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手法在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空间的应用

时间:2022-04-17 09:22:23

导语:城市设计手法在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空间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市设计手法在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空间的应用

城乡统筹政策的提出,为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尤其是旅游型小城镇以自身独有的景观风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壮大。旅游型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缺乏城镇特色、城镇传统空间在不断消失等问题已然成为景观空间发展的阻碍,这是因为在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没有从整体形象进行思考设计造成的问题。本研究就对在旅游型小城镇的景观空间设计中城市设计手法的运用进行探讨分析。

旅游小城镇景观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型小城镇在旅游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暴露出许多景观空间设计中的问题。旅游型小城镇要发展旅游的重要卖点,就是要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将城镇文化以及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之下,各旅游型小城镇的景观雷同现象越来越严重,地方特色逐渐消失,严重降低旅游品质。第一,旅游型小城镇的景观空间设计趋于表面化设计,人们无法感受到景观的独特之处,这是一种将景观空间设计趋于工具价值化的设计误区;第二,景观空间尺度设计不合理,很多城镇为了体现城镇的魅力,将道路和广场以宽广宏达的形式进行塑造,这也是空间景观设计中的误区;第三,城镇景观空间缺乏表现元素。很多城镇景观空间设计在服务对象设计方面较为模糊,人数多、重复性低,造成领域空间丧失;另外,在景观空间设计中没有与城镇生活形成相关联系,表现不出聚集性生活特征;同时,空间设计注重形式却忽视了功用价值,使得景观空间丧失吸引力。

旅游型小城镇景观空间设计中城市设计手法的运用

1.城镇景观宏观设计

以城市设计手法对旅游型小城镇的景观空间进行设计,从宏观视角进行分析,需要以设计区域内空间层面以及非空间层面的资源为线索。其一,空间层面的资源分析中,对城镇场地自然要素和周边环境空间关系进行分析,是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关键。首先,设计师需要采用城市设计手法对城镇整体的自然构架进行掌控,比如大面积的树林、巨大的河流或者城镇中的山系等景观要素都会对城镇整体空间有所影响,而这些景观是关键分析对象。在进行更加详细的设计时,需要对溪径以及灌木林等小型线状要素进行分析;其二,非空间层面资源分析,设计师需要对城镇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地位等进行分析。因为宏观景观设计中,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地位等会对空间历史有所影响,历史文脉对城镇的策划与宣传有直接的影响。而当地生活方式的分析是从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对小城镇规模以及周边环境特点来对分析的尺度范围进行确定,是搭建小城镇景观空间骨架的关键。

2.城镇景观要素配合设计

运用城市设计手法对城镇景观空间中各景观要素之间的系统配合进行设计,需要考虑到三方面系统配合。其一,绿色系统设计。旅游型小城镇中的绿色系统其实也就是城市中的绿地系统,对绿色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与城镇景观格局之间形成体系延续,同时还要与其他系统相配合,共同打造城镇景观空间结构。首先,绿地系统需要满足空间主次脉络结构,结合当地空间现状,进行绿地结构层次感打造。其次,绿色系统结构要使空间形态呈现优美清晰的艺术美感,使城镇景观拥有易于辨认的特征;其二,蓝色系统设计。在旅游型小城镇中的蓝色系统主要是水系,这也是城市景观构建中的重要资源。水系统的设计需要与景观需求相结合,顺应城镇的天然水系,人工改造水系统主要是与整体景观空间相吻合的主次脉络,使景观空间呈现出标识性和层次性。水系统原型主要有河流、湖泊、溪径、池塘等,所以在设计中要对其原型进行充分考虑,通过形态之间的串联关系,打造不同亲水体验活动氛围,形成丰富的水系统;其三,灰色系统设计。灰色系统主要是城镇中的功能用地、道路以及广场等人工建造景观元素。在景观空间设计中需要通过用地功能区域与自然景观体系相配合,使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比如,通过自然景观与公共功能区块的聚合,形成节点凝聚的空间类型,将城镇中的重点公共区域进行表达,能呈现出凝聚规模效应。

在旅游型小城镇景观设计中,运用城市设计手法将各系统之间进行布局配合,需要满足景观空间建设的内容以及发展需求。设计师需要对景观空间的整体结构进行把握,并建立景观空间结构的控制方法,打造出自然和人工相融合的景观空间。

作者:汪楠 熹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