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表现地域文化特色举措

时间:2022-12-10 08:41:00

导语:园林设计中表现地域文化特色举措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园林设计中表现地域文化特色举措

“因地制宜”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园林的布局,就是在选定园址或称之为“相地”的基础上,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地形特点等因素,进行全园的总布局。先相地后立意,立意,即确定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设计思想。“立意”与“相地”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若“相地合宜”,则构园得体,这是明代园林哲师计成提出的理论。相地与立意,是不可分割的,是在园林创作过程中的前期工作。

项目所处基地的传统地域文化各不相同,使不同项目的表现形式、内容亦丰富多彩。如何把传统地域文化融入到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1传统地域文化

传统地域文化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植物、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建筑装饰等元素。景观设计融入了这些元素之后,体现出民族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形成了当地独特的景观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着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东西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史料价值、艺术价值,这是很多艺术家所追求的目标。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越是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越能为世界所接纳和承认。

2融入传统地域文化的方式

1)从总体构思,总体规划中融入。在拿到一个项目之后,我们往往先确定项目的规划范围,考察基地及其周边的现状环境,以及所处地区的未来规划,衡量其对基地所产生的影响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工作,如区位分析,规划分析,城市水系分析,城市绿地分析,地形分析,用地现状分析等。同时,设计师对项目的传统地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从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如建筑特点,服饰特点,民俗活动,风俗习惯,宗教礼仪等。在充分研究基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基础上,进行文化元素的提炼,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归纳的方式可以从点、线、面三方面进行,使文化元素与设计元素融合在一起。在充分明晰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散思维,思考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实际运用,并根据设计理论将各种元素融入到设计作品中。

例如:广西南宁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根据其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定位为综合性公园。南宁是以壮族为主,聚居着壮、汉、苗、瑶等36个民族,民族文化缤纷灿烂,民俗活动多姿多彩。在心圩江的景观改造项目中,从总体规划方面就充分结合当地民族特色,运用壮锦和山歌,这两项民族特色来规划。具体规划中,设计师从壮锦的图案中得到灵感和启发,壮锦的图案变化万千,设计师将其抽象成菱形结构,以其象征景观结构。并因壮锦引申联想到织物的概念,把织物中的经纬网络提炼出来,象征城市肌理。以此来联系各景观节点。

在“山歌”的民族特色文化上,提炼“歌”的特色,歌曲有序曲,变奏,高潮,尾声的特点,将其融入到景观节点中,通过歌、舞及声音等元素,并结合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形成一个有序曲、有变奏、有高潮、有尾声的纵向景观序列,并以此来组织各个景点。确立了景点的选址及主题后,再将其提炼、升华,最后赋予其富有诗意的景点名称,从而提升景点的意境和文化内涵,使“情”与“景”交融,使不同位置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景点通过相同的意境统一起来。

例子一:按照基地分析和候鸟生活特色分析,上游的功能定位为生态保育段,同时,从立意层面,此区域也象征着一首歌曲的序曲部分,既然是序曲,同时也象征为民族之源,序曲之源。作为河道的源头,此区域内设置了三个呼应“源”的景点:①“林隐泉韵”,象征水之源;②“神木祭歌”,象征壮民族之源;③“摊戏古音”,象征戏曲之源。

例子二:中游为游憩生活段,同时此区域象征着一首歌的过渡(变奏)部分,同时为呼应生态保育的功能定位,此区域内设置了一个引鸟区——“野鸟鸣翠”,一个开阔的戏鸟广场——“临风戏禽”,一个观鸟平台——“凭栏闻莺”。此区内设置的景点为体现过渡的作用,主要以游憩性质为主,并向人们展示各种文化元素,如铜鼓甬道、越人歌渡等。

例子三:下游为休闲娱乐段,此区域也象征着一首歌曲的高潮部分,此区域的景点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是整个设计范围内景点最为集中的一段,同时其功能定位也主要是人流较集中的活动为主,如火舞燃歌、美食长廊、鼓楼踩歌等。

总的来说,心圩江的景观改造设计是按照以下手法来设计的,在景点设置上根据地形特点和功能分区,通过提炼壮锦的标志性纹路来形成区域内的景观空间序列,并以少数民族歌、舞及其衍生的声音元素为切入点来展现少数民族文化及生活习惯。

2)从细节构思,节点中融入。从微观层面,具象化民族元素、传统文化元素,应当运用现代的构成方式,以一种现代的形式来诠释民族文化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广州云山诗意小区,定位为具有“东方神韵“的自然人文生态社区,作品以东方的审美观为标准,并带有浓厚的禅意。设计师在项目会所前设计一面照壁,照壁图案参考了南越王墓出土的龙形玉饰图案,将其雕刻于照壁之上,并运用了现代平面构成的手法,以黄金比例雕刻于照壁。使其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同时形式活泼,时代感强。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新校园景观改造设计,挖掘了邯郸的文化内涵,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成语皆出自邯郸,设计师运用邯郸的历史文化建筑——丛台,在新校区的文化轴上建造“意向丛台”,邯郸的丛台相传始建于赵武灵王时代,历经两千多年而依然得以留存。设计师设计“意向丛台”,运用了邯郸的历史文化元素,并结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文化元素,用镂空的手法,以剪影的形式,筑台而建。

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广场,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的都江古堰,借助当地的农业遗产为其作品中的水系、雕塑产生相应的灵感。广场总平面像一个展开的扇形竹笼,其视觉焦点是一个源于竹笼原型的雕塑,广场的铺装和草地之上是三个没有编织完的,平展开来的“竹笼”。这些没有编制完的竹笼的平展方格同时象形于水利灌溉之下的种植文化。参考“竹笼”在都江古堰中的使用,在其设计中创新,使这座城市本身具有的社会和文化肌理在此得到体现。

3结语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各有其地域文化特色。既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艺术价值。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需要以科学的观念对待,将传统地域文化元素提炼,概括,运用现代的手法组合,表现。追求神似,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形似甚至照搬照抄。但愿,我们每一件景观作品都传承着民族的艺术美和民族的情感,体现着地域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