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App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

时间:2022-04-01 05:03:06

导语:学术期刊App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术期刊App发展困境与优化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app经过数年发展,在满足移动用户随时随地学术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App开发程度低、市场化推广不足、功能服务薄弱等问题。在供给端方面,学术领域市场垂直狭窄、高竞争壁垒令大量优质学术资源集中在少数头部App手中,市场替代品少;在需求端方面,高校师生及学者对学术文献阅读下载属高频刚需,由此形成的卖方市场让学术期刊App市场化内驱力不足。飞速发展的知识付费行业既为内容产品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变现路径,也因付费产品遇冷出现了优质深度内容的供给缺口,这无异给学术期刊App带来了启示与机遇。本文从我国学术期刊App的现状与困境入手,探讨其优化发展的路径

1知识付费视域下我国学术期刊App的发展现状

1.1市场表现欠佳,发展呈不均衡态势。目前,我国学术期刊App主要分为平台聚合型、垂直刊群型、单一期刊型。因定位小众、内容门槛较高,学术期刊App的下载量普遍偏低,发展呈不均衡态势。平台聚合型学术期刊App因学术资源和资金优势获长足发展,下载量远超其他两类学术期刊App。而垂直刊群型与单一期刊型学术期刊APP因产品基础薄弱、人力物力欠缺而发展疲软。在马太效应驱动下,市场呈两极分化。以“学术”“期刊”“学报”等关键词分别在安卓平台应用商店豌豆荚平台与应用宝平台进行搜索,截至2020年3月10日,我国主要学术期刊App下载量的概览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平台聚合型学术期刊App目标人群广、整合属性强、学科覆盖广,最为瞩目。如CNKI手机知网等头部学术期刊App均依托大型学术数据库平台,内容和资金优势明显,在资源整合、功能建设方面表现突出,其数据可视化、图书阅读、内容排行榜等服务,在市场中颇具核心竞争力。垂直刊群型学术期刊App则聚焦特定目标用户和专业领域,内容及服务的关联度、针对性较强。如中华医学期刊App在提供论文之外,还提供指南库、病例库等服务,还与《中华医学杂志》社合作,打通电商模式,出售相关出版物。单一期刊型学术期刊App由单个学术期刊独立创建,内容来源有限、资金实力欠缺,部分期刊App仅能阅读单一期刊的内容,功能单一,UI设计简陋,App稳定性差,存在闪退情况。1.2知识付费变现路径多元,呼唤深度优质内容。知识付费为学术期刊App的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思路。产品定位方面,以知乎Live、得到App等为代表的知识付费平台以构建双边市场、打造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与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模式来高效配置市场中盈余的知识资源;内容运营方面,针对碎片化阅读、注意力有限的特点,将复杂长篇改造为精简的音频、短文或短视频,便于用户在各类场景下高效吸收信息;用户运营方面,打造知识网红、建立社群聚拢用户,提高名人效应、社交关系对消费决策的影响。这对模式单一的学术期刊App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经过几年高速发展,知识付费融资趋冷,用户逐步回归理性,诸多明星课程流量下滑。其原因在于内容同质化、浅表化、娱乐化,而付费用户则渴望得到深度优质的内容,供需双方的错位让市场出现缺口。学术期刊App则在内容专业性、权威性上优势显著,若能够适应移动阅读客户端进行创新改造,那么具备稀缺性和高价值的学术资源就能收获更大市场、焕发新的活力。

2我国学术期刊App的发展困境

2.1学术资源及学者资源价值挖掘力度欠缺。2.1.1学术资源价值挖掘不足。学术知识较强的专业性和封闭性,给业外人士设置了较高的理解门槛。但在知识付费平台,不乏“学者生产内容”的情况,诸如经济学家陈志武在喜马拉雅App开设的《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通过提炼专业知识的核心价值,推出付费音频课程,获得了成功。反观拥有大量学者、学术资源的学术期刊App,却甚少尝试,仍在照搬纸刊论文,这无疑是学术资源价值的一种流失,让用户难以“走进来”、学术难以“走出去”。学术资源价值的流失,关键在于没有重视对学术资源的深入挖掘,要想扭转这一境况,就需要学术期刊App在保留学术资源核心价值的同时,在内容载体、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解决小众内容与大众需求之间的矛盾。2.1.2学者个人IP价值挖掘乏力。由于学术期刊出版周期长、出版环节多,多聚焦于学术成果而非学者个人,这令生产内容的学者和消费内容的读者联系较弱,难以形成以学者为核心的个人IP品牌。在知识经济兴起的语境下,学术期刊App为学者提供了转型知识KOL、扩大影响力的机会。但现阶段大部分学术期刊App尚缺乏对学者资源的成熟运作。少数如CNKI手机知网App的“学者”栏目,虽然提供了学者单位、研究领域、成果等多种关键信息,但也仅是单向展示,缺乏灵活的双向交流通道,甚少尝试打造学者个人IP品牌、平台用户社交功能。2.2产品建设不足,功能服务薄弱。2.2.1自我创新较少,PC化复刻痕迹较重。通过对平台聚合型、垂直刊群型、单一期刊型3类App进行梳理,发现学术期刊App自我创新较少、PC痕迹较重。主要体现为:第一,核心功能单一,配套功能服务少。单一期刊型App尤为严重,只提供阅读下载功能,几乎无相关服务。一些学术期刊App虽有配套,但开拓的资讯动态、文章推荐等功能均无法解决功能单一、配套功能少的问题。第二,功能稳定性弱、使用体验感差。如全球学术快报提供了OCR功能,但极易卡顿闪退。第三,格式复杂多样,用户使用成本高。目前学术期刊App主要以PDF、EPUB、CAJ3类格式为主,其中适合大屏幕的PDF与CAJ却并不利于手机屏幕阅读。且不同平台的文献格式各不相同,需使用不同软件,这也致使用户的使用成本提高。2.2.2内容形态单一,知识付费模式僵化。移动互联网用户已养成了碎片化阅读习惯,而学术期刊App仍以“纸质论文搬上网”为主,不仅无法满足在手机上“轻办公”的需求,更难以扩大市场影响力。在音频、短视频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术期刊App仍主要靠收取论文下载费盈利,知识付费盈利模式单一。这就导致用户碎片式阅读习惯与深度专业性学术内容这一组矛盾的产生,如何将学术内容与创新形式融合,是学术期刊App所面临的问题。2.3运营模式滞后,学术大众化传播受阻。由于产品的高频刚需及对权威性、专业性的追求,学术出版表现出重编辑而轻运营的特点,导致学术期刊App渠道开拓乏力、产品运营欠缺,而这恰恰都是未能扩大传播、吸引用户的关键问题。渠道拓展上,我国大多学术期刊App并不重视应用的分发,而应用商店是App获得下载的重要渠道;内容运营方面,简单上架论文、内容形式单一,难以让用户形成持续需求与粘性;用户运营方面,大多数学术期刊App并未着力构建平台内的互动生态,单向的学术资源传递忽略了当下读者的“主动性用户”特征,导致二者关系十分松散,学术资源的大众化应用与传播明显不足。

3我国学术期刊App的优化路径思考

知识付费为内容型产品提供了知识变现的路径,并随着知识付费的发展遇冷,出现了优质深度内容的供给缺口。而学术期刊App则富集了优质学术资源,通过转型能有效补足缺口,获得商业机遇。结合学术期刊App面临的困境,可从以下路径进行优化。3.1学术跨界知识付费,构建新型运营模式。3.1.1挖掘学者个人IP价值,幕后精英台前发力。在知识付费时代,挖掘学者的个人IP价值,使其从幕后走到台前进行知识传播,能进一步激活学术资源的价值,在给各种知识付费爆款产品及知识偶像祛魅的同时,引领正确的价值导向。基于学者实现个人价值与平台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双赢需求,学术期刊App可以与学者签订合约,通过作品订阅、付费作品买断、问答偷听付费等多种方式进行薪酬计算。平台还可通过PGC内容社群、联结学者其他作品、学术权威问答等互动形式,充分调动学者盈余时间与学术储备,对接用户需求、提升交流效率。如全球学术快报App为学者提供了“学者成果库”的认领,并在学者主页开设聊天入口,助力用户快速定位学者并交流。互动功能的突出将让学术期刊App由松散的“物-人”关系转为紧密的“人-人”关系,有效汇聚用户,形成与其他学术期刊App的差异化优势。从而有效强化学者个人角色、拉台学者与用户的距离。3.1.2学术内容大众化,创新学术传播形式。学术期刊App虽有丰富的学术资源,但目前大量照搬纸刊论文的做法,反而强化了学术知识固有的专业性与封闭性,偏离了大众需求。因学术知识对于大众而言专业度高、较为晦涩难懂,平台方可建立一支内容制作团队,进行专门的大众化生产。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学术内容,与音频、短视频、条漫等形式结合,将学术产品重构为易于理解的大众“知识”。“追求感官的刺激是用户做出媒介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它关乎自身自使用过程中能否真正地享受到乐趣,感官偏向成营销模式中吸引消费者的突破口”[1]。让内容形式、产品建设更符合用户的需要,是学术期刊App破局的核心。然而,不管学术知识以何种形式呈现,都需对内容严格把关,需对其权威性、严谨性有所要求。目前一些学术期刊App已有所尝试,如CNKI手机知网App提供品得书院、辞书大典等图书资源,拓展大众知识服务领域;上架能进行内容汇编、具有二次创作特性的大成编客,开创用户“编创出版与知识服务”相融合的创新平台。但这仍未真正触及学术期刊的内容资源本身,对学术内容的开放性创作和传播形式的大众化创新还有待突破。3.1.3创新盈利模式,形成知识变现与社会价值的生态闭环。学术期刊App拥有较重的PC化痕迹,尤其在付费模式方面,这难以符合用户现有付费习惯,不利于形成知识变现与社会价值的生态闭环,付费模式急需更新。在用户进入内容产品后以前置内容进行吸引,激励用户付费后期转化,如以免费带动付费、交叉补贴的付费模式,通过产品的前置内容免费,后置内容收费的方式提高用户打开率。此外,还可以构建会员付费体系。用户进行学术创作时需阅读大量文献,这对App非关联机构内的个体用户来说,下载费用难以承担。随着学术期刊App的发展,单点付费形式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需要,而会员付费模式,则有助于网罗更多的用户。3.2打造开放式平台,让UGC与PGC协同共生。3.2.1知识链的构建权力下沉,借力UGC形成知识网络学术期刊App沿用“线性单向”的传播模式,平台反馈机制的缺失难以让用户积极发声,学术成果与用户之间形成区隔。可参照QQ阅读App所增设的“想法”功能,用户只需长按即可针对内容进行评议,被评议的原文附近会出现评论按钮或评论数,其他用户在浏览同一本书时也能点击查看、参与互动。这让PGC作品的探讨从整体下沉到细部,再结合产品界面的设计,让作品的任何细节都能外延出话题热点,极大增强了用户的活跃度、延长了作品的生命周期。而学术期刊App受限于论文格式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局限性,学术内容的价值多以引用、下载等形式体现,细节的话题点、价值性流于消散。因此可开放UGC评议及批注模式,并在框内提供文献检索功能,用户既可以引用论文,也可依据评论观点将所涉及的学术论文、学科流派等信息呈现出来。通过机器识别或根据用户提供的标签来连接相关知识节点,将各类论文在整体或细部上形成知识网络,使得学术触角得以延展,通过用户的触类旁通,还能挖掘出冷门的优质学术成果,让学术服务体系走向立体、丰富。3.2.2整合作者资源,构建新型学术生态相比传统的学术数据库、学术期刊,借助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学术期刊App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整合UGC与PGC的作者资源,一方面是为各类创新型内容形态提供多元UGC来源,以便通过不同的合作形式、盈利分配方式,促进学术资源进行音频、图文、短视频、条漫、H5等形式的新型学术产品运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作者提供多样化的PGC内容,构建与读者的良性交流关系,形成新型学术交流生态。3.3借力技术为学术赋能,形成大众传播的学术平台。3.3.1重视知识图谱技术应用,提高用户检索效率与精度。现有学术期刊App在信息检索方面效率仍偏低,主要表现为用户检索只是获取单篇论文及相关信息,研究时需要手动检索梳理大量论文,工程量大、精度较低,且难以清晰直观地了解学科知识结构、关系与演化过程。加上学术领域各主体间普遍存在着交叉包含的关系,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情况十分常见,这给精准检索带来障碍。而知识图谱技术的应用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大大提高平台检索效率。知识图谱技术是通过对大样本学术信息(如期刊论文、项目基金信息、专利报告等)的分析来对科学知识的结构、关系与演化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2]。它能以可视化图谱形式展现学术关系网络,帮助用户从纷繁复杂的学术沙盘中解脱,获得结构化、立体化、全面化的信息,能更高效地了解学科的核心知识、整体框架,甚至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关系。知识图谱技术还能够实现智能化的语义检索,而非基于字符串“模糊匹配”的信息检索方式,这就意味着“用户能够获取以图形方式返回的、经过加工与推理后的知识”[3],从而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与精度。3.3.2重视算法推荐,实现读者与信息精准配对学术期刊App要长足发展,需要从简单的工具定位跃迁到具有高效率特征的知识服务平台。因此,注重精准投送与个性化定制的算法推荐就具有了重要意义。学术期刊通常以刊物为单位集合出版,内容多为适应刊物定位,而非用户需求,因此当面对刊物众多的内容时,用户难以准确定位所需文献。为提高服务质量和精度,目前,几大主流学术期刊App都陆续由单一的搜索引擎扩展新增了复合式的推荐引擎。例如,全球学术快报App上架了“猜你感兴趣”、CNKI手机知网上架了“猜你喜欢”等栏目,可见用户的个性化服务与内容推荐已成为学术期刊App的发展趋势。但是,现有的资讯、内容推荐还依然停留在低层次的分发,并未能准确对接用户的偏好。譬如全球学术快报App“猜你感兴趣”所推荐的文献多以自然科学为主,难以依据个人检索、下载、阅读的文件进行精确推送。针对上述情况,就要求学术期刊App建立用户需求与反馈研判机制,进一步完善平台标签机制,对用户、期刊、学者、文献等多个相关主体进行标签分类,再从标签出发进行用户画像。通过用户使用路径及其社交化行为反馈,如点赞、评论等正向反馈以及打开率低、取消订阅等负面反馈,进行标签对标。以算法数据来辅助内容制作,最终达到读者与文本的精准匹配,实现平台与用户的协同共荣。3.3.3重视5G技术应用,打造跨场景的智能化服务。2019年,我国进入5G商用时代,这为学术期刊App构建跨场景智能知识服务平台提供了契机。5G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低功耗、大规模设备连接等优势,通过赋能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将解开由技术局限带来的创新枷锁。5G技术让沉浸式场景互动、多感官体验与实时互动、交互式叙事与拟像操控、AGC产品等出版产品形态得以有实现的可能性[4],5G融合AR或VR技术等沉浸式新型传播形态将成为现实,这为学术期刊的产品形态、服务模式的突破性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5G技术将进一步丰富学术期刊App的场景应用,为远程科研、智慧实验室、多点协同科研等智能化场景赋予技术引擎。跨场景智能化服务的实现将促进用户体验个性化、使用场景泛在化、产品功能多样化,最终让学术资源充分涌流,促进学术出版的创新式发展。

综上所述,学术期刊App面对学术资源价值挖掘力度欠缺、产品内容建设单一、功能服务薄弱、运作思维不足等问题,应充分借鉴知识付费平台的成功路径,发挥其富集优质深度内容的资源优势。在知识付费行业出现优质资源供给缺口之际,深度挖掘学者和学术资源、改造产品内容形态,创新盈利模式;打造开放式平台、激活UGC与PGC活力;充分运用知识图谱、算法推荐、5G等先进技术,助力学术期刊App构建良性发展生态闭环。

作者:罗弦 李旭华 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 2.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