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元开发主体实施性城市设计
时间:2022-10-22 04:06:52
导语:面向多元开发主体实施性城市设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城市的设计中不只是关注城市规划、布局、面貌,同时也会注意公共空间的设计。我国城市发展的经验是从多元主体的城市设计中总结出来,本文分析了面向多元开发主体的实施性城市设计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实施性;城市设计;多元开发主体
城市的设计中,在空间上一般分为,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按照目的通常分为,战略性和实施性城市设计。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对于城市的规划也较为透明,人们群众也逐渐有意识的参与到城市的设计中,导致了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1城市设计主要面临的问题
1.1城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设计规划中面临着两种有待解决问题,是城市设计是要融入城市法定规划中,还是仅作为法律规划的补充。在城市法定规划控制中,控制详细性规划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改善,在经过不断的总结后相关的法定规划已经近乎完善,所以其权威性不能够动摇。但是城市设计并不是一种法定的规划,只能是作为法定规划的一种依据,或者是在进行审批时候的一种参考。要想将城市设计的地位进行提高,并且能够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要考虑上面提出的问题,是融入城市的法律规定中还是作为法定规定的补充。针对这个问题,共找到了两种的解决方案,第一种可以称为“融入型城市设计”,是就将控制性的详细规则中融入城市设计,这对于城市设计的权威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第二种可以称为“独立操作型城市设计”,就是将城市设转变成计独立的城市规划,并且使其具有法定的效力。
1.2分析融入型城市设计的实施效果
控制性的详细规划要想将城市设计融入其中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实现,第一,在城市的法定规划中将城市设计的相关成果融入其中;第二,在城市的法定规定中,将城市设计的成果作为补充和参考。就我国一线发达城市(即北京、深圳、上海)的情况分析,关于多元开发主体的项目以住宅小区为例,作为融入型城市设计的实施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分析后发现了三点问题,首先是城市编制周期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周期在时间上并不相同;其次,两者间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也是不一样的;最后,两者间的开发意图也没有明确的体现出来,所以无法判断。以上的三点原因都会造成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很难将城市设计融入其中,所以这个办法根本不能解决城市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1.3分析独立操作型城市设计
结合上文的介绍能够了解到,在城市设计中,将独立操作的城市设计转变为具有相应法律效力的独立城市规划,它还与城市的法定规划一起构成了规划管理的依据。在这种转变的情况下,将城市设计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进行了极大的提高。例如:在我国某某城市在对某重点区域编制法定的图则时,与之配套的是还要编制一下城市的设计和指引,这样两者就能够一起进行,管理和控制本区域的开发和建设行为。
2面向多元开发主体的实施性城市设计思路
在城市设计中不论是融入型或是独立型都是无法满足开发实施项目的管理需求的,在设计思路上既要存于城市设置编制方法,还要将城市设计和法定规划树立清楚明白,并且有效的降低实施措施的资金投入。
2.1城市设计的编制有封闭转向开放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对管理的公开透明度已经越来越高了,开发商和市民对于城市的设计的关注度和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了。对城市的规划工作已经不再只是政府和设计师之间的以往的委托设计项目,而慢慢转换为社会利益团体之间的竞争,所以,城市的规划和编制过程已经持续向公开化和民主化推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那些,封闭的以物质形态为主体的规划必然在发展中不被淘汰。
2.2城市设计的成果有方案转向可控制
每个人的审美观念不一样,城市设计的规划师不管设计水平有多好,都不能要求社会能够完完全全的接受自己的想法。城市的规划设计师,不仅仅是提供设计的效果蓝图,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定倒则,运用奖惩并重的措施手段,改变决策环境的同时也改变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在城市设计的模型和表现图并不是最有价值的,关键是如何进行控制怎么进行控制。
2.3城市设计的思维由静态转向动态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不论设计师的方案设计的如何好,但是实际进行方案施工的时候都会有所变动,这种变动也是合乎情理的,并且城市的设计方案也是必须适应这样的调整的。因此,城市的设计思维也要从大形态和大尺度的静态思维方式转变。所构建的城市框架必须合理,才能引领和控制未来的城市设计动态思维,并且将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均能兼顾到位。
2.4衔接法定规划与开发建设的转变
从规划管理的基本法定文件来讲,分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两种;如果城市设计中是以战略性为主的,在法定规划之外的参考已经足够,但是在城市设计中以实施性为主的,就要有足够的法律效力作为支撑;要是想将其作为法定的规划,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无力和时间成本,并且得到的结果也不一定理想。那么,从管理角度来讲,在进行实施性城市的设计时,如果在“招、拍、挂”的阶段面向多元化主体,就可以有效的控制法定规划,并且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转化和细化,这样就可已将其落实为土地审批的基本文件。如果按照上面方法进行操作,就能够将规划控制的办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简化,并且这种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文件在具有针对性的同时又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的这个复杂多变的开发环境。
3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城乡化的发展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两者之间的法律背景也在悄然的产生着变化,城市设计规划师的责任也越发的显得重要。在这样发展的情况下,多元开发主体的实施性城市设计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城市的规定法中减弱了城市设计的法律效益,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避免了城市设计与城市法定规划的矛盾。
参考文献:
[1]杨保军,张菁,董珂.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总体规划作用的再认识[J].城市规划,2016,40(3):9-14.
[2]徐桢敏,何蕾,邹润涛.实施性城市设计控导要素与实施方式研究——以武汉市古田二路沿线实施性城市设计为例[J].中外建筑,2017(9):89-92.
[3]梁智锋,王颖璨,陈锦棠.可实施性城市设计控制体系研究[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1(13):51-53.
作者:陈晨 单位:扬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 上一篇:司法鉴定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初探
- 下一篇:网络棋牌对局游戏刑事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