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发展竞争力解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17 04:03:00
导语:长沙发展竞争力解析与对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执笔:谈文胜王德志
引言:发展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具有的多快好省地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分为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系统。硬竞争力主要有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和结构竞争力;软竞争力主要指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和开放竞争力。随着区域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创造的竞争力优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2004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长沙发展竞争力在全国200座有影响城市中位居28位,在省会城市中由原来的第12位上升到第9位,在中部地区城市中名列第2位,是全国发展竞争力提升较快的少数城市之一。
长沙发展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引起了海内外公众的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长沙发展竞争力优势和劣势,激活长沙竞争力增长的发力点,再造发展竞争力新优势,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在收集整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长沙发展竞争力进行研究,并提出有关对策,以期引起全市上下的思索和探究。
一、竞争力优势分析: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雄厚的科技实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明显的产业后发优势是长沙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构成了发展竞争力的主要优势。
长沙发展竞争力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区位竞争力优势明显。区位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发展竞争力的基本因素。拥有区位竞争力优势,就具备了催生发展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长沙在区位竞争力的众多要素中,最为明显的是资源、区位和交通优势。
1.资源丰富独特。长沙土地资源丰富、优良,土质肥沃适耕,土地成本价格相对较低,市城区地表结构坚硬,适于现代都市高层建筑建设;水资源丰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2.2%。特别是长沙山川秀丽、绿阴千里,岳麓山钟灵毓秀,浏阳河蜿蜒曲绕,水陆洲浮碧江心,山水洲城的独特景观尤为罕见,是全国省会城市中惟一的生态市试点城市。这些丰裕的自然资源,使长沙经济发展的必要资源成本较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清新幽雅,各种生产要素不断集聚,为长沙发展竞争力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区位得天独厚。从经济区位优势来看,长沙在中部地区城市区位优势度排名第2位,既是内陆通向两广和东部沿海及西南边陲的枢纽地带,又是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西对流,长沙是沿海和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输出地,是西部资源输出的中心节点和重要桥梁;南北合作,长沙是最重要的融合地,具有与两大经济区域进行密切经贸合作的得天独厚条件,在全国经济战略布局中,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重要枢纽作用。区内交通发达,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形成了水、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5条铁路线联通东西南北,3条高速公路和3条国道纵横交错;湘江千吨级航道宽800-1200米水流平缓,霞凝新港是全国最大的内河主枢纽港;民航直达国内35个主要城市和香港及曼谷、汉城、釜山等境外城市。明显的经济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随时都可转化为巨大的流通优势。近两年以来,随着长沙节会经济、会展经济的发展,麦德龙、家乐福进驻长沙,特别是沃尔玛加盟长沙,将长沙作为进军中国的首座城市,使长沙商贸物流中心呼之欲出,在中部地区城市中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调查,长株潭是湘鄂赣三省最具爆发力的城市群,长沙作为省内长株潭城市群和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龙头,随着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其作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能量将得到更大的释放。
3.省会优势凸现。长沙具有省会城市的优势,跟其他普通城市相比,在制定政策、法规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极有利于增强控制、配置资源的能力。同时,长沙通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已将省内其他城市和地区拉开了较大差距,不仅是全省的政治中心,更是全省唯一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在省内的比较优势相当突出。2003年,长沙生产总值928.22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20.0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4.4个百分点,省内GDP居第2~4位的地区和城市仅相当于长沙1997年的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9亿元,省内其他财政能力最强的地区和城市仅为长沙的三分之一;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全省的40.0%,其他赢利水平最高的地区和城市仅为长沙的3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3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其他人口相近城市的3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33元,比排位第二的城市高952元。这充分说明,长沙是全省惟一的“龙头”,在省内对生产力要素的吸纳功能最强、拉力最大,“洼地效应”最为明显。这与国内其他省会城市所面临的省内中心城市发展多极化、吸纳功能相对弱化、生产力要素相对分散相比,省会优势更加明显。
(二)科技竞争力堪为新锐。科技对一个地区发展竞争力的贡献具有倍增效应。科技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科技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上。长沙科技竞争力的总体水平虽然属于中等偏上,2003年在全国最具竞争力的50座城市中,排名第21位,但在中西部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三,仅次于西安和武汉。尤其是从其科技竞争力的发展速度,从科技对地区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看,水平较高,在中部和内地城市中名列前茅。
1.科技成果转化率高。在科技创新上,长沙近些年以来,每年新开发研究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成果1000多件,其中2003年专利申请1972件,比上年度增长19.73%,目前,已获国际级奖的科研成果20多项,获国家级奖200多项。在科技成果转化上,2003年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以上,科技对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这些增长速度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前列,在中部地区城市中位居第二位。
2.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长沙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主体的不断发展、实力提升,而且还体现于良好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和技术市场的壮大。从科技创新主体来看,除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之外,科技创新的载体发展快。目前,全市有各类创新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博士创业等创新载体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6家,企业博士科研工作站14个,大型科技企业孵化基地1个。从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来看,主要体现在政府为引导、支持科技创新,扶持科技产业的发展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设立留学人员创业资助资金、科技风险资金,对软件产业基地、新材料基地企业实行无费管理,优先安排科技创业人员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等,为科技创业人员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激发了科技人员来长沙创业的激情。从技术市场的发展来看,技术产权交易活跃,成为了促进科技和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全市技术贸易机构每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长,达310家。近三年,全市技术市场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5亿多元,超过“九五”期间技术合同成交额之和。2003年,全市登记的技术合同金额10亿元,居全国城市第九位。长沙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的大幅提高,一方面使长沙生产要素的使用得以改善,使企业生产技术、工业水平得以提高,使劳动生产力率得以提高,产品成本得以节约;另一方面,使企业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专利产品获得核心竞争力,迅速扩大了产业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近两年以来,长沙综合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科技投入大幅增长。近年来,长沙全社会科技投入逐年递增。到2003年,全社会科技投入总额达到23.6亿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0%。其中市本级科技投入四年内增加8313万元,增长102.33%;企业研发经费四年内增加14.4亿元,增长1.86倍。在强力投入的作用下,一大批科技中心、科研工作站、科技孵化基地和科技企业得到建设和发展。雄厚的科技实力,不断增长的科技投入为长沙在科技创新、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的快速发展又使长沙经济和社会发展获得了不竭的动力。
(三)人才竞争力水平持高。人才竞争力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发展竞争力的内核因素。人才的数量、质量、可得性和获得成本对于一个地区竞争力水平的变化至关重要。2003年,长沙人才竞争力水平在全国200座有竞争力的城市中排名第18位,处于前列。其人才竞争力优势突出反映在三个方面:
1.人力资源结构和配置科学。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区域经济高速高效健康协调发展的核心,其中人力资源配置对竞争力提高十分重要。从长沙人力资源的结构和配置来看,存在着三个方面的明显优势,为长沙经济的高速高效协调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一是人力资源充裕。长沙固有劳动力资源450万人,外来流动就业人数20万人,各类专业技术型人才约占9.4%,门类齐全,基本能够适应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二是劳动力素质提高较快。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1年,居全国先进行列,特别是近几年来,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和基本素质为重点,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力就业,特别是向外转移,为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劳动力就业比较充分。通过市场配置,农村农业产业吸纳劳动力139.12万人,工业吸纳劳动力就业84.68万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132.55万人,劳动力就业率达79.2%,劳动力市场景气指数达91%。特别是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为4.1%,低于全国水平,在中部地区中排名第1位,在全国200座有竞争力、47座最有竞争力的城市中排名第14位。
2.人才素质较高。科技人才实力雄厚。全市拥有两院院士42名,拥有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53人,1000多名教授。特别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代表着国家科技人才的最高水平,使长沙成为了全国中西部地区引人瞩目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共有各类人才44.2万人,每万人大学生17名,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性很好,2000年起,每年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多,四年增加8.86万人,增长38.29%,在全国城市中位居前列,在中部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长沙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及投入使用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智力支持;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使产业、企业通过非价格竞争,更快更多更好地占领市场,甚至获得垄断效益,从而使强大的科技人才优势随时转化为经济优势。人才获得便利性强。熟练工人和高级人才获得便利性分别位居全国200座具有竞争力城市第11位和13位,在中部地区城市中位居第2位。人才市场建设迅速,网络较齐,开通了包括北京在内的17个城市人才网络通道,建立系列引用人才、留住人才、培训人才的机制;人才的高质量、人才获得的高便利性极大地促进了长沙产业的扩张和结构的不断提升,增强了长沙人才竞争力。
3.快速发展的教育为人力资源提供了充裕保障。人才竞争力还取决于人力资源的潜力,它决定着一个地区未来的人才竞争力状况,取决于教育的规模、质量、教育体系的健全性。长沙是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从目前教育发展水平来看,教育体系完善,义务教育普及程度高,设施先进,全市共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428所,其中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86所,省级重点中学15所,高等院校37所,国防科大、中南工大、湖大、湖南师大均进入国家“211”工程;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都位居全国先进行列。从2000年起,连续四年,平均每年培育研究生1979人,大学生37128人,中等职业技术人员41285人。2003年,毕业研究生2643人,大学生48597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87%和93%。这些,决定着长沙在未来的发展中,人才的质量、数量和获得便利性均将有更大的提高,人力资源潜力很大,这是未来时间内长沙发展竞争力持续稳定提高的巨大动力。(2000-2003年长沙研究生、大学生毕业生变化情况对比见图表1)
(四)产业结构竞争力势头强劲。产业结构决定产业价值体系的状况,产业聚集从多方面影响产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进而影响价值收益状况,影响一个地区竞争力及未来变化。从近几年长沙经济结构发展变化来看,产业化后发优势明显,结构竞争力增强。
1.产业化后发优势明显。目前,长沙主导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方面明显的特征:(1)主导产业的发展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效益十分明显。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主导产业发展之路。2003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2%,特别是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易总收入403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47.02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中西部16个国家级开发区均列前3名。(2)主导产业的发展是以制造业为核心增长极,符合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特征。在全市主导产业中,汽车制造、工程机械业等制造业成为增长最快、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中联重科、远大空调、三一重工和长丰汽车在同行业中均榜上有名,特别是中联重科连续3年在中国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排名中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在工程机械、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的带动下,2003年重工业完成总产值362.3亿元,增长36.6%;净增97亿元,占全市工业净增产值的85.7%,轻、重工业比重为30.5:69.5,实现了产业优势从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变,符合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特征。由于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长沙工业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效益水平高,后发优势明显。2003年,长沙规模工业实现利税104.56亿元,在全国43个中心城市(含直辖市)中其资金利税率居第1位;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5.4%;拉动GDP增长5.1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7.1%;亏损企业亏损在省会城市中排第19位,下降幅度排第2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5%,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8位,在中部地区城市中排名第3位。(3)农业比较效应迅速释放。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来看,长沙依托农业科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蔬菜瓜果、花卉苗木、优质烤烟、优质茶叶和奶牛等五大产业,构筑了园林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会展农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拥有智能温控大棚面积5万平方米,长沙县黄兴镇的湖南绿世界水培蔬菜厂规模居全国第二,是中南地区最大的水培蔬菜基地;浏阳花卉苗木基地在中南地区居前列,湖南浏阳河花木产业带面积20万亩,占湖南省花木总量的46.4%。农产品市场较为完善,已建成以红星、马王堆两大批发市场为龙头,300多家专业市场为骨干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了农业信息港,为农产品加工与交易提供数字化信息平台,长沙农业产业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2.产业聚集化程度较高。一个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能力。聚集化程度高,不仅可以节省企业的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还能享受供应商提供的辅助服务。同时,容易建立企业之间的信誉机制和相互信任关系,使企业之间保持一种充满活力的和灵活的非正式关系,利于资源共享,形成产业集群,衍生经济高增长的中心,获得倍增效应。从长沙的工业经济发展来看,近些年来,着力打造园区工业,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资源,既注重培育一大批起支撑作用、产业突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又发展众多产业特色鲜明、配套能力较强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工业积聚地。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烟草食品产业等主导产业在园区内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雏形,“两区六园”成为了长沙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2003年,园区内规模企业达15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52%,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06%。
3.经济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经济结构转化速度影响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提升速度。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够创造出更高的附加值,消费结构高级化则可以牵引产业向高级化发展。近些年,长沙经济结构出现了可喜的趋向性变化,非农产值比重增长加快,消费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结构竞争力逐渐增强。首先,从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来看,第二产业占地区GDP的比重增大、贡献增大。2003年,全市第二产业在GDP的比重为42.5%,增加2.1个百分点;二产业对GDP增幅的拉动比一产业高7.8个百分点,比三产业高3.1个百分点。第二,从工业内部结构变化来看,出现了重大的质变。在规模结构上,规模工业企业月均产值增加到43.42亿元,规模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9.7%,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值达51.9%;在轻重结构上,重工业占到长沙工业的三分之二以上;在产业结构上,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烟草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占规模工业的48%。第三,从消费结构变化来看,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长沙自1997年到2002年,连续五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递增13.8%。2003年,在受到SARS的严重影响下仍增长12.7%,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140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13.1%,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特别是汽车、商品房等高级消费成为消费的热点,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大。其中,汽车及其附属品消费对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拉动达到62.2%,城市消费结构的高级化促进了长沙产业向高级化发展。
二、竞争力劣势分析:经济对外依存度不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文化氛围不浓和因行政效能,行政成本导致的公共服务竞争力不够,经济环境不优仍是制约长沙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导致长沙发展竞争力水平相对偏低的重要原因。
一个地区发展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四个主要指标,即综合市场占有率、长期综合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综合地均GDP(地均财富产出率)和综合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从长沙的四大指标来看,其综合市场占有率在全国200座有竞争力城市中排名第58位,其他三项指标分别在全国50座最有竞争力城市中排28位、24位和37位。这表明,近些年来长沙发展竞争力虽然得到较快提升,但劣势仍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经济外向度偏低。经济国际化和区域一体化程度决定着一个地区和城市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合理配置的程度。开放程度高,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生产要素、产品的流动快,就可以迅速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提高竞争力。同时,通过对外开放,加强交流与合作,可以使经济主体通过外溢效应有效地了解、引进、吸收外部的知识技术、技能、制度、文化,全方位地得到提升,并使地区经济和发展处于一种永不满足的超越自我状态。近年来,长沙对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对外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均不断拓展,基本形成了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成为外商投资的一个新的热点。在台商对大陆100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综合指标评定中,被评为“值得推荐”的城市。但从总体上说,开放竞争力弱,经济外向度低,不足20%,低于全国水平30个百分点。在50座最具竞争力城市中,其经济国际化程度排位第42位,经济区域化程度第35位,开放竞争力整体排位第44位。存在着三个方面明显的不足:
1.外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小。近三年来,长沙利用内外资总额每年以50亿元的速度递增,增长幅度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12位,是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发展最快的时期,但从总体上说,外资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三年中,实际利用外资占投资总额的7.79%;2003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02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7.9%;到位外资相当于全省1/3,全国的1/107。而武汉市GDP是我市的1.79倍,但到位外资是我市的3.5倍,相当于湖北省的80%,全国的1/31,差距较大。
2.外资企业数目和比重在工业企业中偏小。2003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120家,总投资70亿美元,外资企业制造业在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量中占25.9%,外资企业纳税总额10.9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的28.02%。
3.外经外贸总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小。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20.44亿美元,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1位,其中出口总额10.98亿美元,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3位,从排位上看,长沙对外经济贸易所达到的水平并不太低。但从外经外贸在GDP中所占比重看,出口总额10.98亿美元,对GDP的贡献率仅为5.1%,拉动GDP增长仅0.7个百分点,比重很小。同时,如果对比对外经济贸易先进城市所达到的绝对量水平,差距就非常明显,进出口总额分别仅为省会前5名城市的5.9%、11.2%、13.9%、26.2%和39.2%;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为省会前5名城市的16.4%、21.2%、22.1%、28.5%和38.6%。
(二)企业竞争力较低。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竞争力是地区发展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是一个地区综合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标志。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目前来看,长沙企业竞争力水平在全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中排名第32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1.企业治理结构相对落后。企业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管理机制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完善,还包括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的更新和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现代经济的分工高度专业化,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约束,而且可以起到巨大的鼓励作用,充分调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部分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达至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近些年来,长沙在工业企业改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91家国有企业完成改制61家,占总数的67.03%,但仍有部分企业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灵活的运行机制;80%的民营企业没有完善健全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企业管理中存在治理结构相对落后,决策层和经营层脱节,管理粗放、公司决策执行效率不高和雇主与雇员目标上的不统一等突出问题。在企业内部,部分企业的委托关系中,没有形成较好的制衡关系,企业主不能有效地控制经理人员;分配制度不科学,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2.产品品牌竞争力不够强。品牌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实力的集中反映,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可以使企业得到超出市场平均销售价格的高额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目前,产品品牌竞争力不强仍是制约长沙企业竞争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2003年,长沙有国家划定的39个工业大类212个种类中的38个大类201个种类,产品种类齐全,但中国驰名商标3个,为全市1132种品牌产品总量的1.77‰。由于产品品牌竞争力不强,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占有率不高,从主要工业产品的销售市场来看,国际市场占8%,国内省外市场60%,省内市场32%。
3.市场营销水平层次不高。在营销方式上以自主营销为主,占销售总额的80%以上;在营销网络上,支柱龙头企业国内销售网络比较健全,但在国际市场的销售网络上尚处于摸索阶段,仅有3家企业设有国外销售网点和相应机构;其他企业在国内销售市场网络上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主导文化个性不突出。文化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一个地区和城市特有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是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对竞争力的提升起着虽是间接却是极为深远意义的影响。独特、富有个性的文化可以极大地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使人身心愉悦,增强创业激情,这往往是那些高档次、高品位创业者在创造财富同时更高的追求和精神享受。从长沙文化发展来看,在价值取向、创业精神、创新氛围上有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飞跃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文化氛围不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发掘不够。特色和个性是文化的灵魂和精神。长沙作为湖湘文化的策源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其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但长沙主流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不够匹配、不够对应。首先,体现湖湘文化文博资源的载体不够鲜明。一大批承载湖湘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如岳麓书院、贾谊故居、新民学会旧址、船山学社等尚待很好地发掘、保护、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传播推介和弘扬湖湘文化的窗口和阵地。其次,表现为城市公共文化建设设施的湖湘文化底蕴不够厚重。城市雕塑群广场和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是最能体现地区和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公共物品,但在通过这些标志性公共物品来发掘和传播湖湘文化追求“改革和务实,主张开放、不保守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实质方面不够,公共文化设施特色文化底蕴不够厚重、主题不够鲜明、个性不够突出,从而使长沙缺少本应具备的灵性。
2.创业文化氛围不浓。文化对地区和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主要是通过文化积淀和熏陶使人产生积极上进的精神动力,高尚的文化催人奋进;反之,使人精神萎靡,不思进取,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长沙在文化生活和活动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现象,影响着积极文化氛围的形成。第一,消费型文化影响长沙人文精神的培育。近些年,长沙文化娱乐产业迅速发展,对于拉动消费,促使消费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但是,以追求高消费、高享受为主的消费型文化影响长沙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创业意识的提升。据调查,2003年长沙城市居民用于饮食的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36.2%、可支配收入的30.4%。消费偏重于“吃喝玩乐”低层次的需要,不利于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的形成,也不利于长沙的长远发展。第二,以市井文化为主流的大众文化从一定程度上冲击积极文化氛围的形成。“歌厅文化”、“洗浴文化”中伴生的颓废、低俗化倾向,影响了高雅艺术、文化活动和高尚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在活动中陶冶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不利于形成一个城市思想道德文化的正确导向。第三,企业文化活力不足对城市文化氛围的形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企业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其竞争力水平偏低影响了长沙城市浓厚文化氛围的形成。长沙除远大空调、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部分企业注重以独特的企业文化来推动发展外,其余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注重以培育企业精神来塑造企业形象,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指数在全国50座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中排名28位。
(四)行政管理成本偏高。在政府管理服务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财政能力是政府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内容;战略规划影响一个地区和城市潜在优势的实现和新优势的形成;执法和服务水平影响工作效率,进而对政府管理服务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在长沙发展竞争力所有指标排序中,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是最落后的少数几个指标之一。其政府管理服务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行政管理支出成本较高。一般来说,政府财政能力是有限的,要提高政府财政能力对发展竞争力增长的支撑,应将相对有限的财力集中投入到一系列大规模高质量基础设施、科技教育等公共产品上来,从而使企业和外来投资获得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降低非生产性成本,提升竞争力。从长沙行政管理成本来看,财政供养人数过高,2003年,行政事业人员工资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40.88%(全口径);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20.07%;经济建设支出仅占26.49%,社会文教、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投入占39.54%,行政管理成本在2003年度全国50个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中排名第49位。由于行政管理成本相对过高,政府财政能力下降。公共物品(主要指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和服务供给的规模和质量受到影响,政府管理竞争力大大减弱(见图表2)。
2.监管制度环境有待优化。市场制度也是影响地区和城市生产要素配置和流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积极适宜的政府调控制度,能保证资源根据利润的驱使,充分自由地流动,合理高效地配置,长沙政府监管制度在全国200座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中排位第36位。在准入制度上,虽然大力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审批上有大的进步,但在价格管制和行业准入上仍然卡得比较紧,相对管理比较滞后。同时,在管理制度的创新上,应进一步加快步伐,特别是在如何调动农村发展的积极性,拓宽县级管理权限,提升基层和农村的发展竞争力上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
3.公共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2003年,长沙政府管理服务质量在全国最具竞争力的50座城市中排名26位,为中等水平,与先进城市相比,主要体现为少数公务员执法态度有待改进,执法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政府行政效率上差距比较大。据调查,长沙办理投资项目相关手续所需时间一般在一个月以上,比全国200座有影响力城市中办事效率最高的珠海,多四倍以上时间。据世界银行研究局调查,落户长沙的企业非正常支付额占企业总销售额的0.32%;法院解决商业诉讼的平均用时8.4个月。
三、长沙发展竞争力增长潜力分析:长沙目前整体上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较快时期,发展竞争力提升将呈加速发展趋势。政府规划能力、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竞争力的进一步显现和资本金融市场的迅速完善、壮大将成为长沙发展竞争力新一轮增长的主要发力点。
竞争力增长是竞争力相对自身提升的速度或幅度,是地区时间序列的竞争力发展弹性。纵观近些年来长沙的发展,1999年至2002年地区生产总值平均递增11.5%,2003年增速达到14%,创1997年以来增速新高。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近三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0亿元,城区面积拓展7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56万人。这些充分表明,长沙正处于整体上升的关键时期。从2002年和2003年长沙发展竞争力对比来看,长沙发展竞争力加速提升(见图表3)。
四大因素促使长沙发展竞争力加速增长:
(一)从政府规划能力看,长沙竞争力增长将演绎新格局。
“思路是一种最基本的竞争力”。政府对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其实施,直接影响一个地区潜在优势的实现和新优势的形成。规划科学合理,则可以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失误,则可以带来巨大的浪费,造成巨大的损失。2003年,长沙在发展竞争力众多要素指标中,排名最靠前也是惟一一项进入前10名的就是政府规划能力。从长沙市“十五”计划和国家批准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来看,政府规划在城市建设上,在发展现阶段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在催生新技术、新产业上指导性强,是一个利用现有优势和创造新优势相结合的战略规划。在城市发展理念上,明确“生态立市”,将经营城市生态摆到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在城市功能定位上,确立了长沙在“一点(长株潭)一线”战略布局中的龙头地位,明确建设中部地区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战略眼光;在产业政策上,明确重点扶持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烟草食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重点产业,符合我国后工业化时期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特征,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重点支持扶植的支柱产业,成长性很好,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具有很强的活力和竞争实力。预计至2007年,实现全市规模工业现价总产值、增加值和利税总额比2003年翻一番;至2014年,规模工业再翻一番,实现长沙工业的腾飞。在这一规划的指导下,近些年来长沙得到飞速发展,这充分说明长沙不仅绘出了相对超前的建设蓝图,而且在城市发展思路上也找准了自己的着力点。相对超前的发展规划,相对靠前的发展思路将为长沙发展竞争力的增长提供巨大的推动力,促使长沙发展竞争力在一定阶段快速增长。
(二)从主导产业的发展看,长沙竞争力提升将出现新亮点。
主导产业的发展与竞争力水平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只要主导产业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就能为发展竞争力的提升起到核心作用。长沙主导产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烟草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和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两大新兴产业的主导产业格局,产业实力大大提高。2003年,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2.24%、11.3%和22.9%。由于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2001年-2002年长沙两年来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年均增长18.3%和21%,2003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7.76%,增加值增长25.5%,其中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增长总量对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8%以上。同时,为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从2003年起,连续五年共投资500亿元建设100个重大工业项目,2004年投入近100亿元对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主导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努力打造加工制造业中心。投资的保障有力,将进一步推动主导产业的迅速发展;主导产业的快速崛起,将改变长沙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缩短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成为提升长沙发展竞争力的新的亮点。
(三)从金融市场的完善看,长沙竞争力提升将注入新活力。
资本金融的控制和服务能力对一个地区发展竞争力的提升意义重大,资金的供给以及灵活、完善、高质、有效的金融服务,可使经济健康发展,顺利运行。从长沙的资本金融市场的变化来看,正处于一个快速完善壮大时期。2002年,资本总体竞争力在200座有竞争力的城市中位居第38位,到2003年,资本总体竞争力跃居到27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98.70亿元,比年初增长23.62%;各项贷款余额1629.42亿元,比年初增长28.63%。融资体系比较健全,资金获得的便利性位居前列。金融机构融资增强。据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评价,2003年长沙企业已有80%可能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这一指标在中国重点城市排名第2位,企业开发投入居第11位。同时,创建长沙金融安全区的效果明显,初步形成了“经济活、金融活;金融活、经济活”的良性互动局面,金融资本的质量提高,银信部门的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资本市场运营开局良好,浏阳花炮、三一重工等9家企业上市,增发或配售,三年中直接融资68.4亿元。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2003年达28%。资本金融的扩大,资本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将不断催生出新的竞争力优势,使长沙发展竞争力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从城市环境的改善看,长沙竞争力发展将进入新境界。
城市环境作为非流动性的稀缺要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吸引人才和高附加值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和优越的投资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从2001年起,长沙以创建全国省会城市惟一的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市为契机,突出湖湘文化特色与山水洲城特征的融合,建设五一广场、芙蓉广场、湘江和潇湘风光带等一批城市风光景观,新建道路和住宅小区的绿化配套园林景观,城市绿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36.01%和31.07%,城市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进,在200座有竞争力的城市中,竞争力排名从2002年的43位上升到33位。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干新三年,再创新辉煌。着力美化一洲两岸,完善六桥三环,城市功能将更加完备,环境更加优雅。在投资环境上,着力打造平安长沙、信用长沙和诚信政府形象,法制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政务环境较好,发展软环境优良。政务环境方面,虽然仍然存在管理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但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问责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的政务全程制,减少行政审批项目63%。同时,制定和实施行政效能监察制度,严肃查处部门及公务员违规事件,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法制环境方面,狠抓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了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活动,创建了“119安全社区”、“无毒社区”和“交通安全村”,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有序、宽松和谐的软环境。随着长沙中部地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加快,长沙的环境竞争力将不断提升,源源不断地引来人才资本和高附加值产业,使长沙竞争力的发展进入新的境界。
四、增强长沙发展竞争力的应对措施:针对影响长沙发展竞争力的主要问题,扬长避短,采取强力措施,培植区域发展核心增长极,促进竞争力的持续、稳定、快速提升。
从近两年全国省会城市的发展态势来看,呈现出一种发展提速的强劲势头。2002年,26个省会城市(拉萨因不具有可比性未纳入比较)中GDP增速超过14%的只有呼和浩特,增速超过13%即达到比较高的增长水平;到2003年,GDP增速超过15%的6个,增速最高的呼和浩特达到24.9%,平均增长速度为13.9%,形势逼人。长沙这些年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2002年GDP增长速度12.6%,2003年达到14%,保持了中等发展水平,总量排位相对比较稳定。但在全国省会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力明显增强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发展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影响竞争力提升的各种因素,转化劣势、突出优势,趟出一条适合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力提升之路。
(一)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以经济的高速高效发展来提升总体发展竞争力。
与先进发达城市相比,长沙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在经济质量上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提高发展竞争力,最紧迫的是要按照“高速高效”的要求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条件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和考验,保护和保持好发展的良好势头。在目标定位上,要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超前进位,成为领路中部地区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地区经济总量上要有所突破,力争5年内赶超郑州;在投资增幅上要有所突破,力争达到35%以上;同时,在特大项目的引进、建设以及城市新区拓展上也要有大的突破。要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保持和发扬县(市)区“龙腾虎跃”的良好局面。重点做好扩大县(市)管理权限工作;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与鲜活超市的有效对接;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形成“外出就业、返乡创业,输出劳动力、形成生产力”的良性循环。同时,坚持个性立城,突出特色和优势,努力将浏阳、宁乡做大做强成为长沙的卫星城,使望城、长沙县城主动融入省会辐射圈。要实现园区经济的集群化发展,以高新区、经开区“两区”为龙头,“六园”为重点,加强园区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园区的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积极探索发展“飞地工业”,促进工业企业园区集中,形成“产业支撑企业,企业构建园区”的格局,形成工业经济核心增长极。增强聚集、辐射和带动能力,打造环长沙一小时经济圈。
(二)增强工业整体素质:以做大做强二产业来彰显产业结构竞争力。
长沙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提升发展竞争力的关键也在工业。要切实做好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和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两篇文章。在扩大工业总量上,要注重不断壮大支柱产业,形成工业经济增长的主体,巩固、壮大电子信息和烟草食品产业,重点提升机械制造业,采取“扶优、整合、引进”并举,整合现有资源,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配套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创优政策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壮大;要注重引导和鼓励发展民营经济,重点解决融资困难、环境欠优等瓶颈问题,发展一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形成工业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在提升工业经济质量上,要切实解决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抓好“四大战略”,即高科技带动战略,搞好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搞好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改进企业装备水平,努力推进企业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人员素质高新技术总产值增长15%以上,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递增11个百分点以上,达到先进水平;集约化发展战略,以园区为载体,根据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发展产业集群,推行园区专业化服务管理,形成集聚经济效应,提高合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量;特色品牌战略,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把“长沙制造”成为优质产品的代名词,每年创全国知名品牌3个,驰名商标2个;市场营销战略,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改善营销服务,拓宽营销渠道。
(三)营造大开放格局:以发展外向型经济来增强经济发展外向竞争力。
扩大对外开放是增强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对外开放竞争力,要在引进外资上有所突破。扩大开放领域,重点加强工业制造业领域的招商,加快公用事业全面对外开放,推进第三产业的开放,探索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领域对外开放的新途径;明确引资重点,以韩国、日本、港澳台地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和以跨国公司领路落户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和北京等地区为重点区域,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国内上市公司、投资性公司及国外金融机构投资兴业。改善招商方法,注重按国际惯例编制项目商业计划书,注重项目策划,建立大型项目数据库,实行网上招商、专业化招商、节会招商、行业招商,健全招商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推行领导联系重点招商项目制度,形成全民招商、全力招商、全方位招商的工作格局。同时,实行外来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努力提高外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要在对外贸易上有所突破。引导和支持企业扩大自营出口权,积极为各出口企业做好便捷通关服务,做好外贸信息服务,寻找新市场,拓展新渠道,确保外贸出口业务稳定增长。要在加强外经合作上有所突破。大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开展与港澳粤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外派劳务,指导企业做好境外投资项目的立项、包装、申报工作,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境外市场。
(四)转换政府行政职能:以建设服务型政府来提高服务管理竞争力。
转换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建设公众满意政府在地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是提升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树立一切为公众服务,使公众满意的政府行政理念,重点建立对政府各部门的公众满意度评价体系,通过公众的监督来推动政府行政的转变,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型,从“单纯的管理”转变到“管理———服务———指导”三位一体上来,建设有限责任政府,重点提供公共物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制度支持,增强吸引力。在提供公共物品职能上,着重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科技等公共物品的建设;在提供制度支持上,须着重解决价格管制和行业准入上卡得过紧,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大力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精减审批项目。同时,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规范和完善政府现行的各项政策。建立电子政务,通过建设“电子化”政府,利用信息网络加强与外界连接,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到2007年,全市基本建立电子政务体系;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通过精减人员,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同时,完善政府公共财政管理,加强政府采购,促进政府服务的市场化,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提高政府财政服务能力;试行政府雇员制度,通过进一步实行人才招聘,公务员竞聘上岗,落实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政府公务员素质,强化服务职责,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五)改革完善教育体制:以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来构筑人才新高地。
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决定人才的潜力,是影响竞争力的关键之一。长沙在城市教育快速发展,人才竞争力整体较强的基础上要实现教育重心的转移,改革完善教育体制,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区发展竞争力。要切实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确保农村教育的各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切实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消灭学校危房,更新教育教学的基本设施、仪器设备,2007年全市普及高中教育;要突出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与职校学生的职业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职业技术鉴定相结合,职业技术学校与农科技培训中心等农民培训机构相结合,整合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要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制定农民就业培训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免费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培训,实现农民工由劳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方向转变。要加强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每区、县(市)建设一个市级示范性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各乡镇(场)建设一个县(区)示范性素质教育基地。推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开展劳务服务,促进农民就业。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形成适龄儿童少年素质教育不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相对发达,农民就业培训学有场地、学有所专、学有所用的协调发展格局,打造学习型农村社会。
(六)积淀特色精神文化: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来提高文化竞争力。
地区特有的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是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湖湘文化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有着深远影响,长沙是湖湘文化的策源地。要不断发掘这一特色精神文化瑰宝的深刻内涵,弘扬“追求改革和务实,主张开放、不保守,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神,用文化带动旅游业、商业、金融业、房产业等各类行业的发展。要围绕发掘湖湘文化资源,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特别注重擦亮文博窗口,搞好贾谊故居、新民学会旧址、岳麓书院、船山学社等文博资源的开发,与现有的文学院、长沙简帛博物馆等一大批文化设施一道,形成长沙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要围绕弘扬湖湘文化精神,形成独特的现代都市文化。努力倡导求真务实、拼搏进取、勤于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形成高雅文化和高尚的大众文化氛围。同时,逐步形成求新、兼容、诚信的主流思想。要围绕放大湖湘文化的效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是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建设长沙文化产业园,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