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我国的司法原则

时间:2022-10-16 05:20:54

导语:广义我国的司法原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广义我国的司法原则

本文作者:李明华

根据《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这一规定意味着诚实信用是我国民事活动的一项基本准则。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否就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呢?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其功能和效力应覆盖民法的全部规范和民法实施的全部过程。诚实信用原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诚实信用原则仅仅适用于债法领域。只有广义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和效力才覆盖了民法的全部规范和民法实施的全部过程,应将其作为司法原则,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我认为,广义诚实信用原则应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不仅是守法原则,而且是司法原则,并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本文拟就上述观点谈一点看法。

一如何理解广义诚实信用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起源与发展

诚实信用原则最早是作为商业道德存在的,它是市场交易者对秩序要求的升华和体现,在法律问世时逐渐被法律吸收。它作为一项法律规范出现,最早见于罗马法。罗马法中有一种合同叫诚实信用合同,它要求:(1)当事人必须本着善意;(2)当事人必须覆行合同的义务,既包括合同中明文规定的义务,也包括合同中虽未明文规定,但按交易习‘质当事人应当承担的义务—善意义务;(3)当这种合同发生纠纷时,法官拥有自由裁量权。在罗马法中,诚实信用既是守法原则,也是执法原则(或称为司法原则)。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也作了类似规定。这两部法典中,诚实信用原则仅存在于债权法中,法官不再拥有自由裁量权,它只是守法原则。1907年(瑞士民法典)第二条规定:“任何人必须诚实信用履行义务。”(日本民法典》、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也作了同样规定。此时,诚实信用已突破了债法领域而适用于民法的全部规范和民法实施的全部过程。在20世纪后法国、德国也通过司法实践扩展了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和效力。

(二)如何理解广义诚实信用原则

从上述诚实信用原则的起源与发展可以看出,在罗马法中,诚实信用原则是债法原则,但法官拥有自由裁量权,它既是守法原则,也是司法原则。在(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中,诚实信用原则也是债法原则,但法官不再拥有自由裁量权,它仅仅是守法原则,这被称为狭义的诚实信用原则。而在20世纪后出现的瑞士、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典中,诚实信用原则突破了债法领域,适用于民法的全部规范,而且法官拥有自由裁量权,这被称为广义的诚实信用原则。那么,何为广义诚实信用原则呢?所谓广义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本着善意的心理状态来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在民事活动中,既要维系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也要维系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这里的善意是指应不损害其他当事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民事活动中不允许实施欺诈、胁迫和其他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其他以任何不正当手段实施的行为也不允许实施。要全面理解广义诚实信用原则,还应明确以下几点。1.诚实信用首先是守法原则。作为守法原则,它要求如下几点。(1)尊重他方利益,维系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与和谐;禁止欺诈、胁迫。(2)尊重社会公共利益,禁止权利滥用,禁止规避法律,维系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3)尊重交易习惯,承担缔约上的附随义务,包括重要情况告知义务、避免错误陈述、瑕庇告知义务、使用方法告知义务、尊重要约规则的义务等等。(4)切实履行合同义务。2.诚实信用是司法原则。作为一项司法原则,它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要求法官从这一原则出发对案件进行自由裁量。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经历了确认(罗马法时代)一取消(20世纪前)一恢复(20世纪后)的过程。20世纪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有限制的,即必须从广义的诚实信用原则出发。那么,在广义诚实信用原则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1)允许法官从广义诚实信用原则出发来对现有的民事法律进行解释,以精确界定各种法定权利的内涵与界限,以便有关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2)允许法官从广义诚实信用原则出发来解释必要条款不明确的合同,以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志,实现利益平衡;(3)允许法官从广义诚实信用原则出发,对法无明文规定的新型案件作出符合当事人利益的裁量。

二广义诚实信用原则是否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

广义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守法原则,大家都没有异议。但是否将其作为司法原则并赋予法官自由裁t权就有不同看法了。一种认为诚实信用仅仅是守法原则,不是司法原则,不能赋予法官自由裁童权。另一种认为,诚实信用应作广义理解,它既是守法原则,也是司法原则,并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我认为广义诚实信用原则应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理由是广义诚实信用原则与狭义的诚实信用原则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1)扩展了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领域;(2)隐含了法无明文规定的又符合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权利义务;(3)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从这种区分可以看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广义诚实信用原则本身的内容和要求之一。只有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并通过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才能将广义诚实信用原则这一最富“弹性”的原则所隐含的法无明文规定的权利义务得以明示和实现,从而达到平衡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以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目的。

三广义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司法原则的好处与弊端有哪些

(一)广义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司法原则的好处

1.可以弥补法律漏洞。法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社会生活具有极强的变动性。即使法律再严密,也可能适应不了变化多端的社会生活,真可谓法网恢恢,疏而有漏。怎么办?这就需要一条弹性规范来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生活。广义诚实信用原则正好具备这一功能。2.激发法官在司法活动中的创造性。将广义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司法原则,可直接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为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法律依据。法官在司法活动中的创造性可以使法官更好地诊释法律的精神,更好地适用法律,充分地实现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节功能。3.推动民事立法的发展。民事立法和其他立法一样也具有滞后性。通过适用广义诚实信用原则处理疑、难、新型的民事案件,可为将来的民事立法提供司法实践上的成果,以便将来创制的民事法律规范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推动我国民事立法发展,完善我国民事法律。

(二)广义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司法原则的弊端

将广义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司法原则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弊端。这些弊端也正是我国目前不承认法官拥有自由裁量权的缘由。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枉法裁判。将广义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司法原则,意味着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始终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与法官的个人喜好、法制心态、思维方式、道德修养、业务素质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法官的主观臆断完全可能造成枉法裁判,从而背离广义诚实信用原则的精神。2.破坏法律实施的统一性。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其发挥的方向、程度、水平总是各不相同的。同样类型的案件在法官手中完全可能作出不同的裁判,尽管裁判的依据都是广义诚实信用原则。这就可能造成执法混乱,不利于当事人利益得到平等保护,从而破坏法律实施的统一性。3.助长司法腐败。严格说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属于司法权,它不是法官的个人权利,但是这种自由裁t权一旦到了法官手中,完全可能变成某些法官手中的个人权利。这种自由裁t权完全可能变成某些法官谋取个人非法利益的自由权和当事人通过司法程序谋取不当利益的自由权,这样的话必将助长司法腐败。

四片义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司法原则如何扬长避短

(一)改善执法(司法)的人文环境

1.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司法活动不仅仅是司法机关的活动,这是由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司法机关依法共同进行的行为。参与司法活动的公民没有起码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在适用最富“弹性”的广义诚实信用原则时必然造成许多执法上的困难、误解、偏差,这些都可能影响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和案件的公正裁判。2.提高法官的道德修养、业务水平。法官的道德修养、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准确度。具有较高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的法官可以较准确地理解广义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精神,恰当地把握广义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要求,做到准确执法,公正裁判。

(二)完善监督制度

L法院系统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法院系统内部应有一套业务监督制度,监督审判质量。如由审判委员会对本院适用广义诚实信用原则处理的案件进行讨论决定。或者由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这类业务案件进行指导监督,如进行复核等。2.由检察院依法实施法律监督。检察机关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可依法对这类案件实行特别监督。3.社会监督。这种监督包括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除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所有的案件特别是适用广义诚实信用原则处理的案件,应向新闻机构和社会大众公开。通过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来督促法官公正裁判。

(三)提供物质保障、职业保障

1.改善法官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法官作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物质生活上的要求和各种欲望。改善法官的生活条件(如高薪)和工作条件(如办公条件等),可以使法官的基本的生活和工作的欲望得到最充分的满足,使其不想“贪”,为其公正执法提供物质保障。2.改革财政制度。我国法院来自同级政府的财政拨款,这种状况使法院与政府有着非常密切的依赖关系,或多或少会影响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3.职业保障。现在有许多国家实行法官终身制,为法官秉公执法提供职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