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景观设计论文10篇
时间:2022-08-31 09:46:22
导语:园林绿化植物景观设计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植物造景视觉特性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植物是构造园林景观的重要材料,在景观的设计中承担着很多功能和角色。它不仅能够装饰景观,而且可以引导游客的游览行为,还能够营造景观的空间。它可以遮挡不佳的视线方向,也可以稳定一些比较陡峭的斜坡,通过视觉传达对游客的情绪造成影响。它还可以从视觉的角度营造统一建筑组群,并对光照、温湿度进行调节。因此,植物是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很多园林景观设计中,空间的分隔往往不是用墙,大多数都是采用植物。通过植物的质地、色彩的搭配,为游人营造如诗如画的美景;通过视觉效应,给游人以美好、清爽、幽静、明快等各种各样的感受。因此,为了在景观设计中更好地发挥植物的效用,就需要从植物的尺度、线条、色彩等视觉要素出发,充分分析植物对人们视觉心理的影响,然后将植物的视觉特性应用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1植物的尺度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建筑化。植物建筑化既可以将植物充当地面、墙、窗以及门等,也能够与室外空间形成围合体。比如,可以用高大的乔木树冠强化景观空间的顶棚———“屋顶”,也可以由草坪构造“地板”,还可以通过成列成行的树木或者绿篱构造“墙”。在实际的景观设计中,经常可以看到设计者用乔木的树干作为“柱”,对景观空间进行分割,而且随着树干的增多,给游人营造的空间密闭感则越强烈。植物的高度越高,其分支的高度越低,其枝叶的密度则相对越高,进而能够进一步增强景观空间的密闭感。通过这种方式营造的建筑化的空间,在植物的枝叶落尽后,依然能够给人带来空间上的围合感受。此外,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垂直要素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主要有空间中的屏障、分割体、背景以及挡板等,它也是空间三要素中最容易控制的,同时也是视觉感受最强烈的。笔直的植物是构造垂直要素最好的材料。例如在北京玉泉公园玉泉苑中,通过雪松将苑内的花坛、树组等进行环抱,再通过2.5m高的桧柏高篱构造“墙壁”,实现对整个玉泉苑的围合,营造玉泉苑的景观空间。通过对这些绿篱的修剪,进一步强化其给游客的视觉感受,实现园林景观空间划分的强化效果.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植物不仅可以建筑化,实现建筑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而且由于其自身的生命性,更给景观设计带来更多的生气和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随着植物的生长,其给游人带来的视觉感受也在变化,其营造的景观空间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空间设计或者造景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视觉特性。
2植物的质地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不同质地的植物通过视觉传达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或细腻,或粗狂,或轻柔。因此,通过对不同植物质地的搭配,可以进一步强化景观空间的氛围。研究发现,不同的植物质地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空间尺度感受。例如,对于叶片大、粗壮的植物往往会让人感到压迫,进而给人空间狭小的感受,如图1所示。反之,如果布置一些质地柔细的植物,则会使人感到空间相对较大。而且通过配置质地截然不同的植物,可以给人营造更强的空间氛围。当然,可以在其中布置一些感觉适中的植物,这样使空间过渡更加自然。因此,设计师可以根据人们的这一视觉感受,将其应用搭配营造景观空间变化中。此外,在一些错落复杂的环境中,可以采用统一质感的植物营造一种空间统一感,比如草坪。反之,对于一些单一空乏的环境,为了增加空间对比,营造活跃的氛围,可以将粗糙的植物与一些细腻的植物进行搭配,例如细腻草坪中的月季花丛,如图2。所以,通过不同质感的植物的配置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氛围。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距离也会影响植物质地对景观空间的感受。比如,当人们与植物的距离较远时,植物的质感给人的感受就会下降,而植物的色彩或者形态往往会给人更强的视觉感受。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植物的视觉特性,通过不同尺度、距离以及植物种类的搭配,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一些情形下,植物的质感还能够营造景观的主题。例如石景山路,如图3所示,以绿草营造绿色背景,然后将各种各样的常绿树点缀其中,如同一个又一个的重音符,增强景观的节奏感,并以国槐等树木为基调,配以蜿蜒连绵的色带,就地而设,随草坪波浪起伏,通过色彩的变化,给人以顿挫有致的感受。而且配置一丛丛混交树丛,形成不同形态、不同轮廓以及不同色彩明度的层次感,伴随外低内高的缓坡地形,使得整个景观充满生机,富于变化,使人置身其中感到无比清爽喜悦,不仅获得快感,而且让人得到回归自然的享受。
3植物的色彩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植物不仅仅只有绿色,其枝干、外皮、枝叶、花果都包含各种色彩要素,而且色彩富于变化。大多数植物的叶都是绿色,但是不同的植物叶片的绿色也不尽相同,有着深浅不一的变化,即便是同一种植物由于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其展现出来的色彩也不尽相同。色彩是人们视觉感受最强烈的要素。通过不同植物色彩的搭配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例如鲜亮的颜色(红色和黄色),可以给人带来强烈的感受,而且对人的吸引力也强,会使人觉得事物变近而且空间变小,如图4所示。而对于冷色(蓝色和白色)来说,则会使人感到空间变大。树木的色彩主要来自干、叶、花、果。但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首要考虑的应该是叶。大多数的树木的颜色都是绿色,只有少数的色叶树种。随着季节的变化,树叶的颜色也会不断变化。很多落叶树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产生莹莹烁烁的感觉,给人活泼的感受。因此,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色彩搭配,有些需要互补,有些需要对比,根据景观的需求,把握色彩的搭配,以便营造不同的意境。此外,通过花色的对比与搭配,也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氛围,对景观的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像。比如在草地上进行植物搭配时,可以选择花果色彩鲜艳而且花期或者果期比较长的植物,如月季、樱花、蔷薇、石榴等等,这样可以形成明快的对比。而且还可以通过草花、地被植物或者置石等进行搭配造景,形成色彩斑斓,变化多端的花丛、花镜等小景。也可以在草地的中心或者边缘错落有致的进行配置进行造景,如图5所示。因此,在进行草坪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草坪的空间、地形,要因地制宜,而且还要注意在不同的季节搭配不同的草花,这样才能确保草坪中的花开不断。例如春天常用的草花有风信子、芍药、金盏花等;夏天常用的草花有玉簪、半枝莲、蝴蝶花等;秋天常用的花草有鸡冠、孔雀草、万寿菊等;冬天常用的草花有大吴风草等。另外,在对草坪中植物图案或者模纹的设计时,一定要构成色彩的强烈对比,植物的色度差要大。常用的有红叶小檗、小叶黄杨等,而且要定时修剪,以保证图案或者模纹的造型。最后,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注重花卉色彩搭配的整体效果。因为不同的植物其不同的花色通过视觉传达给人的感受各不相同。因此建议在进行花卉配置时,尽可能地将同一种植物集中种植,这样可以开花时给人以一个色块的感受,容易让人产生心理联想。特别是先花后叶的植物,更加能够给人以震撼力,比如梅、桃、连翘、杏等。再与这些先花后叶的植物配置上深色植物的背景,则对比更加强烈,景观的震撼力更强,进而形成景观的主景。
4植物视觉特性与植物的生命周期及季节性变化
植物造景与建筑造景最大的区别在于植物具有生命性。通过植物构造的景观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植物的生长,其构成景观也在不断的变化,这也是植物景观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植物一年四季的生长,其除了自身尺度的变化,其还在经历着发芽、开花、结果、落叶的生命轮回,一年又一年,年复一年的不断循环。而在这个不断轮回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自然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让人们在不同的阶段感受到植物景观不同的美。常绿的植物会给寒冷的灰暗的冬天带来一丝新意;落叶植物年复一年的变化让人感受生命的轮回。特别是北方,冬天枯枝的萧条到夏天翠绿的繁茂,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综上所述,植物在景观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植物景观的最大特点是其具有生命性,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随着四季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不能仅仅只重视其在某一季节特定的观赏性。而且植物年复一年的生长变化都会对景观造成影响。其在尺度、形态、质地、颜色等方面的变化势必通过其视觉特性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因此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性所体现的不同视觉特性,要从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角度对植物进行配置。
5结语
人的感觉主要是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而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主要依靠视觉。因此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视觉特性,考虑植物给人们的视觉感受。这样才能营造出符合人类美感认知的景观,才能有效传递设计师的造景理念,才能营造出让人舒适的意境。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要以人为本,从人的视觉感受为出发点,在深入了解植物视觉特性的前提下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
作者:邬占乾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第二篇: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手法探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表示截止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6.1%。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作为单调的城市建筑中的一抹鲜绿,园林景观无疑为了无生趣的城市增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在欣赏到城市园林景观时,溢美之词滔滔不绝,而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一员,水景也备受好评。北宋诗人秦观在《泗州东城望晚》一诗中写到“渺渺孤城白水环”,一座孤城在水的环绕下,立刻显得不那么孤寂了,可见水景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点睛作用。
1水景设计的特点
1.1画龙点睛的立体效果
在园林景观中,根据整体景观设计的需要,水景会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呈现,但最终起到的效果是与整体景观相得益彰,给观赏者强烈的视觉震撼,从而留下深刻的立体印象。在唐朝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也是园林水景的一种表现方式,飞溅的瀑布在诗人眼前垂直落下,在成功营造立体效果的同时,对人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让人有种看到银河从九天上落下的感觉。诗人李白用生花的妙笔,将撼人心魄的庐山瀑布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望而生畏。失去水景的园林景观便犹如失去了双眼的龙,让人不禁心生遗憾。当然,园林景观中的水景不只有瀑布,小河、喷泉、水池、水帘、小溪、流水墙、池塘、人工湖等都是水景的表现方式。
1.2彰显美学观念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美学也随着文明的纽带不断传承,因此,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美学元素占据很高的地位。流动的水与静止的山、静止的房屋、静止的树木交相辉映。夕阳西下、水流匆匆、高山耸立,倒映在湖底的是那抹残阳的倒影,夕阳的赤红和流水的清澈碧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醉的山水残阳图,美不胜收,而室内的水景设计比室外更加讲究。水的声音、颜色和流动性使它的可塑性较高,任由设计者天马行空地为其设计外形。比如,首都大剧院的水景设计,水池中的水清澈流动,在头顶的玻璃上投射出粼粼水波,观赏者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这就体现了强烈的美学设计理念。
2各种水景营造手法浅析
2.1动态水景营造
动态水景的营造充分体现了水流动性的特点,这类水景主要有流水墙、瀑布、喷泉、水帘等。设计动态水景时,设计者通常会根据整体景观的风格,融入不同的因素。在园林设计中为了体现农耕的特点,有些地区会通过水车营造水景,水车不停地转动,体现了农耕人民的劳动智慧。瀑布的设计在近年来也较为受欢迎,较为大型的瀑布当然会给观赏者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但小型瀑布在体现水刚毅美的同时也体现出一种柔和美。假山和瀑布可谓是绝配,潺潺的流水在山间缓缓流动,撞击到岩石时荡起微微涟漪,刚毅与柔和完美的结合。
2.2静态水景营造
静态水景给人一种祥和之美,宛如一位古典美人。这类水景主要有池塘、人造湖,主要通过水与其它景物的交相辉映,使观赏者通过仰视、俯视等各种角度体会到和谐美和静态美。在湖边留出大片草地,并在不远处种植垂柳,长长的柳枝垂到湖面,整个景色的画面感瞬间柔和许多,仿佛置身心灵的天堂。静态水景用的多是死水,比较适合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例如,荷花、芦苇等。颐和园中的水景中就有荷花池,荷花盛开之际,水面上飘满绿色的荷叶,成片的荷花亭亭立在水面上,使观赏者顿感神清气爽。
2.3动静结合的水景营造
动静结合的水景营造手法也是比较常用的,这种水景既能体现水的柔美,又能体现出其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壮阔。在设计喷泉时,为了力求创意新颖,吸引观赏者,设计者会将音乐、灯光等因考虑进去。最典型的是音乐喷泉,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高低而喷洒出不同的高度,并且在夜晚时分打开彩灯,喷泉会呈现出五颜六色的样子,十分吸引观赏者。有些园林景区在水中养些供人观赏的鱼类,让一些喜水的动物,比如,鸳鸯、天鹅、水鸟等在水面栖息戏水,为静态的画面增添了些许动感。
3结语
生命的孕育离不开水,园林景观设计也离不开水,无论是哪种水景营造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而且水景的营造不单涉及水本身,还要与其周围的景观相协调,不能显得突兀。此外,光线、位置等很多因素也要考虑进去,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既符合美学,又有人文气息的园林景观。
作者:杨永莉 单位:沧州市园林绿化局
参考文献:
1吴晶晶.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方法[J].中国园艺文摘,2014(7)
一、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任课教师在教育背景、专业知识上存在差异,在实践教学中,各个班级的教师在课程调查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践教学内容未实现统一,直接导致各班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开设实地调查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各种场地与景观,但是在实际课程教学中,所调查场地的植物景观往往不具有代表性,或者无法与课程设计紧密联系起来,不能达到服务课程设计的目的。同时,在课程设计中存在所选设计场地底图不具有代表性、甚至场地类型单一的问题,无法达到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导致学生受场地的限制无法实现学以致用。就作业而言,首先,课程设计作业是检验实践教学的有效手段,所以作业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应与理论紧密结合。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植物景观规划、植物景观方案设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但事实上,无论是从作业量,还是作业内容来看,都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设置的课程目标往往不能达到。其次,课程作业除了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同时也是教师重要的教学参考资料,所以课程作业有一定的长期保存价值,也可以作为一种素材供学生传阅。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提交作业的方式往往并不统一,有的只提交电子版,有的只提交纸质版,这样既不便于长久保存,也不利于教师批改。
二、如何改善教学的内容
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互相交流、讨论经验,并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在实地调查方面,应选取具有代表性并且能与设计课程紧密联系的研究对象,并且统一场地,在课程设计方面统一教学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地设计底图。在进行前置课程调查的过程中,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一切调查都是为后期的课程设计服务的。在实地调查课程方面,在对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要结合后期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教师在布置实践任务和课程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重点,使学生能够对课程重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布置课程调查作业时,应该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景观,其内容应该包括整个调查项目的空间结构布局,植物景观的种植方式、种类等多方面的研究。在课程设计方面,应该统一规范设计作业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并且规范设计图纸的绘制。在这一过程中,应分三个阶段进行设置,主要包括植物景观规划、植物景观设计方案制订、施工图设计。学生作业不仅是学习成果考核的内容,也是课程的重要资料。但是其往往作为考核内容被重视,而作为课程资料这一作用经常被忽略。因此,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会带有为了提高期末考核评分的目的,也就不注意个人作品的结集。所以,为了方便任课教师批改作业和长期保存学生作业并形成作品集,学生在提交作业时,应该同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电子版有利于统一保存,存放于资料库还可作为检验教学成果和保证教学持续发展的资料。教师也可对纸质版作业进行修改、批注,然后返还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作业进行改进。
三、结语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效果较好。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检验,理论只有经过实践得到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统一教学内容对于实践教学是关键的一步。开展前置课程调查要遵循一切调查为后期课程设计服务的宗旨,使整个调查工作紧密地与后期设计相联系。统一课程作业的规范和一般要求,使学生能够了解教师布置的每项作业的重点所在,规范作图,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作者:王洁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邵锋,宁惠娟,包志毅.园林专业“植物种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中国林业教育,2009(2).
[2]胡海辉,龚束芳,王全刚.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第四篇: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特色的应用
1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特色的概念
1.1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
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整个园林空间内,对其中的事物进行搭配,排列等,使之符合美的要求。这种美在表面表现为景观的色彩、形态等的和谐。在更深的层次上,则一般表现为一种内在的文化因素的体现。通过一个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使人们在其中感到轻松、舒适以及艺术的熏陶。并且,通过一个城市的园林景观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与人民的生活,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园林景观设计,一般来说,具有几个鲜明的特色,首先园林景观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工作,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种种因素,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次具有一定的特色性,不同城市不同的地理结构,不同的环境气候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因此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都有自己的风格。再者,园林景观设计还有人文性,人是主体,人们活动于其中,景观设计要考虑其中人们的感受。
1.2地域特色的概念
地域特色是在一定的范围里,一定的时间里,积淀融合形成的文化内涵。我们国家的地域十分辽阔,不同的地域地理结构、环境气候都有所不同,在这种不同下衍生了不同的历史,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因此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特色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甚至于不同的民族信仰与文化水平。地域特色来源于长时间的积淀,因此融入于人们的骨髓,深刻体现着与其它地域的不同,带有强烈的文化与历史色彩。
1.3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特色
园林景观的设计是受地域特色的影响的,同时,地域特色也会体现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一方面,地域特色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素材,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一般会依托于当地的地域特色,将生活的艺术转化为可见的实体。另一方面,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地地域特色的直观体现,设计师将一草一木,一亭一石都赋予了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其中的建筑师当地人民的情感寄托。总的来说,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仅旨在为人们提供活动场所,更是一种地域特色,文化历史的高度表达。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特色,既能使得园林景观设计摆脱单调,别具一格,又能使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得以继承与弘扬。
2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特色的应用要求
2.1要考虑全局
一个园林景观设计成功与否,首先在于整个设计是否和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地域特色更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因为地域特色也是一种单独的文化体系,将地域特色巧妙运用其中,就要考虑地域中所有的因素,包括地理结构、环境气候、人文情怀等等。深入了解地域中的所有因素,尊重它们,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加以遵循,才能将地域特色在整个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很好的融入,并且在融入的基础上有更好的体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也是我们应该首先遵从的原则。
2.2要有自己的特色
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就要能够吸引大众的视线,这就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与众不同。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特色也是有要求的。这要求我们在深入了解地域特色的基础上紧抓其核心,找出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文化差别的部分,将这部分的内容进行延伸,然后融合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例如江南水乡,水是一大特色,在园林尽管设计中也多会有水,真可谓无水不成园。流觞曲水,瀑布飞泉,在给人美的感受的同时也感受到江南水乡独有的温柔与诗意。再比如西安,其园林景观设计多半粗犷古朴,让人们感受到历史风沙,一石一木中竟透着厚重沧桑的历史。
2.3要注重可持续性
园林景观不论如何设计,在最后都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可持续性。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特色最初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轻松与美的环境,并且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因此,在这个设计的同时,要注意可持续性。一方面,园林景观的持续性带来的是其中所涉及到的地域特色的可持续性,是历史文化的可持续性。另一个方面,园林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对于环境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3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特色的具体应用步骤
3.1对地域特色进行收集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特色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地域特色,所以最开始要进行地域特色的收集工作。要运用到地域特色,首先要对地域特色有一定的了解。地域特色体现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风俗习惯中,更体现于人们的民族信仰与文化艺术中。通过对地域特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见识,掌握更多的资料,以提高对于整体风格的把握。对地域特色进行收集一般常用有两个途径。一是查阅当地的图书馆,在地方历史或文化的记录书籍中寻找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或者在其中寻找民间故事与地方习俗。二是深入当地进行采风,走进当地的街道,走进当地的群众。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民风民俗,感受地理结构与环境气候的不同。
3.2对地域特色进行整理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收集好地域特色,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们才能将其进行应用。应用的最初是将这些地域特色进行整理,以便寻找具有代表性,与众不同并且能够融入整个设计中的元素。整理后挑选出来的元素一般具有抽象性,我们还要做第二步的整理。即化抽象为具体,将口头得到的或文献得来的故事转化成可见的实体元素,或是一张图片,或是一系列的符号。这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相当地重要,便于以后的使用。
3.3将整理得到的地域特色转换为设计元素
整个园林景观在应用地域特色时,最重要的就是将已经整理好要运用到地域特色中的元素转化为设计元素了。在这个转换设计元素的过程中,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既要继承历史的优秀传统元素,又要立足于当下,体现时代的特色。这其中我们会运用到很多的设计方法,首先可以考虑借代。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某些意义与某些符号之间早就形成了某种特定的联系。又或者是某些传统园林中的漏窗与门洞,体现着鲜明的传统中国特色。又或者是用一口古井代表一户农家,一个车轮代表一辆车。其次我们可能会用到改造或者创新的手法。通过简化或者重组的方式对传统的元素进行改造,抑或者是将文字做成图案,将图案做成雕塑,将某一历史场景进行再现等进行创新。
4小结
本文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特色进行了解,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并提出园林景观设计在应用地域特色时的原则要求,即要考虑全局,要有自己的特色,以及要注重可持续等。根据这些原则,对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特色如何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基本上有三个步骤,首先是对地域特色进行收集,然后对这些地域特色进行整理,最终将整理得到的地域特色转换为设计元素。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特色有着诸多的好处,既能使得园林景观设计摆脱单调,别具一格,又能使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得以继承与弘扬。因此,笔者建议,可将园林景观设计中多多采用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
作者:陈勇 单位:福建省集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季晓莲.地域文化在环县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柴艺超.地域特色在哈密市西河坝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3]尹晓堃,薛瑨.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J].现代园艺,2014(16):107.
[4]金艺.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6(06):122.
第五篇: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一、彩色植物的含义及其分类
彩色植物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但能够丰富园林景观设计,而且还能实现生态园林建设的目的。在概念上来说,彩叶植物存在广义与狭义两种说法。广义上彩叶植物指的是能够在生长季节稳定的呈现非绿色的植物。这是以排除环境条件、栽培方式、病虫害影响为前提。狭义上彩叶植物指的是在春秋两个季节或是春夏秋三个季节中呈现彩色的植物,其中不包含秋色叶植物。因为植物叶色会由于环境条件、遗传因素、栽培方法、病虫害侵扰以及生理条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但只有非绿色叶片的变化稳定,且存在一定规律,才能够将其认定为彩叶植物。根据叶片色素分布可将彩叶植物划分为单色叶类、双色叶类、花叶类或斑叶类、彩脉类、镶边类五种形式。其中单色叶类指的是也叶片色调单一的植物,如紫色或黄色;双叶类指的是上叶片与下叶片颜色不一致的植物;花叶类或斑叶类指的是叶片上呈现彩色且不规则的条纹或斑块的植物;彩脉类指的是叶脉呈现多种颜色的植物;镶边类指的是叶片边缘为彩色的植物,通常以黄色居多。根据叶片色素种类可将彩叶植物分为橙色类、黄(金)色类、蓝色类、紫(红)色类以及多色类五种形式。其中橙色类主要包括了橙红色、橙黄色以及橙色等;黄(金)色类主要包括了金色、黄色、棕色等;蓝色类主要包括了蓝白色、蓝灰色、蓝绿色等;紫(红)色类主要包括紫红色、紫色、红色、棕红色等;多色类主要是指在叶片上出现两种或以上的颜色。主要正确掌握彩叶植物的分类才能为后续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配置彩叶植物时,应以植物健康成长为基础,根据彩叶植物生长习性以及植物生长需求对植物搭配、种植密度的要求来进行科学设计。首先,应根据园林土壤、水分以及光照等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彩叶植物。其次,合理搭配彩叶植物,如喜水植物和耐旱植物、喜阴植物和喜光植物相搭配,以营造出丰富的植物景观。
2.协调性原则
结合实践来看,彩叶植物之所以会被广泛地应用到园林景观当中,这主要是因为相比于其他绿色植物,它地应用使得园林景观具有更强烈且效果更好的视觉冲击,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园林景观整体景致之美。但根据笔者对此研究发现,园林景观要想充分发挥出彩叶植物所具有的这一优点就必须在其设计中遵循协调性原则!何为彩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协调性原则?结合实践来看,其指的是设计人员在运用现代美学审美理念前提下,还需要将园林景观建设要求、所使用的其余植物种类以及彩叶植物周边建筑风格予以充分结合,从而为园林景观设计出最适宜的彩叶植物,如此一来才能在确保彩叶植物得以和周边物体在色彩、层次感或立体感等构成协调一致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升园林景观景致之美。
3.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又可称为统一与多样或统一与变化原则。指的是在设计配置彩叶植物时,植物质地、颜色、线条、树形、比例等均要有一定的变化与差异,凸显植物的多样性,但又应保持植物间的相似性,体现整体统一感,让园林景观不但能够生动活泼,又能做到和谐统一。彩叶植物配置设计应避免单调呆板,但切不可变化过多,避免由于色彩繁杂而导致观赏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三、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彩叶植物与园林小品配合
在园林景观中,园林小品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园林小品与彩叶植物关系处理得妥善与否与整体园林景观效果有着重要关系。由于园林小品不同,其相应的涵义与主题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配置彩叶植物时,切勿随意配植与搭配,避免对园林小品所表达的涵义与主题造成破坏,而应结合具体园林小品的作用及其含义来选择不同种类的彩叶植物,将园林小品不同的意境拱托出来,以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例如一座白色的教师雕塑建立在绿地上时,则可在其周围配置红叶桃和紫叶李,以形成红白相映的色彩感观,从而将其桃李满天下的含义突显出来。
2.彩叶植物与建筑配合
由于建筑形态已固定,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如何选择与配置彩色植物使其能与建筑相互均衡与协调。第一,应重点考虑建筑色彩配搭问题。在配置彩叶植物时,如若没有遵循色彩协调性原则,则可能会对整体景观造成破坏。如,如若配置红叶枫在深色(如黑色、梅红色、咖啡色等等)建筑墙前,则不但无法将红枫的艳丽凸显出来,反而会给人一种暗沉感,导致破坏了整体建筑的美观。而如若在建筑墙前搭配一些颜色醒目的黄色也植物或开白花的植物,则能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二,应考虑建筑体量问题。如若建筑体量较大的,在选择彩叶植物时应选择体量大的彩叶乔木,或是选用体量小,但成丛成片的彩叶灌木,以实现彩叶植物与建筑的均衡。第三,应考虑建筑的质地问题。如果建筑质地较为细腻,则可选用纤细的彩叶植物来实现美化;如若质地较为粗糙,则可选用粗壮来彩叶植物来进行美化。
3.彩叶植物与水景地配合
对园林景观而言,水景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广泛地应用建设之中。而要想使得彩叶植物与水景二者能够在有效搭配融合前提下构成最美景致,那么设计人员要在二者配合中遵循以下原则:①淡绿透明的水色应与色彩艳丽的植物相搭配,譬如紫色彩叶植物配合上水景可以营造出雅致神秘之感;②水景边上应设计五彩斑斓的彩叶植物与其搭配,如此一来能够倒映出一幅优美画卷;③由于园林水景大多是不流动的水,因而设计人员要在其水面上搭配上等间距的彩叶植物,并确保其形状整齐,这样一来有助于营造出生动的园林景观景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彩叶植物对丰富园林植物景观,美化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科学遵循彩叶植物配置原则,并根据实际园林情况来合理配置彩叶植物,以促进城市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周赛 单位:武汉晨鸣万兴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新栋,郑景洪.有关园林景观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分析[J].工业c,2015(45):206-206.
第六篇:汉字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汉字元素融合到园林设计关键的根源在于汉字传承者文化,并且设计出的建筑物或者园林景观有着独特的民族性,识别性强,因而汉字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不能脱离其自身的文化内涵。
一、汉字元素与园林景观的理论概述
园林景观在发展中融合文学、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综合性群体,因而是艺术创作的集大成者,在我国古代美术学历史上面有一种艺术叫做泛化思想,该思想的核心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各类事物当前艺术品欣赏,另外将其中的一类艺术当成另外一类艺术看待,两者在形式上面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的园林景观以及汉字都应该隶属于艺术门类,因而两者之间必然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都追求美,中国的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在于有着民族特色,这是中国文化历史的积淀,园林只是成为文化的载体。
二、汉字元素的表现形式
1、记读汉字
汉字诞生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祖先从蒙昧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汉字在使用、完善和流传方面,带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的历史不是过去的传说已经成为了现代的信史是时代。汉字产生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口头语言表达不能不能记录人的言行和意思,因而就产生了汉字,汉字此时也成为承载内容的语言载体。文字产生初期,其职能就是记录语言,让语言从听觉性转化为视觉性,如果不能记录清晰,就用图表纪律,所以汉字也就脱胎于象形文字。记录语言不是将记录好的内容束之高阁,是要克服口头传递的空间和时间限制。
2、汉字图形
伴随着汉字的逐步发展,记读功能不是汉字使用的唯一目的,提取汉字中的相关元素,重视汉字的图形美感和象征寓意是这一时间的重点,这也就是形成新的视觉语言—汉字图形。汉字图形是在汉字结构形式的前提下通过创作其主要元素,加工汉字的形体,通过各类装饰效果,产生美学呈现形式。也就是打破原有的汉字书写形式,不再以字形为汉字的主要传播目的,个更多的注重汉字的美感以及象征意义,并且借助汉字的修饰性,增添各类纹饰营造出汉字的新意境,突出汉字的形体特征。
三、汉字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造型中的应用
最近几年,国内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的外观时融入汉字的构成结构和构成规律,建筑物的形式上更具新颖化,并且汉字造型的建筑物也有更多的隐身含义。设计中可以在借鉴汉字和汉字图案的基础上,拓展多样化的设计思维,设计出的建筑物外形更具特色。比如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在大二就开设解字重构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常见字的解开要素,然后借助这些结构和要素,融合建筑设计理念,形成新的设计结构,另外一方面是通过组合各个要素重新构出新的形象。其实开设该门课程就是练习一个新的设计方法,让学生学会从具体的事物中提取新的符号,丰富自己的设计理念。
2、建筑立面装饰中的应用
汉字在古代建筑设计中被作为建筑物的内外装饰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古代建筑物从室内到室外都能看见汉字元素,此刻汉字元素不仅代表着装饰符号,更代表着人文内涵,通过汉字文字表达一种精神,设计师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表达出更多的人格化精神追求,这种追求也最终映射在建筑造型立面装饰中。当代设计中元素也被建筑设计是看成是装饰符号,但是汉字装饰符号有着更强烈的民族性,这是由汉字的演变和形态特征决定的。比如贵州大学的图书馆,主要借助中国红和印章的形体,给人以古朴和典雅的感觉,图书馆和印章还有很多相通的含义,红色的框架结构能遮盖阳光,并且这种设计给人立面简洁、寓意绵长之感。
3、景观植物中的应用
汉字景观造型的适用范围是景观的节点或者转盘路口,以及重要的景观展示区。汉字造型主要分为两大点,第一是把植物做成汉字的造型,第二是在植物景观中融合其他材质的汉字造型。另外还有通过植物种植做成汉字大地的景观。这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贵州安顺在普通的植物中间套种一个“龙”字,该字体的造型来源于我国著名书法家怀素的草书,字体占地面积达到120亩,春季种植运用油菜花和蚕豆精心套种,秋季运用水稻和黑色糯米两种植物套种的“龙”字,字体运用的颜色是紫红色的叶子,背景是绿色的油菜,伴随着植物成熟,字体逐步产生变化,金黄色的水稻成为黄色的背景,所以呈现出更多的是自然和端庄的美,给游客呈现出独特的人文景观。感受大自然奇妙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壮美,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
四、结束语
在园林中融合汉字景观,不能抛弃汉字原本的含义,不能孤立的提取汉字的造型有优势,把汉字看成是一种结构,要从整体上感受汉字的内涵,这样提取的汉字元素才更有韵味,因而在今后发展中重视汉字的内在文化素养,通过内在表现外在,才能真正的丰富我国园林景观建设。
作者:罗雅璐 单位:南昌大学
第七篇:园林景观设计中彩叶植物的应用
伴随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与规模的扩大,园林景观行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构成,其设计的合理性与美感,将直接影响整个城市景观建设与居民的精神生活质量水平。彩叶植物作为具备独特色彩、形态等美感的元素,将其科学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能提升整个景观的色彩观感,同时深化园林景观的设计美感与丰富性,满足人们对景观的审美需求。因此本文以彩叶植物的应用意义为研究出发点,就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方式和对策,做详细的探究分析。
一、彩叶植物的分类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传统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于注重园林绿化作用,在对植物的应用上强调对单一绿色植物的搭配,忽略其他色彩的运用配置。但随着社会发展与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提升,原有的园林景观设计,特别是在园林植物的造景运用上,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城市园林景观的审美需要。所以设计、打造优美和谐的城市园林景观,就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背景下的必然要求。而将彩叶植物应用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但能改变景观植物原本单调的色彩观感,为人们展现出色彩缤纷的景观视觉感受,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与品质,并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建设完善。
二、园林景观中彩叶植物的具体运应用方式研究
(一)孤植
基于彩叶植物颜色鲜明、夺目的特性,将其设计为园林中心景观,能有效吸引游客视线,令人们投入、沉浸于园林景观的艺术美感之中。其中孤植是最为有效的视线引导手段,通过将红叶石楠、紫叶矮樱等株形紧密,或是金叶皂荚、金叶刺槐等树形高大的彩叶植物,单独种植在园林草坪或庭院之中,形成彩叶植物独立成景的效应。进而将其植物独特的色彩、形态美感展现出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二)丛植
丛植指的是将同一种类的树种多株、紧密地栽种在一起,形成一个带有明显轮廓形状的整体树丛。丛植栽种的方法不仅能为园林景观增添更多的色彩观感,提升整个景观的色彩美感与氛围,同时也能有效美化周边环境。丛植的栽种株数通常应控制在2到20株之间,并且在栽植过程中应将彩叶植物作为前景,而绿色乔木作为背景进行搭配;或是将深黄色或紫色的彩叶植物栽种在浅色园林建筑物之前,形成景观色彩层次分明、远近结合的优秀观感效果。
(三)片植、群植
片植、群植是指将一定数量彩叶植物整体移植到特定空间位置的栽种手段,把20株到100株的彩叶植物栽种在一起,进而形成一个整体景观,不但能打造独特的色彩景观,成群的彩叶植物同时也能营造出气势恢宏的景观氛围。既表现出彩叶植物缤纷多姿的色彩观感,又能将植物丛起伏波澜的整体美感展现出来,从而提升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感。比如北京“香山红叶”的黄栌,金陵十景之一“栖霞丹枫”的枫香,苏州太平山三绝中“红枫”一绝的三角枫,均是使用片植或群植手段,展现出景观的独特色彩形态美感,并衬托出整个园林景观的气势氛围。
(四)彩篱、模纹栽植
彩篱是把彩叶植物以行为单位做密集性栽种,依照园林景观需求与现场地形等因素形成的彩色植物景观;模纹栽种则是指通过种植各类颜色与种类的彩叶植物,以彩叶植物颜色为点缀,所构成的优美景观图案或纹样。彩篱或模纹栽植常用图案纹样有带状、放射状、方形以及文字数字等。设计彩叶植物园林景观时,应注重考量彩叶植物与园林周边环境,以及与其余景观植物的搭配协调,进而构成错落有致、整齐划一的景观意境。比如在大草坪上设计波浪状植物景观,或是在宽敞道路两侧使用椭圆形模纹栽种手段。
(五)基础种植
彩叶植物中的紫叶小檗、石楠、金叶大叶黄杨等树种的枝叶繁茂,并且易于修建的特性,适合将其作为绿篱的栽植树种。栽种在绿篱中的彩叶植物,依托于绿色草坪的背景渲染,更能突显出彩叶植物本身鲜艳、夺目的色彩美感,同时若将彩叶植物作为边缘植物栽种于园林建筑、雕塑、石景等景观周边,与其进行色彩、形态上的搭配,也能彰显出雕塑等景观本身的构造美感,同时又突出彩叶植物所带来的色彩观感。
(六)彩叶植物色彩与色块的搭配
对色块的运用,也是表现园林景观彩叶植物色彩的重要方式,在园林景观中彩叶植物色块的大小、形状与搭配,会极大影响到植物景观整体的色彩协调性与观感。对色块的使用方法主要有集中色块、分散色块和色块排列等手段。例如在城市大道、立交桥等的绿化景观中,对色块的搭配应用就应采取列植彩叶植物的手段,进而给人们带来视觉上植物色彩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层次感享受。又或者对某城市街道使用樟树作为行道树,道路两侧的分车带则栽种独干女贞、紫薇等乔灌木树种,并在下层加种红花木等树种,进而构成景观植物色块的排列式配置。对于道路中央的花坛则一般铺上南天竹等彩叶植物,形成流线型模纹色块,同时在彩叶植物附近再栽种马尼拉草皮,从而在植物色块搭配下,形成色彩斑斓、别具一格的城市街道植物景观,带给行人以舒适、优美的视觉景观感受。
三、结束语
彩叶植物的绚丽多姿,以及其可随着季节气候改变颜色的特性,使其成为目前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与主题之一,将其合理、科学地运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但能丰富园林色彩美感,并打造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与艺术享受,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对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应坚持多色彩、多品种的搭配思路,并使用孤植、群植等多种手段进行彩叶植物培育与管理,实现园林景观艺术美感的优化进步。
作者:李吉杰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袁浩.园林景观设计中彩叶植物的运用[J].绿色科技,2014,06:51-52.
[2]周岚.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2015,31:64-65.
[3]卢伟.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24:146.
第八篇: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探讨
城市环境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进行变化,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在不断地进行提升,这种目的性的提升使得生态型园林成为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目标。将生态型园林景观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首先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应该遵守观赏性以及艺术性的要求,生态型园林景观就是给人以美化环境为整体目的的项目,希望在建造之后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为城市的发展进行进一步的推动。然后,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可以改善城市中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设可以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尘防风等优势展现,优化城市居民的居住状态。生态型园林的建造为人们提供了比较优质的休闲区域,改善了城市的整体环境程度,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城市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可持续项目的规划。
1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对于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1统一性的原则
在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相关的线条、色彩、比例以及质地都进行进一步的变化与完善,在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多样性的设计特点,并且,在整体的构建方面应该融合统一性的优势,这样的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才能进一步展现和谐统一、生动活泼的双方面内容。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统一性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展现,在同一种进行变化的内容渗透,最终实现景观与其他各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相互协调。
1.2美观性原则
在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美观性的原则进行逐步的实现,这种目的的展现就是应该将生态型园林景观最大程度上进行大众审美的满足,这种思维与视野的满足可以缓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疲劳,展现生态型园林景观的特殊美感,实现艺术与科学的双重目的。在进行生态型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将植物造景的功能与相关的观赏价值进行进一步的展现,整体性的完善植物群落的配置效果,按照人们对于植物的观赏眼光进行进一步的规划。
1.3因地制宜原则
在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城市自身的特色进行进一步的条件、地域内容设计,只有将城市的各个因素进行进一步的规划,才能全面性的保证因地制宜方针的落实,根据人们对于生态型园林景观艺术的观赏要求进行全面性的融合,从整体性的层面上进行生态型园林景观造型的打造。
1.4经济型原则
在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将经济型的原则进行逐步的渗透。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就是为了给城市中人们营造一种轻松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不是一种追求奢华的渠道。在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保证以较少的投入进行最好效果的展现,尽可能的使用绿色的建筑环保材料,将城市中自身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以保证国家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够进行进一步的落实。
2生态型园林植物的配置模式
对于生态型园林植物的配置模式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观赏植物的有效配置
在城市的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观赏植物的配置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要求。合理搭配色彩反差可以进一步提升最后的观赏效果。在这种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背景的要求之下,应该满足观赏以及经济的多方面要求。将观赏性的植物放置在比较明显的位置,可以有比较优质的观赏效果。比如:可以使用多变的植物进行生态型园林景观的植物放置,这种植物类型的放置可以进一步的提升生态型园林景观的美观效果;使用常绿树种可以利用其自身颜色的深浅效果进行观赏层次的搭配。
2.2层次分明的植物配置
在城市的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层次分明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这种规划可以有效地降低生态型园林景观配置单调的现象产生。使用绿草、花卉以及乔木等不同的植物类型进行不同样式的多种层次艺术搭配,使得整个生态型园林景观能够达到丰富的层次以及色彩效果。如高1m的黄杨球,高3m的红叶李,配置高5m的桧柏和高10m的枫树,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搭配,在搭配的过程中,应该将从高到低,层次分明的原则进行进一步的实现,不同地花期应该进行分层的搭配,延长整个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观赏时间,保证所有的植物都能够进行充分的运用,形成比较具有自身特色的观赏效果。
2.3季节性的植物配置
在进行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最大限度的避免植物配置的单调性,还应该在城市的四季中进行不同植物景观的展现。景观在不同的季节情况下,应该展现不一样的自然特色,让城市中的人们可以感受到城市中自然风光变化的多种多样。按照城市季节的变化进行相关植物的配置,可以让观赏者在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观赏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自身的变化以及活力。这种季节性植物的配置类型,不仅仅可以将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还可以将生态型园林景观中相关的植物进行全面性的讲解,让人们在观赏过程中,还能够进行植物的认识,充实自身对于四季植物的了解。
3结语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的不断规划,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也在进行着进一步的完善,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将这种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充分落实的一种渠道。在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这种设计的要求并不是将所有的绿色植物进行全面性的堆积,而是按照美学的要求进行进一步的观赏展现,这种和谐统一的原则才是园林景观意识不断发展与提升的关键内容。生态型园林景观就是我国在现阶段城市绿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的趋势就是今后城市中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力量。这种隐含的力量可以有效地将城市进行进一步的推动,给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营造一个比较优质的环境观赏范围,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整体目标进行全面性的落实,按照国家的战略方向进行全方位的发展。
作者:丁笑菊 单位:江西同济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篇: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落实生态规划理念,将环保、生态、低碳等理念有效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促进设计水平提高,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环境,促进人们生活质量提高。
1.生态规划理念的概念
生态规划理念是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增强而出现的新理念,对园林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是指在规划过程中,利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区域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并提出合适的规划方案。同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促进规划水平提高,实现有效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目的。该理念的作用是促进资源、人口、环境协调发展,通过合理规划,融入生态环保理念,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环境氛围。正因为如此,该理念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受到重视与关注。
2.生态规划理念的应用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生态规划理念就已经出现,并在规划设计中得到应用。目前,该理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目的是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氛围,展现了人们对优良生活环境的渴望。此外,生态设计原则也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园林的结构形式、功能之外,还应该尊重自然,注重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设计者还要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有效展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一些设计者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不善于表达生态规划理念,制约设计水平提高,应该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
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生态规划理念是一种重要的设计理念,对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环境氛围具有重要作用。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效表达生态规划理念。
3.1促进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结合。景观设计达到最佳视觉效果时,并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生态效益。例如,秋季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常用树群展示秋季迷人的景观,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单一树种的生态价值,比不上利用多树种构建的植物群落的生态价值。为此,秋季景观设计时,应该重视不同树种的利用,构建丰富的植物群落,将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有效结合,既能带给人们以视觉上的美感,还能有效表达生态规划理念,促进设计水平提高。此外,设计中还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得任意改变自然规律。例如,一些设计师将河流取直,用混凝土硬化河岸,这样就破坏了生态系统。为此,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该改变这种情况,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周围生态环境,进而促进设计水平提高。
3.2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将人文和自然景观有效结合起来,这是必须把握和落实的要点。总体上讲,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落实生态规划理念,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在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生态环保为指导方针,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此外,还应该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有效利用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并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风情,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破坏,促进设计水平提高。
3.3突出当地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地区不同,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不完全相同,缺乏文化特征的景观设计难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为此,园林景观设计时,为了更好的表达生态规划理念,必须考虑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有效融入地方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这样既能彰显当地的文化特色,还能节约投资,提高景观设计的综合水平,为广大群众接受和认可。设计师要做好调查和研究工作,熟悉当地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景观特征,在园林景观设计时,真正的将地域文化和生态景观有效融入设计当中。这样既能让园林景观展现当地的文化特征,还能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促进设计水平不断提高。例如,杭州西湖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不仅考虑当地的地域特色,而且有效融入传统园林的文化特征,贯穿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从而为人们展现城市与自然、人文紧密结合的园林景观设计模式,既彰显园林景观的自然美,还提升园林的文化价值,得到人们认可与赞美。
3.4利用先进技术并循环使用资源。生态规划理念的重要目标是,保护周围环境,营造良好的景观设计氛围,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设计者应该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对当地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例如,屋顶绿化规划设计时,园林景观设计者应该重视生态无土栽培技术应用,将枯枝落叶积累的营养积攒起来,方便下次继续使用。拆除废旧房屋时,园林景观设计者应该充分利用留下来的砖块,采用堆砌、重组等方式,实现对其综合有效利用,设计出优美的自然景观。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回收和利用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合理规划喷泉和假山,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环境氛围。
4.结束语
整个园林景观设计中,除了把握设计要点,重视设计质量控制外,还要采取有效对策,落实生态规划理念。从而提高设计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人们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作者:张旭 单位:徐州市源景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第十篇:传统民族园林景观设计特点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存空间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也慢慢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由于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强、观赏价值高,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果盲目追求现代化、追求经济效益,会导致园林景观设计形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问题。为了使园林景观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从民族文化中提取景观要素,形成表现当地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国园林建设始于殷周时代。秦汉时的帝王宫苑已具有很大的规模,以湖水为中心,堆山建岛,修筑宫室,这种“一池三山”的格局形成了中国园林景观的传统。明、清两代在北京修建的北海、中南海,清代修建的恭王府花园、颐和园等,都依水而建。当代的园林设计也多采用这种格局。中国古代园林在设计上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使其在中国文化史、艺术史、建筑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江南园林布局构思精妙,造型灵活多变,景点曲折幽深。建筑尺度小巧轻盈,通透开敞。装修精致素雅,加之题联匾额,着力渲染诗情画意。下文将以苏州园林为例,探析中国传统民族园林的设计特点。
一、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
(一)追求并且强调意境的营造
“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主导思想之一。是否有“意境”是评价一个园林设计的好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同样强调营造意境,追求给人一种诗情画趣、意境深远的感觉。由于苏州园林的园主大多是文人学士出身,文化素养较高,能诗能画,善于品评,所以园林风格以素淡雅致、清新脱俗为最高追求。苏州园林大部分采用粉墙为基调,搭配栗壳色的梁柱和黑灰色的瓦顶,以及白墙与灰色的门框、窗框,这种淡雅色调给人一种宁静、清幽的意境。此外,苏州园林中随处可见文人墨客的诗词,如匾额、对联、石碑、木刻等,这些诗词寓意深刻、回味悠长,对景致更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园林中淡雅的色彩,意境深远的景点命名,随处可见的诗词字画,精心细致的装饰、布局,仿佛给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二)注重山水融合
传统的中国园林景观就是“一池三山”的格局;所以山和水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苏州南临太湖,物产丰盛,山明水秀,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在苏州园林设计中,山水的融合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诠释。在山水融合的方面,苏州园林可以说得上是匠心独运、独具一格。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造园者以水池为中心,再配以假山、瀑布、花草树木等各种不同的景色来搭配,形成山清水秀的景致。具体来说,苏州园林中水的妙处是在于能够在园中形成广阔的空间,给人一种宁静、空旷的感觉。倚栏俯望,四面皆水,所有的浓树翠竹、假山石峰、亭台楼阁都倒映在水面。水池中戏耍的鱼儿、娇艳欲滴的荷花及花草丛中的蝴蝶等,让园中景色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因此,山和水可以算得上是园林景观中的灵魂,有山则灵,有水则活。依山傍水,以水为主,以山为辅,山因水而秀,水得山而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规模较大的苏州园林中,水池还往往支流迂回盘曲,形成许多小景。有一些更是依山势建造溪涧、水谷、瀑布等景,曲折幽深,池水蜿蜒。这种将山水融合、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在苏州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讲究花木的合理布置
花草树木在园林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花木配置是否合理美观,直接影响到景点的可观赏性。在苏州园林里,造园者按照造景的需要种植合适的花木,不盲目追求品种的名贵和齐全。单株或少量的花树则考虑姿态能否入画;群植的林木一般是种植在山间池边,考虑整体气氛的营造,如池岸桃柳相间、亭前花树掩映、园中花草点缀等。另外在树种配置上,采用大片的落叶树和常绿树混合栽植,以形成各种大小树形、树叶疏密、色调明暗,构成层次丰富多变的景色,形成自然山林气氛。总之园林中花木的布置以模仿自然为导向,把姿态苍劲、线条柔和的植物,与山石、水面、建筑有机结合,形成江南园林独特的风格。整个园林呈现一片欣欣向荣、鸟语花香的景色,让游人感觉到心旷神怡的情怀。
二、苏州园林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盲目的模仿、千篇一律、缺乏人文要素等问题凸显。苏州园林在景观设计中的优秀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景观设计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一)正确的造园理念
苏州园林始终以人文、意境为根本,并将其具体表现化,体现在园林的各个角落。参考该设计方法,现代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在园林规划以及地址的选择上,不但要考虑功能上的要求,而且要巧妙地利用地形,与周围的地形、自然环境进行巧妙的配合;与山石、湖水、树木互相搭配。现代园林设计应该考虑地形、环境上的一些特点,与自然能够融为一体。除此之外,要考虑到园林中建筑的位置和朝向,整体上形成局部细节之间的借鉴和对应的关系。园林景观应该情景结合,这样才能抒发情趣。在苏州园林中,经常会出现园林与诗词、水墨的结合。诗、画对意境的描绘加强了园林景观的感染力,从而达到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的境界,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意境之所在。
(二)多样的造景手法
苏州园林中的建筑风格简朴、素雅,有着自由的布局、不刻意的定式、清新的设计理念,有其独特的文人园艺风格。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处理上,更应该避免轴线对称、整齐布局的方式,还要努力达到曲折求变,形成参差错落的感觉。在园林中的景观造型上,应该重视轮廓的表现力,从整体上增加园林画面的美。一般而言,园林景观设计在整体的造型、体量感上要做到轻巧;形式要做得活泼一些。而在景观的局部设计上,宜通透有度,使之与自然环境形成浑然一体的感觉,而又能取得功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现代的园林设计师也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深远的意境,采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对比和层次,以及“移步异景”的效果。
三、结语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代表。苏州园林在设计上不拘泥于对称格局,能通过假山的堆叠营造优美的环境,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以小见大”的设计原理,通过写意的方式创造了“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的园林佳作。苏州园林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处处体现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就其自然景观设计来说,可以分别从山水构造、植物配置、建筑陈设和色彩,以及装饰设计等角度探讨苏州园林的自然景观。就其人文景观设计而言,它所蕴含的历史人文内涵与休闲功能也不可小觑。苏州园林的景观设计对现代景观设计而言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未来的社会城市发展中,设计师应该从中国民族景观中吸取经验,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林景观作品。
作者:张逸飞 邓薇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上一篇: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 下一篇:高中政治微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