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人居景观营造分析

时间:2022-06-18 08:36:04

导语:山地人居景观营造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山地人居景观营造分析

摘要:从建立美好山地人居的初衷出发,探讨山地景观设计的可行性营造手法。基于藏龙镇湖山里项目的具体景观设计方法,讨论了如何处理地形高差,如何处理景观水、排水等问题,如何有效利用地形资源,形成好玩有用的景观,如何进行绿化配置,如何孵化配套,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带动一个避暑小镇成为一个全年都可以很好玩的全季度假生活社区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山地景观;居住区景观;高差处理

在我国,山地面积大约占到国土面积的70%,众多的名山大川,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在近几年房地产开发突飞猛进的市场行情下,在城市不断雾霾和空气质量变差的情况下,开发商转入山地,打造山地度假大盘,山地开发项目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如何规划设计山地住宅的景观,不仅关系着住宅销售的好坏,重要的还是未来居住在这里的人是否居住的舒心。针对项目需要,笔者也参观考察了北京及河北周边的一些山地项目,如北京周边的奥伦达小镇,安吉绿城桃花源、鲸奇谷等项目,将考察的经验也一并分享给大家。藏龙镇项目位于河北省石平山县,被太行山脉所环绕,毗邻黄金寨原生态旅游风景区。这里幽远宁静,空气清新。山中植物以刺槐、油松、柿子、黑枣等植物为主,植被茂盛。受山中小环境影响,藏龙镇夏季凉爽宜人,是理想的度假避暑胜地。建筑依山而建,台地式布局,布置灵活,保证每栋楼都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山地开发不可避免的就是建筑布置完后留下的挡墙,以及台地布置后的高差,整个项目高差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如何构建人工与自然相融合的人居环境,如何有效处理开发后的挡墙高差,如何提供更好的景观效果,是探讨的关键性问题。

1景观营造原则

1.1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保护与开发兼并原则。山地的自然起伏变化使得山地景观天然具有了立体空间,在设计规划时,应尽量减少土方开挖,形成台地式的规划布局;尽量少破坏植被及生态,利用生态修复的手法处理开发后的场地;顺应地形,尊重场地,巧借山水,形成景观亮点,彰显山地景观特色。1.2以人为本原则。2017年,在报告上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景观的功能就是为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作为山地度假大盘,作为购房者的第二居所,更应从人的需要出发,营造一个人们可以养花养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四世同堂的社区环境;利用景观处理的方法,变高差为坡道,让无障碍设计遍布整个社区环境,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有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安全、方便、舒适、好玩的人居生活环境。1.3五感体验原则。五感即人的5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综合五感体验,通过交通组织、视线组织、台地变化、空间围合、公共设施设计等景观手法,将人带入环境中,在不同场景中看到和感知的景观均不同。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就曾提到过理想居住的4个必备条件:一是亲近自然;二是感知时节;三是空间通透;四是确保私密但又不妨碍邻里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这也是我们在山地人居设计时应认真践行的标准。

2景观营造手法初探

山地项目区别于城市住宅区的最大特点就是独特的依山傍水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放空自我的氛围。因此,借势与自然环境打造的景观亮点,也就带有了独一无二的景观特色。藏龙镇项目布局在三面环山,一面迎水的理想风水格局间,设计上充分利用山势、水势,打造“踏云”、“观山”、“游谷”、“枕水”、“亲自然”5大景观特色。2.1利用高差形成景观亮点。由于藏龙镇的开发是顺山势而上的建设,因此,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留下了很多毛石砌筑的挡墙,其一,开山挖出来的石块并不美观,其二,从几米到几十米的挡墙又很多,不能用单一化的景观手法来解决。因此,从调研考察山地项目开始,就非常重视山地高差处理的手法,设计中大致采用了以下措施:2.1.1挡墙景观化处理手法。第一,仿生处理,形成一整副丛林画般的效果。设计通过仿原生石块的技术手段,配合上自然山林的彩绘,在砌筑时分段留下种植槽,选择花灌木,种上爬山虎从下往上爬,同时人工的放上一些枯藤,在爬山虎还未完全爬满时也依然能开起来像真实的原始丛林的感觉。与之相应的广场的主题定位恐龙乐园,以仿生景墙为背景,还原恐龙生活的环境,配合恐龙的雕塑、铺地、各种恐龙蛋等元素,打造儿童主题游戏乐园。第二,在重要的景观视点上,采用了打造落水瀑布的手法,在修整自然叠石表面后,在高处做水池,从小镇最下面的湖里取水,形成落差在十几米到几十米之间的瀑布,效果蔚为壮观。不仅有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听觉上也让人有种置身山林间的感觉。这样做的另一种好处便是春夏时节,一阵微景观设计风拂过,带着花香草香和阵阵水气拂上脸颊,带给人一份清凉和滋润。此种手法分别在二期和三期进行了尝试。冬季时节,小镇的温度会比市里面低上5~6℃,但是没有雾霾,山中会生气雾气,望向窗外,置身云间。冬季的景墙不再是瀑布的形态,通过人工的浇筑,变成一淙淙冰瀑,开发商还准备了造雪机,于是一个避暑胜地摇身变作玩雪的胜地。第三,攀援植物及绿篱。此种方法虽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效果,但是确实最经济实惠和最为生态的处理挡墙的手法。在设计中大范围用于建筑侧面和后面的挡墙,一方面降低成本,二来也为整个小镇增加更多的绿色。第四,墙体文化手法处理,包括矮墙的贴面、文化石,镂空不锈钢板加灯带,堆土形成草阶、花阶等。通过光照,形成夜晚梦幻的效果。2.1.2巧借高差,形成可玩景观。在设计之初,就调研了目前较好的山地人居项目,包括北京延庆古崖居边的奥伦达,绿城安吉的桃花源鲸奇谷,秦皇岛阿那亚社区等,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从上而下的大滑梯,很好地利用了山地的地势,还给了孩子们一个挑战自我、释放天性的游乐空间。因此,其目的是做好玩的景观。藏龙镇的恐龙乐园广场上连接了2个大滑梯,分别是从周边两个十余米高度建筑平台上连接而下的。建筑受地形限制,和广场的高差非常大,人们到达广场非常的不方便,设计中也仿照鲸奇谷的入口,设置了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做的旋转大滑梯,即好玩也有限便捷的解决了高差问题和连接性的问题。2.2因山水而活的景观。我国山水千姿百态,得天独厚,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山水文化。山水美自古时起就被寄托了精神价值,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把对山水的崇拜升华为一种审美境界。孔子强调道德品质的修养;老子主张返归自然,以保持纯真的天性;庄子则向往和追求自由,“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设计中,一定要注重山水中的文化性,让自然山水和人工山水相得益彰。2.2.1注重传统山水文化。山林文化也可称为隐逸文化或者闲情文化,在休憩间能寄情山水,也是很多购房者的需求之一。“每个人的心中皆有‘山水’,那是一种对自然的理解与记忆,对外部世界的情感体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藏龙镇风景的代名词,将居住者的感情与环境融为一体,对山水的向往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理念,形成特有的“山水生活、居住文化”,返璞归真、自然洒脱像儒家把山水作为道德推崇的写照,山一样的高大、自然和质朴是人们向往景观完美的追求。项目还与国家文学协会合作打造独特小区文化,挖掘藏龙镇缘起的传说,讲述刘秀在此起兵建立东汉江山的故事,将藏龙镇命名为金龙湾、瑞虎台、紫轩居3部分,寓意通过风水文化,打造项目的独特亮点,取为藏龙卧虎之地之寓。2.2.2防洪及水景设计。山中的建设,必然首要考虑的是山地汇水及防洪问题,通过收集历年降雨数据,同时进行GIS分析,得出结论,设计泄洪沟,来满足雨季的泄洪要求和场地的安全。藏龙镇湖山里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项目地的最北侧有个珍珠湖,可以利用水库的水源,保证设计中的景观用水,同时通过泄洪沟渠,将雨水汇集到水库中。在二期的核心景点处,通过落差设计大瀑布水景;设计还充分利用了山地沟谷形成的汇水渠,通过地形的梳理,形成分布在沟域里的不同形态的水景,有奔流的小溪,也有小池塘,亲水而居的生活永远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从小池塘舀水出来就可以浇灌自家的菜地,男耕女织的生活就形成了。冬季人们会在一期的湖面上滑冰、堆雪人;在二期的泄洪沟里造上冰雪,放上雪圈,就是孩子们的雪道;三期的冰瀑装点着小镇,或许有一天,这里也能成为攀冰爱好者的营地,不出社区就能体验各种冰雪项目。2.2.3竖向设计及排水设计。藏龙镇依山而建,整体山势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由于地形高差变化较大,雨水排水基本采用明沟及自然散排,沿道路一侧设计排水及截水沟,收集山地及挡墙汇水和道路散排的雨水,汇入泄洪沟。场地内部排水以透水铺装和散排为主,局部设置不锈钢边沟,再就近汇入排水沟。所有山地汇水及场地雨水通过泄洪沟进行收集,最终汇入下面的珍珠湖,用于景观用水、浇灌等。2.3五感体验的景观约翰•O•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写到:“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体验。”第二居所的打造尤其应注重人们的生活需要和休闲体验。针对五感景观体验,设计从“踏云”、“观山”、“游谷”、“枕水”、“亲自然”5方面进行设计,利用山势,做登山步道,种植桃花园,春夏赏花、秋赏叶、冬赏雪景。利用山谷设计开发参与体验性服务配套,从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全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出发,让人们能在这里找到停歇和寄托之处。策划设计了桃林画室展馆、童话小屋、波若禅室和爱学图书馆,激活人们相互交往和尊重的空间,为心灵、意识、情怀、童真留一处安放的空间。建筑与山林自然生长,日出而开日落而息,自然通风和采光。山地间的听觉体验也很独特,不仅是“枕水”形成的水声,还有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风声、雨声、鸟鸣声、季节交替变化的自然之声等。充分带动五感去感知时节,参与耕作,设计利用沟域较平坦的地势,设计了业主菜地、保留了现状成片的核桃林,并划分给每户的业主,可以在核桃成熟的季节收获一树的核桃。现有的黑枣树、柿子树也都做了保留,都是未来生活在这的人们丰收的果实。2.4种植设计体现景观。山地植被是山地景观最为基础的特色,在开发和建设中,以保护和利用现有植被为原则,注重乡土植物的选用与珍贵花木的搭配,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的分层结构搭配,注重宿根花卉的花期、色彩搭配,还要尽量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山地植物配置时,大概分为以下区域考虑,从而保证其层次丰富:第一,顶部植物配置。在整个依山而建的台地中,为突出其山体高度及造型,在山顶及山脊线附近应植高大乔木,山坡、山沟、山麓则应选用较为低矮的小乔、灌木;山顶及山坡亦适宜搭配大片花木或彩叶树种,已达到远观层层叠叠的效果。第二,山坡、山谷植物配置。原则上遵从山坡原生植物群落,强调山体整体性及成片效果,常用常绿落叶混交林。景观以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漫山红叶硕果累累,冬季苍绿雄浑为好。山坡设计考虑阴坡阳坡,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配置应与山坡浑然一体。第三,山麓植物配置。靠近道路及园路广场的地方,应精细化种植,选择一些常见的园景植物,从造型、养护、选种时都应考虑整体的设计氛围,满足园林景观的需要,既能体现设计艺术,又能和山林相映成趣。3结语阿那亚总裁马寅曾说:“开发阿那亚的过程,也是我生命成长的过程,是阿那亚让我真正懂得,大海不仅仅是一种景观式存在,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生命样式,一种心灵状态,一种精神属性,一种生活方式”。回顾整个藏龙镇的设计,以期传递给甲方和业主的也不仅仅是一种依山傍水的简单景观式存在,更是期望业主们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寄托,找到精神的归属,找到一种与自然融合而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随着房地产业产能过剩、去库存压力逐渐增大,单纯的地产项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尤其是极为依靠旅游度假和服务配套的二居所项目。通过在有限的空间,利用景观手段,打造功能性景观,满足人们身心灵的需要,满足从孩子到老人的全龄化需求,才是未来景观更应该多去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未来的文旅地产项目发展必将迎来更多景观上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洪东涛.缙云山下的山地人居实践———“紫泉枫丹”项目的规划设计实践探讨[J].重庆建筑,2018(7)

[2]刘圆圆,刘声远.城市居住区景观五感体验式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2)

[3]袁松亭,基于区域文化意识的文旅景观特质的塑造———以阿那亚黄金海岸项目及丹寨旅游小镇项目为例[J].园林,2017(11)

作者:邓雪娇 单位: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