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02 08:43:42
导语: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引入工作坊教学模式,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高校“产学研”的互动提供平台。这种教学模式需要一套相对应的评价与考核方法,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改革。该文根据工作坊式教学的特点,分析工作坊式教学的考核评价要素和方法。
关键词:工作坊教学;评价;考核
工作坊模式是一种以头脑风暴为特征的创新研修方式。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之中,让其成为不同立场和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交流的一种方式。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用得相当普遍,近些年在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学中也开始被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运用于艺术设计教学,早在1919年4月1日成立的包豪斯学院就已开始,被称作集体作坊式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引入工作坊教学模式,对一些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形成工作坊式的教学体系和方法,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学习风气;加快课堂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速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设计综合素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高校“产学研”的互动提供平台;等等。当然,并不是好的模式就一定能够成功,工作坊式教学还要有一套相应的评价和考核方法。客观的评价非常重要,评价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是人们对该事物及其意义的一种观念性把握,是对客观事物价值的认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采用与工作坊式教学适应的评价和考核方法,可以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提供保障。
一、工作坊式教学的考核评价要素
1.过程评价要素。(1)主题选择和设计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主题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每节课的主题就是课程计划中的一个章节。工作坊式教学并没有章节内容,也没有前后先导内容和续接章节,只有主题项目,完全取决于授课教师对主题和任务的选择。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工作坊主题一般是项目专题化设计,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个性化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工作坊主题。所以,教师对主题的选择和设计非常重要,主题的好坏决定能不能吸引学生参与、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在人物形象设计工作坊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包括以“绽放”为主题的饰品设计制作活动、以“万象新生”为主题的手工设计活动、以“绘梦”为主题的美甲彩绘活动等,学生在创意实践中完成了饰品设计、布艺设计、美甲彩绘等实训项目。通过这些轻松、有趣的主题活动,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与交流,完成从资讯分享到互相交流、激荡脑力、共同创造的过程。通过完成一系列主题项目训练活动,学生在工作情境中感悟正确的认知观念、思维方式与方法,获得充分的体验,提高了设计技能和专业综合素质。(2)教学过程的设计工作坊式教学中,教师的身份变成主持人或现场导演,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预设好项目任务和各个环节,包括前期工具和材料的准备、人员分配、节奏的把控等。工作坊式教学过程要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创意设计的各种环节,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游戏体验、分组、专家点评、小组互评等环节,摆脱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通过这些教学环节,教师将设计理论融入设计构想、操作技巧,学生学以致用,学习效果更好。如,依靠集体的智慧对于设计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手段,头脑风暴就是这种手段的最佳选择,在广告设计工作坊教学中,头脑风暴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效率。又如,角色扮演是一种很好的情景模拟活动,在设计实践环节,教师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企业老板、客户、业务员、设计师等,模拟真实的项目,进行业务洽谈、客户沟通、方案汇报等环节,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过程设计是工作坊式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亮点,直接决定工作坊式教学能否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过程评价对工作坊式教学非常重要。2.结果评价要素。工作坊式教学重点在于过程,结果同样体现过程有没有取得实效,能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创意潜能的目的,其结果评价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学生参与热度工作坊式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主题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大胆创新、开拓性地完成项目任务。艺术设计工作坊的项目实践,对互动参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工作坊式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了解他们关心的热点,包括时政要闻,通过网络广泛查阅、搜集相关资料,把它们引入主题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互动交流,吸引学生关注并激发学生完成项目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协作。(2)创造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作品的数量反映了学生的参与程度,通常一个项目只有一种设计可能,而得益于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环节,一个项目有了多种设计可能,也就会出现多个结果。作品的数量多能够说明从定量到变量的转变,代表着创意思维能力的增强。相比数量,质量在工作坊教学中不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至少不是一个普遍指标,但能引领设计思维的方向。在众多作品中也许有极少数高质量的作品,它就能确定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3)作品转化效能的比率能够说明设计作品质量的,是其转化为社会应用的比率。这种比率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作品的获奖率,作品能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是对作品质量的肯定;二是设计作品发表率,作品能够在媒体上发表、转载,代表它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三是设计作品的采用率,设计作品最终能为企业或商家采用,能成为产品和商品,转化为效益,是衡量产学结合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工作坊式教学的评价考核方法
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是工作坊式教学顺利实施、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保障系统。工作坊式教学的评价考核不应局限于考试分数,更强调评价的激励性、发展性和过程性原则。1.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在一个阶段结束或课程结束,对学生所完成的设计作品进行集体评价,是对总体教学程度的剖析。课堂评价包括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1)教师点评教师点评是工作坊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素养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点评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主要有以下两个目的。一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意思维。在点评过程中,教师分析作品的优缺点,以评价优点为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成果予以肯定,帮助学生找回自信,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二是促进学生增强设计能力、提升设计素养。点评作品时,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用开放性的思维激发学生多方面的设计潜能,关注每名学生在工作坊式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和进步。(2)学生互评工作坊式教学不仅注重结果评价,而且注重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的评价。学生互评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互助合作,使他们相互学习和借鉴实践经验与方法。在学生互评时,教师处于裁判的位置,引导和鼓励学生客观地进行互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评价同学作品中的优缺点,以自己的观点进行阐释,加强对设计理论的理解,取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和体现集体智慧的效果,形成设计审美的共识。在学生互评时,教师一定要处于引导的地位,而不是以简单的优劣进行决断,否则互评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相互评价,体现集体评分的结果,成为公平、公正的成绩评定方法。2.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坊式教学的社会评价,不是指专业教学质量的社会评价(这种社会评价是以毕业生为评价对象,以就业率、就业质量为评价依据),而是指课程教学的社会评价,包括对工作坊式教学的主题内容、活动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的评价。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引入社会参与评价机制,目的是通过评价发现工作坊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社会的评价反馈信息,直接、客观地了解社会对设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即时对主题内容、组织方法等进行调整,整体优化,提高工作坊式教学的质量。工作坊式教学的社会评价以同行、企业、家长为评价主体,在实施过程中,艺术设计专业要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及时获取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信息。社会人士参与评价的程度,能反映工作坊式教学的效果,决定着评价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开展社会评价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成果展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开展阶段性课程教学成果的展览,对工作坊设计项目的作品进行展示,可以采用大众评审投票的形式,客观、公正地进行评选。成果体现不仅仅是一个分值,而是作品得到外界公认的程度。二是教学研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定期邀请用人单位的专家、业界精英、教学同行、学生家长参与评价,通过听课、查看学生作品、开研讨会等形式,真正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工作坊式教学中突出评价考核体系的作用,学生在乎的将不只是分数,而是成果展示与总结。这种评价结果不只是一个数值,而是产生了社会效应,最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创业率。
参考文献:
[1]葛桦.“实践教学工作坊”的设计与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8).
[2]邱志涛,张静伟.艺术设计学科“工作坊式”精英教学模式研究.包装世界,2012(5).
[3]王传兵,仇奔波.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教育探索,2003(6).
[4]王雪华.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当代教育论坛,2011(23).
[5]张俊竹.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与职业,2015(1).
作者:袁金戈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艺术设计电脑教学改革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设计教学文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