生自己查找意思、识记并造句。课上时间第1个课时用于对生词自学的检查和重点讲解,教师创造场景让学生进行生词造句。第2、3个课时用于课文的精读和泛读,重在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学生对科技语体的熟悉和适应,训练其对长句、难句的理解,以及篇章泛读的能力。第4课时进行听力理解练习,即通过听说的方式适应大量的生词和科技语体。(二)中级。中级阶段在学生进入本科或学历教育学习阶段的第一年上学期,即专业基础课开课前。这一阶段学生在经历前期的通用汉语基础的打底和初级科技汉语的强化后,应当达到了能够适应科技语体阅读的程度、具有科技语体的语感。本阶段的主要目标为:一是学会科技语体中的各项语言功能,二是继续扩大通用汉语词汇量,三是增加科技术语的数量,四是有意训练学生进行科技语体的表达。本阶段的生词主要采用HSK词汇大纲中的五级词和六级词、科普文章中常见词汇,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中的常见术语。按照单韵鸣(2008)引用的专用外语教材的模型,课文输入的内容“包含专业学科的知识内容(content),提供语言典范(language)来例示专业词汇、句法以及篇章的特点”,因而对上述基础学科的高中课本或大学基础课本,如《高中物理》《大学数学》等课本中的课文进行改编,控制词汇量,每课通用汉语类生词的数量控制在20个左右,减少其识记负担,但大量增加科技术语的生词量。每课的句式和句法,在不影响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持原课本的复杂状态。教材的体例按照上述基础学科的专题进行划分,每一课训练若干功能表达项目。本阶段用40课时,即4课时1课,每1课大约涵盖2个功能表达项目,共10课。整体课程尽量压缩在开学两至三个星期之内完成,在专业基础课授课前进行。相应地,课程教法为:每课首先用2课时进行功能项目学习,通过场景或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完成功能项目的表达,并进行巩固性的小型练习。第3课时通过主课文进行科技语体阅读理解。第4课时对功能项目进行复习和应用,并进行拓展阅读。(三)高级。高级阶段设于中级科技汉语课程完成后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学期,专业核心课开设之前,即这一阶段的学生应当能够阅读基础性的专业教材,其对教材文本的理解困难在语言上应当缩小在专业术语不懂,而不是科技语体的不适应。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针对学生所学的某一专业,使其能够读懂一般难度的专业教材和文章,并进行一般描述性的专业写作输出。生词使用专业课教材中出现的通用汉语词汇和专业术语。在课文编写时从专业课教材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原文,仅对不合句法、冗余信息的表达进行改写,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状态。本阶段用20课时,每周2课时1课,共10课。本阶段教学不在于大量集中式的阅读训练,而是保持学生对科技语体的语感以及进行阅读时的紧张感。每课用2课时,第1课时用于训练学生在原文综合运用语言要素进行意义理解、重要信息快速识别、大义总结等任务练习。第2课时就课文中难词、难句进行精读理解。每一课的课后练习包括两部分,一是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性练习;二是就当课某一话题或某一特定任务进行专业写作练习,包括实验报告的撰写、研究结果的总结、个人看法的表达、实验过程的描述等。
四、结束语
科技汉语教材的编写与相关的课程开设及教学方式应当是紧密相配套的,通过以上的分层级形式进行设计,我们认为其有利之处有以下四点:1.结合通用汉语教学课时实际情况进行时间分配,在初级阶段专业课较少时,能够较多进行科技汉语教学,输入大量新知识并进行大量的阅读练习;中级阶段可以根据专业课开设情况随机调整科技汉语课的安排时间;高级阶段专业课较多时,能够见缝插针地进行有效复习。2.充分考虑到科技汉语课与通用汉语课之间的衔接关系,尤其是在初级阶段,设计在基本的汉语课及HSK考试任务完成之后再进行科技汉语课教学,既能够利用学生学习汉语的热度、积极性和学习方法继续进行语言学习,又能够在之前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不至于相互重叠、彼此干扰。3.有效兼顾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教学内容的语言状况,让学生有层次地接受、适应、理解专业课内容。4.分层次的设计能够使学生自身在学习时增加获得感,且能够明确意识到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重点的不同,并配合通用汉语教学的难度层次逐步提高。虽然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发现了以上的优点,但这样的设计仍然会受到整体培养方案、各阶段培养目标、学生语言能力差异、语言教师的理工科专业知识等因素的制约,造成在课时数量的安排、与专业课在内容和时间上的配合、教材内容的编写、学生语言学习进度、学生后期学习动机等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以及教学实践中需要着力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高增霞,刘福英.论学术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6,14(02):44-51.
[2]李泉.论专门用途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11(03):110-117.
[3]李泉.试论汉语预科教育若干问题[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6(03):19-27.
[4]单韵鸣,安然.专门用途汉语课程设置探析———以《科技汉语》课程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0(08):258-263.
[5]单韵鸣.专门用途汉语教材的编写问题———以《科技汉语阅读教程》系列教材为例[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02):31-37.
[6]张黎.专门用途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胡越 王宇晨 单位:1.陆军工程大学基础部 2.陆军工程大学外训大队
- 上一篇:西汉漆器纹样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分析
- 下一篇:创意写作课程设计评估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