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基建工程审计建议

时间:2022-08-06 09:21:38

导语:医疗基建工程审计建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医疗基建工程审计建议

对于中国农村教育来说,200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那年,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并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自此,“农村教育农民办”逐步走向“农村教育政府办”,“两免一补”、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两基”攻坚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使农村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今天,当我们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时,我们有必要反思,农村教育的价值和使命是什么?它的方向到底在哪里?为此,我刊特邀请三位知名教育专家,从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出发,对农村教育的现实与未来进行理性思考。《规划纲要》高度关注农村教育问题足、质量不高。《规划纲要》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另外,对于各级各类农村教育,《规划纲要》都提出了具体的举措,比如学前教育部分,明确写了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并且提出许多具体举措;在义务教育阶段,强调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在职业教育方面,强调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卫生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取得了较快发展。医疗卫生单位建设工程项目复杂,具有工程造价高、建设周期长、专业技术性强、建设过程中调整变化多等特点,已经成为各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进行医疗卫生单位基建工程内部审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但通常医疗卫生单位的内部审计力量较薄弱,特别是基层单位,专业知识配备不足,在审计的方法、制度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完善。

一、医疗卫生单位基建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基建管理人员、审计人员许多的医院都缺乏专业基建管理人员、审计人员,因为领导的不重视,内审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合理。一般都是从财务科直接抽调,人员配置不是根据工作任务,工作量而定的,随意配置,纪检、监察、审计都同属于一个部门。审计人员绝大多数综合业务能力都不强,甚至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中有的审计人员从来没有接受过相关审计方面知识的培训,没有上岗证,审计工作质量缺乏相关专业性、权威性,而且同系统审计部门之间也缺乏工作交流,因而工程监督流于形式,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审计功能。

(二)审计不规范,流于形式基建工程审计不规范,流于形式,特别是一些基层卫生单位,其主要表现首先是工程审计制度不健全。其主要表现为工程审计制度不完善或没有,医疗卫生单位重技术,轻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对已制定的审计制度不能及时改进,导致工程审计无章可循,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发挥不出来。其次是审计工作滞后。目前的基建工程审计工作主要针对项目完工后的决算审计,没有很好地进行事前审计、事中监督、事后审计的全程审计工作,审计部门根本就无法掌握情况,审计监督不到位。最后是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未配备有基建审计软件,审计停留在手工核对的方法上,工作量大,核对不准,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医疗卫生单位基建工程审计工作的建议

为能充分发挥基建审计的作用,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至关重要工程审计和其他审计工作一样,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借助于领导的支持,通过明确授权、组织安排等措施,协调各部门单位之间的配合,解决问题,更好地调动审计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内部审计职能的履行,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才能实现。

(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搞好医院基建工程审计工作,必须充实专业的审计队伍,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一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执业能力。基建工程审计专业性较强,要求内审人员具备财务、审计、基本建设预结算、法律等多种专业知识。主此,审计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提高应变能力和执业能力。二是要有过硬的工作作风。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与施工方联系密切,必须通过各种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其提高自身品质,在工作中坚持真理,公平、公正、合法地处理各种问题。

(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健立健全工程审计相关制度,提高审计的依法性,根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基建工程预决算编制定额,确立审计依据。可以建立和完善如《内部审计工作条例》、《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审计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防止相关单位和施工企业在编制预决算时的随意性,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克服审计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审计工作不再模棱两可而是有章可循,切实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使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四)转变审计方法,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对基建工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有效防止工程高估冒算、弄虚作假、质量低劣等现象,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维护医院经济利益。因此,我们应转变审计方法,做好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

1.事前审计。要做好基础工程审计,要对基建项目实行有效的监督,事前审计是基本条件。做好事前审计,必须要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到工程建设的项目,参与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进行事前审计监督工作。对立项及项目可行性评估、立项审批各类手续及费用进行审核,对施工预算的审核,以及项目的招标及施工、监理等合同的签订进行审查,确保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

2.事中审计。在施工的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的现场进行实地的考查,及时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如监督施工单位所用材料的规格、施工标准等是否与合同一致;了解工程量的增减,如有无履行签批程序,书面文件及图纸是否完整,防止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了解拆除工程中再利用的材料情况,并作详细记录。参与隐蔽工程的验收,确保隐蔽工程签证的客观真实。

3.事后审计。主要是对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查。着重核对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是否通过竣工验收。审核施工方是否故意增加、重复计算工程量。审核变更设计的项目手续是否完整,隐蔽工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与施工过程记录是否一致;审查材料的价格、用量是否正确;审核各项费用计算是否正确;审核竣工结算报表结算数据是否正确等等。

总之,医疗卫生单位基建工程的审计工作较为繁琐、复杂,它在维护单位合法权益、制止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单位领导应该加以重视,各审计人员加强提高其业务能力,审计部门加强建立建全各审计制度,全过程、全方位地动态跟踪基建工程项目,为医疗卫生单位的基本建设把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