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口袋公园与康养景观设计探析
时间:2022-04-07 04:52:47
导语:城市口袋公园与康养景观设计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从风景园林设计的角度出发,回顾口袋公园的兴起和现阶段对于康养景观的研究进度,探究如何将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与城市公众健康保障相结合。运用了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指出了康养景观介入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的必要性。本研究关注了城市口袋公园中康养景观的设计,初步探索了其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提出生态性、康养性两大原则,并鼓励在城市口袋公园中引入高科技手段,完善康养体系;提出康养景观应同时考虑使用者的生理安全保障和心理健康疏解;讨论了城市口袋公园中各类元素的设计方法,以期完善城市口袋公园相关研究,为将来的研究和建设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市口袋公园;康养景观;景观设计
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给城市居民带来了较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城市疾病日趋蔓延,高强度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引起的城市居民心理问题和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自然环境及城市中的公园、街头绿地等绿色开放空间有助于弥补城市居民的健康缺失。而由于城市的过饱和发展,已经较难在城市的中心城区范围内挖掘更多可用的大面积绿地。因此,城市口袋公园将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未来的绿地发展形式。目前我国对于口袋公园的社会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但针对口袋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还较为缺乏。本研究旨在讨论康养景观设计在城市口袋公园中的引入,对口袋公园的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和提炼,为今后口袋公园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1城市口袋公园的提出
“口袋公园(PocketPark)”这一概念,最早于1963年5月由美国风景园林师罗伯特•泽恩(Robort•Zenn)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提出的“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的提议而来,是指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型公园(MidtownPark)[1]。1967年5月23日,泽恩设计的佩雷公园(PaleyPark)正式开园。这片位于美国纽约53号大街的袖珍景观,以独特的形式弥补了城市中的公共设施不足。虽然其面积仅为纽约中央公园的1/8000,但其年平均面积游客量是中央公园的2倍之多。佩雷公园的出现,标志着口袋公园这种新形式的城市公共空间正式诞生[2]。当时,美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阶段,城市的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不断加大,适合市民活动的户外场所越来越少,远不能满足市民的户外活动需求。口袋公园的出现,很好地缓解了市民需求与城市建设之间由于活动场所问题而产生的矛盾。相比其他类型的城市绿地,口袋公园具有更小的面积。这样的尺度使口袋公园突破了以往园林绿地的面积限制,它更小、更便捷,位置更灵活,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见缝插针地嵌入钢筋混凝土的城市空间,很好地缓解了城市环境与人们生活之间的矛盾,既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也为城市注入了活力。
2康养景观与公众健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当前的人居环境,特别是城市中的自然生境日趋缩减,普通大众都渴望健康、自然的生活环境。城市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人口高频率接触的自然景观,除了为城市人口提供一定的休闲活动场所,也对城市微环境进行调节,改善小气候,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环境污染。众周所知,恶劣的空气质量会增加中风、心脏病、肺癌以及慢性和急性呼吸道疾病的潜在患病风险。在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的《2019世界健康数据》中提到,目前全球约有9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PM2.5超标的环境中(以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空气质量指标水平10μg/m3为参照)[5],空气质量问题依然相当严峻。改善空气质量问题,并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大刀阔斧地对污染源加以控制和改造,是否有一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居民所处的城市环境?园林景观,被认为人类世界的“第二自然”,是否可以借助“第二自然”的力量,来稍稍缓解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并稍稍抵消由城市发展带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的消极影响?有益于健康的景观这一研究,最早兴起于西方国家。盖斯勒(Gesle)于1992年第一次提出了康复景观(TherapeuticLandscape)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有益于恢复人们身心健康和维持健康快乐的地方、设施、建筑、场所及周围环境等,包含有自然或人工景观[6]。这一相关概念,西方国家的其他学者也有提出。如艾克(Eckerling)提出的康复花园(HealingGarden)等。而我国的研究学者们也对有益于健康的景观提出了不同的阐述,比如保健型园林、康健园林、康复花园、康养景观等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健康景观的研究实践主要还是针对非健康人群[7],,如通过在医疗保健设施中引入自然元素,令使用者产生积极、轻松的身心作用;达到帮助患者康健的目的。此外,国内外关于健康景观面向公众的公共健康问题的景观研究还较为缺乏。不同的学者对健康景观的定义和概念稍有不同,但对其设计目的都较为明确和统一,即健康景观是一种帮助使用者恢复和改善生理、心理健康的景观环境。康养景观在城市口袋公园中的引入势必会成为今后的研究趋势。现如今,全国各地的老城区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很多老旧城区由于在规划初期没有合理预留绿地,在后期的改造过程中也只能见缝插绿地营建口袋公园。此外,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相对乡村更快和更高,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野公园虽然具有很好的植物景观和森林康养效果,但由于其位置相对城市中心较为偏远,且考虑到城市人口的工作需要等,这类公园的使用率往往较低;而位于城区内部的城市公园、游园、各类专题公园等,难以到达其附近居民以外的市民日常生活活动圈范围。这种情况下,城市口袋公园就承担了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日常的休闲、放松、玩赏需求。城市口袋公园大多位于居民日常生活圈内,可达性高,访问频率高,有较大的游人容量。作为城市居民高频接触的自然环境,引入康养景观,可以较好地发挥康养景观的康养效果,也能对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3城市口袋公园中的康养景观设计方法
3.1设计原则。3.1.1生态性原则。康养景观设计应以使用自然材料为主,尤其是软材料,以体现其与城市的不同之处。在保护和利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适当引入植物和水景的设计,可带来与城市不同的自然景观;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空间塑造,使自然材料尽可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削弱城市噪声,改善城市小气候,为市民提供健康宜人的户外活动场所。3.1.2康养性原则。康养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在于“康养”二字,“康养”即为“健康”和“休养”。首先,场地应具备适宜各类人群使用的不同空间,空间本身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保证活动空间本身不会成为一个潜在的危险元素,并在此基础上,直接或间接地改善空间周边环境,保证场地的健康性;其次,空间本身应便于使用,为使用者提供休息的空间,再通过一定的植物搭配、设施设置手段,达到疗养的目的。3.1.3尝试接入高科技康养手段。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也慢慢引入科技手段。将康养景观与高科技手段结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面,比如可通过可穿戴电子设备与口袋公园的设施联动,检测心率、心跳、血压等生理指标,或者利用VR技术在口袋公园内开展娱乐活动等等,提高康养景观的利用率,更好的服务于使用者[8]。3.2设计要点。3.2.1调节心理健康。城市人口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强度、高压力、快节奏的环境中,心理紧张,需要不同程度的疏导与排解。城市口袋公园作为与市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城市开放空间,具有可达性强、市民到访频率高等优点,较为适宜以植物和空间规划手段作为调节市民的心理健康的媒介。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疏导作用[9],在城市口袋公园的康养景观设计中,应考虑到人类与生俱来的亲自然性、亲水性,多使用自然材料,营造不同的植物空间,强调自然氛围。同时,也应运用一定的空间设计手法,为使用者提供不同类型的使用空间,满足其使用需求。3.2.2保障生理健康。康养景观对使用人群的生理保障,应保证景观本身的安全性,避免使用者受到景观本身的安全威胁。例如,在景观设施的外形选择上,应避免锐角的出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磕碰;在设施的材料和颜色方面,应尽可能保留原始材料的固有色彩,防止艳丽色彩使使用者产生不适的感觉。对于水景的设施,应考虑到水景的可互动性,对于鼓励与使用者产生互动的水景,应注意其防滑、防电等措施;对于仅作为造景使用的水景,应注意在设计时运用合理的设计手法暗示该景观的不可亲近性,以免发生危险。3.3设计方法。3.3.1入口设计。城市口袋公园并不属于传统的“公园”范畴,它更类似于城市的小型户外活动场地,极具开放性,所以对入口的设置应着重考虑便捷性。由于城市口袋公园选址灵活,穿插于城市空间之中,其入口位置及数量可依据公园选址而定。例如,对于位于街角的口袋公园,应考虑行人的便捷穿行等活动,合理设置入口,为行人提供方便;位于街区中的口袋公园,则要考虑与周围建筑的衔接,临近设置入口,既能分担建筑产生的大量人流,又能方便行人的使用。一般情况下,城市口袋公园不设置特征明显的出入口,而通过植物围合方式、小品设施摆放设置及铺装形式等来暗示(图1)。3.3.2边界设计。一般情况下,口袋公园属于完全开放的室外空间,不设置强调私有性的边界,但在设计中,仍需考虑场地对使用者的安全保障。在口袋公园与城市道路连接的一侧,应使用景观设计手法将城市街道与公园内部巧妙阻隔,区分内外,但在视觉上可以继续保持口袋公园与外部环境的融合,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图2)。3.3.3景观要素设计。在传统的公园设计中,地形、植物、建筑、构筑物、铺装、水,为六大必不可少的景观设计要素。城市口袋公园虽然尺度较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仍需根据场地情况,合理安排景观要素。现口袋公园的景观设计要素分为必要元素和非必要元素两大类:(1)必要元素。①植物:植物设计是口袋公园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也是康养效益的一个比较直接的体现。在植物设计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植物造景手法,考虑植物的观叶、观花、观果、观枝等多种观赏效果,以使用当地和易成活的植物为主,营造舒适宜人的植物景观。在植物的选择方面,康养植物的选择应满足5个方面的生态因子要求,即:空气质量(负氧离子浓度)、固碳释氧量、PM(微颗粒物质)作用、降噪和杀菌能力等[10]。此外,应注意避免使用有刺、有毒的植物,一些会导致部分人群产生过敏反应的植物也不宜种植。②铺装:铺装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对材质的选择。口袋公园作为被人们高频率使用的公园,要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某些材质的铺装在特殊天气(如下雨、下雪等天气)时,会产生潜在的使用危险,如令使用者滑倒、磕碰等,在材质选择时应避免这些材料的使用。其次,合理的铺装设计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景观效果。通过铺装颜色、材质或形式的变换,形成多变的铺装效果,在暗示空间分隔(图3)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吸引人群驻留的效果,从而提高公园的使用频率。③休憩设施及构筑物:构筑物中的休憩设施,或带有休憩功能的小型构筑物,为口袋公园的必要元素。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城市公园,口袋公园针对的使用人群类型广泛,但其功能单一,主要为人们提供休闲活动场地,满足一些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使用需求。休憩设施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其材质的舒适性,其次,可考虑设施与场地形成互动,如,由铺装的延伸形成的座椅、结合花坛树池设置的休憩设施、休憩设施与场地文化的联动设计等。在构筑物的选择和设计中,应注意与当地独有的文化元素相呼应,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将文化元素巧妙融于构筑小品的设计之中,体现口袋公园的地域性特征(图4)。(2)非必要元素。①地形:地形的设置可根据场地需求灵活调整,除涉及排水、种植需求等必需的竖向设计外,一般情况下,景观地形的设计常以微地形的方式出现在口袋公园中。适度的地形设计能够合理地暗示空间分割,使小场地内的空间既分散又统一,活跃场地气氛,也可以调整场地的微气候,营造舒适宜人的城市景观。②水体:水体作为一种软质的要素,可以活化场地气氛,吸引人群驻留;亦可以调节空气湿度、溶解有害气体,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在做水体设计时,需根据有无水源、设计耗水量等因素考虑水体设计的必要性。常见的口袋公园水体设计形式为:小型涌泉、小型跌水、镜面水、雾喷泉、旱喷泉等。
4结语
本研究提出将康养景观引入到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之中,从风景园林设计的角度探索如何将城市口袋公园与城市公众健康保障结合,城市口袋公园中的康养景观设计主要通过调节心理健康、保障生理健康2个方面展开,以此为城市居民提供非特异性的恢复和改善生理、心理健康的景观环境。此外,提出了对于城市口袋公园设计方法的几点思考,将城市口袋公园的设计要素划分为必要元素和非必要元素分别讨论。城市口袋公园的康养景观设计不仅仅局限于风景园林领域,还需要社会学、心理学、植物学、医学等多方面学者共同研究探讨,不断延伸其内涵。希望通过多方研究,能完善相关的理论体系,填补城市的开放空间在公众健康问题方面的空白。
参考文献:
[1]李安琪.中外老城区微绿地空间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
[2]苏王新.浅析城市口袋公园的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8(01):102-103.
[3]王璇.城市口袋公园的空间形态探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9.
[4]王珠珠.城市口袋公园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
[5]WHO.Worldhealthstatistics2019:monitoringhealthfortheSDGs,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EB/OL].
[6]雷艳华,金荷仙,王剑艳.康复花园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园林,2011,27(04):31-36.
[7]段皓严,张沛,张建霞.国外口袋公园研究前沿及对中国的启示———2007—2017WebofScience相关文献综述[J].华中建筑,2019,37(05):11-14.
[8]刘建兵.北京市西城区探索大城市智慧康养服务[J].中国信息界,2020(01):72-75.
[9]陈筝,赵双睿.提升心理健康的城市绿色开放空间规划设计[J].城市建筑,2018(24):51-56.
[10]张延龙,牛立新,张博通,等.康养景观与园林植物[J].园林,2019(02):2-7.
作者:曹媛媛 王先杰 单位: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
- 上一篇: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的设计策略探析
- 下一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地域性特色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