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成型加工课程设计的探讨
时间:2022-12-25 11:24:25
导语:聚合物成型加工课程设计的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明确设计任务,科学选择设计题目
本门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围绕教学任务或单元,以某种通用或特种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及其制品的生产任务为依托构建,设计出相关聚合物材料及其产品项目内容,包括原料品种、型号选择、工艺流程及设备确定、产品质量检测,以及车间布局和规模等等。通过课程设计,全面锻炼学生查阅文献、设计计算、实际分析和CAD绘图能力,有效地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并获得一定的灵活应用的能力,为后期的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课程设计的选题应符合当前科技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必须满足教学方面的需要,使学生通过设计得到比较全面地锻炼。题目可以是来自生产现场的实际课题,也可以从教学和科研项目中选定。但题目的选择不能和往年雷同,否则会出现学生直接找来以前的电子档,从而设计完成的千篇一律。另外题目难度应该从易到难分布广泛,教师提供备充足的选题,先由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再由老师根据学生选报情况,统筹分配,做到每组成员具有较均衡的知识能力。除了教师指定的题目,对于已经签订工作单位或者有明确工作意向的同学,应鼓励他们结合今后工作的方向,自己拟定设计题目。例如签约洛阳725所的同学就可以做风电叶片制备方面的设计;想去富士康应聘的同学,可以进行塑料外壳注塑成型方面的设计;有意从事管材、异型材、薄膜挤出方面工作的,可以做挤出工艺设计;对橡胶加工感兴趣的,可以自订压延成型方面的设计等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设计的兴趣,对于他们今后的就业或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课程设计采用分组完成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每组同学设计题目的大方向类似,但是每个学生的设计内容上又有所区别,保证做到同组不同题。例如配方设计、工艺参数、设备选择等都可以有差别,既避免学生之间的抄袭现象,又利于组内讨论和交流,通过课程设计每个学生的设计水平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做好充足准备,提早布置任务
为更好的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设计的时间从原来的1周调整为2周,学生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提高设计质量。虽然教学进程上将课程设计安排在授课结束,但是可以在理论课授课的同时就让学生初次选择题目,开始筹备课设。发题时指导教师应将设计内容、步骤、注意事项、参考书籍、网站资源一一交待清楚,使学生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设计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课,针对性更强,在学习中就会积极积累收集信息,进行知识储备。教学过程中各个工艺的动画演示资料可以加深他们对工艺过程的感性认识,为下步确定设计方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加强设计期间辅导和监督
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独立设计很重要,但是教师的监督辅导不能忽视。必须将学生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结合。教师在理论授课时可以多介绍本课程设计与本专业的关系,相关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课设的兴趣和热情。课程设计一般不安排固定教室,但是可以向院里申请专用绘图室。这样既方便学生绘图,也方便老师集中指导。课程设计不同于平时作业,要分段督促跟踪,全面掌握控制进度。“万事开头难”,在设计初期必须多花精力和学生讲解交代清楚设计的任务,题目的生产背景、特点、解决的途径,如何入手搜集查阅相关资料,讨论设计的方法思路,最终确定出可行的设计方案方案。中期重点检查工艺计算是否正确、设备选择是否合理,参数选择是否合适,设计进度是否按部就班。末期收尾时,检查数量和质量是否达到课设要求,完成太差、不合要求的提醒其抓紧修改,以免影响最后答辩。设计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集体答疑和讨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切磋,活跃学习气氛。根据学生程度不同,采用分类指导。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可以进行个别指导,重点“支持”,保证学生得到基本的应用锻炼;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多采用启发引导,鼓励他们尝试有创意的设计。除了面对面的辅导还可以结合手机、QQ、电子邮件等交流方式,及时为学生释惑解疑。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的参与者,方案成功与否,教师的素质、态度很关键。在整个课程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应该不辞辛苦、尽职尽责,辅导、监督、督促每位同学认真完成每一个步骤。同时应该认真做好相应记录,为最后的成绩评定提供依据。
4科学的评定设计成绩
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成绩分为5个等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但是成绩的评定不能只看说明书和图纸,需要结合平时表现与答辩成绩,综合评定才能更准确、更合理,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平时表现占10%,包括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设计的态度,设计完成进度等,应避免由于老师的主观性给学生成绩造成的影响。设计说明书质量占30%,包括内容完整性、格式规范性、提交的时间等。图纸完成质量占40%,包括图纸内容数量、图标规范、尺寸标注、图面整洁等。对于选用新工艺、新设备,车间布局新颖的,成绩评定时应加以区分。答辩成绩占20%,考查学生对于设计的目的,设计的内容是否清楚,设计思路是否清晰,相应问题是否能正确回答。答辩应该是贯穿整个设计期间,老师可以根据设计内容随时提出问题,要学生回答,作为过程考核。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情况,学生可以通过问题弄清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及必须掌握的知识。把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并且增大过程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考核的标准相对固定但是不应局限。对于设计期间表现突出,方案选择有新意的,内容有创新的,设计有特点的,可以根据实际完成情况给予加分。
5结束语
把学生培养成为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高分子制品生产、新材料开发、工艺与模具设计、技术开发与改造、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目标。课程设计特征是以生产流程为主线,实现项目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整个课程体系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组织好每次课程设计是落实整体教学的关键,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完善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作者:彭琦 李莹莹 朱新军 郭福全 余东升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上一篇:落实国网企业文化的对策分析
- 下一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