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批量采购路径
时间:2022-06-10 03:12:00
导语:实施批量采购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制约批量采购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是法律因素。目前政府采购存在着市场分割的原因主要是法律上不统一。《政府采购法》规范的范围与《招标投标法》在招标的环节上人为的将工程与货物和服务割裂开来,由于两法的执行主体不一致,在管理上也割裂成几个不同的系统,这样就影响了政府采购作为一个整体来调控经济、实现其政策功能的整体效益。二是体制的因素,目前政府采购实行分级管理的体制,在管理上人为地分为中央、省、市、县多级管理体制,也人为地把采购市场分割开来,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市场,因而出现了政府采购产品在全国同质不同价的怪现象。三是采购信息披露渠道不统一,尽管政府采购有国家级的网站,但国家级的媒体现在还有好多家,按照现行的规定只要在相关的一个媒体上采购信息即可有效,这样对供应商来讲,要获取政府采购信息就要不停地收集不同的媒体。人为地加大了获取信息的成本。虽然这些都是制约政府采购发展的重要因素,考虑到法律的统一还要有一个过程,体制和媒体信息管理受法律和现行行政体制的客观影响,本文将重在探讨在现有条件下采购预算对批量采购的影响。
二、采购预算对批量化采购的影响
政府采购规模的来源主要是采购预算,按照采购预算进行政府采购是《政府实施批量采购的途径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2011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已超过9000亿元,这样大的采购规模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但我国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政策职能仍没有发挥出来,解决的出路要在扩大规模效益上下功夫。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单次采购的批量大小和总规模的大小。总规模的大小体现在政府采购总体占市场的份额,决定宏观调控的总效益。单次采购的规模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直接影响采购效益,进而影响政府采购总效益。实行批量采购是提高采购效益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实现批量采购的途径进行了探讨。采购法》所要求的,在实际工作中对政府采购预算的理解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般人认为,办理了政府采购手续就是政府采购预算,而不管资金的来源是否纳入预算,这是导致政府采购部门化、采购项目分散化、单次采购规模较小的根本原因。在严格意义上来讲,政府采购预算只能是部门预算的细化,将所有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货物、工程和服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是现代公共财政的必然要求,只有从源头上抓好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才能在执行环节上做好批量采购。
三、实现途径及实施的主要环节
一是采购目录要适应批量采购的需要。主要是指取消采购限额标准,以往的采购目录一般规定一个限额标准,在标准以上的进行采购,限额标准以下的可以分散采购,这样对于限额标准以下的项目大部分都流失了。二是目录设计要科学,符合产品分类的规律。应该将目录的分类、采购活动中分包以及专家的分类标准统一起来,其中目录的分类具有基础性。因此,目录分类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采购成败或质量的高低,统一标准的分类,必将为实施批量采购打下基础。二是必须科学编制采购预算。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是批量采购的基础性环节。政府采购预算是否编制科学,直接关系到批量采购的规模大小。部门按照采购目录的分类标准,将年度批准的财政性资金涉及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量化到目录中的最小层级的科目,填报采购计划进而形成采购预算,这里强调的是必须是最低层级的科目。以本省目录来讲,最低层级的科目是四级,因此,凡是涉及有四级科目的项目,必须编制到四级科目。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必须填写对应的采购目录序号,每个项目都设置一个目录序号,这个序号第一位表示类别,其中A表示货物类,B表示工程类,C表示服务类;序号的位数表示科目的不同级次,如一位表示一级目录及类别。二类科目包括一位字母和两位数字组成,从理论上讲,每个一级科目下可以设置二类科目99个;三级科目就是在二级科目后面再增加两位数字,四级科目以此类推。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可以对部门编制的预算进行合并,类别一样的项目可以进行批量采购,二是通过预算可以掌握本级部门采购规模,为下一步采购奠定基础。三是通过预算的编制贯彻政府采购管理的理念。四是规范的预算编制使电子化管理成为可能,如可以用计算机对不同单位或部门在预算中具有相同采购目录序号的项目进行汇总合并,为下一步批量采购打下基础。三是采购资金必须纳入预算。从政府采购管理的角度,采购资金不纳入预算首先不符合《政府采购法》的要求,《政府采购法》第六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第三十六条规定“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政府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应予以废标”。日常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问题是大量的采购项目没有采购预算或预算编制不实不细。没有预算就没有计划,工作就没有头绪,这是采购管理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为没有采购预算,采购人不知道何时采购,也不知道采购什么,随意性很大。管理部门被采购人牵着鼻子走,采购管理没有计划性,工作无头绪,这是制约政府采购监管的主要问题,只有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四是要处理好批量采购中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负责相关采购预算和计划的汇总,提供批量采购的规模,并落实相关资金,提出采购方式。机构负责采购活动的组织,采购人根据采购活动确定中标供应商并签订合同,供应商根据合同负责提供货物工程和服务。这里有一个技术问题必须明确,即采购的主体问题。批量采购有两种方式,一是每个部门内部的批量采购,二是不同部门的批量采购。对于同一个部门的批量采购,采购人就一个,按照现行管理执行没问题。多个部门组成的批量采购就涉及一个由谁来担当采购人角色的问题,一般可以采用让参加批量采购的部门推举相关人员来组成临时采购人代表。这个采购人代表的主要职责是,向机构提供招标的采购需求,另外一个职责是,代表采购人进入评标委员会参与评标、验收等活动。在验收合同阶段,可以将落标的供应商请来参与。五是要在制度层面上进行规范,这主要由监管部门来进行。如纳入批量采购的范围、实施原则、职责分工、组织实施步骤(包括实施的时限要求,如多长时间组织一次、注意事项、监管等内容)。
- 上一篇:机动车驾驶培训方案
- 下一篇:发改委上市融资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