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撤稿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2-10-22 11:43:09

导语:论文撤稿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撤稿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近年来,国际学术期刊对我国作者论文的撤稿时常成为媒体广泛报道的新闻事件。今年7月,《自然》杂志撤销了3月份发表的一篇我国学者为第一作者的封面文章;今年10月,《科学》杂志又撤销了7月份发表的一篇由我国两个研究团队联合发表的论文,在国内再次引起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对撤稿问题的关注。

“论文撤稿是科学进程的一部分”

学术期刊对已发表的文章进行更正、勘误和撤稿,是编辑出版流程中的正常操作。《自然》杂志前总编菲利普•坎贝尔也曾表示,论文撤稿是科学进程的一部分。很多问题论文只能在发表后被发现,这时候必然会发生撤稿现象。以前主要依靠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把关,并在后由同行通过重复实验检验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自2010年以来,随着“撤稿观察”(RetractionWatch)和PubPeer等网站的建立,学者发表的论文会接受更多、更直接的审视、质疑和追踪。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论文中的错误以及数据造假、图像重复使用或不当操控等问题被曝光,从而导致更多论文被撤稿。这样的趋势无疑有利于科学共同体更好地进行自我纠错,保障研究成果可信性和质量,以及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科学事业的信任和支持。

论文撤稿的情况非常复杂,而且并不一定都是坏事。例如,有的作者在后发现自己的研究存在错误,或有了新的与之前研究完全不同的发现,从而主动提出撤稿,并因此被给予高度评价。有学者指出,撤稿的真正意义并非是惩罚那些在科学研究中出现错误的人,而是修正工作本身存在的纰漏,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正确的指导。

至于有些论文的撤稿能够引起媒体的关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通常是由于相关问题有一定“戏剧性”,例如某作者的多篇论文被撤稿;由于第三方伪造审稿人意见等新的问题被撤稿;来自某个国家或某研究团队作者的论文被集中撤稿,或发表后曾引起科学界轰动或争议的论文被撤稿。此外,一些学术打假者对论文、图像操控等疑似不端行为的深度分析,以及“撤稿观察”网站等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也促成更多论文撤稿,并使一些撤稿成为社会热点新闻事件。

论文被撤稿的背后存在深层次问题

国内外关于期刊论文撤稿的研究很多,包括对论文撤稿原因、论文撤稿时滞的统计分析,对撤稿最多的国家、机构、个人和研究领域进行“排名”等。政府部门、资助机构和期刊等围绕撤稿问题也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例如,国际出版道德委员会制定了《撤稿指南》,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应当撤稿,如何刊登撤稿启事,以及对撤稿论文应当进行什么样的处理。

对于被质疑存在问题的论文,有些涉事论文作者所在单位也会组织调查,并在确认存在问题后要求或配合相关期刊进行撤稿。涉及我国作者的几起论文被国际期刊集中撤稿事件,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2015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以遏制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以及在审稿环节弄虚作假。2017年,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对《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事件中所涉及的论文逐一彻查、甄别责任,对存在不同程度过错的486人根据问题性质和具体情节进行了处理。今年以来,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论文撤稿等线索,对部分涉嫌论文造假案件进行了调查处理,并在9月中旬对部分已完成调查处理的案件进行了通报。

而另一方面,在《肿瘤生物学》等撤稿事件被处理后,涉及我国作者的因剽窃、图像重复使用等问题导致论文被撤稿的情况仍屡屡出现,且我国作者论文的撤稿在世界各国作者撤稿论文总数中占较大比例,这种情况亟待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研究表明,在科研不端行为背后有许多深层次原因,包括部分科研人员在道德方面的自律不够,相当数量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接受的科研训练不足,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不到位,以及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方面的问题等。因此,只有切实解决这些更具有根本性的深层次问题,而不仅是对撤稿论文作者作出处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亡羊补牢”。在这方面,我国有关部门也已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措施。例如,在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今年7月份的一份通知中,便明确要求“不将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不使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专项资金奖励”。

从根本上保障的可靠性和质量

我国目前每年平均有数百篇论文被撤稿,可以反映出科研不端行为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对这方面问题的严重性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不容小觑。记得杨卫院士在其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曾讲过一件事:2010年,某国际期刊的主编由于被一大学附属医院一位临床医生所中严重的剽窃问题激怒,曾提出所有期刊都应当拒绝接受来自该大学所有学科作者的投稿。后来由于该大学对问题进行了妥善的调查处理,得到该主编和被剽窃论文作者的认可。近年来,也有国外学者在不同渠道发表言论,称期刊对接受中国作者的投稿应更加谨慎。面临这样严峻的形势,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学者研究和的可靠性和质量。

一是各方面应切实加强对科研人员的诚信教育和科研训练。科研机构和科研资助部门等通过教育培训增强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意识,提高他们的责任感、研究能力和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严谨性,将可以更好地避免由于各种原因而损害研究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包括由于能力不足或操作不规范而造成图像处理、统计分析等方面的错误和问题。

二是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学术生态。政府部门应推动加强科技界的作风学风建设,坚持科技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同时对严重危害科学事业发展的问题,包括科研不端行为、“论文工厂”等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例如指导和督促大学和科研机构认真调查处理举报案件,对在PubPeer等网站被质疑的论文进行核查,如确实存在问题或错误应要求作者主动采取更正或撤稿等措施。

三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研究成果的检查监督。目前在德国等国家已有科研机构聘请外部专家或公司对其研究人员拟发表的所有论文进行图像、数据和统计等方面的检查。我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当然不一定采取这样成本昂贵的措施,但应当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对科研管理工作的要求。实际上,通过实验数据或临床案例报告抽查、浏览等简单方式也可发现一些明显的问题,如论文内容明显超出实验数据的范围,或所在作者的研究领域或合作对象方面存在异常等。

四是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应相互配合并保持一定的透明度。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在调查工作方面的沟通与配合,包括组织相关研讨和培训活动,会有利于协调有关政策,提高调查能力和水平,也促进汇集相关线索和资源,共同应对论文和“论文工厂”等复杂的问题和挑战。而调查工作的适度公开和透明,将有利于提高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公信力,并对科研人员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

对科研不端行为采取不同态度和应对措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我国有关方面真正重视及有效应对科学研究和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将促进有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进而为我国科技创新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