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态下农村公墓景观设计探索

时间:2022-09-10 11:12:41

导语:精神生态下农村公墓景观设计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神生态下农村公墓景观设计探索

摘要:托马斯•格雷创作的《墓园挽歌》所表达的是作者停驻在乡村墓园时,对人生的沉思、生命的感悟及对逝者的缅怀。《墓园挽歌》被誉为英国历史上最优美的挽歌,我们在研究精神生态墓园景观设计时,期望人们能够将墓园作为艺术般的存在,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及艺术效果带来的情感支撑。

关键词:农村公墓;精神生态;景观设计;风景园林;环境修复

我国是一个农耕民族国家,土地是国家发展运行的根本,早在1956年新中国第一次开始,政府对土地的使用和规制就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其中涉及的一项内容就是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用地包括所有与居民相关的公共活动场地建设的公建用地。虽然及用地的划分涵盖了农村公益性墓葬用地,但是对于农村公墓用地的规划和使用依然乱象丛生,虽然这其中也掺杂了部分地区农村用户对殡葬旧俗的推崇和“入土为安”传统观念的维护。在精神信仰比物资满足更为重要的当代,农村公墓作为生者和逝者共同存在的空间,如何获得更大的精神慰藉,也许关系着农村公墓的未来。

1从乡村墓地到现代农村公益性公墓的转变

乡村墓地是指过去或现在的一些乡村的居民,通过风水勘察、乡村宗祠、生前选地等形式实行土葬(或火葬①)的地方。乡村墓地多是根据逝者后代的观念、经济等条件自发形成,坟墓在耕地或林地中随意安置,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没有所谓的规划设计,且对墓园的精神生态方面没有任何观念。直到2000年前后,我国风景园林相关学科专业人士对西方墓园设计展开研究之后,乡村墓地的形式才开始往现代农村公益性公墓墓园②转变。2015年,新一轮的开始实行,虽然农村公墓用地是重点改革对象,但是迄今为止,农村公墓的建设与发展同我国其他农村社会活动相比,依然处于无法突破的阶段,其与精神生态环境的需求还是相差甚远。1.1我国传统丧葬观的集中体现。我国传统的丧葬观主要是受风水文化和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在中国不同的受教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但是不管是哪种教义的影响,在农村墓葬中,风水文化始终伴随其中,所以居民习惯了在墓地选址、朝向、墓穴大小等方面都依从风水定论。再加上墓地风水决定子女及后代运程等无科学依据的旧俗和“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公墓改制的发展。在传统观念趋势下的农村居民,心理和情感上无法接受祖辈父辈从自由安葬到公制集中安葬的形式,这种矛盾可能会随着时间、随着年轻人科学观的成熟而逐渐改变,但是,目前状态下的传统丧葬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1.2西方丧葬文化的冲击。早期西方的丧葬文化同我国一样,都与各自的文化、历史及政治等因素息息相关,就像西方的哲学与中国的儒家思想一样,并列而行,并无交叉。20世纪后期,随着社会改革、生态环境恶化及人文主义学科的影响,墓园的设计及应用途径也发生了变化,西方更早地将墓园设计同人的精神需求、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结合在了一起。更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当今许多人到公墓不再是单纯地纪念死者,而是为了照料公墓、种植花草、点蜡烛及参观墓地活动等;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由人类精神需求变化到墓园规划设计的改变逐渐影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墓园规划设计,对我国的墓园规划形制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1.3当今我国农村精神需求的缺失。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人口从2000年到2017年由4.5亿增长为8.1亿,而乡村人口从8.1亿下降到5.8亿。[1]这一转变带来的是整个国家格局的转变,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突飞猛进的转变;同样,也带来了传统文化的变革,一些旧有的传统和文化在国家飞速发展的冲击下被迫淘汰,乡村墓地到农村公墓的改革只起到形式上的转变。墓地随着拆迁或者土地征用等其他建设频繁更换位置,居民文化意识的薄弱和政府执政部门精神意识的淡薄,导致农村公墓总是作为不被需要或价值存在极低的土地而被安排迁移到更加偏远的位置,使本来就难以形成纪念表达、精神寄托的墓地更加难以聚集人气。

2精神生态观点在农村公墓景观设计中的植入

精神生态观点引自鲁枢元提出的“精神生态学”,其从文学的角度来解释精神生态学,认为精神生态一方面关涉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关涉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这一理论从人类的角度分析、诠释、引导了精神生态的概念。[2]我国墓园规划是由风水师及民俗参考来规划的,风水师会选择所谓的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但是不会考量人文精神、生态环境的建设。现代人生活压力巨大,生存环境单一,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精神场所,使其能够对精神关注调节,达到对压力和健康等问题的人为环境干预。把精神生态观点植入墓园景观设计,是因为墓园具有生者和逝者共同存在的特殊性。2.1“美丽乡村”的精神引导。2005年,我国政府在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③等为要求的新农村建设,也就是“美丽乡村”政策。该政策的提出加剧了乡村墓地的改革及农村公墓的划地与修建,同时将农村公墓划入精神文明建设行列,引导管理者在对农村公墓的修建中要关注新农村的精神风貌、内涵精神及精神生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上涨迅猛,基数增大。研究表明,在后代无力承担经营性公墓的费用或者逝者生前期望“落叶归根”时,大部分逝者最终安葬于农村公益性公墓中。据统计数据,未来十年,老龄化人口依然会持续增长,这意味着农村公墓用地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和扩大,所以在“美丽乡村”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引导下,节地安葬、无骨灰安葬和植物安葬都是可以借鉴的方式。2.2精神场所的思维转变。乡村墓地到农村公墓的转变本身是一种意识的觉醒,是现代思想表现在对生者和逝者的人性关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人眼界的改变。现阶段,在农村公墓管理落后,设计缺失的状态下,建立生者的精神生态观念,实施开放性的公墓设计无疑是促进农村公墓迅速改进的办法。依照《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墓地绿化率不低于40%,绿化面积不低于70%,墓地的景观设计应当达到大面积绿化的生态墓园状态。在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绿地生态的建立更多应当为生者服务,在墓园景观设计中适当地提供精神修复或者疗养场所,或者除去清明节外,定期举行沉思缅怀活动,安排相应的咨询人员或者医护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精神修复疏导,这将成为建立精神生态墓园的其他思路。比如近期在关于挪威奥斯陆甘勒宾公墓的研究中发现,游客能够参与到墓园环境中是因为游客认为奥斯陆甘勒宾公墓具有精神修复作用,墓园的艺术体验能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受访者描述道,“正是因为公墓与自然,文化和历史结合在一起,才使得大部分受访者将墓园当成日常环境中放松、思考和沉思的地方”。2.3《墓园挽歌》的艺术氛围。托马斯•格雷创作的《墓园挽歌》所表达的是作者停驻乡村墓园时,对人生的沉思、生命的感悟及对逝者的缅怀。人们在研究精神生态墓园景观设计时,期望他们能够将墓园作为艺术般的存在,因为艺术才能够使人不断地探索和关注自然和建筑环境,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及艺术效果带来的情感支撑。我国农村公墓的景观设计场所封闭,往往给人阴森的感觉,这种阴郁容易带来生者身体上的不适,也往往让人刻意回避。在这一点上,西方墓园景观开放式设计管理的理念,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克莱伍德公墓的景观改造设计所取得的效果要好得多。该墓园的改造设计在重新利用原有公墓空间下,力图创造出一种田园诗的场景,公墓原有的历史价值得到了新的开发。草坪塑造的坡地和挡墙围合的折线景观,既遮挡了墓碑的视线,又突出了强烈的现代感,人们不会因为墓园的肃穆氛围而感到恐惧。

3景观设计手法在农村公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景观设计师介入农村公墓景观设计是营造良好公墓环境氛围的前提。现阶段,农村公墓的建设缺乏系统、完善的规划体系,所以要通过相关专业人士的规划整合,对农村公墓的交通、植物、场景、氛围的营建和生态修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1农村公墓的精神氛围营建。当设计师或规划师将植物、铺装、水域等元素组合到一起,形成农村公墓墓园特有的景观特征或图案时,自然而然地就对人群产生了吸引力。这种非自愿、无意识被吸引的状态在心理学上通常被认为是“软性吸引力”,即对人的思维、精神状态产生一定的麻痹作用,让人瞬间处于一种被吸引、想要更多地去关注的状态中。这种身体和心理环境的瞬间改变能使人转移注意力,从而达到进一步的精神疗愈和减免伤痛的作用。所以在农村公墓营建中,不仅要考虑逝者对墓碑、墓志、墓穴的需求,更多的是要通过环境设计为生者营造轻松、静谧的环境氛围。3.2绿化植被的生态修复功能。应国家政策要求,农村公墓要避免营建在农耕用地及景区,需营建在荒山瘠地。④换句话说,农村公墓也可以营建在生态破坏区域,绿化植被的覆盖,以及人流压力的减小,有助于墓园地区生态修复。公墓的绿色是特殊的存在,一些公墓因其植被多样而出名。与公园相比,公墓可能会种植更多开花植物,而且因其人流量少等客观因素,往往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在这些公墓中逐渐形成了特定的生态圈,生者到公墓参观、祭奠的时候,往往能看到不同的生物在公墓的角落。

4思考

经过上述研究表明,农村公墓的景观环境将演变为独特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包括了人的精神修复、文化脉络传承、历史古迹的延续等。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面积占了我国16%左右,人口却占了50%以上,[1]所以,对农村公墓的景观设计还应保持在可延续发展的基础上。精神生态层面只是我国农村公墓研究的一个小的切入点,具体哪种特定类型的景观设计案例可能是通用的,或者可以支持生者与逝者共同受益,能够起到心理修复和沉静反思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作者:相凌燕 单位: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