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网络社交完善路径
时间:2022-06-22 08:31:53
导语:学术期刊网络社交完善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纸媒传播力受限的技术劣势下,学术期刊作为更加专业化、小众化且布局分散的传播媒介,出于时效性滞后、读者群萎缩、发行量下滑等原因,面临尴尬的出版境遇。有研究者甚至预言,无法实现移动出版或链接丰富信息的出版活动最终可能会消亡[1]。为应对传播挑战,学术期刊开启了一场数字化革命。通过学习、借鉴国外期刊的增强出版模式,国内期刊出版主体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以交叉链接和引用等形式突破纸质载体与版面的限制,为传统论文增添生动的研究数据和支撑材料,尝试由平面出版向立体出版的形态转换[2],以此来加快流程、提高读者阅读率、增加发行量或下载量。本文通过提炼增强出版的基本理论,以此来审视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现状与不足,并尝试以建构学术期刊网络社交的途径来实现增强出版的目标与价值。
一、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产生与理念
增强出版是出版产业在当代转型发展过程中依托计算机处理和数字通信等先进技术开发的富数据、富媒体出版模式。采用增强技术的出版物将文字、图片、立体影像和音视频等信息内容融为一体,能满足读者的多感官体验,有利于提升传播效果。
(一)增强出版的产生和发展
增强出版的应用首先出现在国外商业出版领域。以《纽约时报》和《哈佛商业评论》为代表的报刊,为适应消费者对印刷出版物的远离以及互联网产业的竞争,不得不转向网络发行。纸媒出版商与网络服务商合作开发、使用文件传输协议和文本超链接等比PDF格式信息量更丰富、视觉渲染更生动的数字抓取技术,将读者熟悉的纸质出版物转换成可以从网络出版平台自动提取的数字文件,满足读者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获取其感兴趣的内容,并能通过链接推荐不断获得相关内容,满足延续阅读的需要。这种碎片化和自定义的出版模式迎合了读者对于信息精度、深度和速度的阅读需求,扩大了传播范围、增加了用户数量、提高了出版收入。2009年以后,增强出版技术陆续被《自然》、爱思唯尔、威立等期刊和数据库移植到学术出版领域,形成了论文与相关分散的学术资源信息封装成复合数字产品的智能化、可视化、标准化模式,使作者得以借助各种增强形式来支持其论文的科学性与说理性。
(二)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目标与价值
学术期刊增强出版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在传统学术的基础上,将实验过程、科研重点、调研素材、研究数据、辅助信息、出版后评价和数据库记录等丰富的佐证内容以数字化链接永久嵌入论文章节的数字出版形式。此形式已经从初期的STM类(Scientific,TechnicalandMedical,简称STM)学科扩展应用于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论文的出版中,系统的实验室演示、科学纪录片或学术讲座的录音通常比文字描述更能有效地传达研究经验[3]。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目标在于,一方面以直观方式帮助读者充分理解、评判论文的创新性、理论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在高效传播作品的同时,使学者通过作品的网络链接建立起联系,以在线学术交流的方式进行远距离科研合作。一项针对学术期刊增强出版读者阅读需求与作者分享意愿的调查显示,在多项需求与分享意愿中,只有实验原始数据和作者即时通信方式是需求侧与供给侧达成高度一致的选项,分别达到受调查对象的75.76%和81.82%,反映了专业读者与科研人员对于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的对话讨论十分迫切[4]。可见,增强出版最大的价值不只是提高编辑审稿和专家评议的准确性和效率,更是在增强版论文以飨读者过程中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共享与经验交流。通过锁定广大读者的科研专注力,坚守学科发展前沿,完成学术期刊承载的“追求真理、传播学术”的文化使命。
二、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不足与转型方向
国内出版界一直积极谋求数字转型的策略与技术路径,各种运用技术手段对出版环节进行数字改造的尝试,使电子书、数字报刊、网络文学、手机阅读等创新形式不断涌现。学术期刊在此潮流引领下通过在线出版、网络首发、数据库出版、云出版、移动出版等方式,努力为多方位增强论文的完整性、证明力和刊物的学术性、传播力创造条件,涵盖了从传统数字出版到智能数字出版的诸多领域,可以说在技术层面作到了开拓进取、大胆革新。但是,在学术出版的目标与价值层面仍然存在发展程度与方式的不足。
(一)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静态交流功能有待普及与完善
在时链接测试软件、补充数据、扩展图表、声音视频、评议意见等附加资料,属于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静态交流功能。通常情况下,论文的主要思想、观点与论证过程是无须作者进行额外解释,仅依据增强信息的补充和佐证即可阐明的。对于专业读者而言,同时下载论文及其附带增强内容,有助于加深对其科学性、创新性的认知和评价;通过重复实验过程或利用远程虚拟映像检验研究结论,有助于自身快速掌握新颖的科研方法,启发后续超越性研究。所以,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静态交流是读者使用数字阅读设备查阅论文及其增强信息时的智能化人机交互过程,亦即作者与读者之间间接的非正式学术对话。然而,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和作者参与增强出版的数量和意愿并不高,静态交流所提供的补充资料的丰富度和参考价值也十分有限。尽管业内规模最大的数字出版商——中国知网免费提供了增强论文的平台,帮助刊物解决技术难题,但采用增强出版模式的期刊仍然很少。有研究者对我国影响因子前10%的科技期刊调查后发现,在涉及11个学科门类的472种刊物中,仅102种使用了增强出版技术,其中67%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远超过其他研究机构或出版单位。而且,与国外出版实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最具增强出版特色、普遍采用视频增强方式的医药与健康类期刊,在我国却缺乏提供增强资料的积极性,在进行增强出版的9类学科刊物中所占比例最低,仅为14%。而在所有出现过的增强形式中,最能使其他增强功能发挥潜力的“读者评论”和“推荐延伸阅读”两种重要形式的使用频率却最低[5]。这进一步表明,除了普及率偏低以外,已经增强出版的论文还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增强方式不完善等问题。部分论文在编辑加工环节缺乏审慎、科学的判断,为了创新而创新,在一篇论文中嵌入几十个二维码,反而打破了原文结构的完整性,无用的信息也对读者的阅读造成干扰。这反映了出版流程中从“用户友好”的角度设计增强型论文人机交互性的不足,因而无法完全实现期刊增强出版的预定目标与传播效果。
(二)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动态交流功能亟待开发与利用
在前后,编辑对栏目征稿主题的说明、作者对选题思路和研究过程的阐述、同行专家的修改建议、读者的反馈和疑问等信息的公开与讨论,属于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动态交流功能。传统的学术期刊增强出版属于非社交型学术期刊增强出版,作者与编者在提供附加信息后较少关注后续传播影响,增强的内容被动等待读者点击链接来获取;对于读者在研读作为整体的增强型论文全部信息内容后仍存在的困惑或质疑,通常无人问津;而社交型学术期刊增强出版,能够更好地实现期刊增强出版的目标与价值,主动发起对所有增强出版对象的辨析与说明,直面研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和研究方法、结论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可见,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动态交流是读者了解作者、编辑、审稿人科研攻关突破重点、研究成果检验方法与学术水平评价标准等知识和规范的人际交互过程,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直接的学术对话。然而,相较于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静态交流功能,动态交流功能在国内的开发利用率更低。有研究者抽样调查了我国100种高校科技期刊,发现其网站的文献信息扩展功能较弱,只有41%实现了论文界面的跨系统链接;而文献的交互性也更低,仅31%的期刊开通了评论功能[6]。文献信息获取的便捷度与交互性这些重要的用户体验需求尚难以满足,答疑式的研究指导和辩论更缺乏达成的渠道与机会。在阅读过程中,论文阐释环节的缺失可能使部分读者心生困惑、似懂非懂,但苦于没有权威解读为其指点迷津,往往浅尝辄止、不了了之,迟滞了深入研习的兴趣和新理论、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一些采用了开放科学计划(OpenScienceIdentity,简称OSID)增强出版模式的论文,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微信上的官方公众号后,往往只能查询到原版论文的简单语音、文字介绍以及作者信息等,很难获得有价值的超出原论文范围的附加信息和增强效果。在公众号平台中的问答板块,也很少能收到作者的回复。当前期刊增强出版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一斑。
(三)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转型方向应定位于服务学术交流
在我国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中采取增强出版技术加工的不过是沧海一粟。期刊界与学术界鉴于学术期刊传播力度不够和国内论文影响力较小,迫切希望借助增强出版重塑期刊传播范式与科研写作模式,吸引优质稿源在国内期刊发表,提高中国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但是,学术内容生产是期刊传播的核心,学术内容的阅读与理解、消化再创新是期刊传播的使命,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更要为内容的有效传播和学术价值服务。推动传统期刊增强出版的数字化,不能停留在媒体技术表现形式的花样翻新,而应关注学术内容的品质提升。随着5G时代的来临,技术的飞跃必然会促使富媒体表现形式的不断强化,以满足读者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的沉浸体验。但是,如果这些炫技式的传播不能促成学术交流的有效互动、增进科研创新力的承前启后,那么在学术期刊的数字转型中就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反而误导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变革方向,浪费办刊主体的宝贵资源。因此,学术传播既要增量,更要提质,学术期刊增强出版要避免落入“技术流”的误区,而应定位于丰富、精准地服务学术交流。
三、学术期刊网络社交的完善路径
学术期刊增强出版未来转型发展的可行性在于,通过各种数字工具围绕论文思路与科研规律充分开展学术交流,由论文得失的辩论引申出对思维逻辑、研究方法、成果价值等实践性和方法论问题的深入探索,使学术成果和科研工作延续继承性与发展性。因此,开发学术期刊的网络社交功能,走“服务流”的道路将有助于繁荣学术争鸣、拓展科研脉络。基于互联网的学术社交活动可以针对性地及时汇聚学人在从事研究工作时的沟通需求,这种专业性的网络社交关系一旦形成就比较易于维持和加强。目前,国内有不少适合学术期刊开展网络社交的数字平台,期刊自有网站、学科期刊集群网站、商业论文数据库、“两微一端”等模式都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科学统筹,满足网络学术社交的互动需求。
(一)期刊编辑积极维护网络社交中人机交互的有效性
期刊编辑作为与作者、读者和评议专家关系最亲密的“学术经纪人”,最了解专业趋势、研究动态和学术标准,对自己策划主持的科研栏目和经手打磨的学术论文最能如数家珍地说明其选题目的和理论意义。由这样一个学理素养深厚的职业群体继续主导数字转型过程中学术期刊网络社交的增强出版模式是当仁不让的选择。期刊编辑依据增强出版的学术理念和技术要求为整个出版流程提前作好各环节的规划与协调后,首先,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特点和写作规范,分别制订各具特色的增强方案,并通过各种途径广而告之,让公众了解刊物发表范式的变化与进展;其次,引导作者在投稿时就必须按要求统一提交与论文论证紧密相关的附带资料,并根据审稿需要和修改建议继续提供证明研究原创性、真实性的其他材料;最后,将不同类型和作用的增强内容以特定格式、分布合理地嵌入正文,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再利用多渠道的新媒介予以和推送。在这个确保增强效果、各方资源协同的出版传播流程中,期刊编辑还应着重考虑从读者科研生产关切与数字阅读习惯两方面促进增强信息人机交互的有效性。一方面,读者关切的重点在于能够推导出研究结论的重要发现与核心数据,诸如清晰的实验录像、准确的手术片段、制作精良的图表等。这些受制于纸刊局限无法显示的关键内容,通过直观、高清的可视化增强显示,能快速说明研究的原理与方法,满足读者的科研关注。另一方面,增强出版静态交流的模式、格式与结构需要从保持传统出版“叙事精神”[7]的角度出发,强调操作系统的“友善性”,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在提供自动链接知识与丰富数据的同时保证读者阅读的流畅性和思考的专注性。无论读者使用PC端还是移动端模式识别设备,嵌入增强信息的交互界面都应当便利于读者阅读指令的下达和阅读内容的显示。
(二)期刊编辑主动维系网络社交中人际交互的常态化
期刊编辑的首要职责就是传播创新性学术研究成果,因而也是践行增强出版目标与价值的责任主体。特别是在我国学术界科研分享氛围有待进一步营造的情况下,编辑对网络学术社交的启动与引领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前文所述中国科学院之所以在我国科技期刊增强出版领域占有绝对优势,与其“探索利用高科技和自然科学、造福中国和世界”的学术定位与责任担当有着必然联系。只要出版单位坚持正确的增强出版理念和期刊转型方向,持续投入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终将会在各自学科领域打造出有影响力的优秀刊物。当对论文信息的意会不足以实现思想交流时,言传就成为必要的知识沟通方式。此时,通过人际交互的动态交流厘清理解障碍、澄清创新疑点是对增强出版人机交互功能的必要补充,也是彻底实现增强出版目标与价值的必经阶段。期刊编辑应当成为作者与读者沟通的纽带,在完成提前准备好的编辑、作者、审稿人各自增强信息的后,编辑应关注、梳理读者的反馈与疑惑,筛选、释放读者的热点议题和代表性问题,及时告知作者或有关专家作出学术回应;还需运用平台管理权限保持交流讨论的学术性、合理性与规范性,保证社交互动过程的理性与秩序。期刊编辑主持网络学术社交是出版服务重要的后续延伸,有助于研究成果的精准传播和科研范式的热烈讨论,有利于学术界达成理论共识凝练研究方向、杜绝学术不端,有益于初学者了解学术规范、理解学科前沿、掌握研究方法。作者应积极响应编辑启动的出版后论文增强计划,通过在线答疑解惑、诠释研究关切和学理精髓,在启迪他人的交流中得以反思自身科研的改进之处或合作方向。从传统出版环节中的增强设计到出版发行后学术传播效果的持续增强,正是期刊深化知识服务水平、开发科研协同能力的体现,也能促成“神交已久”的学人通过正式的学术对话形成稳定的、见贤思齐的学术社交圈。
四、结论与展望
以增强出版理念为指导实现学术期刊网络社交的完善,不仅能够促进传统出版方式的创新升级,以更智慧的形式传递更丰富的学术成果,而且也能让在线出版的复合内容在学界同仁的交流讨论和质疑辨析中,通过更加显性、可重复验证的方法引发对相关科研主题的持续研究兴趣,领悟做学问的方法与心得,产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繁荣科研氛围,形成广泛参与、经验共享的良好学术环境。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研究与实践除了进一步分析刊物和作者参与增强出版计划的传播效果,不断改进新技术在强化论文表现形式和说理能力方面的运用与组合,还需要摸索出适合组织、调动学者主动开展学术交流的服务模式与评价机制,通过契合刊物对影响因子的追求和学者对学术声誉的渴望,激发他们共同创造并传播更多造福社会的研究成果的积极性,实现增强出版效用的最大化。
- 上一篇:经信局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思路
- 下一篇:饮食文化住区空间场所感营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