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为导向的产品设计评估

时间:2022-10-03 03:22:44

导语:用为导向的产品设计评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用为导向的产品设计评估

第一阶段:方案设计。设计团队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展开激烈讨论,各抒己见,推陈出新,从人、产品、环境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人与产品的功能特性、工作原理、设计限度、人的能力限度、产品呈现形态、操作条件的可靠性以及效率预测等,并用草图和文字记录创意过程。在经过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之后,确定最佳方案。惰性是人的本性,所以易用性原则是确定最佳方案的首要条件。每个人都在寻求简单的生活方式,简化的产品设计不仅包括尽可能少的结构设计,也包括简单简化的认知过程和操作过程,即“易用”。易用性设计是采用产品形态语义学方法对产品进行设计,将颜色编码、标记编码、大小编码、形状编码、位置编码、表纹编码、操作方法编码等编码方式运用于产品,使产品变得真实可靠,容易被理解。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经验,购买的某种产品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尝试即可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根本不需要查看使用说明书。这种现象充分证明了好的产品设计具备易用性特征,它可以将产品的形态赋予语义表达。有人说,语言是最低级的沟通方式,对产品设计而言的确如此。产品上的开关、按钮、旋钮等控制器,通过简单的形态或者符号就能够给用户很好的指引,无需文字说明。

第二阶段:详细设计。详细产品设计的核心是重复进行“设计——建立——测试”循环。依据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人体尺寸和人的能力限度等确定产品外观和尺寸,并不断测试修正,得到最终方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最佳方案能否成为最终方案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测试方能得出结论。此阶段考验的是产品设计的耐用性原则。产品设计的“耐用”是指产品经得起长久使用,不易损坏,不易引起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市场上同类产品千差万别,消费者在经历了几次不同的体验之后总能确定一款自己中意的产品,这款产品必定经过千锤百炼,最终赢得消费者对它的忠诚度。

第三阶段:总体设计。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全面分析,反复论证产品的可用性,确保产品操作使用与维修保养方便、安全与高效,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并使经济效益、工作效率最优化。新鲜事物能够满足人的好奇心,并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设计要尽可能做到让产品具备趣味性,以达到“妙用”的效果。一根小牙签(图2)一头粗一头尖,即可满足它的功能性,然而有心的设计师将其中一端嵌入两个凹槽,从一个凹槽处折断可以作为使用后的标记,折下来较短的部分也含有一个凹槽用来搁置较长的那一部分,让使用者顿时觉得妙趣横生且细致贴心。正所谓“细节取胜”,好的设计在满足实用、易用和耐用的同时,往往都能博得用户会心一笑,有妙用功效。

第四阶段:小规模生产阶段。将整个系统(设计、详细设计、工具与设备、零部件、装配顺序、工艺师、生产监理、操作工、技术员)组合在一起,对试制出的产品进行人机工程学总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完善设计。很多问题往往都是在这个关键环节被发现的。比如,笔者在“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坐便器进行改良设计,结合“以‘用’为导向产品设计评价”体系经过了前四个阶段的筛选,基本确定了各小组的最佳方案,然而在试制阶段却发现诸多问题,如力学性能问题、模具开模问题、生产工艺问题等,以至于各小组不得不调整方案,最终从五个“最佳方案”中只得到一个可行性设计产品(图3),可见,在正式投产之前的模型制作和小规模生产阶段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设计师是上述整个设计过程的主宰者。作为一个总的协调者,设计师除了以“用”为导向来衡量和评价设计方案之外,还要考虑到产品在生产、销售、使用以及回收中的各种因素:形态、色彩、质地、功能、材料、工艺、费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确保设计过程顺利进行以及设计结果圆满可行。

作者:徐晓莉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