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3-25 11:47:24
导语: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实践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为避免“千城一面”、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特色,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鼓励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要求。荆州市是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全国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两年多来,荆州全面开展城市设计试点工作,以城市规划为引领,以体制、机制改革及政策创新为动力,以具体项目实施为抓手,努力塑造城市风貌特色,营造城市山水格局。论文结合荆州城市设计试点的工作实践,就滨江、滨水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如何更好地开展城市设计工作进行积极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试点;历史文化名城;滨江城市;滨水地区
1开展城市设计试点的基础条件
荆州位于鄂中南地区,长江中游和江汉平原腹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长江港口城市。是文明璀璨的荆楚都城、古今传颂的三国名城,也是云梦泽地的江左水城,是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之城,荆州滨江城市风貌见图1。1.1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荆州,古时又称“江陵”,“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诞生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明,是长江流域文明发祥地之一。自楚国建都纪南城,荆州建城历史长达3000余年[1],如图2所示。沙市古称“江津”,因港埠兴街市。沙市自古就是长江边上的重要港口码头,通四省衔水路,它的兴衰与港口的发展息息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由渡口发展为郢都外港,一直以来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港口枢纽和战略要地。港因河而便利,市因港而兴盛,也由此形成了丰富的码头文化。荆州历史上便形成了“城”与“市”相依,“荆”“沙”双城的城市空间格局,并延续至今。如何延续城市历史格局,并实现两城有机缝合、融合发展,成为城市设计工作关注的主要议题。1.2襟江带湖、平原水乡的城市生态格局荆州地处平原湖区,整体地势呈西高东低,丘陵和低山主要分布于西北和西南部。荆州自古是云梦“泽”地,云梦泽是江汉平原上古代湖泊群的总称。荆州古城位于云梦泽地的中心,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贯穿其中,8个县市区全部临江[2]。结合荆州自身鲜明的城市自然生态格局和历史风貌特色,重点围绕“环古城、滨长江、沿河湖”开展城市设计,荆州是滨江、滨水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典型城市。
2抓重点,凸显荆州空间格局和风貌特色
结合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制定荆州市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并有序推进历史特色片区和重要滨水区域的城市设计工作,构建能彰显地方特色的城市格局和高品质空间。通过这一轮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城市品质提升初见成效。2.1“老城市,新活力”———延续城市文脉,激发老城活力。荆州将城市设计与历史名城保护工作相结合,探索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相融合的方式,通过活化历史城区,提升创造力和文化品牌价值。遵循多样性保护需求,积极创造古今相依、新旧和谐共存的城市环境,在有效保护历史遗迹的同时,发挥城市历史文化魅力。围绕荆州古城的保护与永续利用,组织开展荆州环古城综合城市设计编制工作。通过多专业背景的设计团队,在多维视角下着力历史文化脉络、特色研究,强调历史文化的碎片整合和关联保护。通过历史要素整合进行街区保护,新旧交织的古城风貌、内外关联的历史地段、关厢有别的经营方式;通过文旅服务介入促进城内发展,历史片区的引领带动、更新片区的补充驱动、延续特色的功能定位;构建城内城外联动发展的整体格局,解决“只见城墙不见城”的现实困境[3],如图3所示。围绕迎喜街、青莲巷和纯正街等传统风貌街区,结合周边老旧地块棚改,以有机更新的“城市双修”理念,开展旧改片区的城市设计。以历史文脉为线索、以传统生活为基础、以文化休闲为延展,形成集多元居住、商业服务、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宜居社区与特色商区。充分挖掘与再现片区主题文化,通过保护与修缮历史建筑街巷,优化特定空间场所,作为片区文化彰显的空间载体,使得历史片区文化能够得到有效传承,提升空间品质内涵。避免一味的“厚古薄今”,尊重现状城市风貌与功能,整体上形成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双重城市功能。激发老城活力,发挥引领旧区改造和老城更新的示范作用。2.2“活力滨江、魅力水岸”———尊重自然禀赋,塑造高品质和活力空间。2018年4月,在视察长江荆州段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时,提出长江沿岸城市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是长江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政治和时代命题。通过3年多的实践,荆州长江大保护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荆州将城市设计工作与长江岸线综合整治相结合,邀请国内顶尖设计团队开展了荆州段长江岸线整治及城市设计工作。积极践行绿色理念、培育绿色动能、厚植绿色优势,坚定不移地描绘“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通过荆江风情带建设,对“荆州洋码头”区域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滨江环境品质,彰显滨江城市特色,如图4所示。图4荆州滨江“洋码头”地区改造意向为全面提升城市滨水区环境品质和活力,沿城市内河水系重要节点开展一系列城市设计的工作。通过开展“两河四岸”城市设计,实现老城区的有机缝合。通过园林路城市中轴城市设计,构建通江达湖的城市景观廊道。通过开展环白水滩湿地公园、荆沙河北岸等节点的城市设计,以点带面,实现城市与水生态的和谐共生。2.3构建和完善城市设计制度与管理体系,提升设计意图的落地性。在落实国家及湖北省相关文件规范的基础上,为提高荆州市城市建设水平,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完善荆州城市设计编制和管理体系,特组织编制了《荆州市城市设计管理办法》《荆州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荆州市城市设计编制与管理技术要素库》等一系列地方政策和规范文件,进一步规范和有效推进荆州市城市设计工作。通过“控规与城市设计一体”的组织编制形式,有效避免了控规在落实城市设计意图时面临的诸多问题,有效提升了城市设计意图的可实施性。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建立三维辅助决策系统和城市设计管理平台,为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撑,提高规划工作效率,为迈向精细化管理提供坚实基础。
3关于推进城市设计工作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3.1凸显文化特色,挖掘保护城市历史,彰显城市特色。遵循“修旧如旧,见新如故、资源活化”的原则,重点围绕古城及历史街区开展设计,以点带面,注入新业态,激发片区活力。历史街区内更多采用微改造模式,注重城市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3.2保护生态本底,以城市设计促进和推进“城市双修”。通过滨江、滨河、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各种有效措施在提升城市水质,提高城市水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对滨水区景观进行品质化改造,建立有序的高品质环境,激活滨水空间活力,还绿于民,有效促进荆州“城市双修”工作[4]。3.3完善体系机制,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迈向精细化管理。以总体城市设计为引领,通过完善的城市设计编制、管理体系,建立数字化三维平台,满足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需求。
4结语
目前,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工作验收已基本完成,但城市设计工作还要加大力度继续开展,引领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塑造更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同时,还应注重人的使用和体验来设计城市,从与群众最密切的地方开展工作,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深入了解群众关切问题,并通过开展城市微小改造,提升老旧社区人居环境,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秦军.加强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质[J].北京规划建设,2016(2):45-46.
【2】王丽萍.推进城市设计试点助力“名城名都”建设[J].宁波通讯,2017(9):134-135.
【3】章征涛,陈德绩.珠海市城市设计历程与实施途径[J].规划师,2018(3):68-69.
【4】范琪.新时期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J].居业,2016(2):121-122.
作者:陈龙 康自强 单位: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上一篇:STEAM教育产品设计研究
- 下一篇:中小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