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31 03:41:00
导语: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0min,切口疼痛2d~7d,术后6h下床活动,无感染病例;腹股沟异物感10例,麻木2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是一项更符合生理解剖结构的治疗技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
【关键词】无张力疝环;修补术;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Plug&meshherniarepair)[1]是采用MesshPlug进行疝修补术的一种新方法,我院自1998年6月起应用此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68例。男60例,女8例;年龄31a~90a,平均62.5a,年龄≥60a46例(67.6%)。诊断:斜疝43例,直疝7例,双侧疝9例,复发性斜疝6例,斜疝嵌顿3例。同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26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4例,有哮喘病史4例,前列腺肥大2例,肝硬化腹水3例,不同程度便秘11例。
1.2手术材料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定型产品(网状锥形疝环充填物和成型补片)。该产品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能迅速与人体组织粘合固定[1],不易被机体组织吸收,具有良好的抗感染能力和组织相容性。
1.3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找到疝囊后游离至颈部,显露腹膜外脂肪。如疝囊较大做疝囊成型至容纳一个锥形物,游离精索到内环口。将疝囊纳入腹腔,锥形充填物充填至疝环内,如疝环过小,剪掉充填物内的1~4个支撑花瓣,将充填物外瓣与腹横筋膜及周围坚韧组织缝合固定4~6针,再将补片平摊于精索后方腹横筋膜表面并与周围组织固定6~8针,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分层缝合切口。
2结果
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所需时间,单侧疝平均25min~40min,单侧复发疝1h,双侧疝平均90min。术后6h下床活动,6h进食,3w恢复正常活动。56例患者术后体温正常,12例低热,但72h内降至正常。术后并发尿潴溜4例,因疼痛明显辅助应用止痛类药物5例(7%),局部异物感10例,麻木2例。住院时间5d~10d。
3讨论
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老年发病率较高。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该手术需两种不同解剖结构组织的缝合,且是错位对合,张力过大,难以抵抗腹内压力[2],所以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组织损伤机会较多,恢复较慢,复发率高(10%~15%)。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操作简单,既缩短了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又小,并且这项技术容易掌握,因其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具有无张力的特点。加之所用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性和组织相容性,不仅减少了切口感染率,并且修补部位更加牢固。本资料显示,无张力疝环填充式修补术单侧疝最短时间为25min,双侧平均为90min。术后均6h下床活动、进食,疼痛2d~7d内消失,3w恢复正常活动。而传统修补术后需3d才能下床活动。
Rutkow和Robbins[3]1989年首先开始应用这项技术,并连续观察2733例,随访6.5a,术后并发症<1%,术后复发性疝2%,其他疝1%。由于这项技术采用了疝囊高位分离后纳入腹腔,然后充填和后壁修补双重加固方法,其优点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特点,无张力,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至恢复自主活动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适应症相对增宽,如中度腹压增高、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习惯性便秘及高龄患者等,特别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龄患者更适合。
对于已有肠管绞窄坏死而行肠切除吻合的嵌顿疝患者,因有可能发生术后感染而致修补失败,有人主张行二期疝修补[4]。在手术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纱布保护好周围组织,以免疝囊内积液或肠内容物造成污染,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本组3例嵌顿疝中,1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患者采用此种手术式,未出现感染或修补失败。
本组病例异物感10例,麻木2例,可能与补片固定不紧、卷曲或压迫损伤神经所致,无需处理,只需观察。有文献报告[5]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术后疼痛和异物感较Lichtenstein无张力修补术轻,而且恢复快,这可能与所用材料和术中平片缝合固定方式有关。
综上所述,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是一项更符合生理解剖结构的治疗技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尤其对老年人或伴有其它合并症者更为适宜。
参考文献
[1]马颂章,李燕青.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J].临床外科杂志,1998,6(4):230
[2]肖乾虎.疝修补术的现代解剖学生理基础[C].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论文汇编,2001:75~77
[3]RutkowIM.RobbinsAW.Meshplugherniarepairafollowupreport[J].Surgery,1995,117(5):597
[4]FitzgibbonsRJ,AmidPK,CorbittJD,etal.OperativerepairofInguinalHernia[J].ContermpSurg,1998,1(1):185
[5]PelissierEP,BlumD.Theplugmethodininguinalprospectiveevaluationofpostopterativepainanddisability[J].Hernia,1997,1(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