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空间再造文献计量分析

时间:2022-03-12 04:32:24

导语:图书馆空间再造文献计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图书馆空间再造文献计量分析

空间再造是指图书馆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的借阅格局,创造以分享为主体的、能够满足读者阅读、研修、检索、视听、交流等需要的公共空间,从而吸引读者到馆阅读并参与活动,促进图书馆与读者、社群及社会间的联系。由于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图书馆必须重新反思自己,通过参与社会发展变革来体现自身的价值。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藏书和借阅理念已经难以满足读者需要,图书馆的到馆人数在全球普遍呈现下降趋势,而近些年各地新馆建设的热潮从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读者到馆,这使得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研究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了解国内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拟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国内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希冀得出的结论能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思路

(一)数据来源。采用清华同方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数据来源,检索时间为2017年10月26日,以“主题”为检索途径,以“图书馆”并且“空间再造”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得到检索结果为92条数据记录。(二)研究思路。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相关文献的发文量、高产作者、期刊分布、高产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其研究现状,然后对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和主题分别归类分析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二、文献调研与分析结果

(一)发文量统计。发文量能够揭示某个领域的学术发展速度与发展趋势。表1是2012~2017年的国内空间再造领域的发文量,截至检索日期,2017年可能还有部分文献没有上传到数据库中,预计该年份数据应该多于45篇。结合表1和图1,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研究文献最早发表于2012年,文献产出自此开始不断增加。很可能是由于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3月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因此,从2015年开始,发文量迅猛增长,预计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研究仍然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二)高产作者及高被引作者统计。统计作者发文量可以识别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本研究的热度和关注度还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选取发文量两篇及以上的3位作者作为高产作者,每人只有两篇产出,如表2所示。文献产出最多的是郭卫宁,其所在单位之一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该机构是全球顶级的信息管理学院联盟成员,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教育与研究机构。论文的被引频次能够揭示其学术影响力。截止检索日期,被引频次排在前七位的高被引作者有12人,如表3所示。这些高被引作者中,有8位来自高校图书馆,3位来自公共图书馆,1位来自党校系统图书馆,说明高校是图书馆空间再造的重要研究基地,同时,身处一线发达城市的深圳图书馆在空间再造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在了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前列。被引频次排在首位的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肖珑,她长期从事数字资源建设、信息咨询与用户服务、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人文社科资源与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表2和表3,我们可以看到,高产且高被引的研究者数量还有待增加。目前只有蒋萌和周久凤既是高产作者,又是高被引作者。(三)高产机构分析。在2篇以上的高产机构共有10家,绝大部分都是高等院校的图书馆或者信息管理系,如表4所示,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深圳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信息管理系,这再次验证了深圳图书馆在国内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方面的学术实力和对图书馆学学科领域新问题的灵敏性。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也在高被引机构的行列中,也说明了其学术实力不容小觑。(四)载文的期刊分布。载文量在4篇及以上的期刊有5种,所载文献总数为22篇,占全部文献的23.9%,如表5所示。这10种期刊全都属于图书情报领域,其中有三种都是CSSCI来源期刊,表明对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研究主要来自图书馆界的专业工作者,且核心期刊更加关注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研究,因此相关主题的载文多于其他刊物。(五)高频关键词分析。关键词体现着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作者对文章主题的精炼。高频关键词代表着一个领域的研究热点。92篇文献共有出现频次大于等于3的关键词10个,出现频次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空间再造”、“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见表6。“空间再造”和“图书馆”都是论文的检索词,是本研究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空间”作为空间再造的主体,自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创客空间”是一种新型的空间形态,是整个空间再造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空间”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在《绝好的地方》中提到的,是除了第一空间(住所)、第二空间(工作场所)之外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一空间中自由、平等、畅快地交流。“创客空间”和“第三空间”作为近年来最为流行的空间概念,预示着空间再造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图书馆无论想打造什么样的空间,服务的转型和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服务转型”和“服务创新”是图书馆实现空间再造过程中所秉持的核心理念,是本研究的工作基础,同样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六)主题分析。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当前国内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对以上检索结果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在阅读这些文献的摘要及部分全文的基础上,将图书馆空间再造方面的文献主题分为九个大类,具体见表7。根据以上表格对图书馆空间再造论文主题的热点分析如下:关于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实践与策略、路径的文献数量最多,有50篇,占全部文献的54.35%。同济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在图书馆空间再造方面积极探索,进行了科学规划和具体实践,获得了明显的示范效应。一是更新理念,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二是建立与完善图书情报机构与社会用户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的体制机制;三是注重积累资源、创新技术空间和提升馆员素质,为图书馆空间再造提供资源、技术、人才支持。关于图书馆新型空间的功能与特性的文献有7篇,占全部文献的7.61%。图书馆实施空间再造,就要在保留传统的藏书空间的基础上,新增大量的服务空间,为用户提供学习知识、分享体验、交流心得、感受文化的场所,强调用户的参与度和空间的开放性,强调空间的舒适、人性、环保、智能等特征。关于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手段的文献有7篇,占全部文献的7.61%。图书馆实施空间再造,就要多措并举,使图书馆的物理空间成为一个更大的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为目标来聚集服务资源,形成能够整合信息资源、创意、活动、社交等多元功能的新型服务空间,从而吸引广泛的公众参与。关于发达国家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启示有6篇,占全部文献的12.00%。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普遍将绿色生态理念应用到实践中,在注重用户体验、培养阅读兴趣、激发读者创意和营造别致氛围等方面花费了相当的心思,努力构建了极为人性化的阅读空间,打造出了图书馆空间再造领域卓越的文化品牌。关于图书馆空间再造评估的文献有3篇,占全部文献的3.26%。通过构建结构合理、体系完备、指标明细的图书馆空间再造评估体系,能够为空间再造指明方向,推动空间再造良性发展。国内图书馆空间再造评估还需完善配套机制,努力建立空间价值与用户成果之间的关联,通过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来保障图书馆空间真正用在用户最需要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发挥对用户教学科研等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受到数字技术时代的挑战,其空间的布局和功能亟待再造,亟需由传统的纸质藏书为中心转变为满足读者学习、交流、体验等需求的场所,在这一大背景下,图书馆空间再造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各类具有上述布局和功能的多样化新型空间如创客空间、第三空间等的出现都是这个趋势的具体体现。根据以上对图书馆空间再造文献的定量定性分析,可以看出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实践与策略、服务理念与服务手段、发达国家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启示、图书馆新型空间的功能与特性等都是目前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研究热点。同时,空间再造的评估体系、内涵结构等问题也更加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在图书馆空间再造的未来发展中,必然会在这些方面加以完善,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研究必将逐步走向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