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理念的变革与创新
时间:2022-10-21 05:05:55
导语:司法理念的变革与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本文作者:耿文杰工作单位: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司法理念是司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现代司法理念体现在司法体制、司法组织、司法程序中,并直接作用于司法人员,成为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司法改革首先是理念的变革,没有相对成熟的理念指导,容易导致改革的盲目性;司法制度在设计中应该有系统成熟的理念作为基础,理论准备不足会带来制度的不稳定性。回顾我国司法理念的变迁,对我们今天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推进司法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中国古代的司法理念
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着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家国一体化的集权体制、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构成了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超稳定结构。它给我们留下的是各种各样的封建主义文化遗产。在法律制度方面最典型的是,以人治为核心的德主刑辅的治国理论,立法、行政、司法合一的专制体制,刑民不分的法律体系,刑不上大夫的刑罚制度,以义务为本位的法律观念,惧讼、厌讼的民众法律心理。11德主刑辅的司法理念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法律思想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法律思想是在德主刑辅,明刑弼教和出礼入刑等原则下实行儒法合流的。孔子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汉代的贾谊也认为,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道之以德教者,德教洽而民气角;驱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衰。[2]这种法律理念强调道德教化作用为主,法律强制为辅,主张礼治、德治、人治,从而轻视法律的作用,受这种法律理念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一种专制的状态。21无讼即德的司法理念中国古代的国家统治者始终将法律看成是统治和镇压老百姓的工具,而法即刑这一思想是促成这种观念形成与加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将无讼看成一种最佳的社会状态,无讼即德,甚至形成了贱讼观,有代表性的论述即夫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群者也。行须臾之怒而斗,终身之祸,然乃为之,是忘其身者也;家室离散,亲戚被戮,然乃为之,是忘其亲者也;群上之所至恶,刑法之所大禁,然乃犯之,是忘君也。[3]这样的一种法律观念使老百姓不愿或不敢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进而导致中国古代社会权利意识的普遍淡薄,维权意识基本为零。31重义轻利的司法理念义和利,孰轻孰重?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这是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虽然有主张重利轻义的观点,如法家,但儒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儒家的主张是重义轻利,对后世影响深远。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以农为本成了社会成员生存的必要条件。儒家和古代统治者认识到这一社会环境后,推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由此,轻利的价值观逐渐形成,荀子说,工商众而国贫,汉代贾谊说,背本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儒家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又促成了重义价值观的形成。于是,重义轻利就成了中国传统法律理念的一部分。到了近代,在西方思想影响下,中国也曾出现过呼唤民主和法治的思潮,由于缺乏经济基础和社会变革的支持,在中国始终未建立起现代意义的法律制度。
二、新中国建立后司法理念的不断发展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向法制现代化迈开了重要的步伐。但是,因种种原因一度导致了法律虚无主义思潮泛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展开的中国社会变革,实际上是要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也呈现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由于文化传统和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带有自己明显的特色。2世纪7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时,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治国方针,经过近2年的时间,发展到1999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的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中国领导人和全国人民对民主法制认识不断提高与成熟的产物,也与法学理论界的贡献分不开,而司法理念的引导与指引作用尤其突出。在7年代末,中国主要从十年动乱的历史教训来认识加强法制的必要性。之所以发生并持续十年之久,重要原因之一是长期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遗毒仍然是不容易肃清的,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加以制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威。邓小平曾从制度和个人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精辟论述了不切实加强民主政治的历史教训,指出,,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4]改革不可逆转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旧体制的弊端,开放则使人们认识到法制不完善带来的经济壁垒和对市场经济之危害。虽然中国要真正成为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仍有各种现实阻力和不可预见的阻力,虽然中国历史上缺乏民主法制传统,但向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现代司法理念的种子已经播下,长成法治的参天大树是指日可待。
三、中国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司法理念更新发展
(一)社会现实生活的要求因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秩序的更替与重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上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公民的法律意识虽然比过去要强得多,但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维权意识仍比较淡薄。遇到纠纷与冲突,尽量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化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诉诸法律,无讼即德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着人们。人们希望社会安定,能够安居乐业,因此迫切呼唤现代司法理念的变革,建设法制社会。(二)法律制度自身发展的要求建设法治国家,制度建设是根本,是关键。没有完备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不仅难以继承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还难以实现法律文化的创新。制度建设要求完备和完善。一是要完备和完善立法制度,健全法律体系。在现代社会,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人民成了真正的立法者,通过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社会关系日趋复杂,传统的法律部门已不能涵盖,新的法律部门不断涌现,并出现了一些难以用现有法律部门来归属的法律。二是要完备和完善司法制度,保证司法公正。在古代社会,司法制度具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司法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人们盼望为民做主,为民伸冤的清官,这映射出制度的悲哀。在现代社会,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整套完备和完善的司法制度。三是要完备和完善监督制度,实现监督有效。现代社会,我们不仅应该要完备和完善法律制度,还要保证制度的实效性,真正做到法律监督切实有效。任何一种社会邪恶都与制度的缺陷分不开,实现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仍需要制度的保证。(三)司法职业的内在要求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是法官职业本身的基本要求,立法是公正的尺度,审判是公正的艺术,法学是公正的学问,法官是公正的使者。法官肩负着依法独立公正裁判的重任,在一般民众眼里,法官是国家和法律的化身,是社会正义和社会良知的象征。树立了正确的司法理念,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就能通过缜密的思维而将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巧妙地结合起来,熟练地运用法律规则解决各类纠纷,同时在法律出现漏洞或空白时,能够运用法条背后的共同规则对案件进行综合判断,推导出合理的裁判结果。(四)入世的客观要求加入WTO后,涉外经济法律关系走向多元化、复杂化、对审判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无疑会给中国法官原有的司法理念带来冲击,促使其遵循WTO的有关原则来审理案件。如果不能从司法理念上解决加入世贸问题,那么空谈应对WTO挑战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WTO基本理念和原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传统司法理念进行整合和重构。11以独立审判的制度理念取代司法依附的现实观念WTO的司法审查制度对司法机关提出了严格的完全独立性的要求,其关于司法机构独立性的要求与我国宪法规定的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是一致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宪法赋予法院独立审判的地位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状况还无法适应入世的要求。21以平等公正的市场主体观取代区别对待的主体观念非歧视原则是WTO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由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构成,要求成员方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外国企业的产品,平等地对待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一律平等,应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非歧视原则与法院的中立地位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执法者树立平等公正的市场主体观念,严守中立,公平地对待国内外当事人。31以公开透明的程序理念取代司法神秘的传统观念透明即公开,透明度原则具体到司法审判工作中就是要求法院做到审判程序公开、判决结果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公开。透明度原则所要求的公开,除了对法律、法规、行政法规、规章公布和普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公布外,也包括对行政措施及执行程序的公开,而对行政实际做法或者行政惯例的公开是因为WTO透明度原则要求将此纳入审查机制。41以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市场经济理念取代超职权主义的传统理念自由精神在司法理念中的具体体现,即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当事人意思自治包括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内容,其具体表现在诉讼结构中,无例外地要求法官尊重当事人对其实体和程序权利的处分,维护其意思自治的权利。WTO也是奉行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促进贸易自由化是其基本宗旨。入世意味着对市场经济制度的彻底接受,意味着对市场经济规则的遵从,也意味着中国司法体制和法官司法理念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必要转换,超职权主义的观念已无存在的前提,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理念成为必然。51以法制统一的司法理念取代地方保护主义司法部门应利用入世的大好机遇,向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宣战,彻底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阴影,坚决维护国家的法制统一。
四、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推进法制社会建设
(一)人本主义法治理念法律既是一种技术理念,又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把握与探索,法治就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命运的思考、关注和把握过程中的产物。法律的力量不仅在于法律的刚性,也在于法律刚性所包含的对人性关系的确定性和坚毅性,缺乏人性化的法规制度。真正的法治社会,应给予公民包括违法者必要的尊重和关怀,无视公民的尊严和价值,只会引起民众对司法机关的怨恨与愤怒,最终损害的是法律的神圣和威严。而蕴含在法律条文中的法治文明精神,只能通过执法者具体的执法行为来体现。事实上,人文化、人性化的办案效果,会使法律受到更多人的遵循与信仰,对违法者也会有更大的感召力和震慑力。(二)民主主义法治理念真正要实现法治就必须是一种深层次的法治,即全民参与的法治。它不但适用于管理者,而且也适用于公众,法治是一种实践的事业,是全民的事业,它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吸引、充分调动全体公民的主动参与精神。法治化的过程实际上就内蕴着大众普遍参与,并确立神圣信仰和树立忠诚的过程。因而法治不仅是国家(或政府)所关心并努力从事的事情,而且也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或者应当关心并努力投身其中的事情。真正的法治社会中的法治人既是法律的服从者,也是法律的信仰者,既是现有社会的维护者,也是进步社会的推动者。在一定程度上,要建立法治就是要建立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他人行为和自己行为的确定预期。(三)针对主义法治理念法律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受制于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因而法治具有现实的世俗性意义,这就意味着为一国所践行的法治必然是针对主义法治,必须适合自己本国的客观需要。要在中国实现法治,就必须处理好法治理想与国情、法治现代化与法律传统的关系。中国现代法治不可能只有一套细密的文字法规加一套严格的司法体系,而是与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相联系的。与此相适应,中国法治之路就必须注重利用中国的本土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与实际。(四)理性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也是最好的治国方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历了多年封建伦理社会的国家来说,当前最需要的是给法治以足够的重视,但未来我们却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神化法治,我们需要理性的法治,排斥极端的司法理念。法治是治国方略的一种最好的形式,但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只是相对好的治国方式,社会是由道德、习惯、法律、宗教等多种手段来维持的,尽管法治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绝不代表全部,这不仅因为法律不可能规定一切,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法律具有保守性、僵化性、缺乏灵活性等缺陷。因此,法律也应有个限度,以防过度法规化,窒息人们的生活。我们欣喜地看到,现代司法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司法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树立现代司法理念对于加强中国法治建设无疑起到重要的思想前导作用。
- 上一篇:小议司法环境对司法公正影响
- 下一篇:我国法治的司法理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