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绿化环境设计论文
时间:2022-01-02 04:08:59
导语:小城镇绿化环境设计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国家对小城镇发展投入的日益增强,本文针对小城镇的特点,指出了小城镇绿化设计的一般规律,阐述了绿地建设如何与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相结合,以创造出富有特色的优美的小城镇环境空间。
1小城镇的特点
由于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及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背景的不同,我国小城镇的结构布局形态、社会经济职能,文化产业职能,直到建筑、环境的形式风格等诸方面,呈现出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形式。但是,与大中城市相比,我国的小城镇一般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面积较小,容积率低,城镇用地较宽松,合理利用力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推进,特别是小城镇发展很快,城市化水平大大提升,加速了城市化进程。(2)紧邻山水田园等自然风光,城市及周边自然地理特征保存较完好,工矿企业污染源少,城镇总体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全国小城镇绿化率达18.72%。(3)地方文化丰富多彩,历史遗迹、文物景点遗存较多,传统建筑、历史街区富有特色,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独具魅力,呈现多元化发展。(4)经济活力低下,二、三产业不发达,财政收入有限,城镇基础设施较差。(5)小城镇布局简单,缺乏创造。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规划缺乏前詹性,存在着不合理的城市网格布局,以目前来看,按照属地性质,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发展需求,力争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不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并结合当地小城镇发展,做到“突出重点,控制特点”的发展思路。
2绿化的原则
小城镇绿地系统布局上应根据城镇的形态及自然条件,采用环形、楔形、带形、块形等形式灵活布置,使绿地大小结合、布点科学、结构合理。绿化树种应以本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外来树种,本土树种最适应本土条件,抗性强,宜生长。因此,无论从生态学的观点,环境功能的观点,还是美学观点来看,具有地方特点的本土树种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并应作为城镇绿化的主要树种。同时也可以选用本地或邻近城镇经过引种驯化及较长时期考验的外来树种,以丰富绿化树种种类。城市绿化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不同地域,立地条件不同,生长植物种类也不同。因此,按照其适应性、生存性、生长发育规律性,选用适合的物种,进行城市绿化将大大提高绿化树种的成活力面,减少财政支出。小城镇绿地系统设计应以提高绿地生物量的产出为目标,从传统的重视视觉美向重视生态效益的生态园林形式转化,以森林化、自然化、生态化为标准。小城镇绿地系统除了要建设好城市公园、滨水景区、环城林带等大型绿地外,还应重视街道、居民区、单位、庭院等处的绿化,以联合国提出的人均60平方米城市绿地为明标,使小城镇“不是在城市中建筑花园,而是在公园中建筑城市”,使市民“不出城廓而有山水之情趣,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雅致”,以实现《马丘比丘宪章》所述的“建筑、城市、园林绿地的再统一”。对园林绿化用地给予足够的重视,留足留好园林绿化用地。要根据城镇生态学原理,规划结构合理的生态绿地系统;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因地制宜,使小城镇面貌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要多规划建设一些街头绿地、景点,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3绿化与现有生态资源相结合
由于地域辽阔,我国的小城镇所处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将小城镇地域中的山体、溪流、江河湖海、沼泽、植被、动物等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纳入小城镇空间发展系统,构造出花鸟虫鱼,四季有花,流水不断的城市网格图,将形成独特的城镇风光和生态景观,起到良好的生态和环境效益。小城镇的绿地系统应充分利用城区内的自然生态资源,通过建设城市公园、绿色走廊、居民区绿化等形式,将其有机的组织到城市景观中来。小城镇的绿地系统也可以与这些自然资源相衔接,如将其建为城郊风景区、城郊滨水景区等,使它们良好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地被城镇所利用。小城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搞好园林绿化的业务指导,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小城镇园林绿化人员素质,提升绿化质量。在对这些自然生态资源的利用中,应遵循“保护第一”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它们的自然风貌特征,避免建造过多的构筑物。对自然状态下的动物、植被,应保持其原始状态。对溪、河、湖、海的利用,应避免破坏其自然的线型、岸线及断面。修建道路时,应顺应自然地形,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公共绿地少,绿地指标低是小城镇园林绿化现状。绿地档次不高,设施不足,绿地率和均绿地面积普遍较低。绿化大多没有形成公园及公共绿地、街道和主要道路绿化、各单位和小区的庭院绿化完整的绿地系统,绿化档次不高,而且现有的公共绿地中为市民提供的各种设施明显不足。树种选择和搭配不合理,绿化效益差,街道绿化中行道树品种单调,达不到一街一景的效果,不能满足城市绿化的需要。在街头绿地、小游园等公共绿地中不注重树种搭配,盲目效仿,过于强调美化作用,艺术水平不太高的雕塑占据大量空间,乔木比例过少,遮荫树少,季相性强的草本花卉少,一年当中只见绿地,难见花开,缺乏空间层次性和艺术性,给人以单调呆板的感觉,绿化成本高,景观效果却很差。而且由于灌木和草皮的根系浅,后期维护需要勤浇灌勤修剪,浪费水资源和投入更多的人力,养护成本增加,而且环境效益差,不能更有效地发挥绿地的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对小城镇中不宜作建设用地的各种荒山、坡地,应将其全部纳入小城镇绿地系统中绿化起来,以提高人们的生活与环境质量。
4绿化与地方文化资源相结合
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标准。城市是把各种文明作为文化积淀集合起来的实体,城市要有积淀文化的能力才能发展。一个没有文化积淀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缺乏个性和生机的城市。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每个城镇,一定有它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有它的生、长、盛、衰、重生的过程,因时代的变迁,有它的新陈代谢和新的需求。我们的现在和将来是建立于过去之上的。小城镇的文物古迹、地方文化、传统精神及生活形态是其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是我们祖先的遗产,是我们与历史之间的“桥梁”,是其发展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们具有的社会、经济、历史、考古、艺术等价值,能唤起人们对城镇历史的回忆和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与民族自尊心。对这些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我们应加以保护和利用,在建设小城镇的公共环境中,要突出人文与自然资源的平衡和谐发展,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对小城镇的历史遗迹、古城旧区等文化资源,或以文物古迹为中心建立公共绿地,或在古城旧区的外围建立绿化带,作为新旧城市风貌的过度。我国的古建筑,由于多为土木结构,不能永久,故应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对于已不存在的历史古迹,不提倡再建。对于必要的修复应按有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对文物古迹的绿化,应本着突出遗迹、保护原貌的原则,绿化设计要严格按要求进行,避免绿化破坏遗迹景观氛围、喧宾夺主。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将其中有价值的能体现城镇历史的文化资源尽可能地保存下来,哪怕只是一段墙体。西班牙巴塞罗那一座破旧的工厂改建时,原来工厂的烟囱、墙体等均被保存了下来,被改造成公园的景物和设施。由于绿地与城市历史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因而这个公园成为巴塞罗那最受欢迎的公园之一。我国的小城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作为这些文化载体的民居建筑、街坊碑刻、城墙亭榭等,在城市发展中应尽可能地结合绿化保存下来,使其不致因经济的发展而永远地消失。对小城镇的文化传统、历史传说、风俗人情等文化资源,应在城市绿化中以各种方式将其体现出来。更好的体现小城镇的小而美,美而精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马涛.居住环境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3]张一鹏.环境与可持续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4]任建强.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J].成都:国土资源科技,2002.
[5]刘俊杰.县城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张高昆 单位: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国土资源局
- 上一篇:浅谈3R原则及实验设计
- 下一篇:旧厂房改造环境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