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信息解决与转变方式
时间:2022-06-14 10:25:00
导语:政治信息解决与转变方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现代网络传播技术使人们不仅可以得到需要的信息,还能实现聚合、沟通并获得观念、情感、思想方面的支持与认同。美国学者李•史普罗尔和赛默•法拉奇认为:“人们寻求聚合是为了找到那些与他们有着共同利益和兴趣的人,以便与之交谈。当他们找到一种他们喜欢的聚合方式后,他们就会不断地重复这种行为[1]。”因此,各种网络政治参与形式与平台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网民所钟情和积极参与的一种聚合、集群形式。从技术角度出发,公民通过网络实现政治参与业已具备基础,从信息传播流动层面分析,网络政治信息的输入、输出、转化和反馈构成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脉络。在这一流程中,网民在网络中对政治信息的处理、转化方式及其特质,决定了网络政治信息最终输出、反馈的质量,也决定了如何衡量网络技术及其未来发展对中国民主政治生态的影响可以达到何种广度及深度。基于信息传播基本类型及网络构架的基本平台分析,网络政治参与系统的信息转化方式主要有以下三大类方式。信息在网络政治参与系统中以这几种主要方式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进入处理、转化、输出、反馈的循环过程。
一、网络多对多讨论方式
网络多对多讨论的形式,即网络讨论及对信息的转摘要:基于不同的网络技术、平台,网络政治参与中网络信息的处理、转化方式表现出多种形式这些形式中的信息处理、转化也影响到网络政治参与系统的运作,对它们的深入探讨有利于更好地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系统的良性运作。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信息传播网络平台化、传输是在同一平台、同一时间内多人之间发生的,讨论对象无特定指向的信息处理和转化形式。这种形式主要集中于各种网络公共论坛。这种形式的网络政治参与是目前公开影响最大,并且能在某个特定时间和网络空间中进行集中性讨论从而形成集中效应的方式。国内比较著名的大型专业论坛、一系列具有学术和专业背景的网站、大型门户网站等都是非常典型的进行开放式讨论的网络空间。首先,多对多讨论形式的讨论议题具有广泛性及包容性。公共论坛的开放性和影响力正成为不少公共事务和社会事件引起关注的源头。公众尤其关注的民生疾苦、弱势群体、腐败不公等问题及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外交政策等问题,都是公共论坛讨论的热点。讨论过程是一种对网络政治参与系统的发展方向的自我矫正和信息筛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网民的回帖行为实质上成为一种投票行为。其次,具体议题讨论过程是利用群体力量寻求真相、表达强烈情绪的过程。在社区的网络政治参与信息输入和转化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情绪化的参与和不满情绪的发泄,这种感性的表达往往无需基于某种真实之上,只需要提供一种假设就能够自我成立。因此也会出现以惹人“眼球”开始但盖起了“高楼”最终发现主帖叙述内容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但在网络社区引起关注和热议的帖子,一般都经历了质疑、求证、确认、表达情感或立场的过程。说明在公共论坛这种环境中,判断政治信息输入的真伪是政治参与系统运作的基本要求。第三,讨论本质是网络政治参与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网络公共论坛中政治信息的处理、转化,实质上是社区内版主、普通网友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公共论坛内网络政治参与系统的运作是一种群体的协作,所依托的是每一条回帖所表达的意见与意志所产生的舆论影响,而这种影响随着网络社区的不断发展和社区用户自身数量、质量的提高不断增强。这一转化过程主要表现为所有参与的网民的一场信息过滤、处理和转化的表演,而从中网络政治参与获得了输出和反馈的可能性。
二、网络一对多传播方式
一对多传播指某特定个体利用各种媒介工具,传递信息、表达意见、影响他人的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成熟的应用,各种类似博客的个人信息和讨论平台日益增多。首先,意见领袖]成为利用一对多传播形式实现政治信息处理、转化的核心群体。[2与以往具有言论影响力和行动力的人群相比,他们最大的特色便是“民间”。这些意见领袖主要由网友自发认可,由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公众人物、知识分子、各行业专家等组成。中国网民普遍比较年轻,网民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均低于传统媒体受众,因此在网络信息转化过程中,更易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政府在对网络的管理中,应该注重与这些“意见领袖”的沟通,尊重他们为民代言、批评现实、监督政府的权利,引导他们成为和谐网络环境中的建设性力量。同时,要从宣传队伍中积极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形成正面引导力量。意见领袖的个人网络交往平台如博客、微博等,实质上已成为具有辐射力的小型自有媒体,其每日访问量比很多正式出版的刊物报纸印数都要高。意见领袖以点对面的方式,将自己对公共事务的观点、自己的立场、价值观、自己关注的事件传达给每一个浏览博客的普通网民。作为意见领袖的人群自身对政治问题事件的敏感度较高,公共参与热情也较高,看待问题的深度和角度总体上高于一般网民,并能以较为通俗、具有感染力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意见领袖在相当一部分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其次,在具体一对多传播信息传送、转化途径多样。既有意见领袖对于现实社会信息的搜集整理提炼的过程,也存在从普通网民那里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过程;既有把提炼过的信息和观点通过博客公开输出,普通网民对其进行接收、内化和转为继续传输的过程;更有意见领袖的观点伴随着网民而转化为更具影响力和现实意义的舆论环境,从而形成网络政治参与系统各要素的相应运作,从而形成现实政治参与行动。最后,微博客类的社交网站的出现推动一对多、多对多方式交错与融合的新趋势。目前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都推出了这种短信式的博客平台,积聚了大批用户。这些社会交往类网络平台,以一对多方式展开初始传播并立即进入多对多方式的讨论。
三、网络点对点交流方式
网络政治参与中点对点交流方式是指主要借助即时通讯软件工具来实现特定个体之间信息的处理和转化的传播方式。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历史贯穿了网络在中国诞生、发展、兴盛的全部过程,它的发展与中国网络发展相伴相生,在信息传播中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首先,网络点对点交流方式实现政治信息传播,要求一定现实人际基础。在这些软件中交流时,主要的信息传输产生于彼此之间熟悉、现实中有一定信任关系的人际关系间,使信息传输更易于被接受、吸收和继续传播,从而加速了信息转化的进程。在牵涉到网络政治参与时,其行动力更强。但由于一对一的方式更具私密性和隐蔽性,因此信息的转化不易衡量,政治信息转化的效果仍需要通过公开的论坛或者博客中的讨论来表达实现。其次,点对点交流方式具备极大社会动员潜力。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在几乎每个MSNmessage使用者的好友页面框内,都会看到一系列的红心标志。这场找不到最初发起人,却被微软公司官方迅速进行推广的活动,在MSN用户中传播的速度令人吃惊。2008年4月16日突破300万,而到4月20日则已经突破700万。这次以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为主旨的“我爱奥运红心运动”的扩散中,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方式表现出其能量,表明即便是一对一的信息传播,也能产生强大的转化效应,这种效应也许是MSN上的图标,未来也可能是其他更有力、更有组织性的政治表达形式。第三,即时通信软件作为网民交流和维系人际关系的工具,已内化为年轻网民的生存方式。在不少80后、90后青少年中,很多言论表达都已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日常生活中不会交流和无法交流的内容,都通过QQ聊天实现,这种依赖将会伴随他们的整个成长历程和生活体验,在未来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与建设的主要力量之时,仍将产生影响。这种可以预见的未来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即时通讯的影响的广度及深度,这种影响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将会显现,因此应当未雨绸缪,在对未来中国社会、政治事务发展的研究中为它们留下必要的空间,而这也是对网络政治参与中即时通讯软件的作用影响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
四、新旧媒体合作下的议程设置方式
以往传统大众媒体几乎垄断的议程设置功能,被新媒体的出现改变。在最初的恐慌中,大量传统媒体无法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而消失,但同时新旧媒体的整合也成了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冲击的方式,也成为基于网络的信息传播的另一触手。学者们也开始关注随着3G时代的到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合博弈也在逐渐升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冲突与合作中牵涉到信息输入与转化过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首先,传统媒体自身架设新媒体,从中吸收、提炼网络信息并加以转化。商业领域的巨大成功,是新媒体已经拥有不可忽视的受众和巨大影响力的明证,也是未来传统媒体将继续推进动力。通过这种模式使传统媒体走下了神坛,接触并参与普通网民的信息交流,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视或者报纸出版物的内容,从而实现网络政治参与信息的转化。这种方式也是传统媒体在网络世界处理和转化信息的基本平台。其次,传统媒体积极收集网络政治信息及公众关注热点,对热点事件进行跟踪和深入报导,从而实现网络政治参与信息转化在传统媒体中的延伸。从2003年的孙志刚被殴致死、到2009年的“躲猫猫”“俯卧撑”“七十码”等事件,传统媒体对于网络中政治参与信息的敏感度日益提高,这些个案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不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但是通过网民对信息传输、加工、转化等各种形式的参与,在公共论坛、博客、视频网站、门户网站等网络政治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中平面媒体敏感地捕捉到这些信息,并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内加以推进,引起更多的公众舆论的监督,实现了议程设置。第三,传统媒体成员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个人行为对于新旧媒体融合产生影响。意见领袖中相当一部分是资深的媒体记者、评论员,或者有些人在网络中获得了公信力和知名度之后,转而选择在传统媒体中承担工作。他们在传统媒体的职业和在网络空间中的政治参与言论表达,尽管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实现自我的方式,但实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群体在网络平台上的言论表达实质上是对传统媒体囿于相关政策法规和某些无法突破的规则而无法完成的信息传播的补充与延伸。身兼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与网络意见领袖双重身份的个体,是网络政治参与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齿轮,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连接着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转化的关键交点,不同身份定位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言论限度和视角,这种身份上的分裂使他们成了新旧媒体冲突与融合、合作与分工过程中别具特色的一种组成。传统媒体对于网络新媒体中政治信息的获取是积极主动的,这是应对新媒体扩散的现实手段,也是网络政治信息转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渠道。毕竟,从网民到全民的差距与断裂需要由传统媒体来连接。
网络政治参与系统中,政治信息通过网民、网络实现的网络处理、转化,其形式依托于网络科技和不断涌现的新传播平台而存在,并不断演进与创新。不同的网络平台决定了不同的信息传播、处理和转化的方式,对这些方式的本质、特征及其优劣的深入分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网络政治参与系统,从而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系统的运作,使其更好地促进中国民主政治进程。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种信息处理转化方式,在现实的应用中表现出交叉、融合与合作的趋势。
- 上一篇:市计生部门全年工作要点
- 下一篇:都市报体育新闻报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