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论文6篇
时间:2022-04-14 02:52:28
导语: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论文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通过机器设备的引进、教师对于机器雕刻技法的传授、木工师傅专业的制作指导,环境设计专业家具设计课程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高。然而忽略设计实践与设计思维的训练,只注重于雕刻机的学习与家具的制作,在笔者看来与培养工匠无异。环境设计专业的家具设计教学课程在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为学生的设计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环境设计;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思考
设计教育这门课程一般都是一个学期,学生学习到的东西也就是初步了解了一下家具的大概知识,一般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在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像家具造型设计中具体设计经典案例的分析、整个设计程序,参与团队设计课题等,有些学校却没有。学生家具制作所用材料一般是木材,其余材料最多再用到布料,例如做坐垫就是用的布料,别的材料基本上没有用在家具制作中。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实务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家具造型设计的程序、规律与要点等等都没有。(二)教学中轻理论重制作任课老师要求学生做家具实物,相比理论学习,学生更愿意动手做。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前年修建了家具实训室,购置了一些木工机器设备,还买了一台精雕牌雕刻机,这对家具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等课程教学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从此,学生们能像模像样做出自己设计的家具、模型制作课程的模型等。后来的家具设计课,学生就是用这些设备完成他们的作业。不过,有一个班的学生从9月开学直到12月都在做家具,而该课程上课时间安排在连续1个多月内,可是许多学生除了上其他课外,晚上加班加点地做家具,几乎用了一学期的空余时间完成了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图1、2)。这些木质家具做工看起来还比较粗糙,但是整体上还是可以,毕竟这些学生不是学了几年出师的木匠,他们能做出来已经十分不错了。学生的家具作品会在家具作业展览上被贴上价格进行销售,这让参与制作家具实体作业的同学获得成就感。此外,他们还把家具作业送到学校旁边的市场进行销售,获得经济效益。正是有任课教师的教学功劳,特别是能教他们使用雕刻机的老该专业主要传授室外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等内容;有些学校设有单独的景观设计专业和单独的室内设计专业,其所学内容又与环境设计专业所学内容相差无几。这些专业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室外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的能力。这些专业都有家具设计课,而且是必修课程之一,这是因为家具是室内外环境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尤其是在室内设计中。这些专业的学生以后也可从事家具设计,但是有些学校家具设计课教学过于重视制作,不重视理论教学和创意设计,以致个别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会问家具设计课教师会不会使用精雕机,如果得知老师不会操作就认为老师没水平。还有一位学生非常热衷于机器操作,说毕业后自己准备去应聘精雕机操作的工作,所以他一有空就去操作机器,对其他课程学习不太认真,其他设计课程作业也做得并不好。这些事反映出学生对技术学习的渴望和热情,对老师水平优劣不正确的评判尺度,以及反映出学生对设计专业综合能力形成的肤浅认识,同时从客观上可以说家具设计课教学中还存在问题,即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那么,环境设计专业家具设计课究竟应该怎样教学?这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环境设计专业家具设计课教学现状
学校培养学生是按自己制定的培养方式与教学计划,虽然国内环境设计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模式与教学大纲各有不同,但总的看来是大同小异。(一)教学内容单一在教学内容上,家具设计课基本上都是先讲家具概述,然后是中外家具风格,再讲家具结构、材料、造型形式美等,最后做点纸上的手绘设计或用电脑设计、实物制作。师,才有这些学生不错的成品。当然,还有学校请的专业木工实地指导的功劳。通过整个教学和学生的实物作业反映出家具设计课教学中,理论教学不够重视,非常注重制作。(三)教学没有突出设计训练学生在校学习的几年时间内,有大量的课程需要学习,多数课程就是使他们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或学会基本的技能操作,家具设计课程也不例外。由于与专门的家具设计专业不同,环境设计专业(包括室内设计专业)的家具上谈兵,没有实用意义。(一)设计思维教学比制作更重要从学生作业中可以看到,有些人的作业是从网上或参考资料上找一种家具样式制作出来,或“设计”出来,其实,真正的设计含量不多,甚至根本算不上设计。设计应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从事室外环境设计、室内设计,还是家具设计,设计师或设计人员贵在创新,而不是一味照抄照搬。抄袭或者模仿的制作不是设计,这样培养的学生最多算是工匠。设计对形式美的参与,是在有用性前提下,把美的因素赋予形式。像坐椅的设计,是现代设计中十分重视的项目。根据人体工学的测定,椅面原型根据坐姿有五种,但现设计课程学习时间很短,不可能深度掌握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更不可能对机器设备的操作全面精通。即使有机器的学校,在课堂上也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完全学会机器的操作,原因是机器数量少,有一台精雕机已属不易。但是,学生的家具设计课作业实物制作,多是找资料上比较好看的款式加工出来,很难看到独创性的设计。这也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设计训练。
二、家具设计课理论与实践
环境设计专业家具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都很重要,没有理论的制作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不用于设计实践又是纸代坐椅的设计却有数不清的种类,除了材料革新以外,形状的变化,也是设计师主观感情的倾注。现代设计的严密分工,往往使工程师和艺术设计师担负着不同的设计任务。工程师解决内部的功能设计,艺术设计师解决外部的形式设计。[1]家具设计对于环境设计(或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今后的专业设计中主要运用于公共空间设计、展示设计、家装设计。特别是展示设计中必定要设计新颖的展示柜家具,公装设计中因客户需要而制作的个性家具。一般客户都是去家具城、家具店购买现成的家具。这主要是专业家具生产商有多年生产制作经验,还有大量设备与成熟的技术,他们生产的家具多数做工精良,品种与材质考究,在家具卖场可供客户选择的家具非常多,而且价格比装饰装修公司新设计制作得低。但是,目前在家庭装饰装修中,定制家具因能充分合理利用室内空间的大小与位置,需求量开始变大,这就需要室内设计师或家具设计师现场测量重新设计家具,最后由家具厂工人或设计公司木工完成制作。由此可见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设计思维教学比制作更重要,制作只是更好地实现设计构想,加深对工艺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二)用人单位需要的家具人才学生在学校短暂的学习时间中,即使有会操作雕刻机的老师与木工师傅的指导学习,也不可能全面掌握家具制作技术,更不可能对家具设计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因为学生对许多家具生产的材料与制作工艺还不熟悉,只是初步对家具设计与制作知识了解,制作经验获得也并不多,自身积累的各方面知识能力还有限。多年来,还未听说过环境设计专业或其他设计专业毕业生应聘时,用人单位通过要求做一件家具实物做为入职考核标准。从环境设计(或室内设计)毕业生反馈回的信息,以及网上招聘、现场招聘、其他渠道的信息所知,他们基本应聘公装设计、家装设计、效果图制作、CAD绘图、家装营销等岗位,个别学生做了中小学教师、平面设计人员,没有用人单位进人考查要求做实物家具。从报纸、网络、现场等招聘家具设计师或设计人员的信息看到,也只是要求应聘者会AutoCAD、Photoshop、3dMax或其它三维软件,也有些单位或公司要求应聘者手绘功底好,有家具设计经验。笔者一位同学毕业应聘于某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时,考试题目要求用设计素描方式设计5把不同的椅子,可以看出,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创意设计,而不是制作。所以,家具设计这门课不应花位多是广告美工,模型制作工。而设计的价值是无限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大于只会操作雕刻机的人。(一)设计创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创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国外家具设计师设计的仿生飞鱼椅创意家具设计(图3),它可以是一把躺椅,放一只枕头,人躺在上面休息很舒服。由于这件飞鱼椅连接上下两面的中轴有一定高度,它展开放平于地面后,人可以像坐在地面一样,并且有一个靠背,放一个枕头后人感觉更加舒服。这把椅子两端向相反的方向展开,两末端着地后,又成为可以坐人的櫈子。此外,将这把椅子向地面的那一端向上扳,与另一端呈摇摆椅形状时,又有摇摆椅的功能特点。这款家具外形酷似一条鱼,拥有躺、坐、靠、趴等多种使用功能,流线型造型可以给人视觉上舒服感。这把椅子坐与躺或趴在上面,过多时间在机器操作与制作上。(三)设计就是创新凭心而论,请木工师傅,购买木工机械设备和雕刻机进行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无疑是学校为提升教学质量的用心良苦和明智之举,同以前的家具设计课程相比,现在的教学效果更好,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技能。虽然会操作机器与制作,多制作会给家具设计带来更深刻的体会和好处,但毕竟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不是培养木工,更何况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其他课程也要占用大量时间。大部分学生毕业就业方向是设计类,即当设计师或设计人员。创新对于设计,是个永恒的课题。它是人类改造自然,同时改造自己的创造活动中重要的部分。可以说,失去创造性,设计就失去了生命[2]。所以,学校即使在家具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时间与重点也应多放在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上,其中也包含理论的学习,机器操作只是做为一般要求。否则,只会操作机器制作简单的家具,那只能算往工匠方向培养,而设计师或设计人员没有理论知识,很难设计创新。有没有理论知识,能不能创新,正是设计师或设计人员与工匠的区别。
三、设计的重要性以及设计师的综合知识素养
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学生,他说以后想从事木工的工作,并说有个地方会操作雕刻机的工人雕木门月薪7000多元,刚毕业去搞室内设计的工资很低,学好雕刻机技术十分不错。但是,会操作雕刻机又有多少这样的职位机会呢?从互联网、报纸招聘上能看到招从事雕刻机操作的岗志,上面说到的那位学生的想法也无可厚非,个别学生今后想从事家具设计,自己就在课后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向会操作机器的老师多请教学习,但是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不可偏废设计思维,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训练。如果培养学生成为工匠,那些学生去技工学校就可以了,没必要到大学学习。况且,环境设计专业不只是从事家具设计。学生有综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设计能力就不会弱,教学中还应引入实地调研、设计竞赛等环节,弥补现有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学生拥有理论与实践能力,为设计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参考文献:[1][2]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96.[3]古皓东.中国家具经营智慧[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216.[4]吴增义.论开放式多样性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教与学[J].装饰,2012:11.无论高度还是长度也适合人的尺度,体现出设计师的奇妙创意,使人观后深深叹服。又如创意猫桌设计,这款家具设计是为猫专门设计的,由一些相同大小的正方体木块上,以倒圆角的镂空三角形或镂空圆形为主,组合成类似博古架的形状。实际上这款猫桌可以组合成一套带櫈的方桌,即每个倒圆角的镂空三角形、镂空圆形的正方体木块,就是一个单独的方櫈子,无数个这种正立方体木块堆积在一起就成了方桌。猫桌就有了更多使用组合变化,它的构思创意就体现了又一种巧妙的设计(图4、5)。时代的发展促使更多人更喜欢新颖的家具,功能合理又新颖才会让人愿意购买。人们常说创新,而设计的核心即在于创新与创意。如果这两款家具没有独特的使用功能与独特的造型,就没有设计可言,可见设计在现代家具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企业对设计的观点及启示中国著名家具公司城市之窗公司董事长王东升在培养引进研发设计人员时,除考虑个人悟性、品德等方面的因素外,还尽量选聘绘图知识、美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综合知识相对丰富的人才。王东升认为,“德”是人才的核心基础,但搞家具设计,仅会画图或开发出款式,而不能把各种文化、艺术元素融在作品里,家具的品位就上不去,因而设计师必须“厚积”才能“薄发”。[3]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说:“思维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思维是进行联想、比较、想象、分析、抽象等而产生的新观点和新思想。[4]曲美是中国非常知名的家具公司,笔者认为曲美品牌的内在基因永远是“设计”,用设计创造生活是曲美家具的核心价值观,即曲美用设计打造不同的生活方式。“八个子品牌,八种生活”是曲美品牌定位原则,“创造生活”是曲美采用的路径,反映了设计能创造当今人们的生活品质。我国有些地方提出过“设计立县,设计立市”的理念。木马设计集团董事长丁伟是该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政府牵头、优化结构、设计引领、打造地域特色品牌,以行业优势产业做产业基础的计划,以国际化的视野和运营模式,经过社会资源再配置的顶层设计,既能够整合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服务于高增长性的生产型企业。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设计具有非常的重要作用,家具设计亦然。由此可见,在家具设计课中应该让学生多做设计练习的实践,引导他们在课余时尽可能地接触和吸收其他方面知识,把时间多花在设计思维训练上,做多了后,设计能力自然会提高。因为想有更好的创造性思维,脑子里一定要储存大量各种原型素材,才能受到启发,以便于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同时也使设计使用功能与形式美观密切结合,以让人们能接受和喜爱。
作者:叶俊东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第二篇:环境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一门重视实践教育与应用教育的专业,如何在转型大潮中继续深化改革以完成专业的应用型转变,是值得相关研究者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
一、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特点
环境设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解决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设计出舒适宜人、时尚环保、和谐统一,符合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室内外生活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的室内外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加追求有品质的生活环境,由此催生出大量的室内外设计公司。该行业的兴起有着旺盛的人才需求,这使环境设计专业成为国内各大院校的热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性强,行业发展相当迅速,新材料、新工艺、新的流行趋势日新月异,市场需要马上能形成战斗力、能在短时间内创造经济效益并且在设计上有较大上升空间的毕业生,这就对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相应的专业教师也应当具备相当的专业实践水平,在实践教学内容和指导思想上必须紧跟市场。因此,环境设计专业实践的特点是高要求、能实战、能紧跟市场需求。
二、注重课程单项实践训练,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有学者提出,高校可以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将实践作为主要载体,贯穿在理论教学的各个方面。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应该贯穿理论教学始终,并提出了课程单项训练,即在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如,在家居设计课程教学中,首先,教师每次课留出30分钟组织学生结合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设计理念;然后,其他学生对刚才学生提出的设计想法进行点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模式制作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进行理论讲解,一边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室内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精选典型室内设计案例,通过多媒体形式播放给学生观摩,辅助完成理论教学任务。
三、充分运用几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实训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几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实训。如,在学生相继学完制图基础、材料与施工、建筑装饰施工、室内设计等一些专业课程后,要集中4周时间到社会上的一些装饰装潢公司或者设计院进行综合实训锻炼。综合实训严格按照综合实训大纲和实训计划的要求实施,由专业教师和公司技术人员联合进行指导。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几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在实践中进行具体应用,从室内建筑测量到绘制成图,这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同时,要求学生每天撰写实训日志和实训体会。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始终亲临实训现场指导。通过综合实训,教师更加明确了教学目的,学生学会了在实践中应用理论,既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了基础,也拓展了个性发展的空间,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此外,还加深了师生的感情,产生了良好的双向互动效果。
四、增加课外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空间,环境设计专业拟定了操作性较强的详细课外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自行到建筑装饰装潢公司或者设计院挂职锻炼,或者参观一些名胜古迹等。学生按照要求,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实习结束后,学生要上交实习作品、实习心得、实习单位评语鉴定。学生根据课外培养计划各项学分标准获得相应成绩。
五、实行工作室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一批专业拔尖人才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其依据在于大学教学的研究性和科学研究的育人性。环境设计专业一直探寻如何将教学、科研和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自2012年初,笔者所在学校就开始了工作室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尝试实验。设计界的先驱德国包豪斯学校世界闻名,包豪斯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使用了工作室教学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直面市场,增加了学生的设计作品转换为实际项目的可能性。所以,为了提高专业实践课程的效果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引入工作室教学模式,以工作室模式促进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变化。工作室教学模式对师资、制度、硬件设施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在建设方面需要不断加大力度。
六、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相结合,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近年来,环境设计专业将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本专业虽然有课外实习基地,但是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他们在实习基地主要学习设计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规范要求,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协作、竞争意识,对形成良好性格和就业心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针对已经确立了毕业去向的学生,环境设计专业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岗位工作选择毕业论题和作品创作。半年的时间,学生一边实习一边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作品创作。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到固定岗位顶岗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会,并培养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
作者:王子桐 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宏轩.艺术设计教育中感知的重要性.艺术百家,2009(7).
[2]梁燕敏.知觉特性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大舞台,2014(2).
第三篇: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现状的分析及呈现问题的思考,从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着手,分析和探讨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性质。本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提出了“多元性”与“开放性”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阐释了将“多元性”与“开放性”的教学理念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中将有助于改变现有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环境设计;多元性;开放性;实践教学
环境设计专业属于2012年新增艺术学科中设计学下的一个学科,是对人类生存空间进行设计的专业,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属于一门交叉学科。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重点在于传授公共和私人空间的设计专业知识,具体而言,是如何使室内外空间所共同组成的人居环境具有科学性、宜居性、艺术性等特征。目前,因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飞速扩充,环境设计专业已成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中生源最多的专业之一。如何跟进人类对生存空间环境的发展需求,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完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开创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的环境设计教育新局面的时代需要,对于中国当代社会人居空间文化的建设而言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深化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达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预期目的,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的现状分析及呈现问题的思考,从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着手,分析和探讨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和性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一角度提出了“多元性”与“开放性”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
一、环境设计专业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一方面,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急剧上涨但其就业率却呈现逐年下降现象;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人数虽然很多但是优秀的设计人才却难觅踪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原因则与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在专业教学上侧重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与实践的相互联系是分不开的。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环境设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脱离实践,在专业方案设计上仅追求形式上的美观表现,而非着眼于功能上的艺术性考虑。此外,它也从侧面反映了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在教育上存在教学认识的片面性,致使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整合相关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专业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形式性、固定模式性,注重理论知识的空泛讲授而对实践教学的忽视,使专业实践课程流于表面,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自由探索的学习兴趣,形成惯性思维,无法按专业培养目标的预期设定培养出符合时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二、“多元性”与“开放性”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科学认识与发展观出发,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不是单一、孤立的,这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而言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其实践教学中更为凸显。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仅只是给学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觉创新意识和自主实践能力,而日新月异的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则是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专业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一)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宽泛性、立体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衔接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本身具有宽泛性、立体性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实践教学不仅是整个教学计划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整个教学计划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因此设定为必修课程。该课程最大的特色是“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性的自主实地调查使学生同时获得感性和理性的专业知识积累,并呈现出“四性”特点:学科的交叉性、现实的针对性、考察的目的性和研习的主动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艺术设计中所蕴涵的人文内涵、传统文化及民间文化的挖掘……这些丰富而多元的设计素材及设计内容融入其中,再加上学生自身的观察、测量、绘制……加深对实体设计的印象和理解,从而极大地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二)日新月异的时代与社会的需求决定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是集物质与经济高度发展于一体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多元化整合的强信息时代。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不仅要从本专业获取信息,更要从其他各门类、各行业的艺术中广泛汲取丰富营养。因此,时代与社会的需求赋予了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必须是开放性的要求。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可以促进教学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结合。在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上,重视与时代和社会需求相接轨,以培养专业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要以开放全局的的视野积极与社会各界相互交流、相互推进,其目的是汇聚合力,协同育人。此举不仅符合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同时亦贴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期望,在开放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下共同推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将已学理论与现实进行相关联,在调查实践中培养和提高理论分析现实的洞察能力,培养摸索与探讨改造现实环境不足的创新能力,进而使其获得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工作能力;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则将教学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能拥有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从课堂转向实践,领略知识的延伸性和实践的功能性,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应用课堂所学知识。
三、总结
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设计人才。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多元性”与“开放性”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将有助于改变现有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元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实践训练过程中,切实了解社会、了解行业,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应用动手能力,于“润物细无声”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作者:邹航英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蒋粤闽.艺术设计专业采风与考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容华明.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考察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大家,2012(12).
[3]陈静敏.环艺专业艺术考察教学[J].文艺争鸣,2010(8).
[4]许丽.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7(5).
[5]曹国章.环境设计专业考察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艺术百家,2007(5).
第四篇:高校环境设计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1.Workshop介绍
Workshop是一种基于团队合作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约束群体内的每个成员,让他们在短期内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以满足小组配合的需要;同时他们也会在短期内得到高强度的训练机会,在频繁的沟通与交流中提升自身能力。早在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就诞生了Workshop模式教学,它提倡情景化教学,实行“工厂学徒制”的教育方式,建立了以车间为教学中心的教育体系,用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分教学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每个环节所表达的内容;突出个人主张,便于全方位地评价和考核学生,最终实现“知识向经验转化,创意向呈现转化”的目的。直到现在魏玛包豪斯大学依然保留了最原始Workshop模式的访学课程。从诞生至今Workshop模式也在不断演化升级,对现代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欧美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中,Workshop模式已渐成主流,尤其在建筑学专业、设计学专业中已被普遍应用。而在环境设计专业中,部分创新意识较强的院校也已开始尝试引入和推广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2.Workshop教学模式的作用
2.1强调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学习
Workshop建立在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基础上,以项目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围绕项目多思考、多讨论,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与创新精神。另外Workshop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以项目为导向的综合性群体,教师会根据项目的需求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实践,同时需要定期与企业进行沟通。其主要设置在项目研发阶段,学生可以向企业提出很多有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遇到的困难向企业专人或者教师请教,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无障碍。
2.2强调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Workshop中,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沟通会不间断的进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视野开拓,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团队协作,让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能充分的了解企业设计部门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方式。在项目的带动下,学生也会学习主动分析问题,相互讨论问题,积极向专家及教师请教,为他们毕业后进入公司做好准备。
2.3给学生完整的实践机会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离不开学生实践参与,而理论的学习只是实践的基础,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能力的养成,而环境教学中理论课程较多,学生实践机会较少,对于一些设计理论无法深层次理解,纸上谈兵是无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Workshop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为基础,以实际项目为支撑,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同时让其真正参与到整个规划与施工过程之中,给学生从设计到施工的完整实践体验,有效弥补专业知识不足。
3.存在的问题
3.1通过竞赛建立校企合作桥梁
这种方式的常见形式是企业与学校一起举办大型的竞赛。这些竞赛多以企业的需求和项目目标为内容,同时面向设计类多专业学生,使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性参赛。这种方式一般覆盖面很广,操作性也很强,企业可以短时间内获取很多优秀创意思路。但是这种方式一般是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之间很少交流,同时教师指导也较为分散,企业参与度低,功利性强,并没有太多先进教学策略的融入。因此学生只是在短时间内提升了动手能力,对其设计方法的学习及创意的提升帮助不大。
3.2教师将项目引入课堂
很多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在校外都有自己的校企合作项目,同时也会有自己的课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会将自己的课题项目带入课堂,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教师的教学及科研压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这种方式相对而言针对性强,且训练与讲解也比较集中,但是也存在较大的问题:教师的单向组织与学生的被动参与。企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容易忽略过程而单纯追求成果。
3.3将学生带入个人工作室
许多高校都会给优秀教师配备独立的工作室,有些教师也会根据教学的需要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他们会以工作室为单位进行科研活动,参与社会实践,这种工作室结构类似于一个小型的设计公司。工作室模式与Workshop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进入工作室的人员会经过导师的严格筛选,一般只有其带的研究生团队和少量极为优秀的本科生。这种方式的覆盖面过于狭窄,无法满足大多数本科生的需求。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学校及任课教师对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高度认同的,而且他们也通过很多途径进行了尝试。但是目前很多校企合作的项目实施功利性较强,双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简化了实施步骤,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作用并不高。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有效、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同时也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建立起校企共赢的模式。经过不断尝试,Workshop开始逐渐被引入。
4.高校环境设计专业Workshop联合设计教学模式探究
4.1项目的介入
项目的介入是Workshop实践教学的基础,必须选择企业真实的项目进行引入,不可捏造项目。至于项目的来源,一般是在设计一线的教师从其社会关系中引入,也有些企业会带着项目来到学校寻求合作。企业的目的无外乎有两个:其一,通过学校实践的方式提前挖掘、储备人才;其二,希望从中获取一些创意元素,通过更优质的方法解决环境设计中的一些特殊问题。毕竟企业直接聘用的设计师数量是有限的,而如果将项目注入学校,其设计将更加地细致,也更加地可行。这种校企合作,学校应当是占在引导地位的,校企之间平等相处、各取所需,而学生可以在其中得到锻炼,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还能够解决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
4.2项目的展开
环境设计项目有大有小,其展开程度也各有特点。因此,各个项目的展开方式、参与人数及规划周期也各不相同,但是其整体的流程是一致的。文章以某一个中型常规景观设计项目规划为例,对Workshop教学活动进行分析。(1)首先公布项目的主题及计划项目主题的公布主要包含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涉及到的面积、项目提供商、项目参与人员、项目公司直接指导人员人数、项目周期、项目规划轮廓等等信息。原则上,一个班级在20-50人之间,学校应当按照每10人左右一个指导老师的方式配备。公司对于中小型项目至少配备1-2名专业设计师,大型项目至少配备3-5名;设计的周期则根据公司的合同要求适当提前,从而给公司以充足的汇总分析时间。(2)项目方对项目内容进行首次宣讲项目应当设置专门的启动课程,主要是由项目方宣讲项目的详细内容及设计要求,同时对甲方的要求进行详细讲述;之后由学生提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彻底搞清楚项目的设计背景及诉求。同时根据项目的公开程度,教师和设计师共同编制印发一个基本的项目任务书,分发到每个学生手中。(3)景观设计调研与创意提出景观设计离不开调研分析,调研分析包括对已有资料的分析与总结,项目相关的网络信息调研,项目相关的实地调研三个部分。这部分需要占用整体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因为只有充分调研,才能更好地设计。在调研完成后,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预设计,绘制景观的设计草图,确定基本的设计风格等等。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习惯在这个阶段根据参与人数量不同划分为几个小组,一般10人左右一组,设置小组长一职进行集中管理与组织。同时进行定期的交流、讨论与汇报,激发小组中不同成员对此项目不同角度的关注,而教师主要是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引导。在调研阶段,要求学生首先对网上资料及已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分批次带领学生去实地进行参观、考察。小组内部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然后编纂成调研报告,严格审查,同时与专业设计师讨论后,对调研报告进行审核分析,提出一些意见,同时小组之间相互传阅。在之后的设计草图规划环节,笔者会要求学生首先通过手绘的方式绘制草图,同时要求组内每个成员必须独立完成一份。然后小组长汇总,通过讨论分析,选择优秀方法,绘制小组一致性草图。小组一致性草图一般在3份左右为宜,交由设计师审核。在笔者与设计师提出必要的可行性修改意见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绘制电脑效果草图,这个过程也要求每个学生务必参与,小组长组织讨论,在10个效果草图中优选2个作为本组备用方案。在整个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教师与设计师会随时跟踪各小组进度,同时指出一些可行性意见,供各小组参考。(4)方案的汇总讨论这一阶段需要占用大约一半的时间,首先需要以项目方为核心进行讨论汇报。每个小组派学生代表以PPT的方式进行陈述,总结其小组最终决定方案的创意来源及设计亮点,同时进行效果草图展示。项目的参与方可以在汇报过程中随时打断提问,而小组有专人负责记录问题,最终通过讨论的方式,项目方提出修改意见,并指出可深入的方案。在讨论会之后,进行方案和人员的整合,根据最终方案数量及基础参与情况重新分组。一般全班分1-3个小组,在教师的辅助下,分别进行修改,之后再重复讨论修改过程,最终全班形成1-2个可行性方案,移交给公司。
4.3项目的评价与反馈
项目评价与反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围绕项目的全组评价,第二部分为项目的总结与课程考核。(1)项目的全组评价。本部分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发言,对自己组的最终合议进行展示分析。各小组提出意见,同时根据项目的进展进行必要的分析总结,总结小组合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次小组合作做好准备。(2)项目的总结与课程考核。本部分以个体为单位,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在设计中担当的角色与任务进行总结,同时进行自我评价,各组组长与教师参与考核,给出差异性成绩。
5.案例说明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已经根据实际情况,实施Workshop联合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学院调整了原有的工作室工作模式,从校企合作单位中挑选出真实案例,根据案例编写设计要求,再将所有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自己调研实践,最后根据课程安排评定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推广之后,工作室利用率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作者:陈岩 胡沈健 唐建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瑞,郑先友.基于Workshop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3):137-139.
[2]周潮.Workshop—法国设计教学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3]吴继辉.澳大利亚高校服装教学与科研情况介绍[J].纺织服装教育,2015;(1):84.
[4]谢亮,阳巧.高校环艺专业校企合作教学中Workshop工作法的引入[J].兰州大学学报,2012;(3):176-178.
第五篇: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与市场接轨也非常密切。为了提高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与大中型企业实施了合作办学方案。针对环境设计系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的漏洞,并及时进行了意见反馈,这有利于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效率。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艺术设计
2012年,教育部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正式更名为“环境设计专业”,并将“生态化、绿色环保”等新理念引入教学和研究中,体现了国家对此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2012年以前,湖北工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一直是艺术设计中的一门专业,没有专门成立环境设计系。根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和我院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2012年,环境设计系从艺术设计中脱离出来,成立了正式的环境设计系部。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具有的特点,考虑到环境的重要性,2013年,环境系除了室内设计专业外,开始招收景观设计专业的学生,2个专业共6个班,每个班20多人。其中,4个班为室内设计专业,2个班为景观设计专业。根据对于艺术类专业的要求,2014级、2015级、2016级环境设计专业减少到4个班。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离不开领导的关心和教师的辛勤劳动,面对人才市场发展的要求,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适时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我校和其他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6-06,针对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建设的问题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在会议讨论中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1.1教学大纲的滞后性“环境设计专业”所在学院的名称是美术与设计学院,在建校初期是以美术教育为主,着力培养初、高中美术教师,一直重视基础教育。而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社会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只有与市场接轨,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由于长期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导致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束缚,教学和研究活动脱离了社会发展,具体表现在教学大纲已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1.2实践经验不足,就业困难由于环境设计专业具有特殊性,需要与市场、企业紧密联系。而在现有教学大纲中,大多数是假定课题,虽然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但学生在前期没有进行足够的市场调研、现场分析,也不了解甲方的需求、现场状况等实际问题,与真正设计师的标准相差甚远。企业优先考虑的是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而不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1.3实践型教师不足近年来,高校招聘主要考虑的是应届毕业的研究生,他们大多数没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在职教师也没有太多机会获得校外深造和学习的机会,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知识。而教学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工作室形式,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不明确,团队精神不能充分体现。1.4缺乏通才教育我院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美术教育,而设计系成立以来,逐渐转变到更加重视软件知识的培养,学生注重对电脑知识的学习,认为设计是“画东西”,而对文化素质的培养未予以重视。
2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在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是一种高效的办学模式,既培养了企业所需的人才,也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效率。但目前我校环境设计系的产学结合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问题。2.1校企合作办学缺乏评价系统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最主要的是培养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准备后备力量。但目前评价学生还是以学生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忽略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考核和评价,学生也在学习中只注重分数,缺乏创新意识。2.2校企合作办学教学计划方案不完善在我校的校企合作办学教学计划中,学生一般是集中时间进行专业课程的实践工作,在企业实习阶段没有配合进行相关文化课的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3存在急于求成的思想由于经费问题,不少项目被缩减了时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掌握皮毛,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各项能力达不到企业所要求的标准,创新能力也受到了限制。
3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的改进见意
针对以上问题,学院领导和教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是一定要建立校企合作的可实施性方案,成立工作室,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进去。3.1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型人才评价方案应从目的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出发,学生通过专业培训灵活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应该从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实际操作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着手,而不仅仅以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来评价和考查学生。3.2依托实验室教学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2016-11,环境设计系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工作室,使学生在校内实验室进行设计制作。在《模型设计》这门课的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图纸后,使用实验室的专门机器,选择不同的材质就可打印出相关模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掌握了实际操作流程。3.3教师到企业工作和学习校企合作办学中,可以送教师到企业工作和学习,企业提供教学场地和相关教学设备。教师到企业工作和学习,可以促进教师了解企业和行业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工作过程,使教师更加熟悉企业相关岗位的岗位职责、用人标准。当教师回到学校后,能结合企业的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者:聂丹 李君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
第六篇: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中国急需国际化人才是不争事实,环境设计专业亦是如此。主要探索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融入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创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突出专业特色,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实现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环境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方向。1993年11月和1995年11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召开了两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学术讨论会,会议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已从边缘地位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管理、规划、培养目标和课程的中心。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韩国“21世界委员会”则提出:努力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民意识,加深学生对各国多种多样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制定系统的国际问题研究计划。澳大利亚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国际性课程,介绍外国历史、地理、风俗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状况。中国急需国际化人才是不争事实。而当前国内高校本土优势尚未形成,国际竞争力略显不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培养的传统产业人才多,新技术领域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专业型人才多,综合型人才少;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才多,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才少;管理型、研究型人才高能低就,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严重缺乏。
一、环境设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国内外环境设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基础弱、口径窄、实践少、创新差,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社会适应性不强,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院校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国际化课程缺失,并对“互联网+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认知不足,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在国外,环境设计专业口径很宽,人才培养一方面细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又强调学科交叉,在专业发展上强调多样化,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个性与特色,在发展思路上强调国际化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非常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要通过国际交流,提高学生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日、韩、欧洲等国也明确提出通过吸纳留学生、注入国际化教学内容、与国外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开展国际网络教学等方式培养国际化人才。(二)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和形势,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本土人才国际化的迫切性,并以此为契机,以全球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标准、内容、层次和机制,融入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二、环境设计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与培养目标
(一)内涵何为“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著名大学学历、在跨国企业就职或工作经历的人才?或是熟悉国际惯例,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还是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很多学者总结了国际化人才的六大特征: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模式;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学习积极主动,对新情况、新事物的刺激反映敏感;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运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的经历和经验。笔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设计项目的投标惯例和规则,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熟悉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同时具有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并能运用外语熟练交流。(二)培养目标环境设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助推剂,具体目标包含六个方面:其一,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满足多样化、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新课题。我们要力争做到以创新求发展,以加强内涵建设和增强服务能力为重点,尽精微而致广大,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实现国际化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教育体制内部应全面开放,要打破院校间的专业壁垒,突出国际特色,强化国内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发专业课程,创新教学内容,以模块化、项目制等教学方式,助推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其次,教育应面向社会,要强化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根据市场需求,搭建国际化实践交流平台,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最后,教育应面向世界,要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重组、调整专业和课程,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三、环境设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环境设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深化教养要强化国内外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渠道,创造越来越多的境外学习机会,以此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学生更多的参与国际交流搭建平台。8.健全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为保障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可借鉴国外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服务体制,建立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匹配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图4),并尽可能执行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通用标准。
当前,人才国际化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正在逐步扩大,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是使我国在人才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从而增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高等教育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日渐凸显,我们应该在强化本民族教育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教育市场,强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推动我国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图5、6)。
四、环境设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构建
1.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国际前沿设计理念和交叉学科的文化知识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基础扎实、兼容并蓄、专业面宽、适应性强,改变那种分得过多、过细、过窄而淡化基础的现象,按照拓宽基础课,强化实践,淡化专业的要求,设置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体系。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行适用于国际化教育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教师根据授课对象和课程内容开展双语教学,助推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3.优化教学设计。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特点,构建以“理论知识+设计方法+技能训练+实践操作+设计竞争”五大模块为核心的“1+N+4”教学模式,即指“一个目标+若干教学模块+四种教学方法”(图1),强化对学生理论素养、设计能力、表现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变革传统教育模式,以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并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构建一套教育支持系统(图2),以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为基本特征,通过自主选择、自主规划、建立新型教育教学体系,推行以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一套有利于启迪学生理解力、判断力、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新机制;其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国外先进教育资源精华,形成开放、包容、严谨的治学态度;其三,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理念,构建“模块+课群”的立体课程体系与项目实践教学相融合、教学管理与评价相呼应、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其四,探索多种形式的因材施教及交叉复合人才的培养方法,赋予人才培养目标以鲜明的国际化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及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其五,注重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掌握一种或多种外语,并善于进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及信息处理;其六,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整合中外院校教育资源,助推专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作者:白鹏 刘斯佳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颖.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5).
[2]刘继坤,寇跃灵.国际化视野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2).
[3]万枞.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10).
- 上一篇:分析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技术
- 下一篇:办公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