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价值分析

时间:2022-02-05 11:10:19

导语: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价值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价值分析

摘要: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主要包括司法实体公正与司法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内容,其实质是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司法公正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公正思想的理论渊源,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司法公正的理论指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当代价值

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主要包括司法程序公正和司法实体公正两个方面内容,其实质是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作为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思想的产生提供理论渊源,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公正实践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司法公正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公正思想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司法公正思想的理论源泉,司法公正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公正思想都渊源于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一)司法公正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利益角度阐释其司法公正思想,明确地提出,司法实体公正上要坚持“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法律成为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司法程序公正上要做到“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任何人都不能交由依法成立的法庭以外的法庭去审理”、法官“应该不偏不倚地做出有利原告或被告的判决。”马克思有关司法公正的思想无疑为司法公正思想提供了理论来源,司法公正思想正是在借鉴、吸取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并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基础上得以产生。同志极其重视司法实体公正,强调立法要公正,他说“我们的法律,是劳动人民自己制定的”,“妇女要同男子一样,有自由,有平等”,“要发动妇女参加劳动,必须实行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则”。在他主持下,制定了体现妇女与男子具有同等权利和地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婚姻法》、《土地法》及《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同志也非常强调司法程序公正,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在谈到宪法实行时指出:“全国人民每一个人都要实行,特别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实行,”并反复告诫党的各级干部要带头守法。不仅如此,同志还特别强调司法公正的本质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公正思想的理论起点。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司法制度实体不公、程序不公批判基础上明确指出: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做到司法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从而真正实现司法公正。当前我国正在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为我国司法公正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成为我国司法公正思想的理论源头。当然,这并不是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公正思想也是对司法公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司法公正,强调制定的法律法规必须公平公正,“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同时,司法程序上也必须要公正,“不管谁犯了法,都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侦查,司法机关依法办理,任何人都不许干扰法律的实施,任何犯了法的人都不能逍遥法外。”和同志也非常重视司法公正,同志指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同志提出要“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习从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这一理论源头出发并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公正思想。习指出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并强调司法实体公正,必须制定公正的法律,“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民主立法的核心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同时要保证司法程序公正,“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是我们党的明确主张”,“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旗帜鲜明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绝不容许利用职权干预司法”。

二、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司法公正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对于我国司法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为当前司法体制改革、实现司法领域公正提供理论指导。(一)指导司法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深层次的矛盾随之出现,司法腐败、司法不正等问题严重地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害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因此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当前的司法体制改革需要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给予理论指导,马克思有关司法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及司法公正实质的思想对于建构和完善我国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指导下,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改革:首先,要完善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建立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司法监督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再次,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始终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并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最后,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公、检、法及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并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完善审级制度,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二)促进司法领域公正的实现。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来建立司法,司法领域才能真正实现公正,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司法公正,从而促进并维护司法公正。由于我国司法领域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权益为根本出发点,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正好契合了我国司法领域公正的需要,为司法领域公正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促进司法领域公正的实现。一方面,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有助于司法人员树立司法公正的法治精神和信仰。一旦广大司法人员相信并努力践行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就能不断地提升司法人员的法治素质,提高其办案水平和质量,树立起公正司法的法治精神和信仰,促进司法领域公正的实现。同时公、检、法及司法行政机关贯彻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把司法公正作为主导观念并加以贯彻实施,这本身就是司法公正的表现。另一方面,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有助于党政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司法公正的实现。大力宣传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让司法公正观念深入到党政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不仅能使党政领导干部积极地支持公、检、法工作,不干预司法活动,而且也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司法救济意识,提升其司法救济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司法领域公正的实现。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强调必须制定公正的法律制度,同时司法程序必须公正,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一)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马克思看来,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法律面前必须人人平等,法律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一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实现了公平正义,就能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用马克思司法公正思想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中真正地贯彻司法公正理念,无疑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一方面,贯彻马克思司法实体公正思想,制定出保障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公正的法律制度,就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确保人民群众获得公平的权利和利益,消除因法律制度不公正、不合理而造成的社会保障不均等、贫富悬殊等社会不公正现象的产生,这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贯彻马克思司法程序公正思想,司法部门、司法人员能够秉承司法公正精神进行司法活动,在司法实践活动做到司法程序公正,其司法过程及司法结果便能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也容易化解,也能使人民群众对司法救济充满信心,同时还能防止司法腐败,这将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民主政治进步、社会秩序稳定和人际关系和谐等,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制度体系的完善。马克思认为,司法公正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人都能自由地、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才智和潜能,“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有关司法公正本质的思想,对于当前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必须大力完善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制度体系,用制度来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大力完善保障人民政治民主权利的制度,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完善保证社会公正分配的制度,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经济保障;完善保障弱势群体的保护制度,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社会保障。只有“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才能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作者:徐凤平 卢维良 单位:西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