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SCI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2-06-04 03:41:00
导语:林业SCI期刊发展现状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我国科研实力持续增长,但是作为科研成果展示平台的学术期刊发展速度却相对滞后,在国际上严重缺失话语权。据统计,2017年,SCI被引频次前1%的高被引论文中,中国作者产出论文14.3万篇,全球占比16.62%[1]。然而与科技论文产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20年,SCI收录的中国期刊仅从67种增加到192种[1],而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052种,因此,被SCI收录的期刊占比不到4%[1],只占SCI收录期刊总数8856种的2%,最终导致中国原创的约95%的高水平在国外SCI期刊上[1-4],表现出科技大国与期刊小国的发展矛盾。“一带一路”倡议的五大内容中,“民心相通”是重点发展方向,而学术出版是“民心相通”中“学术往来”的重要组成[5]。另一方面,林业发展是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性支撑保障[6]。“一带一路”的起点在中国,目前,沿线国家数量已发展到65个[7],然而,65个国家的语言约有2488种[8],且各国学术期刊规范不尽相同,国际标准执行参差不齐,期刊发展水平也不一致。笔者以《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为数据源,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林业sci期刊发展现状,以期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林业SCI期刊共同发展,从而带动各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数据来源与样本采集
在ISI(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2018年的JCR中的67种FORESTRY类期刊中,通过SelectCountry/Region筛选出“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以及中国的所有林业类SCI期刊,共计10种。对10种SCI期刊的语言、创刊年份等基本信息,以及影响因子、发文量等引证数据逐项查找,对于JCR中缺失的信息则通过各期刊主页或网络等途径进行检索补充。此外,又筛选出67种林业类SCI期刊中2018年影响因子最高的3种期刊A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ogy,CurrentForestryReports和AppliedVegetationScience作为对照组。
2结果与分析
2.1“一带一路”国家林业类SCI期刊基本信息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以及中国的林业类SCI期刊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在“一带一路”66个国家所在的7个区域中[7],仅东亚、东盟和中东欧存在林业类SCI期刊,其余4个区域(南亚、西亚、中亚和独联体)均未见林业类SCI期刊。这也与这4个区域的森林覆盖率及林业产业发展有关[7,9],特别是西亚地区,在7个“一带一路”地区中的森林覆盖率最低。从国家分布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的66个“一带一路”国家中,仅6个国家拥有林业类SCI期刊,占比仅为9%。其中,波兰有3种林业类SCI期刊,中国和克罗地亚各有2种,这3个国家的林业类SCI期刊占总数的70%。从主办单位来看,有7种林业类SCI期刊的主办单位是高校或科研机构,其余3种则分别由动物园、企业和学会主办。这个现象与我国的科技期刊主要由高校、科研机构和学会主办的情况一致[10-11]。从语种来看,英语期刊占比60%,另外还有3种英语和所在国母语混排的期刊。这也可以看出,英语出版是林业科技期刊被SCI收录的重要条件之一。由创刊年份可以看出,有2种林业类SCI期刊创办于19世纪。其中,最早创刊的Sylwan期刊发展至今已有200年;中国的ForestEcosystems是唯一创刊于21世纪的期刊,其余8种期刊都始创于20世纪,而其中又有7种期刊在1950年以后创办。从表1还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国家的林业类SCI期刊出版周期都较长。其中,仅2种创办于18世纪的期刊分别为月刊和双月刊,而有7种期刊都是季刊或半年刊,还有1种期刊为年刊。10种林业类SCI期刊的开放获取(OpenAccess,OA)情况则分布较为平均,有一半的期刊是完全OA的。从JCR对于期刊的分区来看,仅克罗地亚的CroatianJournalofForestEngineering是Q1区的期刊,而Q3和Q4区的期刊占比高达80%,中国的ForestEcosystems为Q2区期刊,且该刊创刊仅5年就已被SCI收录,说明其发展比较迅猛。从总体上看,“一带一路”国家林业类SCI期刊的影响力普遍较低。从编委数量来看,除了2种期刊未查到编委信息,其余8种期刊的编委数量为11~71人,国际编委占比为29%~92%。其中,3种Q4区期刊的编委数量都仅为十几人。期刊编委会是期刊的重要学术资源和宝贵的人脉资源,对期刊的编辑出版具有重要意义[12],期刊编委过少,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期刊的影响力不足。因此,增加编委数量或许可以提升“一带一路”国家林业类SCI期刊的影响力。
2.2“一带一路”国家林业类SCI期刊引证数据分析
2.2.1各刊影响因子的比较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可反映期刊近期所发论文的学术影响力[13]。2014—2018年“一带一路”国家及对照组林业类SCI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化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马来西亚的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在5年内的影响因子始终在0.5左右摆动;中国的ForestEcosystems创刊较晚,仅采集到2017年和2018年这两年的数据,但这2年的影响因子都较高,年均达到2.139,再次印证其创刊后的较快发展;其余8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则基本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所有10种期刊中,有50%的期刊影响因子在2018年达到了1.0以上。这也表明,“一带一路”国家林业类SCI期刊总体发展趋势向好。此外,从近5年的影响因子均值可以看出,80%的期刊年均影响因子都低于1.0。根据JCR可知,全球所有67种林业类SCI期刊2018年的影响因子均值为1.596,而排名前三位的林业类SCI期刊近5年影响因子均值都超过了2.5。这也表明,“一带一路”国家林业类SCI期刊的影响力总体还是偏低。2.2.2各刊发文量的比较发文量是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2014—2018年“一带一路”国家及对照组林业类SCI期刊的发文量变化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了罗马尼亚的年刊AnnalsofForestResearch发文量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以及中国较晚创刊的ForestEcosystems发文量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外,其余8种期刊的发文量基本保持稳定。结合期刊影响因子可知,AnnalsofForestResearch虽然发文量逐年下降,且刊期较长,但是其影响因子逐年上升,这说明该期刊采用了降低发文量的方式来提高影响因子的方法。从年均发文量来看,有2种期刊都超过了100篇,但也依旧低于对照组中影响因子最高,也是年均发文量最大的AgriculturalandForestMeteorology期刊。从每期平均发文量来看,有4种期刊低于10篇;而对照组中具有第二高影响因子的CurrentForestryReports每期平均发文仅4.5篇。波兰的SilvaeGenetica期刊影响因子在所有10种期刊中最低,该刊为半年刊,在JCR中未显示其2016年和2017年的发文量,也无法找到该刊物的官方网站以及编委信息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期刊的信息公开程度较低。中国的ForestEcosystems虽然每期发文量不到9篇,且根据JCR来看,可带来高被引频次的综述论文每期也不到1篇[14],但是结合其在10种期刊中最高的年均影响因子可以看出,该期刊所发试验研究类论文的受关注程度及热点程度较高。2.2.3各刊其他引证数据比较引用刊数是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反映被评价期刊的使用范围;平均引文数是期刊当年每一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而海外论文比则是海外作者占全部论文的比例[15]。从引用刊数可知,所有10种期刊中仅中国的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引用刊数超过100,其余9种期刊的引用刊数基本都低于50,这也说明其余9种期刊的使用范围较窄,或文章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小;而对照组中的3种高影响因子期刊的引用刊数则明显较高。从平均引文数来看,中国的ForestEcosystems最高,达到了71.07,其余9种期刊的引文数为30~56;而对照组中的3种高影响因子期刊的引文数明显较高,为57~105。将所有13种林业类SCI期刊的引文数与影响因子进行线性拟合,所得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62。这也表明,引文数与影响因子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16]。海外论文比高于0.90的期刊有5种,0.50~0.90的期刊有4种;而对照组中的3种高影响因子期刊的海外论文比基本都高于0.97。通过对比所有13种SCI期刊的海外论文比和影响因子可知,高影响因子期刊通常都具有较高的海外论文比,但高海外论文比却未必会给期刊带来高影响因子。波兰的SilvaeGenetica期刊海外论文比达到了0.99,但是5年平均影响因子仅为0.356,低于创刊时间最早的波兰Sylwan期刊的5年平均影响因子0.505,而后者海外论文比仅为0.03。这两种期刊在海外论文比差距极大的情况下,影响因子都较低,可能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结合期刊发文的内容进行分析。但从总体来看,提高海外论文比对于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还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海外论文比越高,期刊在全球的知名度就越高,也就会吸引更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和引用。从各期刊作者数量最多的5个来源国可以看出,对照组中3种高影响因子期刊的作者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科研能力较强的国家,而“一带一路”国家10种林业类SCI期刊的作者来源国分布则不尽相同。波兰Dendrobiology期刊、立陶宛BalticForestry期刊和克罗地亚SumarskiList期刊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本身,其中,立陶宛的BalticForestry期刊因具有较强烈的地域性刊名,使其作者数量最多的5个来源国都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因此,尽可能多地吸引科研能力较强国家的作者投稿,对于期刊影响力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国家林业类SCI期刊的发展现状可知,包括中国在内的6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仅9%拥有林业类SCI期刊,期刊主要由高校或科研机构主办。最早创刊的波兰Sylwan期刊发展至今已有20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林业类SCI期刊出版周期都较长,编委国际化程度不高,且Q3和Q4区期刊占比80%。从引证数据分析可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林业类SCI期刊总体发展趋势向好,期刊的发文量基本保持稳定,但总体引文数偏低,期刊的使用范围较窄,海外论文比不高,影响因子总体偏低[17]。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北京林业大学在2014年创办的ForestEcosystems期刊各项指标均接近世界林业高影响因子SCI期刊,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也说明该刊物的办刊理念和思路与国际接轨。因此,可以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的SCI期刊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期刊主办高校“一带一路”建设的服务贡献度[18]。“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所属每个地域片区都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相同或相似性[5],这就为实现期刊的集群化发展提供了有利途径。此外,各片区通过努力打造“一带一路”学术交流平台,吸引各国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开展学术交流[19],也会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优质海外稿件,从而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 上一篇:药物仪器分析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企业战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