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关系

时间:2022-01-12 10:39:10

导语: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关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技期刊与学科建设关系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记录和交流的载体,是科技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风向标,其兼具科研成果首发、学术评价把关、学术发展和学术传播推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科建设是指学科主体(如高等院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121。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被视为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131。科技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传播、交流和存储的主要载体,是科研成果产出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41。科技期刊通过对学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服务与导向功能PM51,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学科建设二者相辅相成'2015年11月国务院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171,提出了“双一流”,即国际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构建,其强调了学科作用的基础作用,要实现“双一流”建设,一流的学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石181。本文主要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为例围绕科技期刊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和“双一流”背景下科技期刊促进学科建设的主要实现途径进行阐述。

1科技期刊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1.1科技期刊是学科交流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传播的重要渠道,记录和传播科研成果从而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是科技期刊的历史使命191。任一科技期刊都有其服务的主要学科与研究领域,也往往见证着该领域学科的诞生与发展,研究者们通过汲取他人的研究成果,从而实现学术研究在该领域不断创新与完备的可能性。同时,科技期刊是学者们思想交流与学术探讨的重要平台,为研究者们提供了相互学习、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使得学术在研讨中得以发展,思想在碰撞中砥砺,创新在交流中得以激发。日趋便利的网络环境为科技期刊的及时更新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也使得学术思想的传播越来越不受地域限制,这些都为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1.2科技期刊引导学科建设的发展科技期刊不仅能够传播、记录学术研究成果,还能够引导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在符合国家科技方针及政策的前提下,科技期刊的覆盖领域往往与当前重点研究领域与最新研究方向相契合。这一方面可以及时反映当前科学研究重点,另一方面可以引导科技人员的研究方向,引导本学科或本领域学术研究方向,发挥学术研究导向作用。本质上来说科技期刊的传播思想往往与人类科学发展方向一致,能够反映人类认知上的最新动向,而这些发展方向是推动学科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力。学者们通过发表在科技期刊上的先进研究成果,记录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为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最新思路,从而刺激学科建设不断适应当前热门研究领域。1.3科技期刊促进学科创新从学术上看,创新的基本条件包括知识积累、学科交叉和学科前沿知识积累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是实现学科创新的重要技术路线,学科前沿是学科创新的目标领域。而科技期刊因其学术性、时效性、前沿性等特点,能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继承与发展,在此过程中实现学术知识的积累,并不断推动学术研究理论体系、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成熟[111。学科交叉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往往能够碰撞出更具创新性的成果,已越来越被研究人员所重视,科技期刊的广泛传播性、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为学科交叉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学科创新中,没有科技期刊这种载体对创新知识、创新技术的传播与应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发展将举步维艰。1.4科技期刊促进人才培养科技期刊的基本功能,就是反映学科研究和发展的最新成果(或最高成果)和最前沿动态1121,而人才培养既是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又是学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科技期刊在科研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尤其对于初次进入研究领域的研究者而言,首次写作往往最具挑战,但同时也可以助其成长。对不同期刊的探索有助于扩展他们对不同领域的认识,对文章的改进过程也可以帮助他们对所研究领域产生更深的理解,与期刊编辑的交流可以帮助他们掌握研究范式,提高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科技期刊传播的知识和信息以科研成果、技术创新为主,具有前沿性的知识以及系统的理论,对研究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研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均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和提高[111。同时,科研人才的发展保证了科技期刊的质量,反之,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又是科研人才交流学术思想、探讨学术观点的重要平台,二者交互作用为学科建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或科研机构对人才的评价机制以及对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视也决定了科技期刊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双一流”背景下科技期刊促进学科建设的主要实现途径

2.1促进新媒体融合发展科技期刊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科研成果展示交流提供了载体和工具1131,高效的学术交流和最新科技动态的传播有助于促进该专业内的教师或科研工作者掌握该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动态前沿,以启发新的研究思路,从而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因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有必要提供较为开放、便捷的交流平台。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1141,指出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重点任务在于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加强重点平台建设、扩展内容传播渠道、拓展新技术新业态、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基于此,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更应该顺应时展,形成立体多样、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作为传统纸媒,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与其他纸媒一样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其在时效性和互动性方面表现不佳1151,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受众范围,也即限制了广泛的学科交流的可能,而强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促进新媒体融合发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现状。智能设备和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为新媒体的大行其道做了些许注脚,同时也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加快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等传统纸媒和新媒体有效融合发展需要在保证内容的前提下革除思维定式,找准新媒体在传播方面的优势,因势利导、技术先行,利用各种合适的新媒体技术传播学术知识?。目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新媒体融合主要有几种方式。第一类是构建科技期刊杂志主页,在网页与期刊杂志内容相关的一切动态丨目息,网页的形式较传统方式有若干优势:其一,该种媒体方式改变了科技期刊传统以邮箱投稿的方式,强调了作者以自助方式的一站式投稿,极大地简便了投稿流程,从而为更广泛的学科相关的学术交流提供了简易途径;其二,网页形式可以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大大弥补以往期刊杂志纸媒信息量少的不足;其三,与其他多媒体形式类似,网页的媒体方式可以依据科技期刊自身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板块、模块等,既能尽可能地显示科技期刊王题,又能通过别具一格的形式和内容设计吸引读者群;其四,与传统纸媒的最大不同在于网页等媒体形式可以增大与作者读者的互动空间,扩展了互动内容的多样性。以《环境与职业医学》为例,该杂志网页分为王页、期刊介绍、在线期刊、投稿指南、常见问题等板块,其中王页既包括以作者和审稿专冢为导向的作者中心和审者中心,又包括期刊杂志过刊、当期目录以及下载排名和优先出版情况以便于读者查询,还包括面向所有读者的新闻动态、信息公告、饵卢、聚饵、写作原地以及热门标签等fe块,满足读者多样化的知识获取需求。第二类是构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微信公众号或移动终端APP等,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芫善,部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或移动终端APP在功能和内容上的优势可以与网页别无二致,旦较网页而言由于其可以在各种智能终端设备上使用其便捷性尽显。以《中囯寄生虫病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微信公众号为例,公众号聊天页面设置了“在线阅读”、“稿件查询”和“关于我们”三个板块,“在线阅读”又分为“当期文章”、“过刊/刘览”、“论文检索”可便于读者查询杂志相关发表文章,“稿件查询”可以方便投稿作者、审稿专冢和编委成员进行相关查询和接收信息,“关于我们”可以查找期刊杂志的相关信息和动态。另外该公众号不定时推送各种王题相关的资讯信息,比如介绍新方法、提供新会讯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读者获取更多学科知识的需求。22重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评价,不断提高学木影响力科技期刊评价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科技期刊的学木影响力1171,较大学木影响力和较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往往能吸引高质量的稿源,经过新媒体融合可以将优质的研究进展广而告之提升读者群的学木水平,继而推动学科建设。目前囯内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王要有三大体系,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王持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中囯科学技木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囯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以下简称《引证报告》)以及中囯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中囯学木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木)》(以下简称《影响因子年报》),三大评估体系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大类的分类和评价指标存在一定区别和联系。2014年版《要目总览》—通过对被索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他引影响因子、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发文被弓脂数和互弓脂数10个指标进行加权平均确定了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排序包括《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在内的前27种期刊为核心期刊。2016年版《引证报告》1191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的各亚类王要归入“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综合”、“流行病学、环境医学”和“卫生管理学、健康教育学”三大学科分类,分别涵盖17种、24种和25种科技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年报》?中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学科王要分列在“医药卫生事业管理”和“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两大类,分别包括34种和88种科技期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王要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见表1。综合而H,三大评估体系的评价指标、学科分类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高水平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期刊总是在各评价体系中表现出众。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为例,其在2014年版《要目总览》中经过对245种预防医学、卫生学类专业期刊10个评价指标的加权平均后位居第一,在2016年版《引证报告》中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类期刊类别的核心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中均排名第一,2016年《影响因子年报》显示其各指标表现优异,具有极高的影响力指数。就收录情况而言,《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是2014年版《要目总览》中为数不多被Medline收录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别的科技期刊,吸引了众多包括高校在内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一线工作者的学习,进而可启发其在所属学科专业的研究思路,比如据2016年版《引证报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年核心总被引频次达到5166次,是核心总被引频次第二位的近2倍。《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6年版)(13类)可被引文献量、可被引文献比、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引用期刊数、被弓丨期刊数、他引总引比、互引指数、WEB即年下载率、总下载量、量效指数

2017年1月国务院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强调“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支持建设一百个左右学科,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1211,而“双一流”的五个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均是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作为学科交流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可以引导学科建设发展、促进学科创新以及促进人才培养,为推动“双一流”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科技期刊在促进学科发展过程应注意促进新媒体融合发展,在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既强调新媒体技术创新和驱动的同时,又始终充分体现科技期刊的学术导向,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此外,科技期刊应重视主流评价体系的期刊评价,不断提高学术影响力,在扩大学科学术传播和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与学科建设互为辅助互相促进。尽管科技期刊自身发展还存在论文学术质量、信息传播时效性不尽如人意等问题,但在学科建设和学术传播道路上,我们不惮于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