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节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时间:2022-04-13 04:18:15
导语:桃花节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运用符号学理论,选取吴文化的典型代表“阿福”为研究对象,从造型、色彩、纹样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提取元素符号;运用形状文法,结合无锡阳山桃花节。得到无锡阳山桃花节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标志,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运用符号学理论与形状文法对文创产品进行设计,既保留了传统地域文化,又为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可能方向。
关键词:吴文化阳山桃花节;符号学;形状文法
文创产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创产品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对历史、文化、精神的挖掘,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设计领域,形状文法常被用于产品的创新与演化,但其研究主要以工业产品为主,且由于初始产品的限制,文法推演自由度不高,对文创产品适用度较低。因此,以形状文法为推演工具,结合符号学理论,发掘地域文化的语意与语境,设计出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无锡阳山桃花节以“春看桃花,夏吃蜜桃”的独特理念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桃花节从1997年至今已经举办了二十余届,每届都开展丰富的桃花节系列活动。但目前已有的桃花节文创产品较少,且品种单一,不能将本土文化元素与工匠精神、现代设计较好融合,无法在设计过程中活化经典,导致消费者认同感低。因此,阳山品牌虽然独立、口碑好,但产品整体性差,暂未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
一、研究方法
(一)符号学理论。符号学理论最先由索绪尔于19世纪末提出,索绪尔认为:符号分为有具体存在形式的符号能指(如具体的纹样、颜色)和可以表达内涵意义的符号所指(如纹样所蕴含的文化)。即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双面体,能指一定象征着某种含义,所指必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皮尔斯根据符号的表现形式,将符号分为:图标、指代和象征三部分,即符号的三元关系理论。莫里斯在皮尔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符号学分为语意学、语构学和语用学。2013年浙江大学朱上上和罗仕鉴在以设计符号学为基础的文化元素再造中,提出文物元素的设计符号学解读模型,包含语意、语构、语用和语境4个维度。(二)形状文法。形状文法最先由麻省理工建筑学教授GeorgeStiny于1972年提出,是一种以形状运算为主的方法,初始形状经推演生成新形状,同时保持初始形状的延续性。即在初始形状的基础上,改变形状元素,并将其按照一定的推演规则(如置换、增删、缩放、旋转、错切、坐标变动、微调等)创造出带有元素延续性的新元素。形象文法最初被运用于绘画与雕塑设计中、后扩展到建筑设计、工业产品领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开始蔓延到纹样设计及文创设计领域。形状文法可表达为:SG={S,L,R,I}其中:SG——S经推演规则衍生的形状集;S——初始形状的有限集合;L——符号的有限集合;R——推演规则的有限集合;I——用于推演的初始形状。
二、吴文化特征分析及符号载体
(一)吴文化特点及符号载体。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育,至明代形成高峰,不断融合其他文化的精髓,发展成了具有上善若水、兼容并蓄,崇文重教、经世致用,柔中蓄劲、雅不废俗,惟精惟新、人巧天工的地域文化特征,其随之形成的精神内涵包括了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自由和合的开放精神、崇文重教的育人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1]。无锡位于太湖、长江交汇之处,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文化形态包含当地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等,有着鲜明的地域性。无锡饱受三千多年吴文化积淀的熏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审美和文化素养,以太湖船菜、惠山油酥、无锡阳水蜜桃等为主的饮食文化;以格致书院、无锡国专为代表的教育文化;以惠山泥人、留青竹刻、锡绣为代表的工艺文化都成为了吴文化的符号载体。(二)惠山泥人“阿福”特征分析。惠山泥人作为无锡非遗民俗艺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极高艺术价值。作为彩塑,惠山泥人造型生动,色彩鲜艳,品种繁多;按照制作工作、艺术形式及风格,泥人可分为“细货”和“粗货”两种。“细货”由艺人手工捏制而成,造型写实、细腻;“粗货”大多由模具印制而成,造型夸张、简练,用色大胆,富有乡土气息。创作于清代乾隆年间(18世纪)的“大阿福”属于惠山泥人“粗货”的代表作。“大阿福”又名“沙孩儿”,传说很早以前,惠山出现了一只名为“青饕”的怪兽,经常出没山林,危害百姓,于是上天命“沙孩儿”下凡降服神兽,因此原始大阿福怀抱青饕,后随着年代的发展,怪兽逐渐被民间吉祥图案取代。现如今,阿福已成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象征物”、“吉祥物”之一,且有很高的代表性和知名度。笔者收集了大量惠山泥人代表作,选取其中四幅“阿福阿喜”的经典形象(如表1),从造型、颜色(主色、纹样及配饰颜色、镶边色)和纹样上进行整理分析;其中,第一幅为原始大阿福形象,后三幅为后世发展的产物。可以看到,阿福阿喜在造型上强调“满”与“简”,即用饱满概括与浑厚简练的线条,给人以和蔼可亲的视觉感;在色彩上讲求“爆色”,即用高纯度的对比色表达醒目的视觉效果,常用大红、绿、金黄、青等原色来表现强烈的色彩对比关系;在纹样上注重“多变”,即用动植物纹样及富有辟邪、富贵、长寿、登科、如意等吉祥寓意的怪兽、元宝、长命锁、朝靴、如意结等作装饰。
三、基于符号学的阿福元素提取
基于19世纪末索绪尔提出的符号学理论,视觉元素的提取方法有形体重塑和文化提炼两种。形体重塑,提取的是有形的地域元素,直接提炼具有地域特色的名胜古迹或艺术作品中的原有元素,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再设计,使之转化为符合当代审美的文化元素。而文化提炼,提取的是无形的地域元素,通过挖掘地域中的当地历史、民间风俗及传说,根据当地文化内涵去创造元素,使地域文化与人文精神得以物象化。根据符号学定义,“福”字代表着福气、福报和幸福等吉祥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而“大阿福”可视为中国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之一,而随后衍生的“阿福阿喜”对偶,就是在“大阿福”形象基础上,采用民间喜庆的色彩、浑圆可爱的造型,将有形地域元素和百姓对美好生活憧憬的精神文化结合,充分诠释了形体重塑和文化提炼的符号表现形式。下文分别从造型、色彩、纹样三方面对阿福进行符号的提取。(一)造型的提取。受“粗货”模具的限制,阿福外形简练,在吸取了唐朝绘画审美的基础上,弱化脖颈、体态丰满,强调“重上而轻下”、“放头缩手去颈根”[2]。表1中的阿福通过减少颈部比例,最大放大头部,达到“面若满月”的效果,这种处理方式便于后期手工艺人对阿福面部神态情节的细部刻画,使其更生动传神。为使阿福的外形特点在文创作品中更鲜明,对其造型特征进行了提取,如图1所示:(1)造型简化:去除原始造型中的多余纹样,得到基本形;(2)造型演化:加入现代元素到基本形中,结合现代审美得到初步形;(3)最终成型:细化初步形,再继续演化后得到最终形。(二)色彩的提取。受民间艺术“大俗即大雅”艺术审美的影响,阿福用色艳丽,在吸取了“随类赋彩”、“三分塑七分彩”与“远看颜色,近看花”的原则上,多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基调,配以灰、金、银等色进行色彩调和,采用浅底深花或深底浅花的配色手法,追求颜色过渡上的自然、和谐、流畅[3]。为使阿福的用色在文创作品中更鲜明,对其色彩进行了提取:(1)选取主色:分析色相关系,以阿福阿喜中大量使用的群青、大红、柠檬黄为主色;(2)选取配色:分析色彩关系,以群青的互补色中黄、大红的互补色中绿为配色;(3)选取镶边色:分析明度关系、以无彩色系中的黑、灰为镶边色。(三)纹样的提取。受吴文化的影响,阿福纹样多变,在吸取了阿福传说及民间吉祥纹样的基础上,多为本地植物花卉与传统纹饰的变形和重构,这些由民间匠师们长期观察和概括总结而来的装饰纹样,在浓缩了无锡物象精髓的同时,赋予了阿福更多的精神文化基因。为使阿福的装饰特征在文创作品中更鲜明,对其纹样进行了提取和演变:(1)朝靴纹样:从大阿福处提取朝靴纹样,并将其简化和演化成现代装饰;(2)水纹样:从后续发展的阿福阿喜处提取水纹纹样,并将其演变成太湖水的象征;(3)桃花纹样:大阿福和阿福阿喜处都有花卉纹样,故选取带有无锡地域特色的桃花纹样。
四、基于形状文法的阳山桃花节文创产品元素符号的提取与应用
基于20世纪70年代GeorgeStiny提出的形状文法的理论,采用原型研究——形态推演——方案设计的步骤,选取带有吴文化特征的阿福为原始形态,并以此为初始值,按照形状文法规则库中合适的规则进行推演,在推演过程中考虑相应的形状元素即设计约束(外形尺寸、推演次数、整体风格等),随后根据推演确定最优结果,并结合系统设计,并将其运用到整个文创产品设计中。根据形状文法的定义,形状元素为阳山桃花节。“桃”本身就有诸多吉祥寓意与民俗功能,它象征长寿、丰硕、华美,桃木和桃花在民间亦有趋吉避凶之意,由此衍生出来的阳山桃文化作为无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物质层面上的种植、饮食和医治文化,还是精神层面上的审美、寓意和信仰文化,都代表着吴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下文分别从造型、色彩、纹样三方面对阳山桃文化进行结合应用。(一)选取符号、与桃结合。如图2所示,造型上,增加了桃的造型,并将其直接应用于文创设计中;色彩上,增加了桃花的粉色,并将其应用于阿福阿喜退晕的腮红处;纹样上,增加了桃叶的形态,并将其重新改造与排列,初形成了具有阳山桃花节特色的元素符号。随后,转化阿福阿喜为豆豆眉、线条眼的“丑萌”形象,将太湖水纹应用于服饰袖口与云肩滚边处,并将阳山山体的剪影运用到背景中。形成阿福肩披桃叶,阿喜肩披桃花,阿福阿喜合抱水蜜桃的“福喜抱桃”形象,如图3所示。在对“福喜抱桃”元素提取的过程中:(1)并非是对阿福阿喜在造型上进行简单的复制与移位,而是通过分析吴文化特征,找出文化内涵,提炼出代表元素,运用现代造型手法进行创新;(2)对临摹出来的造型进行一步步的抽象、概括、总结式变形,使地域文化与造型做进一步融合,初步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符号;(3)以吴文化为符号载体,与阳山剪影、阳山水蜜桃、桃花、桃叶等桃花节元素相融合,化繁为简、造景写意,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二)设计应用。以“福喜抱桃”为设计元素,在注重文化性和功能性并重的同时,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明信片、冰箱贴、情侣书签等。产品轻便耐用,方便携带,便于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到阳山,感受阳山桃文化。1.福喜抱桃明信片明信片是最常见,也是最易被接受的文创产品之一,由于造价低廉、获取方便,不少游客喜欢收集游玩地的特色明信片,作为旅游纪念品。综合考虑创意性、经济性与主题性,将“福喜抱桃”分割出四个独立形象:Q版阿福、Q版阿喜、Q版水蜜桃和阳山剪影,配以红色的阳山盖章,形成极具地域风情的明信片系列,如图4所示。2.桃购卡冰箱贴以代表团圆与和美的圆形为外框,在原有卡片的基础上内置磁石,使其可作冰箱贴用。并在每张卡片背面印上独一无二的桃形二维码,每个二维码代表一箱阳山水蜜桃,消费者在欣赏桃花的同时可购买一张桃购卡,待四个月后的水蜜桃成熟时,通过扫描桃购卡背面的二维码,提取属于自己的那盒阳山水蜜桃,如图5所示。3.“福•桃”、“喜•桃”留青竹刻情侣书签将“福喜抱桃”形象分离成“福•桃”、“喜•桃”两个情侣形象,书签运用了无锡传统工艺——留青竹刻技艺,在书签上浅雕“福•桃”、“喜•桃”两个形象,且创造性地将桃子的形象抽象成心形,并将其镂空,“福•桃”、“喜•桃”合起来后形成完成的心,由此即保留了传统技艺又满足了现代消费心理,如图6所示。结语带着地域印记的文创产品往往代表了当地的人文历史,只有在对地方特色文化深入理解分析,加以提炼整合设计优化,才能设计出代表地方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而通过文创设计产品可以增加大众对传统地域文化的认识,继而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上,设计师应在创意构思上突破固有的观念和思路,立足于地方特色文化,用专业的设计眼光发现与探索本土文化元素,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当中,才能创造出更多既有艺术美又有本土文化内涵的独特产品,并以多样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形式迎合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徐耀新.江苏地域文化概论[J].艺术百家,2017,33(04):1-06+132.
[2]周怀东.关于无锡惠山泥人的艺术论析[J].艺术百家,2012,28(S2):264-265.
[3]潘春宇,李敏.早期惠山泥人的服饰色彩解析[J].艺术百家,2008,24(S2):212-214+217.
[4]张欣蔚,王进,陆国栋,费少梅,张东亮.基于本体和形状文法的图案构形提取与重用[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03(52):461-472.
[5]石元伍,卫璐.基于形状文法的医院消毒机器人造型设计[J].设计,2019,06(32):120-123.
[6]贺凯怡.基于浙东文化符号的文化产品设计应用研究[J].设计,2019,15(32):126-127.
作者:缪玲 金悦欣 肖家祺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上一篇: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思考
- 下一篇:基于文化旅游沙漠文创产品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