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艺术感性与理性情感
时间:2022-04-27 04:16:00
导语:构图艺术感性与理性情感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感性来自于何方?来自于你美妙的心灵,你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肆无忌惮地在思想的海洋中奔驰,在无边的冥想中放声高歌。这是人类一切艺术中最动人的灵魂,这样高贵的灵魂让我们一次次感动于浩瀚的人类文明,赞叹人类艺术的伟大。感性是艺术的创新,而理性则是艺术的积累与整理,是一切艺术的基础。我们要站在理性的高度,在感性的支配下发展创新。对于画家来说,在对万事万物有着敏锐的感觉的同时,也要重视感性中的理性,因为它是帮助你清楚地表达感性情感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他们相互依存而又相互促进。通过研究美术史,我们不难看出,一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往往和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时代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生活经历成就了不同的艺术风格。生活丰富了艺术的内涵,激发了画家无限的感性情感和创作激情。在马蒂斯的作品《舞蹈》中,朱砂色的、极具概念化的人体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在蓝色和绿色的背景衬托下疯狂地舞动着。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形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舍弃,以单纯的色彩和大胆概括的线条及色块描绘对象。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感性与理性情感的完美融合。艺术家通过对知觉对象的表现性特征的把握和共鸣,以理性的感性强化和升华作品的思想,并最终实现绘画艺术中感性与理性情感的自我表现。在创作一幅作品的时候,画家往往处在激动的感性状态之下,在这种状态下所画的色彩正是最直观的色彩。
当我们冷静下来再去分析在感性状态下所画的色彩时,便会发现,感性中却隐含着理性的成分。从笔者自己的经验来看,在作画前,首先要让自己完全激动起来,调动一切情绪。让自己完全处于想要画画的兴奋情绪中,以自己最直观的感觉快速用画笔记录下来这种感觉,期间脑海中会闪现出最基本的色彩、构成、线条等理论知识。这些一闪而过的理论知识帮助笔者整理不可抑制的情感,进而将其清楚地表达出来。对于这幅《人体》(图1),在作画之前,笔者先前后左右走上几圈细细观察模特,对其有一个全面大概的认识,观察每个角度及色彩的构成,找到感觉,再在心中构思画面,最后把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结合模特快速地画下来。画中单纯的黄色人体躺在铺着红色床单的床上,在淡淡的湖蓝背景色衬托下,显得更加突出,色彩的运用单纯、浓烈而又安详温暖。这也正是笔者所追求的画面效果。对象刺激着笔者的大脑神经,给了笔者艺术绘画上的冲动;专业的绘画理论知识在此刻理性地指挥着笔者的思维、眼睛、双手,甚至全身的每个细胞,冲动而又理性地在画布上快速地绘画。
从根本上说,这些理性又来自何方?当然是平时的积累,以及对色彩、构成、结构、色调、光线等知识的认识。它们在不断地积累——实践——积累——实践——再积累——再实践的循环往复中慢慢转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在我们需要它们的时候,它们则以一种感性的理性方式呈现出来。我们知道艺术具有不可复制性,这种不可复制性往往和画家此时、此地、此情、此感的不可复制是分不开的,这便是当时的感性。就如同一位画家想复制自己的一幅作品都不可能画得完全一样,因为他没有了当初画那幅画时的此时、此地、此情、此感。没有了这种感性的情感,试问又如何能复制?单凭理性的回忆吗?那便要失望了,没有激情的作品,僵硬、呆板、毫无生气。
这样的作品如何能打动人?这样的复制当然是要失败的。拿写生来说,新到一个地方,首先我们要四处转转,寻找感觉,了解这个地方的环境、人文等,在对这个地方有个初步的印象后,再寻找构思画面,最后确定画什么,在哪里画。对于写生来说,寻找感觉很是重要,找到了感觉也就找到了绘画的灵魂,一旦有了魂魄,这画作就变得有意味了。对于这种寻找感觉的过程,吴冠中曾称之为“怀孕”。在他看来,创作一幅作品就如孕育一个新生命般神圣。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一旦怀了孕,自然就能诞生一个生命来。大学时,教师曾给我们放映过一部波洛克的纪录片,笔者对此印象特别深刻。有一次,波洛克要创作一幅作品,他准备了一个很大的画框,绷好画布以后也不着急动笔,而是每天对着画框看,只是看。很多天过去以后,他终于动笔,飞快地在画布上挥洒,不到半天就将作品完成了,一气呵成,没有多余的矫揉造作。现在回想起来,波洛克当时每天对着画布看也就是在找感觉“怀孕”吧。当然,这种“怀孕”到生产是一种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找到了感觉,以理性加感性的思维组织塑造空间、形象、色彩于画布上,这就完成了一幅画。
在绘画艺术中,一幅幅动人的画作来源于感性与理性情感的交织。感性使得作品有了灵魂,理性给了作品以恰当的表达方式,艺术在这感性加理性的思索中不断地成长、升华。
- 上一篇:谈论创意是广告设计灵魂
- 下一篇:区委书记在建设用地复垦工作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