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22 04:02:27

导语: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学教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高年级提升课程—城市设计,在本科建筑学教育中也被逐渐重视起来,作为一门对建筑学所有专业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核的课程,应该通过理论教学、指导设计实践教学改革,让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快速了解该课程理论要点和掌握设计手法,使学生快速掌握教学体系和思路并形成模板,使学生步入社会工作时亦能快速完成工作。

【关键词】效果;时间;标准化;城市设计

一本科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1.城市设计的教学内容

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的城市设计课程是介绍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城市的基本形态秩序和生长机制、城市空间、基本要素、设计原则及实践和评价的建筑学专业拓展性课程。

2.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城市设计课程属于建筑学专业高年级的提升性课程,需先开设城市规划课程,使学生能够辨别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区别,为高年级的城市设计课程专项设计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本课程需要所有建筑学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基础,这是本课程教学和学习的最大难点。城市设计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建筑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乃至修建性设计等一系列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工作中都包括城市设计的内容,因此统筹进行设计考虑,使学生建立宏观的设计思维方式和全局的设计观,为毕业后从事专项设计提供开阔的思路。这也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二本科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明确城市设计的定义,达到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内容的知识目标;理解城市设计的内容和基本手法、基本要素,掌握城市设计的一般性方法的能力目标;掌握与建筑学有关的专业的基本设计知识,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实用性地提出城市设计及更新的内容及展望的素质目标。

三改革探索的原因和目标

1.改革原因

原有的理论化教学体系对于本科阶段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并且学生在学习后对于实践的方向和具体操作内容不明确,而建筑学专业并非纯理论化专业,需要大量实践来理解理论并掌握设计方法。因此,需要改革探索,在普遍性理论传授的基础上,更注重设计方法的针对性理论探讨,因人而异,针对项目训练加强理论理解的过程,从而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运用到其他设计项目中。

2.改革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掌握总体规划层面上的设计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与手段。通识城市设计层面上需要掌握的全面内容及有效信息的处理方式,精通各类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力目标。转变学生的设计意识,设计着眼必须跳出用地红线,从上位规划着手,培养学生的资料整理分析能力,把调研落到实处,让学生未来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主持和控制大项目的能力。素质目标。建立团队合作观念,真正明确团队分工,使学生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和方案组织汇报能力,这些正是目前许多本科建筑学专业学生最缺乏的能力素养。

四改革实验的手段与效果

本次教学采用模拟设计项目的实践参与教学法,选取项目为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的实际改造项目,区别于以往任务书的虚拟性,教师参与整个项目的始终,既是老师,又是项目的工程主持(也是设计师),还是项目的评审,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比较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能够总控整个过程。

1.理论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的难点在于教学课时由原来的40课时压缩到了32课时,这要求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2012级的教学反思发现,在本科阶段学生对于城市设计是什么、城市设计原理及方法的内容更感兴趣。因此,在2013级的教学中有意删减了素养理论教育部分,增加更为明确的设计原理内容。而到了2014级,课时压缩后对理论内容要求就更加具有明确指向性,因此对设计对象和设计方法部分进行提炼合并,再次形成教学核心体系内容,学生对于设计方法的掌握要明显好于前两级.

2.指导设计实践教学改革

城市设计的实践教学紧扣实事主题,从设计手法、调研工作和目录组织角度,要求学生从两大体系、三个层面进行终点指导。两大体系分别是自然生态体系,包括自然环境、绿地系统、海绵城市系统等可统称为绿色基础设施;人文体系,包括历史文化、交通流线、经济结构、人文空间,统称为市政基础设施。将这些内容分成三个层面的设计,即宏观设计、中观设计和微观设计。宏观设计主要解决的是人文历史、城市定位、设计主题、社会效益和产业趋势的问题;中观设计主要处理绿色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控制性导则,以及建筑空间在城市中的天际线和体块控制;微观设计主要解决具体问题,讨论建筑以什么样形式出现,具体区域详细规划、城市小品、设施的形式及形态的设计等问题。最后将这个体系贯穿起来,也就形成了标准化的模板,对学生作业质量进行了有效控制.通过三级的教学研究证明,在课堂上有效地调整纯理论课程与一对一作业指导的时间,对提高设计成果的品质有一定影响作用,对于团队合作中的工作量及完成时间比例进行合理化调节,再通过标准化文本模板控制实现设计水平的明显提高。

五改革成果

实事理论和方法论学习。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城市设计作为一种专业的实践活动,想把我们的环境建设得臻于完美。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一直在不断地接受社会需求信息更新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方法里引入了北京大学土人景观设计研究院在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中提出的“反规划”理论,使学生能接触到当前国内较为先进的理论,与名校学生的理论水平接轨。

团队合作训练。团队合作是建筑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掌握合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调研阶段—任务解读—前期资料研究分析—结论由团队共同完成,提高调研的全面性和认识任务的多面性,并通过合理化分工压缩前期工作时间,结论部分由标准化框架来控制研究方向和提高前期资料的使用价值。根据宏观设计要求提出设计方法,研究项目背景、场地条件、案例等,再进入中观设计阶段,去讨论实施策略问题,分析优劣势机遇和挑战,给出项目定位,建立控制性导则,再进入微观设计阶段对重要节点、重要设施、重要建筑群落进行详细设计。通过这样的工作框架,确立出具体的工作目录,再通过多媒体文本分组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介绍方案的表达能力。

标准化模板控制。采用标准化模板进行方案系统设计,标准化模板不代表学生设计盲目化、千篇一律,每个人的设计理念不同,对待同类事物依然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在这点上标准化的模板不会局限设计理念的发展,而是用约束化的目录,使设计内容变为有效信息,完善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效率,增加设计针对性。避免学生在未知领域内大海捞针式地寻找设计方式,有助于学生把握项目重点,切入项目核心。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建国,杨滔,商谦,等.王建国•说[J].城市设计,2017(1)

作者:刘峥 郑涛 王立华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