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浅析
时间:2022-11-18 05:20:11
导语:现代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浅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章以共生理念作为校园规划的切入点,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见龙中、小学项目为例,以文脉延续构建时空线索,实现文化的传承与演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过渡与对话,同时把地域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中,文保区为文化起源,以校园为文化载体,达到文化复兴、与城市和谐共生的目的。
关键词:共生理念;校园规划;文化复兴
1项目背景
中学建设规模为30班,小学建设规模为36班。建设用地为多边异形地块,地块中部由L型界线将地块划分为北部小学地块,南部中学地块,两地块形状均较为复杂,场地最大相对高差23m,总用地面积8.5公顷。场地西侧为贵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见龙洞”。“见龙洞”是一个天然溶洞,公历1581年,贵州巡抚郭子章在溶洞石壁上题有"见龙洞"三字(如图1所示)。
2基地解读
1、如何利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见龙洞”文化遗址,传承文化内涵。2、如何利用形状不规则,高差较大的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教学功能需求。
3共生理念下的设计思路及策略
3.1文脉延续。借助见龙洞城市文化展示窗口,以“文脉轴线”串联两个校区,形成文脉延续,塑造多层次空间序列,实现统一规划,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参照传统的“学堂、书院”空间布局,重塑清新淡雅的书香氛围,规划融入现代校园空间特征,再现书院的韵味(如图2所示)。3.2合理划分地块,整体规划。将不规则用地切分为四个板块,合理布置功能。将教学组团集中布置,创造相对独立僻静的教学环境。最终形成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集约化空间形态,保证用地的完整性、统一性。边角小范围不规则区域利用景观处理,形成局部景观,点缀校园,最大化利用土地(如图3所示)。3.3设计特点。图4传承与演绎:以书院为构思源泉,传统空间格局赋予现代教学功能,营造生态化、园林化、绿色、安全的现代化校园环境(如图4所示)。1递进与渗透:打造“中枢空间、次级中枢、教学阵列”,三个层次的空间结构,建立一种流动的“学习图景”(如图5所示)。2再现与发展:见龙洞作为文化缘起的核心,构建时空线索,实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过渡与对话(如图6所示)。图6(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总体规划
以院落为空间结构组织基本元素,运用东西向“文脉轴”,从小学开端,经初中,再到见龙洞山体文化公园,叙事性空间依次陈列,统领整个空间格局。以礼仪性的书院主空间为引领,每处空间都设置相关的文化视觉焦点和文化主题,融入错落有致的书院园林空间层层相套、开合有度,传达出重教尚文的精神内涵。中、小学运动场分别设在南、北两端,实现动静分区。
小学南侧入口处布置行政楼。行政楼外侧设景观柱廊。主入口大门简约大气。第一进院落为普通教学楼与行政楼等围合而成,院落长46.2m,宽25.4m,空间尺度怡人。第二进院落为教学区,院落布局方式采用“院中院”模式,将大院落利用建筑打碎成若干个尺度不等的院子,大院嵌小院,最大院落长50m,宽25m,最小院落长27m,宽27m,空间变化丰富,同时能满足学生课间活动需要。风雨操场靠近田径运动场,与教学区之间用风雨廊联系。田径场利用风雨操场建筑形成主席台,加强了运动场的整体效果。中学普通教学区、专用教室,临近见龙洞山体文化公园布置,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行政办公楼、食堂、风雨操场等功能靠近田径运动场布置。普通教学区内院长81m,宽27m,空间开敞,第二进院落为文化广场,空间开敞,第三进院落为专用教学区,入口底层架空,空间流动性强,与文化广场自然渗透,削弱了院落空间拘束的感官感受。校园办公区、教学区坐北朝南,采光通风良好,满足功能需要(如图7所示)。
5空间营造
在校园规划中交通便捷,活动空间合理的诉求尤为重要。小学校园前驱设置人员集散广场,满足家长接送学生需要。利用不同材质的铺装,局部点缀景观的方式将尺度弱化。以玉之典雅为礼仪作为空间导向,营造出庄重的东方仪式感(如图8所示)。主入口大门起到空间限定作用,以学校大门为起点,四重景观门廊,强化了东西向文脉主轴线,同时起到景观框景的作用。每层院落之间采用空间软隔断,彼此独立而又在使用上联系渗透,院内实现一步一景。
一进院落引入三字经原文,采用活字印刷术为设计展示,诵读国学经典奠定优雅人格。二进院中庭孔子雕像、瞻仰立德。树阵空间为学生提供林下游乐场所。院内设置雕塑、景观小品、休闲座椅,多重院落满足学生课间休息和休闲活动的需要。采用硬质铺地结合绿地打造内院空间,学生运动路径设计以铺地为主,流线简洁,便捷高效。中学入口广场大气而精致,给清晨步入校园的中学生每天的第一次文化洗礼。通过大门书卷展开的形式,开启整个校园空间。将礼教传统文化通过浮雕展现空间情景。以文化景墙及浮雕为重点景观打造突出庄重的仪式感,强调礼之庄严。
通过庭院空间的开合变化,强调中学南北向文脉轴线,轴线端部以竖向“书简”雕塑收头,形成两个校区的竖向统一。
文化广场是两个校区轴线汇集交点,强调逻辑性,整个区域简洁开阔,雕塑与中心植物强调轴线秩序景观,统领校区空间。文化广场是中学交通组织的核心空间,向四周分离出的活动空间延伸、展开,联系普通教学区及专用教学区,空间层级丰富而多样化(如图9所示)。普通教学区院落以“书”为灵感,院落布置桌椅,采用书本堆积作为设计语言,搭配适宜的绿化,打造一个极富韵味的文化传承空间。专用教学区院落空间尺度适宜,报告厅结合专用教学设置。报告厅较大的尺度,活跃空间肌理、丰富空间尺度格局,形成视觉的焦点。
6建筑造型
建筑立面新中式风格,结合中式园林景观,体现建筑与见龙洞文化的呼应。建筑从立面的开窗排布形式到构件细节的肌理都采用相同的建筑语言和母题。建筑色彩以灰白色调为主,局部点缀暖色调,整体端正典雅、简约活泼(如图10所示)。
参考文献
[1]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覃力,杨熹微,慕春暖,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万丰登,肖晓苗.基于景观视野的公共建筑设计——以清远艺术中心方案为例[J].华中建筑,2016.
[3]万丰登,肖晓苗.共生视野下的校园规划设计——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规划设计方案为例[J].华中建筑,2016.
[4]吴正旺,王伯伟.大学校园城市化的生态思考[J].建筑学报,2004(02)
作者:杨小龙 单位: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 上一篇: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及技术探索
- 下一篇:新经济促使产品包装设计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