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街区式景观设计研究
时间:2022-07-03 10:27:22
导语:城市商业街区式景观设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商业综合体建设量的急剧增长,千城一面的设计使本土文化大量缺失,景观设计作为文化体现的重要载体,文脉传承在其中的应用尤为重要。文章以深圳市深国际智慧港先期启动项目中的商业街区式综合体景观设计为例,融合当地特色文化,以链接、人文、弹性、品质为理念,从入口广场、植物营造、道路铺装、景观小品、标识系统五个方面对商业景观进行设计,为恢复地域文脉,提升适宜本土的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在商业遍布的深圳打造富有特色的商业项目,体现前海首期项目的差异化,打造富有特色的前海生活,传达自然、人文、街区的生活价值观。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地域文化;街区式
一、项目建设背景
21世纪以来,我国商业综合体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商业综合体的模式有着鲜明的功能特色和资源共享的优点,已经成为了实现城市各项功能的新型载体,一系列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商业综合体开始在一二线城市出现,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和城市的面貌。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也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收益,腰包鼓起来的深圳人更加注重对精神生活的享受,商业综合体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吸引大量人流,成为商业综合体能否取得成功的重点。而商业综合体仅仅充斥着商业元素是文化品味缺失的体现,长此以往,对于建设人们对传统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使命感都不利。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深圳前海片区被定位为中国的“曼哈顿”,其未来商业发展方向尤为重要,其竖向景观应当独具特色,结合前海合作区的特有环境资源和发展方向,创造现代化、生态化、宜人的山、海、河及都市景观形象,因此需通过对前海某地块的场地规划分析和政策解读,归纳城市商业街区式综合体景观设计的要点问题,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在设计中,为城市商业街区式综合体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二、我国城市商业街区式综合体发展研究现状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城市建设容易忽略自身文化特色,从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到景观环境设计,都表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这种文化品质的缺失使整个商业空间充斥着空虚感。长此以往,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会使人们失去文化认同感和地域归属感。对于传统商业空间的景观设计中的历史文脉的表达和传承,是城市历史文脉延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因此在景观设计的探索中,历史文脉的表现与传承成为了设计的重点。街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地域文化的表达中,街区的设计尤为重要。在近年的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也不乏对街区与文化融合的设计,其中以成都远洋太古里和上海新天地为代表,在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将原有历史街区、地域文化符号与设计元素进行了完美结合。成都远洋太古里的设计保留了成都古老的街巷和部分原有历史建筑,实现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激活。在建筑设计中,通过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再融入2~3层川西民居风格的独栋建筑,以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营造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城市空间。景观节点的设计上,满足了对传统寺观园林空间与现代时尚街区空间的结合,恰到好处的景观广场的设置,使之作为整个街区的中心景观,让这个广场在节庆活动之日成为良好的视觉中心,景观小品的设计也都充分结合了历史文化,通过这些小品的点缀,使商业空间中的艺术气息更为充足。上海新天地则是融合海派地域文化的城市商业项目,海派文化的开放性与里弄文化的狭小空间形成新旧的强烈对比。石库门是上海的历史文化积淀。新天地为了延续这一文化,在旧石库门建筑老区内拆旧建旧、修旧如旧,赋予其餐饮、娱乐、休闲、历史、文化等内容,将石库门符号完美融入景观设计中,将旧材料使用于新的景观小品之上,利用水景的表达与景墙的设置,使传统的地域景观符号出现在景观节点设计中,利用传统建筑与现代材料的结合,使旧有的建筑与现代商业相互融合,使狭长的里弄空间呈现出多层次分布的效果,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展示了上海包容、有活力的一面。
三、深国际智慧港先期启动项目概况
(一)场地概况。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半岛西部前海深港合作区妈湾片区的核心位置,是“珠三角湾区”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项目是集现代办公、商业、居住等各功能和谐统一的城市综合体,本文重点研究其商业地块部分。地块北侧为以丝路长廊为设计理念的商业文化聚落,西侧为办公区,分属多家开发商,共规划了七座百米以上的办公楼,南侧为规划公园,是丝路的起点。商业地块结合北侧的丝路长廊共同构建景观长廊,以“一带一路”为主题,以“打造公园中的城市”为目标。(二)山水森活概念解读。在考虑地域文脉的原则、体验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简洁、雅致的设计语言,结合“丝路长廊”的设计理念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链接、人文、弹性、品质四方面,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绚丽的现代化商业空间。链接,即引入自然景观,呼应城市山海通廊结构。利用场地西侧水资源及前海湾形成“水”为主题的水院,引入大南山的绿,结合建筑各层营造高低错落的“山”景,构筑“山院”“水院”,周边界面以自然“森林”和河道向周边渗透,外街打造生态休闲街区,内街打造活力街区。通过增加连廊,丰富交通系统,形成多层立体连廊体系,商业二层形成无障碍连接环线。人文,即通过建筑及连廊构建厅(城市公园)、街(商业街)-巷(巷道)的人文空间格局,并基于精准人行动线设计人性化的风雨连廊庇护系统,在重要节点及院落融入人文艺术装置,提升商业气氛,使传统内核通过现代手法表现。弹性,即通过不同时期对户外场所的需求适应性,使景观价值达到最大化。日常的穿行休憩、周末的公益活动、节庆的文化集会、公司的产品,融入文化与美学的生活场景在此展开,根据季节不同,夏秋避暑纳凉,冬春沐浴阳光,设置智慧的雨水管理系统,打造街区型和公园型雨水花园,结合北侧河道形成海绵体系。品质,即精致工艺,精致布景。因场地功能需求,绿化组团面积偏小,但植物配置需精细化、情景化。材料的选择上以及细节的处理,均以高品质、精工要求。结合人行动线,营造一步一景、曲径通幽的院落空间。从下沉广场的叠水山谷,到地面林下空间,再到二层连廊及屋顶花园,构建四重开放空间界面。(三)方案分析。1.建筑形式。项目的建筑形式为现代中式主义风格,将传统村落的广场、巷里、庭院、屋檐等形态抽象、重组及三维的转化。商业建筑由通透的玻璃及砖饰面、仿木格栅作为主要立面材质,凸显古典与现代融合的气质。建筑中式纹理和空间布局形式给景观设计提供灵感,同时建筑丰富的叠层空间也给竖向景观设计提供延伸空间。2.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形态则来源于传统村落的空间脉络,街、廊、巷在商业庭院之间动线迂回,叠层多变,互相渗透。人们的各种活动,如购物、进餐、休息、娱乐等融合在一起,加强了人们活动的参与性。周边的人群被其特色的街道空间所吸引,不断进入院落围合的建筑空间探索,通过院落空间进入下沉广场和首层庭院,穿梭于商业综合体的廊、巷,感受建筑空间的布局魅力。商业设计强调对街道空间的塑造、景观节点的选取、步行连廊和天桥间的联系。通过对街道比例的人性化调整,形成了现代街区式商业综合体的形式。通过对街道的弱化,庭院得到了强化,传统的街道和院落形态与现代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得到了有机结合,同时,商家的店面得到了充分而有效的延展。3.景观元素设计商业地块景观设计要素分为入口广场、植物营造、道路铺装、景观小品、标识系统五方面,通过将景观绿轴与商业院落形态建筑有机结合,强调了街道空间的景观塑造与变化,再将聚人气的商业广场、街、巷、二层连廊,通过景观的设计与各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活力的社区特色商业景观。入口广场:该项目的入口广场连接了地铁出入口,在广场入口处设置风雨连廊,提取传统建筑的屋顶元素,打造林中“树屋”的形象。底部采取艺术支撑的形式,并将地铁出入口的上盖种植植物,将其巧妙地隐藏了起来,入口处运用大体量的、能突出项目特征的雕塑小品汇聚人流,并提供开阔的场地和丰富的林下空间,打造“林气”商业。并考虑广场铺装的引导性,通过铺装进行分区。在地铁出入口和公交场站的交通环境较复杂的入口处,尽可能做尺度较大、较空旷的广场。同时又因广东地区气候炎热,广场内的遮荫设施设置十分必要。植物:商业区的植物采用遮荫乔木配合野趣花境的组合方式,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自然风景,选用本地乡土树种,上层结合遮荫功能种植乔木,以冠大荫浓的大香樟列植于广场的主轴线,保证广场常年的绿荫,并以凤凰木为广场的主景树,其在盛花期满树红花,无论走在下方还是从二层平台观赏,效果都十分震撼。下层地被选用狼尾草等观赏草类与紫娇花等开花地被搭配打造自然野趣、层次多样的植物空间。中庭空间选择观赏效果独特的植物孤植于中庭节点,如华南五针松、大腹木棉,并在巷道中种植挺拔舒朗的乔木,如小叶榄仁,使中庭景观更具有标识性,场地特色更鲜明。中庭区域的地被以草地为基调,点缀形态自然的低矮灌木,如天门冬、银边草、麦冬、栀子花等,与山石结合,形成自然生态、富有韵味的地被景观,呼应“自然感”的设计主题。屋顶花园则选用芳香植物和可摘采植物,如紫薇、茉莉、石榴、金桔等,可消除人的疲劳感,或配以蔬菜种植,与餐厅外摆配合,增加趣味性。垂直绿化选用色彩丰富的植物,如肾蕨、彩叶草、花叶络石等,体现生态性和可持续性。道路铺装:地面铺装以石材和陶瓷透水砖为主,次铺装为高耐竹和原石,收边则采用树皮和砾石,整体简洁大气,通过规格变化及面层变化丰富层次,局部点缀自然材料,增添文化气息。项目位于湿热多雨的南方地区,在铺装的选择上也应选择有防滑作用、吸水性强的材料,并满足海绵城市的相关设计要求,保证铺地透水性。收集广场雨水,场地径流通过线性暗井汇入生物滞留池,达到下渗、净化、回用。选用的高耐竹具有高级硬木的质感,高硬度,强耐腐,不变形,成本低,绿色环保;选用的PC砖采用回收废石材制成,高强度,抗冲击,颜色丰富,耐久耐磨;选用的有机覆盖物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减少灌溉量、抑制扬尘、吸收粉尘、过滤雨水、隔热保暖。景观小品:场地内的景观小品应满足片区景观设计的初衷,增强景观设计的体验感。通过融入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吸引儿童的同时也能吸引到大量的成年人。具有标识性的景观小品设置在广场的入口处,比较醒目,可以吸引行人停留或进入。在艺术小品的内部或周围设置可供人倚靠或休息的台阶和栏杆,则可以给人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人们可以进入雕塑小品营造的内部空间去触摸小品,感受不一样的空间氛围,可发声和能散发气味的小品则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感官系统,让人作为参与者参与其中,每个人都是这个空间内的演员而不是观众,这种参与性是其他任何空间和场所都不具有的,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标识系统:共分为三级标识系统。一级标识牌布置于城市界面主广场,以雕塑形式或结合雕塑进行设计,包含企业LOGO;二级标识牌主要布置于城市界面主广场,标示的内容包括主楼信息、场地地图、区域重要地名等详细信息;三级标识牌则位于站牌和车库出入口,主要标识车站信息及附近目的地指向等。在标识牌的设计上本着清晰简明同时要体现项目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原则,独具匠心的标识牌设计有助于烘托商业气氛,提升整个城市综合体的环境品质,吸引消费者进入城市综合体,促进消费。
四、结语
在商业街区式综合体景观设计中,既要满足与周边地块的良好关联,又要诠释地块区域内的特色,用现代的理念和共生的概念赋予地块具有历史性的设计,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园林的设计语言。文章通过对商业景观的地域文化处理和对生态系统的构建,打造极具特色的体验式商业,通过加强对细节的设计,营造充满艺术感与趣味性的空间,通过对室外商业环境的塑造,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通过景观空间组织交通流线,强调景观与建筑间的共生关系。这样的商业景观设计,也同时满足了商业运营的主题,使消费者体验一种除家庭与办公环境外的轻松生活场景。
参考文献:
[1]汤志勇,苗凯.商业环境空间布局的浅析[J].内江科技,2011(8).
[2]刘桂禄,韩刚团.填海综合功能区竖向规划设计思路探析:以深圳市前海合作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韩晨.传统商业街区景观设计中历史文脉的表达与传承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2013.
[4]李亚茹,胡昂.从街道的美学浅析成都太古里商业步行街设计[J].建筑与文化,2017(6).
[5]蒋静雯.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运用方法探究与设计实践[D].华东理工大学,2015.
作者:林崇华 杨尚宇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 上一篇:紫砂壶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分析
- 下一篇: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