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
时间:2022-09-12 11:17:43
导语: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自“国培计划”实施以来,201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将《标准》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立项评审、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明确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为课程设置提供建议。一方面,促进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加深课程的设计者、课程的实施者以及培训者对培训课程需求的认识,促进“国培计划”标准的实现。
[关键词]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
一、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流程与依据
(一)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流程。首先,由国家及负责承担培训部门制定培训课程的目标,尽量将目标细化与明确。一方面,让培训部门有“的”可循,以达到的培训目的为标准,为培训部门提供宏观方向。另一方面,使受训的教师能在主观意识上深刻理解培训的目的,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其次,明确培训课程的具体目标后,精选适合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课程内容。一是参考2012年教育部发行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来选取骨干教师的培训课程内容。二是由专家自带特色课或由培训承办方选取课程内容。再次,确定培训课程内容后,针对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特点开展培训,关注教师动态与学习意向,保证课程实施。最后,检验课程实施效果,做好课程评价。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利于课程的更新与改进。(二)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一是以“国培计划”的相关要素为依据。首先,关注农村骨干教师的特点。农村骨干教师对农村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多年的农村从教经历让他们更清楚自身需要的培训课程。其次,紧密结合“国培计划”课程。只有将课程设置与受训教师的独特性有机结合才能揭示出课程设计的可信依据。因此,在借鉴国培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考虑农村骨干教师的具体特点尤为重要。二是关注培训课程的价值取向。所谓价值取向即课程设置的价值是什么,通过培训能够得到什么。比如,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课程设计更强调知识、技能以及各种学科价值,更多考虑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少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人文主义取向,课程设计更关注学生的内在心理感受,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人的成长;社会改造主义取向,课程更重视学习者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课程体系的制定与更新都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农村骨干教师“国培计划”的课程价值定位,应做到将农村骨干教师的个体感受性与培训课程的系统性按照恰当的比例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农村骨干教师的主观诉求下的人本主义取向与学术理性取向有效结合的课程价值定位,才是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最终追求的价值定位。
二、农村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宏观策略
对于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设置,宏观方向上应该与教师发展的特点相一致。建立动态灵活的课程体系的同时鼓励教师的主动参与,课程应该为教师提供可参与的平台,促进教师形成自主发展观念。(一)形成骨干教师培训的动态课程模式。1.紧密贴近农村骨干教师需求,做好训前调研工作。充分重视教师培训前的调研工作,为整个培训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培训前的调研不仅能了解参训教师的水平,更有助于课程专家以及相关的课程制定者根据参训教师的特点制定培训课程。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具有独特的特征,从教师的需求着手,紧紧围绕教师的需求开展培训课程。让培训课程的内容、课程模式等都与教师所需紧密相联,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2.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及时更新、调整课程内容。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评价体系对整个培训十分重要,从课程的制定到课程的实施环节以及课程结束后的反馈,每个环节的评价都必不可少。第一,做好骨干教师培训前的需求调查工作是制定培训课程的前提。第二,尽可能的发现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课程的完善从实处着手。第三,训后的课程反馈必不可少,影响着培训课程的改进,对于课程内容的制定、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对于培训课程的评价应做好时间上的衔接与贯穿,将评价环节渗透到培训始终。3.不断优化培训师资队伍结构,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与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在骨干教师培训中,不同的参训教师有着不同的自身特点。针对不同的骨干教师,应接受不同的培训。要根据教师的水平,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组,对于不同组别的受训教师适当的调节课程内容。在制定课程内容中,应当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对于骨干教师来说实践能力固然重要,能够及时地把握住学术的前沿对于每名教师来说更是重要的。4.建立持久学习的培训机制,弥补短期集中培训弊端。教师接受培训多是以短期集中培训为主,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教师认为这样的培训时间安排是比较合理的。针对这样的状况,相关培训部门应该建立一种长效的培训机制,将教师的学习用一种持续的、动态的方式展开。第一,可以选择短期集中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的同时辅之以教学工作中的培训,将培训教师请到学校,以讲座的形式或是教师示范课讲课的形式让专家对教师提出意见以达进步。第二,引入网络资源,发掘网络课堂。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推荐教师学习网络上的教师精品课,树立主动学习意识。第三,为教师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将每次参与的培训备录在案,让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持久发展有迹可循,对于持久的发展充满信心。第四,针对骨干教师建立系统的、规范的教师培训模式,对每名教师设立具体的培训时间段,并在培训后做出及时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录档案,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对教师进行培训。(二)建立利于教师自主发展课程体系。1.调试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引导骨干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在以培训教师讲授为主要培训方式同时多设置受训教师与培训教师能够进行互动的课程,改变以往教师培训的平淡讲授知识的模式。组织设立活动课程,在活动中为受训教师尽可能的提供参与到课堂的机会,通过课堂提问、激发思考、引发共鸣来增加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在课堂中的互动与交流。只有在这样的培训活动下才能够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将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情意真正的渗透到教师心中。为受训教师群体交流创造机会,观摩课、交流展示课要及时进行课程评价,交换心得。2.促进农村骨干教师树立自主发展观念。教师的自主发展动机是教师培训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对于农村骨干教师群体而言,自我发展意向的高低是影响骨干教师培训成效的根本因素。努力使自身成为“学习型”教师,树立持久学习观念。专业发展内在动力对于骨干教师群体尤为重要,端正农村骨干教师态度,激发自身发展源动力。农村骨干教师受环境的局限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少但平台大,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吸收优秀课程资源,同时与培训教师保持长期联系,结交教师同伴。
作者:李黎波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上一篇:微观层面城市设计探讨
- 下一篇:网络精品课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