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协同创新
时间:2022-01-09 03:27:17
导语:产品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协同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当前,在产品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的任务关键在于,搭建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的创新应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着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开展并实践了以“项目教学”、“校企合作”等为代表的多种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模式。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在设计类课程中实施的项目教学方法,由于教师队伍年轻化,多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因此教学多是围绕教师自拟的虚拟题目开展。题目的设定往往缺乏真实的实践意义,与设计行业的真是需求偏离。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贯通及衔接度低,难以保证项目教学的系统化。其次,“校企合作”作为增加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教学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参与到企业实习实践中。但是,单一的项目教学模式虽然可以配合产品设计学科课程建设,但是缺乏真实企业设计生产情境,学生较难全身心投入。并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较难保证设计的任务进度,导致毕业设计(论文)与实习实践分离。
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的改革
面向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改革方式:(1)面向“设计竞赛”、“以实习就业为导向的自选题目”及“教师科研课题”,综合考量学生兴趣、专业知识储备及个人能力,有的放矢的进行师生双向设计选题确定,保证设计项目的开放性与系统化。将毕业设计(论文)真题实做,以兴趣驱动设计实践,提升学生参与设计积极性。针对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创新模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创新,挖掘潜能,因材施教,激发设计创造力,丰富设计实践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能力。(2)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聘请企业高级设计人员担任校外导师,能够协同配合校内导师,以创新的“双导师模式”相互促进,既能够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够以企业专题实践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将学生知识体系贯穿并应用于实践,提升学生设计水平,丰富设计经验,“双导师”协同创新、发挥所长,共同完成毕业设计教学任务。
三、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的协同创新
毕业设计(论文)是提升学生独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真实高效的执行并完成教学任务,提升设计实践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中应实施“协同创新”。首先,课程协同创新。在项目教学中,应将教学内容关联性强、具有教学目标层次递进,且课时安排邻近的课程,优化组合为课程群组。制定系统化的课程群组教学大纲,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阶段,将设计竞赛及课题项目进行有效的课程任务匹配,有针对性、阶段性的适时适宜的引导学生对应具体任务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教学,避免课程内容重叠、造成资源浪费。再有,双导师协同创新。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培养中,聘请企业高级设计人员担任校外导师,明确校内校外导师在学生设计实践过程中的权责和职能,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共同拟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评价方式,各司其职。“双导师”的协同合作,能够有效实现学生设计实习环节的过程监控与监督。最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以企业设计需求驱动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将企业实际项目贯穿于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实现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融合,学校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企业实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设计实践中,学校与企业要依据设计实践内容分别给出毕业设计考评成果的设计难度系数和工作量系数。校企协同制定毕业设计(论文)量化标准的创新性举措,满足学生的兴趣驱动,保证了选题适配性,充分激发各主体的能力与优势,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管理、积极参与的协同创新教学模式。
四、结语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协同创新,能够使毕业设计选题真题实做,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实习实践产品投产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今后,在教学改革中将继续以兴趣驱动设计实践、以竞赛、科研、企业项目教学因材施教,有效提升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依据设计任务将关联课程协同创新指导设计实践;充分发挥双导师系统创新资源能力,协同把控设计教学过程;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人才;完善新形势下的产品设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模式,加快设计领域实践教学的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周艳明,吴坚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4):113-116.
[2]王德海,宁碧波.协同式项目教学法的改革与实践——以建筑学专业为例[J].华中建筑,2014,32(04):176-178.
[3]李东晖,申聪,戴小鹏.基于双导师制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4):143-144.
作者:张静 韦伟 石丽雯 单位: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 上一篇: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 下一篇:民间绘画元素在服装设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