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学术期刊编辑特征

时间:2022-12-18 04:08:12

导语:医学学术期刊编辑特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学学术期刊编辑特征

医学学术期刊的特点

目前医药卫生期刊数量为1371种,是整个科技期刊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每个医学专科均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甚至某一器官、某一种重要疾病或者疗法都有专门的期刊;当然也有跨专科的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从载体形态看,以印刷出版型、电子视听型为主,按趋势发展推测,将来的网络出版期刊或将占据优势。对于医学编辑来说,出版一本专业性极强的医学学术类刊物,不仅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丰富的医学常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对科学研究的程序、科研设计、医学统计学及论文写作非常专业,当然还要熟悉图像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站建设、网页设计这些当前网络出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这样才能在收到一篇稿件后,对研究内容的创新性、科学性、科研设计、研究深度以及出版可行性等问题进行初步判断,作出正确的初审意见以及后续的处理工作安排。医学期刊的编辑来源存在学科多且不固定性。我国的编辑人员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即非编辑学科班出身。以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成员组成分析,年青编辑多数毕业于医学院校,部分来自于英语、汉语言学、计算机和多媒体制作、医学信息、情报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而年长编辑则多是来自于临床科室,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但当前这个人员所占比例正在缩小,或是兼职编辑,没有经过出版专业的培训。作者所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期刊中心,下属9本医学期刊,内容包括普通外科学、肾脏病学、神经内科学、显微外科学、血管外科学、护理学、影像与放射学及胃肠外科学,并延伸到肿瘤、器官移植、临床营养等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的25名年青医学编辑中毕业于医学专业12名,公卫和统计学专业2名,英语专业4名,新闻学1名,护理学2名,医学信息学2名,其他专业2名。

二新入职医学学术期刊编辑常存在的问题

医学学术期刊所涉及的政治内容并不如其他科技期刊常见。不过如果是译文刊物或者作者涉及国外科研人员,还有一些研究对象、实验材料的来源上,在著文中有时会无意或有意出现与我国国家主权、法律、法规相悖或模糊不清的内容或观点,编辑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妥善处理这类问题。某些医学学术期刊编辑在防范学术不端工作中缺少主体意识,初审时未通过多种途径查询学术不端,甚至铤而走险,协助不法者进行学术不端行为者,从而出现“人情稿”、“照顾稿”。2016年8月22日《人民法院报》曾刊登一篇文章《医学期刊女编辑的另类“权谋”》[4],警示我们内容类传播产品的运营都应坚持“慎守其真”(《庄子•渔夫》)的精神,加强职业教育的同时,要着重强调诚信建设,重视守护科研环境,恪守学术底线,摒弃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医学学术期刊编辑,从业后不仅要策划完成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甚至还要牵头举办医学主题论坛和学术沙龙,因此编辑人员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与主编、编委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读者、作者、审稿者之间的关系,共同办好期刊及学术活动。而且现在的编辑部工作还涉及到和印刷厂、邮局、出版管理部门的工作沟通,不能顺利沟通,可能会造成出版、发行渠道不畅。然而目前一些内向型办刊模式和定位以及部分编辑的性格原因,容易造成“闭门办刊”。编辑存在与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沟通不够,与其他有关部门及同行编辑缺乏沟通等一系列问题,容易导致出版工作失误、信息落后等不利局面。随着医学飞速发展,各专科之间不断地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精准医疗、转化医学、遗传基因、机器人技术等应用技术创新名词的涌现,学科知识的综合水平越来越高。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和透明化将对大多数医学编辑的知识获取能力提出挑战。专业局限性也会降低编辑的新知识获取能力,反映为不能了解和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影响到期刊的选题策划。医学学术期刊编辑除应具备创造性、综合性、多维性、严密性、灵活性及比评性思维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统计学思维和英语思维[5]。事实上,统计学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应用科学,而我们的医学学术期刊编辑们没有学会、没有用对或者没有表达正确,关键是因为对统计的理解有误或统计学习脱离实际、实践不足。目前国内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的质量不容乐观,尤其以医学名词术语的问题较多[6]。英文摘要的好坏与论文被国际同行检索和是否引用的关系密切。总之,医学编辑需要多种知识技能,并将这些知识技能有效结合起来,面对新稿时多重思维能力协同作业,才能正确审稿、完善稿件的各种问题。而新入职编辑在这方面往往欠缺,处理稿件时易片面,不利于医学学术论文的处理。

三常规的再学习内容

知识就是力量,时刻勤奋学习,才能做好一名医学学术期刊编辑,现在国家和各地新闻出版局、用人单位以制度形式确立的再学习内容主要有:对于刚刚入职的医学学术期刊编辑,还没有取得从事出版专业岗位工作的上岗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辑从业者只有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初级或中级职业资格,才可以进而取得《责任编辑证》和聘任相应编辑职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用书包括出版专业基础(初级、中级)和出版专业实务(初级、中级),从“应知”和“应会”两方面阐述出版专业知识,编辑人员取得了相应资格,说明在出版专业知识、语法、修辞、逻辑、著作权等方面具备了编辑人员的基本条件。编辑任现职期间,应当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才能进行责任编辑证的续展登记。现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各地新闻出版广电局、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高校期刊学术团体也会组织编辑进行面授学习。工作紧张的编辑也可以在远程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参加在线培训,以完成年度继续教育。针对职业编辑,每个单位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和人事考核途径。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期刊中心来说,除招聘考核外,还要参加为期三年的流动编制考核(工作业绩及出版编辑知识的笔试考核),按照《中山大学出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例》,明确规定了出版专业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再到编审的各级职务资格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出版相关的论文。因此,在每一级的职称聘任道路上,虽然条件要求不能完全科学,但每个阶段都会促使编辑在某些方面有切实的进步,使得编辑能力有所提高。

四知识体系建立的其他若干考虑

医学学术期刊的管理部门应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健康的工作方针,坚持事业为上、学术严谨、锐意进取作风的单位文化,以老引新,辅助以qq群、官方网站、微信平台等渠道加强编辑教育,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编辑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编辑工作是严谨的、枯燥的,但在精神上可以是很丰富的,“思想引领”可以指引每一位医学编辑在工作中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以《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为例,该杂志的主办单位是中华医学会,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主要承办单位。编辑们除了要参与中山大学举行的员工学术教育、社会实践,学习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定期刊发的《杂志通讯》、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刊发的《电子期刊工作通讯》,还要经常参加学校、医院的名师论坛、国内外特邀专家论坛以及文化沙龙,这些能极大地提高医学编辑的学术活力并开阔编辑的学术视野,同时这些也能加强对医学编辑职业信心、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自律方面的宣传教育。而《杂志通讯》和《电子期刊工作通讯》,不仅有助于医学编辑人员了解国家对医学期刊的出版管理规定,熟悉出版社对系列杂志编辑、制作、出版、发行管理办法及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能广泛吸引各医学编辑参与到部门的文化建设中来。同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期刊中心还鼓励编辑们加入各种相关的QQ群,有疑问能积极发问、有针对性的提问,提高工作效率。(1)提高医学专业知识:除了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外,鼓励旁听其他专业课程,到临床科室和实验研究室去锻炼,参与科室查房、病例讨论,提高医学编辑的临床知识和医学实验操作方法,并在实际编辑工作中获益。(2)提高统计学水平:医学统计学是从事生物医学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由于统计本身的复杂性及易错性,普通医学编辑在统计面前仍然是困难重重,很多医学学术期刊不得不配置专业的统计学编辑。因此,医学学术编辑有必要学习统计学知识,参加各种形式的统计学培训班,结合工作中积累的各种研究类型,进行一些医学统计的实战练习,在统计学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取得进步。(3)提高英语编辑水平:对于英文版期刊来说,编辑还要有过硬的中、英文功底,以方便与作者、专家进行口头语言交流以及进行文献检索阅读。培养优质、高水平的双语编辑人才,是医学学术期刊适应国际国内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我国编辑素质的必然要求。(4)提高医学论文报告质量的水平:医学期刊的质量则取决于医学论文的报告质量。医学论文的报告质量即是指论文写作是否遵循了科学报告的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相关的规范、标准如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排规范、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CONSORT)声明[7]等对医学论文写作、编排等都有详尽的要求。医学学术编辑必须掌握这些标准、规范,才能科学规范地编辑论文。(5)提高视频编辑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医学期刊的内容和出版方式都有所创新,视频素材在表达信息内容方面表现出其强大的技术优势。这就要求编辑属于复合型人才,不仅具备专业医学编辑的功底,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视频制作技术和创作思想。我们应该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增强视频编辑的培训,加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不断提高视频编辑专业素养。(6)其他编辑水平: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兴起对以传播科技信息和知识为主旨的专业刊物来说,更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求医学编辑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熟练操作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和网络工具,了解网络平台建立、运行及维护的相关知识;思维活跃,思路清晰,热点敏感性强,有较强的网站专题策划能力(1)编辑应与同行多交流:知识有很多是不能从书本、文献上获取的,同事、同行间的交流,向资深的编辑请教和学习,可以帮助积累编辑经验、妥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充分把老编辑的作用发挥起来,利用“传、帮、带”引领新入职编辑尽快进入工作状态。(2)加强信息获取能力:医学编辑必须要充分运用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这是每个医学学术期刊编辑日常必须做的事情,利用数据库检查新颖性及创新点。同时还要翻阅相关学科的杂志、登录学科内其他重要刊物的专业网站,根据时间宽松、重要度及兴趣程度,选择题目浏览、摘要阅读或全文阅读,可以帮助新入职编辑尽快熟悉学科研究现状、科研进展及热点。另外还有必要了解国家级、省部级基金项目、重要科研团队的实施进展、年度医学成就等情况,可以帮助期刊进行科学选题策划、精准地约稿。最后每年可以分析所在杂志的文献计量学数据、引文情况、知识关联、社会影响等,可以合理地对杂志进行定位及制定发展规划。掌握这些能力,形成习惯,不仅可以掌握自己刊物的详细情况,还可以学习其他优秀刊物的办刊经验,跟进最新科研动态。

当前,医学院校已经设立许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也具有成熟的在职医师培训制度。但是医学学术编辑系列人员尚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内容、方法与制度,随着出版机构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改制的进行,人员安排、工资福利、社会保障以及组织结构的重新调整都会对传统的经营模式带来冲击,许多医学期刊管理部门在编辑人员就业后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经验十分缺乏,忽视对新入职编辑人员的培养,导致新入职编辑茫然、知识体系无法成功健全、陈旧不能及时更新、相关能力欠缺,跟不上医学科技发展的需要。而这方面的短板,可以通过发展、完善入职后再学习来弥补。本文为笔者总结本单位新入职医学编辑知识体系建立的主要内容及编辑部相关的管理经验,期望能为新入职医学编辑及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