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艺人才培养研究
时间:2022-06-25 09:20:51
导语:服装设计与工艺人才培养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培养适应行业时展变化的高技能型纺织服装专业毕业生,塑造具有工匠精神,热爱服装行业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探索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是所有高职院校不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服装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就业趋势
一、高职高专服装设计专业办学现况
服装设计专业在高校的专业设置中由来已久,培养的是纺织服装行业复合型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多以本科及专科的全日制形式来进行学习。目前,在专科院校中则是1+1.5(一年基础课加一年半专业课)的培养模式为主,需将大三下学期的半年时间做为企业实训实习期,所以专科人才培养是一年基础课加一年半专业课的模式构成的。这意味着高职高专的学生在校学习专业技能的时间比本科院校少了一年半的时间。虽说本科与专科培养的学生能力方向上却有不同,一个是培养设计型综合性创造型人才,一个则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人才需要时间,更何况面对的是基础层次不同的学生,高职高专的学生现况是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欠缺,在校学习时间较短,这些无疑都为高职高专的纺织服装教育提出了难题。
二、高职高专服装专业课程设置现况
作为专科院校的学生如何利用短短在校两年半的时间掌握好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怎样将没有美术基础的高中毕业生,培养成具有一技之长能在社会上发挥自我价值的高职毕业生?如何根据市场变化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如何调整课程的设置?这都是作为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一)课程设置的现况。大一阶段,学生主要是学习美术相关的基础课程:素描、色彩、速写三大构成等,对于基础绘画和基础设计的统一学习,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增强审美能力。与此同时,也开设了如服装发展史,服装材料等认知型课程来引导学生唤起对本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二阶段是系统的学习专业课的核心阶段。主要学习服装制板及工艺,服装效果图及款式图的绘制,服装设计及软件应用等。大量的专业知识需要学生去理解记忆,并要求能熟练操作。尤其是在制板及工艺的课程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从二维平面思维转换成三维立体的思维方式,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由于知识联系的非常紧密,所以一旦落下某个知识点,后续的课程就无法连贯衔接,也就意味着学习失效。所以大二的学习是整个专科学习的重中之重,往往在这一年学生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大三阶段分为在校学习和校外企业实习两部分。在校学习阶段主要是进行毕业设计的构思与制作,学生需将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运用。也是验证自己前面两年的学习成果。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毕业设计的历练得到一个全方位的锻炼。校外实习更多的则是考验学生适应社会,与人沟通,从而真正转换成对社会具有价值的人才输出模式。(二)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现况。服装设计专业的动手能力无疑是最值得被提及的。绘画效果图款式图,制板缝纫,这些过程虽然辛苦,但在能做出自己设计的衣服这样的成就感被满足后,会使得很多服装专业的学生有兴趣进一步深入学习。据调查,绝大部分服装专业学生对于专业课程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毕业时真正能学到过硬本领的学生却不多。这是因为服装专业学习需要足够的耐心细心以及不怕挫败敢于不断碰壁的韧性。例如一件衣服上领子上袖子都需要熟能生巧的不断历练,才能达到又快又好。一款精致又严谨的效果图或款式图,也是需要将人体骨骼肌肉比例动态了解透彻之后再来研究附着在人体上的不同面料该如何表达,这些都是需要足够的精力来学习钻研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是难以坚持的。原始的课程设置总是更注重每门课的概括性,目的是让学生全方位了解服装行业,知识点较多。过于的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反感,对所学专业产生困顿,从而不愿继续坚持下去。目前高职院校更多的侧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在制板制衣的技能,各项技能大赛,国赛省赛的试题也都开始着重考验制板制衣的技能。在校时间有限,课程的设置需放在核心的技能培养上面,这样对毕业生的就业才会更有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同样基础的学生,在选择学校不同专业后,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以至于毕业后是否继续选择同专业的工作?学生的想法也是截然不同的,这取决于在校期间是否受到过对专业课系统性学习及对学习欲望的心理建设和疏导。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期间,绝大部分学生主要从事服装设计助理,服装制板助理,服装店铺导购等工作。当然,也有很多学生并没有从事服装行业,但大多都还是会选择和艺术沾边的工作。例如转行做广告设计,视觉传达,动漫设计,人物形象造型设计等工作,虽然行业不同,但是之前所学的专业知识会带给学生更多的自信来学习新的领域的知识。当然,还有一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或是回自己家乡跟随父母继承发展家族生意,亦或是跟随家里做服装的亲戚去到沿海城市打工。这些学生往往在校期间就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学习起来会更有目的性,不会盲目的学习。
四、高职高专院校纺织服装专业办学发展新趋势
在一线城市及沿海城市的纺织服装高职高专院校拥有更多的发展优势,例如南通,虎门,东莞等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多,产业链齐全,面辅料市场成熟,服装生产加工,进出口贸易频繁,信息传递迅速,企业快速反应机制得以很好的实施。所以对人才的需求量更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密切关联企业,定向培养人才。而在内陆城市中,由于地域运输等问题,企业在运营成本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等方面都有相对弱势的一面,但随着互联网大潮的迅速深入发展,优秀的内陆企业也逐渐摸索出适合自身现况的经营模式,内陆城市的纺织服装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也在迅速更进。虽然没有相对完善的专业环境,但利用本土优势,仍在逐步循序渐进的发展。(一)时间短,见效快。近年来,国家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视,很多高职院校都采取了学生进校后开启高强度的集训,目的是让学生快速学习到制板及缝韧的基本技能,从中挑出的佼佼者将被派遣为国赛或省赛的参赛选手。在很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较高奖项的基本都是从入校就开始强化训练制板及缝纫技能的学生,他们在校学习任务就是练习各种款式的制板,不同工艺制作方法,不同面辅料的运用,备赛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同奥运赛场的健儿,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雕琢自己的技艺。(二)崇原创,重设计。在服装企业中,向来都是敢于吃螃蟹的人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几率。所以企划设计部门必须时刻需要优质的新鲜血液来壮大自己的创意团队。高职高专院校中,能在制板工艺设计等方面齐头并进的学生并不多见,他们能否对服装行业一直保持足够的热情去密切关注服装市场的变化,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提出有建设性的创新建议,这样的创造性人才是当今中国纺织服装教育行业需要培养的精英。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掌握制衣技能,还应学会搜集各种行业内有效信息,并能将各种资讯转换成设计灵感的能力。
五、结语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产业升级。在未来,具有良好制板及工艺技能的设计型人才将会越来越多,而作为纺织院校的教师也同样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改善教学方法,结合产业发展,重构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推陈出新,培养出更多杰出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长春.时尚产业经济学新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2]陈锋.深化产教融合的文件释放了什么信号[J].教育之弦,2018.
[3]中高职院校如何扬起产教深度融合风帆[J].教育之弦,2018.
作者:杨帅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 上一篇:高校学分制教学模式研究
- 下一篇:高职高专服装设计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