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中拼贴技法的运用和拓展

时间:2022-05-27 03:37:02

导语:平面设计中拼贴技法的运用和拓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平面设计中拼贴技法的运用和拓展

1拼贴技法的相关问题研究

1.1拼贴艺术的由来和产生形式

20世纪初,立体主义艺术家开始将报纸、画布甚至木头等有真实质感的物件粘贴在画布上,企图打破绘画的平面性,之后这种称之为“拼贴”的绘画方式很快成为了现代绘画的重要方式之一。拼贴是一种高度依赖直觉得插图形式,它不仅需要考虑在同一空间中同时安排全然不相干的对象的可能性,还要兼顾组合元素的自然属性,这意味着拼贴要做到非常准确到位。

1.2拼贴技法的内容特点

拼贴是按照作者的设计意图,选择一些适宜的花色肌理的印刷物,布料以及其他平面材料,经过剪裁搭配,组合拼贴成有一定情趣与视觉节律美感的画面,由于其手法简便易行,可以充分展示作者的聪明才智与审美品位,并可借助手法来宣泄内心的感受与捕捉视觉的亮点,将其视觉元素点,线,面,黑,白,灰,造型,色调,肌理,等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按照一定组合秩序比例关系,拼贴出具有一定意境情调的画面来。

2拼贴技法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表现和视觉价值

拼贴技法在平面设计中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在图形处理技术还不成熟的时代设计师可以通过拼贴的方式轻易打破图形传统的写实方式,给平面作品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轻易地将画面元素进行综合。实现自己的设计构想,因此,现代平面设计中拼贴技法的使用是那么自然和普遍。

2.1自由拼贴技法(元素的混合)

平面设计中拼贴技法不受形的束缚与画片的局限,敞开心扉尽情宣泄,只将图片当肌理,遵循形式美法则,按照一定组合秩序与图1比例关系,捕捉视觉亮点,拼贴设计出具有一定意境情调的作品。见图1,《自大》这幅现代平面作品中,设计师将画面元素从原处剪切出来,拼贴到新的画面中,进行元素的放大或缩小,顺序和位置的调换,肌理处理等。有目的地排列在一起,借助彼此间的异质性来冲击既有的视觉模式,多种元素的组合可以有效地利用对比,类比,夸张,等手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也正是众多设计师钟情拼贴技法的原因。

2.2借形或事物拼贴法

将现有图片上的形象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并将不同的形象依照内在逻辑串联起来,或怪诞荒谬,或惊险猎奇,制造悬念引人入胜。见图2,《健康的心脏》中对不同事物的链接迫使观者打破原本对世界的认知,进而促使观者思考,接受新的链接所生成的新的意义。图中的铅笔,鞋子,香蕉所代表的意义,已经不是我们原来环境中所认知的了。图中作者设计意图是对于一个健康的心脏应做到图2ABC三点,1断裂的铅笔,表示避免压力,2鞋子则表示要变得更加积极,3香蕉则代表要选择良好的营养。这是一种先断裂在重构的审美认知模式。

3拼贴理念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拓展空间

3.1可触摸的平面作品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速新媒体的发明和应用促使平面媒体的增长速度变缓慢,平面媒体的相对衰退必然影响平面设计的发展,因此近年来平面设计界一直在探索设计创新的途径,一些向非平面拓展的平面设计为我们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而其中的拼贴理念对掘新的设计思路,拓宽平面设计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很好的途径。随着科学技术和加工工业的不断进步,设计师们开始创作“可触摸的平面作品”研究视觉和触觉的关系。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态的造型艺术,用各种造型手法表现出来艺术形象两维的平面设计作品。

3.2五感的拼贴设计

在对视觉和触觉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师们提出了五感设计的概念。我们的平面设计大多还停留在视觉和触觉的的层面,而五感设计提出将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种感觉方式“拼贴”到平面设计作品中,人的五官、五感是很喜欢受刺激的,能够让五感愉快的讯息,必定是愈多愈好……虽说是专门搞平面设计,但当然也不只注重于视觉,而是要有综合触觉、嗅觉、听觉,甚至味觉察觉丰富的感觉世界、充实这个世界的技术。”

4结语

拼贴技法在今天的平面设计中可以说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充分发挥了它潜在的威力,以及灵活多变,巧妙适宜的表现形式与视觉张力以及冲击力赢得了人们视觉与心理的好奇与关注,从而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完成了其艺术使命。大部分平面设计都会用到它,拼贴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表现手法。拼贴也已经从一种技术升华为一种现代的思考方式和多元化的理念,因此拼贴还在拓展者现代平面设计领域,为平面设计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提供途径。拼贴由于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至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探索。

作者:荆彦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翟鹰.装饰表现技法[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郭茂来.视觉艺术概论[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

[3]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9.

[4]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