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诈骗罪防范措施

时间:2022-03-18 08:58:00

导语:论合同诈骗罪防范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合同诈骗罪防范措施

所谓除因防范,是指消除合同诈骗犯罪产生的原因。想要防范合同诈骗犯罪,就必须加强对合同诈骗犯罪原因的研究,深入探讨合同诈骗犯罪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深刻认识产生合同诈骗犯罪的根源和条件,准确把握合同诈骗发展的形式和趋势,为预防合同诈骗犯罪提供理论依据。一、合同诈骗犯罪产生的原因(一)合同诈骗犯罪产生的社会原因1、合同诈骗犯罪是体制转型过程的“负产品”所谓‘负产品“是指我国经济体制在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常常会出现一些脱节现象,甚至会有一定程度的紊乱,给合同诈骗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从而导致合同诈骗犯罪大量增加。2、商品经济的消极影响是滋生合同诈骗犯罪的温床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有竞争,而“犯罪也受竞争支配”。商品经济的消极影响是合同诈骗犯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首先,追求盈利不择手段为合同诈骗犯罪提供了条件。正如托。约。登林所讲“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利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鼓劢动乱纷争”。当现实生活中缺乏商品经济所要求的公平、公正、法制等条件时,就会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第二,拜金主义为社会准备了大量潜在的合同诈骗犯罪分子。在商品经济生活中,货币成为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是社会财富的总代表,占有货币量的多少成为社会评判个人能力、地位或成功与否的标准,这就很容易使人们心理天平向金钱倾斜,人的价值观念一旦发生畸变,犯罪的欲望便恶性膨胀,难以遏制,合同诈骗犯罪分子主观的贪利欲望往往源于此。第三,个人本位和利己动机是合同诈骗犯罪的思想基础。商品经济强调充分发挥个人能力,这就容易产生个人主义,即把个人的利益、需要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为达到目的,不惜损害和牺牲他人利益,甚至以身试法。第四,经济行为的短期性和投机性催化了合同诈骗犯罪的产生。在商品经济效率观念作用下,商品经济的参与者都希望以最小的投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大的利润,这种投机性和短期性的恶性膨胀就像“催化剂”加剧合同诈骗犯罪的产生。(二)合同诈骗犯罪产生的管理原因1、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处于计划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新体制需要逐步成熟,旧体制又在许多方面失去效应,因此宏观控制的难度增加,微观机制一时难以合理,管理上势必出现一些真空和漏洞,某些不法分子就会利用这种情况贪污、盗窃、行贿受贿、走私贩私等犯罪活动”。换句话说,在经济转型时期经活动创新活跃、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许多涉及合同诈骗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制定往往滞后,很容易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2、监管方法单调,手段落后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合同诈骗来说只有监管方法和手段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才能有效遏制合同诈骗犯罪,但实际并非如此。由于存在监管体系不完备,手段落后,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使一些合同诈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3、执法不严、查处不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在打击合同诈骗犯罪过程中,有的地区个别司法机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注重缴获赃款赃物,将追缴赃款赃物当作办理合同诈骗案件的首要任务,忽视了打击处理犯罪分子的问题。加之合同诈骗犯罪被害人的最大心愿是财产的返还和补偿,至于采取什么形式和途径解决,他们并不关心。还有的被害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求于法律,这些行为都推动了合同诈骗案件的增长。另外,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影响,有些部门为了保护本地区的局部利益,对合同诈骗分子放任自流,查处不力,甚至公然打着保护地方经济、地方“企业家”、地方“能人”的旗号,或明或暗地庇护行骗者,为其通风报信,姑息养奸。(三)合同诈骗犯罪产生的被害者原因1、合同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有些企业和单位只注重产量的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利润的增多,忽视对合同的严格管理,使合同的签订、履行、担保、变更、转让、解除、终止、监督以及合同文本、专用章的管理缺乏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必要的年审核制度和监督制度,加上合同管理中人员职责分工不明,从而给合同诈骗以可乘之机。2、合同签约人和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有些合同签约主和管理人员对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合同管理知识,加之在经济活动中经验缺乏,只想尽快发展生产经营,广开销路,多订合同,尽快盈利,结果掉入陷阱后悔莫及。3、合同签约人和管理人私欲膨胀有些合同签约人和管理人员,由于私欲膨胀,以利当头,经不起高额回扣的诱惑,被动或主动与诈骗分子串通,签订有损于己方的合同,案发后,担心报案会把自己牵连进去,只好哑巴吃黄连,采取“内部消化”,从而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器焰。4、被害人不愿诉诸于法律合同诈骗犯罪的被害人最大的心愿是财产的返还和补偿,至于采取什么方式途经解决,他们并不关心。在我国,公民的法制观念不强,尚不能熟练运用各种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使诉诸法律,其直接目的也是索还财产,至于被告人是否逮捕和判刑并不重要,还有的被害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求于法律,私下与犯罪分子达成协议。另外,由于合同诈骗案件存在办案难度大,查处时间长,花费高,破案效率低等问题,使得一些被害人不愿求助于司法机关。这些现象都变相鼓劢了犯罪分子,使得合同诈骗现象日渐猖獗。(四)合同诈骗犯罪产生的个体原因1、合同诈骗犯罪个体的功利因素一切合同诈骗犯罪都是从践踏法律开始。从犯罪动机的形成,到犯罪过程的实施,都是起始于对道德的背离。对合同诈骗犯罪个体来说,是否犯罪?以什么方式犯罪?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论证过程,如果论证的结果是犯罪的“投入”大于“产出”,那他就会放弃犯罪,反之如果“投入”小于“产出”,其就可能铤而走险,用犯罪手段以较小的代价换取各种需求来满足自己。2、合同诈骗犯罪个体的意志因素和认识因素合同诈骗犯罪是以获是财物为目的的犯罪,在商品经济社会,金钱是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媒介,因此,金钱有着强烈的引诱力,对那些道德修养不高,自制力差,具有冒险性格的人而言,很容易产生犯罪动机,这便是合同诈骗犯罪个体的意志因素。而如何才能付出较小的代价得到较多的回报,这就是认识因素在起作用。事实上,一个人的犯罪决意,是意志因素和认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不但有助于了解犯罪原因,而且对犯罪的社会控制也有积极作用。二、合同诈骗犯罪的除因防范措施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合同诈骗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及其发展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种因素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社会各方面都来关注和重视,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和减少诱发合同诈骗犯罪的消极因素,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形成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加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诚信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一项原则,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形成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在最完善的竞争条件下,人们会尽可能把事情做好。此时诚信应当是市场主体之间自然而然的事情,有了健全的竞争机制,不诚信行为必将遭到处罚和制裁。(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优良的道德对预防犯罪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同诈骗犯罪的根源就是道德的沦丧,所以要从思想上摧毁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信条,控制合同诈骗犯罪的发生,其关键在于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市场主体自觉维护和促进劳动者之间的团结友爱和合作关系。(三)加大反腐力度从这些年改革开放和反腐倡廉的实践来看,利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活动,保护地方和部门利益现象突出,因此,应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加快信用制度建设,政府信用是防范合同诈骗中重要的一环,应着重抓好从严治政,以建设政府信用为关键,带动和促进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四)做好市场主体有关信息的公开实践中,企业虚假出资、注册资本不实、虚假信息、中介服务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企业登记、企业认证、资金验证、信息披露和广告审查制度。(五)加强监督制约机制1、应充分发挥各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条件。工商管理机关应严格执行工高行政管理法规,加强对合同的管理,严防一些骗子弄虚假骗取合法证照。对于过期的执照,注销的执照,不能继续使用的印章、发票要及时作出处理,防止被他人利用。对于利用假证进行经营的坚决予以查处。银行等金融部门应保证现金合理投放和使用,防止骗子利用银行洗钱、转移赃物,给诈骗得逞提供便利。坚持贯彻各项金融管理法规,加强验资机关作用。审计机关应当深入企事业单位检查会计制度是否完善,会计记录、会计凭证出入帐是否真实、合法,及时纠正错误,防止作弊,尤其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资金和资信的审查。公证机关对合同进行公证时,应加强对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查,减少合同诈骗发生的隐患。2、强化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应充分发挥人民代表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健全群众年报制度,发挥公司企业中的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加强新闻媒体监督,及时曝光违法犯罪问题,以引起广大民众的反响,提倡诚实信用公平竞争,坚决抨击合同欺诈及违法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