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时间:2022-04-04 03:02:39
导语:服装设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我国服装专业教学取得的成绩和亟待改进的地方
应该说,我国的服装教育是随服装的生产而产生、加工手段的不断改进以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逐渐完善的。只不过前期的教育是简单地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初级阶段,基本没有什么理论。好的师傅还可能“手把手地教”,否则只能看徒弟的悟性了。显然这种结果肯定会极大地阻碍服装业的发展,因为大多数人只会“照葫芦画瓢”。我国是公认的“衣冠王国”,历代的服饰也确实给今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不可否认,在世界服装发展史上,我国的地位以及所占有的份量均是相当有限的。加上当时的生产方式落后,可以说,这种“作坊式的加工,僧侣式的传教”模式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我国在近30年的高等服装专业教育中,本身也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毕竟已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设计和工程人才,为服装行业输送了许多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开拓精神的生力军,为提高我国服装业在世界服装舞台上的地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时间证明,服装专业在我国已经是比较热门、经久不衰的报考志愿之一。同时作为服装高等教育的补充,各类中专、职高、成人教育的服装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红火起来,这充分说明了服装教育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办学层次与特点较为模糊,毕业的专业人才能力单一,在专业实践中先天不足,专业上缺乏现代化的操作理念及品牌运作意识。通过社会调研与企业实践,我们不难看到现在国内的服装企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开始从被动的模仿加工型企业向品牌经营型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企业中急需懂技本、动手能力强、把握流行信息、了解市场动态,并能准确表达品牌定位风格的高级专业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
2、新形势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办学方法
2.1服装设计与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为突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专业教学改革应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调基础课教学的适应性、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等,具体包括:一.课程设置强调针对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起步晚,发展快。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在新的教学体系中,主要加强以下几项改革: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设计和工程中的作用。第二、在应用技术模块中,以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为基础,强化工艺技术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校内服装工艺操作实验室为依托,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初步掌握工艺操作规程、工艺操作方法和服装机械的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服装各个工序和总体质量的控制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工艺技术指导能力。第三、在管理模块中,调整原有的企业经营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的教学内容,根据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突出“项目加管理”模式,使学生掌握建立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基本原理;掌握服装生产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市场意识和工程经济意识。二.基础课教学强调适应性本专业侧重于艺术设计方面的教学应该纠正过去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课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打破原有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的传授。从宏观上考虑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课和生产一线的需要。三.专业课教学强调实用性一种理论只有用于实践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不能指导实践,那便是毫无意义的空话。在制定教育教学方案时,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按照专业教育特点,强调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着眼于培养技术应用型设计人才,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结合国情、省情、校情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课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强调实用性。四.实践教学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其中许多教学环节由实践部分组成,作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同学,不仅要学习相关的服装理论知识,更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服装的生产操作过程。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在系统教学环节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动手,可使学生把想象变为现实。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得到创新成果时,他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喜悦,会激起他不断创新的兴趣。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既领会了理论教学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好建立教师工作室,让同学与老师一起参与实践,保证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际设计中完成,是加强教学的重要举措。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落实,学校应与所在地的几家用人单位挂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产学合作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方式,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突出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
2.2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教学工作更好地满足社会与受教育者的需要。由于各国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教育体制、文化背景、教育价值观各不相同,所以用以实现这种目的的适应模式或者说培养方式也不相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为代表的一切满足学生需要为原则,来使教育教学适应市场经济的模式;第二种是以前苏联、日本以及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为代表的是以一切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原则的模式;第三种是以既要满足国家的需要,也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原则的现代教育培养方式。我们的培养目标还需要强调在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使学生走上社会后,不仅要学会做事,也不仅要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服装教育理应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走向不断超越的未来之路!
当前,随着逐步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国服装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由于服装产品本身的特点就是要不断推陈出新,因此服装教育也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与时俱进。加强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视同学的综合素质训练,让他们走入社会后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思路。我们从事服装教育的有关人员,应该放下架子,主动出击,寻求厂校合作,多向服装企业的领导、专业技术骨干学习、请教,充实我们的知识,更新我们的观念。同时,还应加强院校之间的横向联系,互通消息,资源共享,交流好的教学经验、体会,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实现我国服装业的腾飞加快培养高标准、复合创新型,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通过认真总结探索既符合高校办学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办学思路和办法,不仅可以加速服装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中国服装再次辉煌于国际舞台,我国的设计师也能跻身世界著名服装大师的行列。
本文作者:吴建川工作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 上一篇:低碳经济实践路径研究探析
- 下一篇:服装设计的形式原理与原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