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村景观设计初探
时间:2022-02-02 09:57:27
导语:新乡村景观设计初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型社会的重要抓手,也是诸多规划、建筑与景观设计师曾经或正在探索与实践的重要学术领域。笔者以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就如何看待乡村环境与乡村建设、如何发掘乡村的景观之美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尝试分析与总结当下我国乡村景观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关键词]新乡村;美学;乡土;原乡;景观设计
近些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十余份旨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一号文件”。从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正在成为引领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广大乡村地区以其特有的环境敏感性与生态脆弱性以及乡村建设的自发性与随机性,使本已受到异化的乡村环境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威胁与破坏。各种借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与复育之名建设的景观工程以及地方文化、旅游与休闲娱乐等设施正在快速吞噬着故土与原乡的风景与风情。面对上述挑战,亟须从乡村发展的社会、经济与生态学本源上重新认知乡村的美学意义及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一、新时期的新乡村
(一)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特色
2015年在大理考察时为我国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科学指引,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新农村建设正在从最初的以经济发展目标为龙头的一元化、片面式的重项目轻设施、重建筑轻环境的发展道路,逐步走向以城乡二元协同、重视乡村整体发展为目标的多元化综合性的改造推进方式转变。这种整体性已经从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文化保护与复兴,关联到乡村的产业经济振兴与社会制度建设等。其中,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是各地方政府普遍采用的首选措施。各地均从环境改善入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全方位复兴。笔者认为,上述各项举措中,重拾农村建设的原乡化本质,从乡村原乡性入手,界定并强化乡村环境与城镇环境之间的差异化与个性,是从根本上解决前文所述问题的重中之重。农村,意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人聚居的地方,强调生产方式。乡村意为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暗含与城市的二元对比,也强调了除生产方式外,空间集聚形式的特征,以与同样由农业人口聚集而形成的小城镇相区分。乡土意为本乡本土,指向精神皈依的本土特性。当新农村的规划建设重点摆脱粗放的一元经济发展模式,开始强调乡村建设的品质与精神属性的时候,本乡本土的原乡化特质便成为进行新农村景观建设的起点,引发更多思考。
(二)城市化大潮下的城市与乡村
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焕发生机的本体环境,城镇与乡村均是异于自然世界的人居聚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城乡一直以二元对比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中。城市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从事物质与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交换、传承地域文化、丰富社会生活的物质空间载体。乡村是人类融于自然、感受自然,再造自然的社会源点与终点。城市以大规模的社会性建造活动为特色,是资源、人才、信息与资金的汇聚地与辐射中枢。乡村以灵活的布局、众多的数量和与所处环境的依附关系而长期盘踞在广袤的自然环境中。在漫长的农业文明中,自然与人工的力量曾经在乡村形成稳定的平衡。乡村聚落与在地环境、地景资源达成完美的融合,而城市则以社会化的人工建构筑物(人工化的场所环境)的高密度集聚为环境特色,以高效率的产出空间为发展目标,成为全球化时代各区域经济与社会竞逐的核心空间。乡村、农业种植区与自然景观和城市之间,始终存在着必要但并不稳定的环境、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关联。工业化时期,城市借助更集约的成本效益和更快速的更新与扩张获得飞速发展,打破了曾经和谐的城乡关系与平衡的人工—自然格局。城市的大规模扩张对乡村及其特有的乡村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使乡村地区原始的自然简约之美与淳朴的民俗民风等快速消失。如果不立即对现有景观资源与乡村田园系统进行保护、整理与挖掘,乡村地区将避免不了被城市同质化的命运,失去其原有的立地资本。与此同时,乡村所记录的依托人工与自然的长久平衡而形成的和谐人地关系及其所特有的在地文化也将随之消失殆尽。我国当前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过程。2000年,我国城市化率为36.22%,2005年为42.99%,2014年达到54.77%。根据联合国的估测,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将在2050年达到86%,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50年将达到72.9%。农业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更多农业人口能够也愿意聚集到生产效率更高、资源品质更优的城镇,一部分乡村势必会被迁并。但是以往的经验和研究证明,城镇扩张发展带来的生产高效,不应该再以牺牲环境效益为代价。那些存在于田野腹地内,能够缩小农业生产者与生产地之间的距离,并能够与所在自然环境构成稳定平衡的乡村,始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对那些区域地景景观格局与乡村景观风貌尚未遭到严重破坏的,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征的乡村环境进行研究、保护与提升,对现时期我国的城乡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此,重新认识并挖掘原乡化的乡村之美,成为引导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原乡化的乡村之美
(一)景观之美
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具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却又不是理性的规律与目的,而是一个直接的感官概念。实践美学认为,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既是客观的,又离不开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社会生活属性。美与美感的本质,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洞明。美与美感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诞生的,是社会历史流变积淀的成果,由实践初期的感官直觉升华到审美阶段的心智认知必须经过多个中介,而不能直接用于实践对审美的解释。李泽厚给美下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定义:就内容而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而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这一表述后来成为实践美学对美的本质的经典表述。目前,学界所普遍使用的景观概念,意为某地的人造或自然景色,常常具有一定的分类或类型意义。现论普遍认为,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之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人地互动实践的肯定。美的景观产生于和谐的人地互动实践之上,这个实践既包含对自然的探索和改造,也包含在这种持续探索与改造过程中所形成与累积的社会文化的诞生与传承。
(二)原乡之美
因聚居地的功用差异,在不同实践作用下城市与乡村的景观趣味日益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如果采用康德对于审美的二元划分理念来解释这种审美趣味的差异性,那么我们可以将城市的审美趋向简要归结为人造的崇高与小自然优美之间的协同,而乡村的审美,则更多呈现为栖于崇高自然之中人造的优美。源于城市化的场所环境所能提供的高效能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生活,现代人逐渐游离于原始的自然环境之外,生活在城市化的场所环境之中,但是现代人对于原始自然的亲近感与敬畏感却从未消失。近年来,伴随全球环境危机的持续加重,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与融入自然已经成为一种健康生活的标志。那些彰显新技术与时尚潮流的密集而直观的建构筑物连同城市内部的小尺度自然(更多地以人工自然的形式存在)场所一道,在传递现代技术崇高美的同时,逐步沦落成为城市栖居环境中的调剂品与避难所。反观那些盘踞在大都市周边区域的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可以为人们提供真正足以使个体摆脱卑微与高傲、获得平和愉悦的独处或交往之所而重新获得了发展良机。因乡村的特有聚居尺度,自然的郊野农田或原野山林更容易被聚居于其中的人与环境感知。壮美的自然是乡村景观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底景,激发着人们对于土地与自然的敬畏与感激。在这种广阔的自然崇高中,人们需要乡村提供的是亲切、功用、紧凑而自制的、平淡而宁静的安栖之所。乡土成为乡村维系自身环境特质、维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与吸引力。乡村之美,产生于农业生产与聚居生活的实践之中。聚落内真实、常态、传统、原生的农耕生活,是人类在漫长的实践中反复探索与验证而形成的与大地之间最为亲密与隽永的关系。乡村区别于城市而特有的、基于功用性与适地性的杂乱与朴实之美,是自然秩序假借人类之手在聚落内部滋生的一种自然生长,即乡村的原乡之美。城市与乡村在彼此的景观特质上存在着天然的二元分异性。新农村建设绝不能在景观建设的形式与风格上重走或延续城市化的覆辙,不能再追求虚荣的奢侈之美与短暂的时尚之美。而应该紧密结合自身的原生态特质,以最少的介入来彰显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与环境魅力。
三、原乡化的景观设计原则
乡村景观设计是一次发现美、提炼美、升华美的过程,是一次美景的梳理与规划过程。好的乡村景观设计应当重点关注村落的外部空间与环境系统、空间结构与区域地景景观格局之间的重构以及公建与公益性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同时,能够将现代人生活的便利性、参与性和趣味性植入原乡化的乡村生活。具体而言,优质的新乡村景观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
真实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感受。艺术的真实性原则是事真、情真、理真的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维护乡村景观设计的真实性,即承认并维护乡村和都市景观的二元性,尊重乡村自身的自然个性与人文个性,这是乡村长远发展的根本。乡村及其农业种植区只有作为绿色基质时,才具备景观性,而一旦进行开发与建设,其原生的景观性就会遭到大幅削弱。因此,通过对比、分析与整理,提炼乡村地景景观资源的个性与特质,拉近乡村生活、农业生产与地景塑造之间的关系,使生产、生活与观光融为一体是乡村景观设计工作需要关心的要点与难点。规划设计工作者应寻找挖掘具体的可以彰显、体现并延续在特定乡土气息的村落空间构成和地景景观塑造的策略与方法,而不是制作概念化的示意简图与描述性的规划原则。乡村的杂乱性也是乡村朴素生活的一种自然流露。与被精细划分的专业化的城市专属性空间的表现有所差异,乡村的杂乱性代表一种随机的设置,是乡村人情化与趣味性的自然表露。挑担的小贩“见缝插针”摆摊贩卖本地产品,特别是特定时节会集中出现的市集,是乡村长久生活实践选择的最有效与实用的商业模式。事实上,自聚落和贸易出现之日起,就有货摊出售物品。设定特定位置由摊贩自由销售某些类型的商品能够提高零售区受欢迎的程度,使广场或人行环境充满活力,同时为乡村社区提供安全的社会保障。真正影响乡村公共空间品质的,不是上述这种零售形式,而是在未经管理的情况下,公地效应造成的公共环境损坏和利益驱动下的不良经济行为。参考在旧金山、伯克利、波士顿、芝加哥、尤金和波特兰实施的零售法案可以看到,在这些城市,新的零售法规详细规定了零售地点、规模和货车的设计,所售货物的类型以及允许的价格,所销售的东西通常是那些城区商店没有提供的,如水果、蔬菜、鲜花、手工艺品和外卖食品。以此经验可知,允许乡村聚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摊贩零售行为,依照需求在合理的空间设置合理数量的“多用途”公共空间,既可以展现乡村原本的生活面貌与地方产品,又可以提升空间活力、创造地区财富。乡村景观建设的真实性原则,既是选择材料、营造场所与美化感官的真实性,又是体察民生、考量社会需求、设定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等区域愿景目标的公务行为的真实性,是一种设计结合自然的设计逻辑,更是一种理论结合实践的实事求是的生活哲学。
(二)功用化
功用意指功能和作用。对功用的提升,即对实践的支持;提升功用设施的舒适性与便利性,即大幅提高空间质量,带动空间活力的有效措施。乡村作为一种最初的功用性的聚落产生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之中。农业生产、生活和社交是乡村必备的基础功用,而满足这些基础性的社会功用需求是乡村景观建设必备的基本特征。提升新乡村景观建设的功用化,主要体现在服务于现代化农业生产活动的设施与其特有空间的景观化,丰富、改造现代乡村生活所需的便利化、多样化的生活设施,塑造便于人们自由沟通的舒适的公共空间。因乡村在公共土地利用方面的集约化、便利化发展需求,这三类功能常常按照紧凑集约的务实原则达成在空间上的紧密关联,甚至交叠于同一空间中。纵观当下我国乡村景观建设实践,景观资源保护最完好的地区、乡土气息最浓郁的原始村落大多位于人迹不便到达的地区,也就是目前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的地区,这些村落也恰恰就是那些未来最有可能不被城镇吞并、仍以原乡形式为农业生产提供聚居生活空间的场所。因此,对这类村落采取引导性的保护工作,提炼特色景观区域,整理公共资源空间,将其改造设计成可以同时服务于原住民并吸引外来游人的良好的生活场所,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近阶段收益效率较高的一种投资方式。
(三)整洁化
整洁指规整而洁净,这里的整洁是作为杂乱和无序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某种秩序。整洁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美感的形成。乡村的整洁,既是良好社会秩序的反映,也是良好社会秩序得以持续的基础。为更好地维持社会秩序,避免公地效应和破窗效应的发生,采用一定的措施维护空间环境的整洁是十分必要的。当下,影响乡村风貌整洁的主要因素,是胡乱弃置的生产和生活垃圾以及碎片化的场院空间与村巷。这是由于乡村原住民的环卫清洁意识较为薄弱,垃圾收集设施设置的不合理或缺失造成的,也更多地反映了既有乡村级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不足与缺失。要维护乡村的整洁,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村落的现实情况及时规划和建立垃圾、污水等乡村日常生活与生产性废弃物的收集和管理系统,投入相应设施,并大力普及垃圾分类与雨污水收集等生活常识。同时,对村民的引导也十分重要,当村民意识到整洁化的环境能够为村落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与产业发展空间的时候,人们将会自发地开始维护自家院落乃至整个村落的环境整洁。
(四)简约化
简约是一种起源于现代派的极简主义的设计风格,是将设计元素、色彩、照明和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同时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上更要求精工细作,力求为空间赋予真正的品质。因此,简约化的空间设计通常会带有含蓄而清明的美感,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在乡村景观设计上采用简约化风格,意味着新景观与设施应该以更少的介入,将自身融入乡村的故有文化与习俗的自然传承中。简约化并不等同于场所环境的形式语言与实用功能的简单化,亦或是绝对数量的增减与相对规模的大小。相反,升华到艺术与人文境界的简约化乡村环境塑造行为均源自对具体而微的实际功用性的深层级思考,具体使用功能的兼容性与复合性以及对具体、真切的原乡化的风景与风貌的理性提炼和重塑。原乡化的景观设计需要对乡土资源、本土材料与建造工法有深入的了解与认知;进而能够依据新的空间需求进行最少打扰的简约化设计,尽可能地避免引入非原生植物,控制对非本土材料的使用,沿用当地传统的构造与工法,尊重并呼应现存的玲珑尺度,将人的视线从繁杂而无意义的过度装饰中解放出来,回归到原真的乡土美感体验中。
(五)常态化
常态指平常的、正常的状态。常态代表着系统的稳定,意味着社会生活的有序,是舒适与平稳生活的必备条件。常态是真实的繁荣,是对地方经济、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真实客观的反映。常态化的乡村景观,不应是东施效颦的工业化装饰,也不应是表面功夫的节庆工程。常态的乡村景观,应是田间的辛勤挥洒与农机轰鸣,是市集上的讨价还价与热闹繁华,是播种季精心梳理的土地,是丰收季的仓满屯满,是雪落如盖与绿树成阴,是犬吠鸡鸣与小桥流水人家。常态的形成,需要乡村改造能够真正地激活乡村自身的活力。乡村景观需要切实成为满足村民与游客的新生活需求,并为人们日常所用的人性化场所。这就需要设计师对维系每个乡村实现高活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因子进行有的放矢的实地研究与体验。每个乡村均具有在区域系统中独一无二的特质和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不同的动力因子因村而异、千村千面,均需要设计师站在区域的高度,以更广阔的视角去探寻。
四、结语
新乡村建设的原则不是彼此分离、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全息统一体。新农村建设发生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二元特征更加突出的新时代。乡村景观设计的工作,早已不止功在乡村,而是对城—乡—自然系统的整体提升。通过优质的设计,将现代人良好的生活习惯、传统区域优良的美德以及乡土气息的人文传统,再次赋予这个地方的居民,同时展现给前来观光的游客,是乡村景观设计者应当承担起的社会责任与职业责任。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次自上而下的新农村建设国家战略可以激发原住民广泛的参与意识,渐次演化成为一场全民的自下而上的真正的原乡复兴运动,并且能够持续地推进下去,直至根植于广袤的原野与乡村。
[参考文献]
[1]周岚,于春.乡村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江苏实践的专业思考[J].国际城市规划,2014(6):3.
[2]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1980.
[3]蔡文静.论“真”范畴之美学意蕴与价值———王充美学思想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4][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荷]罗布•H•G•容曼,[英]格罗里亚•蓬杰蒂.生态网络与绿道———概念、设计与实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张思瑶.“大道至简”———浅谈简约主义风格及其影响下的减法设计[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7]何兆武.一条通向康德体系的新路———读论优美感与崇高感[J].学术月刊,1995(1):38-44.
[8]贾铠针.新型城镇化下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9]刘耿.新农村2.0:成都“小组生”实践[J].望东方周刊,2014(33).
[10]杨沛儒.生态城市主义:5种设计维度[J].世界建筑,2010(1):22-27.
作者:张开宇 包红蕾 赵春水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 上一篇:新医院会计制度对财务核算的影响
- 下一篇:信息环境下电大会计预算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