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审计工作战略

时间:2022-08-06 09:30:08

导语:基建工程审计工作战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建工程审计工作战略

基本建设工程审计是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重点搞好投资效益审计的一种具体方法,在加强基建工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基建工作合理有序地进行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程项目投资主体的日趋多元化及利益格局的多样化,都迫切需要开展好基建工程项目审计。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监督,使其真正做到“事前控制、事中介入、事后把关”的全过程审计监督,就成为审计工作的迫切任务。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审计内容方面

1.1立项文件是否齐全。检查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算批复、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意见书以及建设规划、用地批准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等文书是否齐全、有效。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科学、合理;报告的内容是否齐全、真实。立项及程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手续是否完备,投资决策是否合理。

1.2招投标及合同签订方面。审查工程项目是否已按规定进行了招投标;招投标工作是否符合招投标文件的有关规定,招投标程序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标段划分是否合理,有无人为划小标段和安排分包、转包事项;是否坚持了施工队伍择优选择,确定施工队伍时是否实行了严格的审批制度。合同的订立是否以批准的概算、投资计划和招标结果为依据;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合同法》的规定以及合同的完整性,合同条款是否与招标书中的相应条款一致;合同是否得到有效履行,是否存在超合同列支投资或进行工程价款结算问题,重点关注合同条款的合理性,是否存在责权利不平等;条款中是否存在关于施工质量、工期及造价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是否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

1.3对工程的概预算进行审核。审查工程量的真实准确性,把握工程量计算关。工程量审核是结算中最基础的数据。它直接影响计算直接费和其它各项费用,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工程量的计算是编制结算最繁琐的环节,计算规则多,工程量大,最容易出现多算,重算或漏算的地方。对概算中的取费标准比例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审核。严格审查各种定额套用,并要与有关规定及合同条款详细比对,避免高套、错套定额,对换算套用除完成对直接套用的审查工作外,还要审查换算是否定额允许的以及换算方法是否正确,尽量做到切合实际。

1.4审查监督在各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方是否执行了现场监督的任务,是否制止了施工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是否按图纸、规范施工,检查施工单位使用材料、构件、设备的规格和质量是否符合规定。

1.5施工过程造价变化的问题施工过程中,往往有两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一是设计变更;二是增加工程内容。所谓设计变更,是由于设计的不完善或者是由于设计内容的临时更改,而要改变原有设计,从而使工程造价也相应发生变化。设计变更一般要办理“设计变更单”,由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提出,经设计院核准。所谓增加工程内容,一般是以“现场签证单”形式出现,因施工现场的需要或情况的变化,由施工单位提出方案,经监理审核,建设单位核准,交施工单位实施。由此而增加工程造价。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都涉及到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问题,能达到同样效果的方案可以有多种多样,所以要对方案进行论证,提出合理性和经济性的具体而又详细的审计意见。主要审查变更手续是否符合程序要求,签字是否齐全有效,内容是否真实合理,同时复核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工程量是否属实、单价是否合理。

1.6加大对建设资金使用的审计力度。建设单位各相关环节对建设资金的管理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通过查阅建设单位制定的文件、制度、办法、纪要、记录等资料,检查建设单位各相关环节对建设成本的管理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建设单位拨付工程款的依据是否充分,及时、足额;手续是否规范,与合同是否一致;质保金是否按规定预留;是否存在挤列工程成本、虚报投资完成的行为。是否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事项。对建设资金流向进行检查,是否存在挪用、占用、抽调建设资金的现象。

1.7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要通过对现场的检查及使用单位的反馈意见,对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进行查证。

2审计沟通方面有些职能部门因为有审计部门的参与,认为反正有审计在把关,往往不能恪尽职守,甚至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也交给审计部门,这样一来把矛盾都集中到了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失去了工作应有的独立性,无法保证履行“服务”的职能。因此针对此问题,审计部们应及时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宣传《审计法》增强服务意识,不断规范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工程管理,以确保建设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要与计划、招标管理、建设、质检、财政、等相关部门协调,并建立完整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在工程项目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中要相互衔接,协调配合,各部门从推动基层固定资产投资健全有序开展的全局出发,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不能形成各管一段的局面,更不能对后续工作撒手不管。否则,在项目建设中就可能因相关部门工作上的断档脱节而给弄虚作假以可乘之机,给国家造成损失浪费。审计部门要参与到基建工程有关合同的管理中来。从起草到签订、执行的全过程应有基建、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特别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大变更,应经专家论证,审计部门对工程设计变更、设计漏项及现场签证等方面都要进行审计,杜绝随意变更合同条款和工程项目内容的情况。

3合理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基建工程审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所涉及的专业面越来越广,一般项目除土建专业外,电气,暖通,消防、给排水、装饰等专业一应俱全。审计中不但需要懂基建财务的审计人员,更需要各工程专业的审计人员分工协作,甚至需要聘请咨询机构或外部专家才能完成。在审计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特点、人员特长,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将分工明确到每一个审计人员,明确工作目标及完成期限。由于审计对象的多样性,审计过程中还要对计划及时调整,确保审计的顺利完成。

4扩大基建工程审计的范围、强化责任追究要坚持将基层的各类竣工工程项目纳入审计监督范围,依法属于审计监督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不应游离于审计监督之外。对那些竣工超过三个月不按规定申请审计的,未经审计而拨付建设资金、批复项目决算和办理产权登记的,未经审计已足额或超额支付工程款的单位,要依照《审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责任。对工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或违规使用建设资金等问题的,要依据相关法规及合同条款,严格责任追究。

5强化审计人员培训,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素质审计人员要对基建项目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能提得出切合实际的审计意见。由于许多审计人员从事的都是财务方面的审计,与基建工程业务接触不多,因此,审计人员要注重自身的学习,除了自学,还可抓住各种机会,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班,以提高在这方面的知识水平和驾驭基建审计的业务能力。应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对有关基建工程审计方面综合知识的学习,要创造条件深入工程现场、材料供应市场进行调研学习,使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素质,明确审计职责、范围及要求,有效地促进基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内部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照工作规程实施审计而导致审计结论不实或偏差较大的工作人员,实行责任追究,以此来增强和保证内审人员的责任意识,降低审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部门的主动性,及时实现由审计结果向审计成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