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时间:2022-10-08 09:04:37

导语:服装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服装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摘要]针对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院校服装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具体地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些原因。结合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谈一谈对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拙见,望能够对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服装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装工业开始蓬勃发展,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服装设计专业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技术型人才,为我国纺织业的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中职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学生陆续进入工作岗位,在经过社会的检验后,他们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一、现阶段中职服装设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服装教育的起步较晚,从20世纪服装专业成立之初到现在也不过三十余年,在服装设计专业成立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和师资力量,中国的服装专业也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行。当时一些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大都是从美术专业生源中分流出来的,教师也大都是平行专业的一些教师和管理者,时至今日一些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生源也大都是从艺术专业调剂而来的。就师生的专业背景而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很多教师长期以来对服装设计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学生只要能够将自己的创意运用效果图表达出来即算优秀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所以中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都将课程的学习重点放在服装效果图上面,以学生的服装效果图来评判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成为一些教师硬性的教学标准。其次,服装结构和具体的工艺制作课程安排失衡。本质上在中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结构课程所安排的课时并不算少,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僵化死板,很多学生都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甚至有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枯燥学习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学心理。如,在进行服装结构的教学时,只为学生讲解一些基本款式的结构,西装结构、裤装结构、裙装结构等,没有将结构教学和学生的设计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致使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够灵活运用结构知识和具体的工艺制作手段进行作品的创新和制作。

二、明确教学目的

服装设计专业并不仅仅是绘制简单的效果图,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服装设计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强化实践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并重提升,将课程的考核标准由学生的设计稿转到学生的制作和完成自己设计的作品上来。同时建立结构设计—款式设计—工艺制作三位一体的全新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设计的作品,有目的、有侧重地进行服装学习和工艺制作,将学生的创意变成真实的工艺品,并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体验设计的乐趣。如学生的剪裁能力较弱则侧重加强对学生剪裁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较弱则重点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通过这种有侧重有目的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三、加强引导水到渠成

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很多时候更像是学生的引路人,从为学生选择具体的设计学习方向,到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学习,无不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很多中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了知识点教学后,就会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和学习,只要学生能够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即可。这种放任自流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养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学生抄袭作品、考试作弊、缺乏创新等,这些情况的出现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引导产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例,创新是一个设计师的灵魂,在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也是第一位的。在服饰穿着个性化风行的今天,设计师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陈旧落后的观念必将被时代所抛弃。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为学生播放时装会视频,或者一些著名设计师的作品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当然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达成。

总之,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服装设计师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创新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自己的作品也才能够被更多人所认可。而作为培养服装设计师的中职教师,我们更应当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

作者:程茜 单位:湖北城市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琼.中职服装设计及工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包装工业,2013(10).

[2]李楠.关于中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神州,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