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时间:2022-11-25 08:45:47
导语:学术期刊分类办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分析
近年来,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先后推出包括《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等政策。实施学术期刊国际化,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朱大明认为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是期刊发表的论文及其学术交流和影响力的国际化。除了出版语言的国际化,认为学术期刊国际化还应包括编委构成、审稿流程及管理的国际化,编排、编校标准的国际化,甚至检索系统和发行的国际化等多个方面。并且,他应用国际论文篇数和国际引文频次来考评期刊在学术交流和影响力方面的国际化程度[3]。游苏宁认为,学术期刊国际化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被本行业国际上最著名的专业数据库收录[4],这是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的反映。杨志华认为国际化的学术期刊是指期刊的载文、评审、编辑、出版和发行都不局限于本土,而是拥有来自多个国家的编委、作者、审稿者和读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体现重要价值,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5]。分析已有的研究发现,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可以将其分成形式国际化和内容国际化两个方面。如前所述,形式国际化包括国际化的编委、国际化的作者群,或者审稿人的国际化以及期刊管理、编排系统等的国际化。而内容上的国际化,是指期刊刊发的文章达到一定的学术认可度,或站在该研究领域的前沿,能够获得较高的国际被引量,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转载或收录。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孤立的,只有结合恰当的形式,才能确保内容易于被国际认可;同时,内容是领域前沿,没有形式的国际化,要想走向国际也并不容易。
2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不同地域、不同语种的人们的交流、融合是大势所趋。对学术研究而言,发表研究成果并不是一项研究的结束,而是通过研究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增进学术交流,让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火花,进一步助推人类科技研究的进步。同时,当前学术出版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国际化。董策等提出被“国际化”的问题[6]。近年来,国际出版品牌与本土学术出版竞争日益激烈,从抢夺订阅市场到抢夺中国优质稿源,导致大量优秀成果外流。SCI、EI等是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检索系统,目前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在这些检索系统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文作为职称评定的主要参考。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纷纷投向被这些检索系统收录的海外期刊,国内的研究人员想要查看这部分内容,甚至还要支付检索费用。可以说学术期刊的发展面临着“内忧”和“外患”双重压力,学术期刊国际化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国内的学术期刊走出国门,突破语言限制,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融入国际的学术交流。
3面向国际化的学术期刊分类
一般可以将学术期刊分为科技类学术期刊和人文类学术期刊。饶宗政等提出期刊的金字塔结构,认为理想的期刊金字塔结构模型是:塔尖是占5%的权威期刊,塔顶第二层是占15%的核心期刊,塔基是占80%的普通期刊[7]。且通过对照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研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2)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11)所划分的学术期刊级别验证了该模型。为了便于提出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施策略,借鉴饶宗政等的期刊分类模式,本文根据学术期刊在其研究领域所处的水平,将学术期刊进行以下分类。3.1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分类。(1)领先性学术期刊这类学术期刊报道的内容是学科前沿、前瞻性成果。《仿生工程学报》(JournalofBionicEngineering)创刊于2004年,由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以工程仿生学科为特色的国际性英文学术期刊。从2007年起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8],成为短时间内期刊国际化建设的典范。现已被国际检索系统SCI、EI、AJ、CSA收录。据汤森路透的《2010年SCI期刊引证报告》显示,该刊2010年的SCI影响因子IF为1.032,这标志着国际工程仿生领域唯一学术类英文专业期刊SCI影响因子成功破1。《细胞研究》(CellResearch)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办。其首任主编姚錱院士在创刊之初就确定了国际化的办刊方向,并在2006年开始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自然出版集团(NPG)合作推行海外发行。2013年,该刊实现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0的历史性的突破,并于2015年提升到12.413[9]。标志着《细胞研究》已确立其在国际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领域权威优秀期刊的地位。这部分学术期刊是我国学术期刊中的佼佼者,其刊载的论文是该领域最优秀的文章,代表着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不仅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处于领军位置,并且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力,被国外著名的文献库收录。(2)同步性学术期刊应该说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科学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报道这些研究领域的期刊同样处于与国际同类期刊比肩的水平上,可以称其为同步性科技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ActaBiachimicaetBiophysicaSinica)创刊于1958年,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也是国内最早被SCIE收录的期刊之一,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从2004年起该刊已改为全英文月刊,目前已被包括SCIE,BA,CA,MEDLINE等在内的多个国际和国内主要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10]。《中国药理学报》(ActaPharmacologicaSinica)是药理及其邻近学科的国内带头刊物。在根据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的世界著名药理及药学核心期刊群内,该刊是唯一的中国期刊,已被SCI收录,是美国CurrentContents旗下LifeSciences选录的两种中国期刊之一,同时被10余种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还被我国几乎所有医药检索工具录用[11]。此外,《光学学报》(ActaOpticaSinica)、《中识蕴国激光》(ChineseJournalofLasers)等众多期刊也都是我国光学、激光学等研究领域的顶级期刊,在国内处于同类期刊前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已被EI、CA、INSPEC、Scopus等收录[12][13]。(3)跟随性学术期刊这部分学术期刊刊发的研究内容普遍滞后于国际同类研究,当然这其中还有一部分科普类的学术期刊。3.2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分类。(1)权威性学术期刊《法学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研究》《考古》《历史研究》《求是》《民族研究》《人口研究》《文艺研究》《中国社会学》等,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反映了我国学术研究和应用的核心成果。比如《管理世界》《经济研究》,我国经济管理动态,及时跟踪报道国家重大政策举措,如“一带一路”建设,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规律等问题,是报道和展示我国各领域经济、政策的窗口,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特色性学术期刊这部分期刊刊载的研究内容不是国际共同研究话题,虽不具有国际广泛的受众和关注,但是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一定大,但是体现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政策及运行规律等,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有力展示窗口,笔者称其为“特色刊”。比如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它是一本计划生育工作理论刊物,其融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为一体,研究分析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发表阐述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学术性文章。《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它是全国唯一集计划生育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指导类学术期刊。该刊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科技方针政策、报道我国计划生育科技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我国计划生育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14]。这两种期刊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发展规律的有效展示窗口。(3)其他人文类学术期刊大多人文类学术期刊都属于这一类,位于饶宗政等提出的金字塔的塔基。
4基于期刊分类的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实施策略
按照上述分类,我国学术期刊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综合考量期刊的影响力和报道成果的学术水平,采取不同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国际化。而真正国际化的期刊应该是不仅从形式,更是从内容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达到形式内容相结合的国际化。4.1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实施策略。(1)扩大领先性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领先性科技类学术期刊以英文刊为主,虽在被引量和被收录层面获得了一定成绩,在国内属于知名期刊,但是国际影响力尚不足。即使这些刊的学术质量不比国外同领域期刊差,如果不注重宣传推广,不懂得国际化运营,也难以得到国际学者们的广泛认同和关注。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一个财力、物力、人力耗费巨大的工程,对于单个期刊来说,发行和推广也面临巨大的困难。在保证期刊质量的同时,国家政府机构需投入一定的财力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以集群化的形式,扩张领先性科技期刊的国际辐射范围,让更多国家的科研用户了解中国在此类科技期刊中做出的研究和重大突破,转而关注此类期刊刊载的文章,形成良性循环。(2)构建同步性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开放获取平台这部分期刊由于受到语种、渠道的限制,影响其在国外学术界的传递、扩散,但此类期刊的文章质量较高,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价值,这类期刊的发展空间较大,是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建设重点。对于这部分期刊,应在国家层面建立国际开放获取平台。创新期刊工作机制,以国际化的规范和标准打造平台各环节。只有遵循国际范例,才能使平台与国际学术出版接轨,提高平台运行效率。在该平台展示同步性科技类学术期刊的中英对照版,甚至多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尽可能拓宽渠道,缩短出版周期,在保障版权和隐私权限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受众面。构建同步性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国际开放获取平台将促进国内的科研发展,便于国际科研人员以这部分刊载文献的获取,知悉中国科研发展状况,也给我国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供动力来源。(3)推荐跟随性科技类学术期刊给国际同领域专家跟随性科技类学术期刊质量不一,但期刊提升空间较大。对这部分期刊进行质量评定并联系国外该科技类期刊研究主题领域相关专家,请专家对期刊从形式到内容等方面进行评议,给出期刊规范化发展之路。找出期刊存在的问题,跟随性科技类学术期刊根据国外专家的建议,努力改进优化期刊质量。跟随性科技类学术期刊在改革期间选择优秀稿件请国外专家评审,逐步优化期刊质量,逐渐向国际化迈进。4.2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实施策略。(1)重视权威性人文类学术期刊的英文出版在打造权威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国内的知名地位的同时,要根据期刊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向国外科研人员推行英文版。国际化不等同于英文化,有的刊适于全英文推行,有的刊可以推行英文缩写版,即以“大摘要”的形式,简要介绍主题,或配以图表说明,增进英文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明确定位和发展方向,向国际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介绍中国权威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实现中英文兼容并包,并驾齐驱,营造权威性人文类学术期刊在国际的影响力。(2)建设特色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特色发展之路“特色刊”也是要着力进行国际化的对象。特色性人文类学术期刊研究的内容基于中国的国情,而非国际共同研究话题,如“一带一路”主题。这类期刊在国际的受众主要集中于对中国特色发展感兴趣的小众群体,关注度不足。特色性期刊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表征,有必要让国际了解中国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了解中国的政策、历史及发展历程等。因此,需要建设一条符合国际对学术期刊形式和内容规范要求的特色之路,不仅要以英文形式出版并推送此类期刊,走出国门,还可以开辟视频专栏解读特色期刊中的优质文章。便于国外学者更快捷、更便利地接触到这些研究内容,更容易了解这些研究成果阐述的中国的方方面面,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因而这些期刊要做成公益性质的,不收取服务费用。
- 上一篇:浅议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下一篇:药学实训中心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