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性电视节目怎样才能办得富有生气

时间:2022-05-30 07:11:00

导语:新闻性电视节目怎样才能办得富有生气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闻性电视节目怎样才能办得富有生气

现在,许多新闻电视节目,尤其是众多新闻性栏目,总喜欢采用侃谈、访谈、对话和问答等人物出像的谈话形式。如果有某种特殊需要而又运用得体,自然可以,但遗憾的是,荧屏上许多新闻性栏目和其它一些新闻性节目大量泛滥的人头接人头式的各种谈话场面,几乎把看电视变为听电视了,而观众听得更多的也不是节目内容当事人讲述的"第一手材料",而是记者、主持人和各类中介人物"转述"的非"第一手材料",很少能直接看到和听到新闻事件现场的实况,这样,不仅降低了可视性,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新闻性电视节目的灵魂--客观真实性,使其蒙上了主观、武断的功利色彩。我认为,一般说来,新闻性电视节目更宜采用现场纪实手法,因为它所传递的信息或展示的情景最接近事实,和新闻的本质相适应。

一、新闻性电视节目要选择最能展示真实内容的表现手法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我们要选择最恰当的形式能动地服务于内容,而不能随心所欲地想用哪种形式就用哪种形式。新闻性电视节目的内容最注重的是真实性,那么,就必须选择最表现真实内容的形式,这是新闻性电视节目的客观要求,电视现场纪实手法能把事物的客观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并把它直接或稍后送入受众的耳目,是真正的"第一手材料",是原情实貌的纪录。而其它媒介或表现手法送给受众的却是"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们的头脑并在人们的头脑中经过改造的东西,是间接的非"第一手材料",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打了折扣或不真实的。如记者的"转述"是报刊新闻性稿件的特征,记者写得再好也只能产生"现场感",而没有"现场性";广播除了让听众听记者的"转述",还可让听众听现场的音响和人物的讲话;只有电视现场纪实手法能让观众既看到现场的真情实景,又听到现场的各种音响。这在传播事业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受访者的被动地位。所以,现场纪实手法是新闻性电视节目的最好形式,最锐利的武器,应该成为新闻性电视节目编辑、记者的首选形式。新闻性电视节目编创人员也应该将其视为看家本领,不断研究提高,达到娴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刻意创新,使新闻性电视节目的真实与现场纪实表现手法的真实浑然一体,共同增强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让观众充分感受真实的意境,深刻领悟人生的真谛。

二、采用现场纪实手法的新闻性电视节目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取得良好的认同效应

新闻性电视节目首先应当强调客观事实真实,这是第一性的。但是,仅有真实性还不行,还得让观众看了产生真实感。如果只有真实性而没有真实感,观众看了节目将信将疑,那就破坏了真实性,对电视新闻工作者是非常遗憾的,真实感是指在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实现的良好传播效果,使人一看就信服。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强调"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不用多费唇舌宣传就会产生真实感,令人心服口服。新闻性电视节目采用现场纪实手法向观众展示现场情景就是标准的"用事实说话",最能使观众产生真实感。特别是现场纪实手法的视觉因素,也就是画面,能证明事实的确实无误,会在观众心目中产生良好的认同效应,达到圆满的传播效果。"真实感"与"真实性"相比,尽管是第二性的,却绝不能轻视。现在我们的不少新闻性电视节目事实完全真实,可就是因为缺乏真实感而不能使观众心悦诚服,缺乏认同效应,社会效益差,经济效益也差。有的观众对此不满意地说:"用嘴巴说话和用事实说话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新闻性电视节目本身要求真实性和真实感能有机地统一,即新闻性电视节目要通过记者在现场采访拍摄过程中的视觉选择、画面调动和组接以及同期声注入等等有效的现场纪实手法,向观众展示事物的原生形态,有力地证明节目内容的千真万确。人们对客观事物发生的现场纪实总是十分依赖的,古往今来世界上还没有比这更好的表现手法。这也就是传播学上所说的"易受性",即观众便于接受。在真真切切的现场纪实声画面前,记者、主持人用不着长篇大论地解说,略加引导即可让观众确信无疑,独立自主地做出正确判断,留下深刻印象,达到新闻性电视节目的教化目的。

三、新闻性电视节目理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场传真纪实性的独家优势和特点,为观众提供事物的"原生形态"

任何新闻媒介都要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独有的优势。新闻性电视节目所以能在众多新闻的竞争中蠃得众多观众,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视听双通道的现场传真纪实性,观众既能看到又能听到现场的实况,可满足他们渴望了解事物本来面貌的心情,那么,为什么不充分发挥这种现场直观性的优势和特点,而热衷于采用处于劣势地位的各种谈话类节目形式呢?相对而言,各种谈话类节目形式更适合广播电台、报刊等媒介。如果舍弃电视媒介得天独厚和无与伦比的现场纪实优势和特点,而在处于劣势的各种谈话类节目形式上大动干戈,似乎有悖于电视规律和特点,实在可惜,无异于捧着金碗要饭和穿着锦衣夜行,惹别人耻笑,让自己人痛心,付出的愈多,失去的愈多!新闻性电视节目的编辑、记者都应当以拥有别的传播媒介没有的现场纪实优势和特点而骄傲,百般珍视和潜心开发现场纪实优势,朝朝暮暮刻意追求现场纪实手法的更美满境界。

四、生硬地照搬和模仿其它媒体的表现手法不是创新而是抹煞电视的优势和特点,违反电视的自身规律,观众不会接受

电视台初创时期,不少编辑记者来自电影制片厂,他们采制新闻性电视节目运用的基本是摄制新闻纪录片的手法,而一些来自报社、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则习惯于改头换面套用写报纸文字稿和电台广播稿的手法,前者注重画面美而忽视时效性、信息量等,后者缺少现场情景,往往是非"第一手材料",记者、主持人都愿长篇大论地写或讲,播音员也喜欢大段配音,插播些被称之为"两层被"的画面。

现在一些新闻性电视节目的编辑、记者虽然没有从事过报纸和广播电台的工作,可是,他们仍然没有摆脱报纸和广播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不少新闻性电视节目基本上是报纸文字稿和电台广播稿的翻版,或留有它们很深的影子,缺少电视味;他们往往把报纸和广播电台喜欢采用的表现手法拿到新闻性电视节目中,如总喜欢做一些与报纸和广播电台差不多的话题类节目。由于这种节目都需很长时间,而电视又很难满足它们,于是就只留下了被访谈者等人的大段谈话和主持人或记者的一串串套话,实在沉闷,观众势必改看别的节目。更有甚者连诸如毁林事件的报道也不认真到现场采访拍摄,而在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办公室里找些西服穿得笔挺的乡领导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谈来谈去,谈了半天还不知毁林严重到何种程度,连个毁林的特写镜头都没有,只见谈话人不时手指着被房屋阻挡的远处,讲述着当时砍伐的情况,极少展示现场情景,一些谈话人也不是当事人,只是转述听别人说的一些支离破碎的现场情景,缺乏新闻性电视节目应有的现场纪实特点,既无可观性,也无真实感。有些观众说:"看这种节目越看越上火,谁愿上火?那就看别的节目就是了。"

其实,电视和电影、广播等虽然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它们却是不同的和独立的新闻媒介,各有各的规律、优势和特点,生硬地照搬和模仿电影、广播、报刊等媒介的形式肯定是行不通的。作为新闻媒介,文字记者的优势恰恰是电视记者的劣势,盲目地跟在人家后面跑,越跑离自己的电视越远,到头来会懊悔莫及。我们不反对借鉴电影、广播、报纸等媒介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没有借鉴可能就没有创新;然而,借鉴不是目的,经过引进、融合、改造,最终是要创新成为地地道道的新形式,也就是说最终要电视化,而不能以"进口货"、"舶来品"出现于荧屏上;要明确:是为创新而借鉴!"拿来主义"在此是要碰壁的!

最近看到有的电视理论刊物上有赞扬"报人电视"的文章,说什么"''''报人电视''''是最近两年来中国电视节目创作走出的一条新路,是中国电视人对世界电视的贡献。"我真不明白,强加于电视的、避电视之长扬电视之短的"报人电视"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青睐?能拿出有说服力的理论根据吗?电视就是电视,电视不是报纸与电视的混血儿,为什么电视节目形态要报纸化呢?为什么电视节目制作在方法和风貌上要与报纸一致,并利用书面语体呢?这不是再明显不过地照搬报纸的一套东西吗?我认为"报人电视""肯定不是电视自己"!如果应当提倡"报人电视",那么不是也应当提倡"广播人电视"、"电影人电视"、"杂志人电视"、"作家电视"、"音乐家电视"和"美术家电视"等等吗?如此这般不是要把电视搞成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了吗?还有什么电视优势、电视特点和电视意识可言呢?还谈得上什么扬长避短呢?凡此种种,都是违反电视自身规律,强加给电视的枷锁。而一切强加给电视的人为形式,电视观众是绝不会接受的,只能阻碍新闻性电视节目形式的健康创新。

五、强化电视意识,确立电视思维方式,创造电视现场纪实手法更好的新形式

有人说一些新闻性电视节目采编人员运用现场纪实手法少是因为工作太繁忙,但是,我却觉得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电视意识不强造成的。

所谓"电视意识"就是指要时刻牢记、努力发挥和开掘电视的优势和特点,并以电视固有的优势和特点而自豪和自立,使电视保持一个纯洁的个性化的自我。在各媒体激烈竞争中,电视意识就是电视事业的生命线,电视意识有与无、强与弱,直接关系到新闻性电视节目的好与差、兴与衰。可以说:成也,电视意识,败也,电视意识。上述"纯洁的个性化的自我"决不是说电视是孤家寡人,只能抱残守缺,一成不变,不与别的表现手法来往。其实正相反,电视本身具有极大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而这种特点便给了我们不断创造新的纪实形式以广阔的天地。但是,在任何情况下电视都要有浓浓的电视味,不能失去自我,换了模样,变了味道。新闻性电视节目尤其如此。大家都公认新闻性电视节目运用的现场纪实手法以最容易融化各种媒体新闻手段的特性而成为最富有创造性的独立传播新闻手段。而关键是外来新闻手段要被"融化"。被"融化"就是不生搬硬套,得经过选择、消化、融合、创新,成为纪实手段的新形式。而这种"融化"绝对不能削弱和改变电视固有的优势和特点,即双通道现场传真纪实性,只能被电视现场纪实手段所"融化",而千万不能相反;只能使新闻电视节目更真实、更生动、更具魅力,而不是相反。这要作为一道坚固的防线巍然屹立。这道防线就是强烈的电视意识。有了强烈的电视意识,就可以防止非电视化倾向继续发展。新闻性电视节目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强烈的电视意识,就容易舍弃电视固有的优势和特点,偏离自己的正道,与别的媒介的表现手法混杂纠缠,那就将失去自己的个性,变得"似我非我",既像电视又不像电视,这无疑将给电视事业带来深重灾难,而如果新闻性电视节目的表现手法,包括借鉴其它媒体的表现手法都有鲜明的电视特点,都有浓浓的电视味,都是电台、报刊没法模仿的,那才真的是电视化了,是纯正的新闻性电视节目,而不是"假洋鬼子"般的似是而非的电视节目。新闻性电视节目所以不能过多地办成人头接人头式的谈话类节目,就是因为它摒弃了视听双通道现场传真纪实性这个电视的最大优势和特点,几乎变成了只有一个听觉通道的广播类节目,破坏了电视思维方式,犹抱瑟瑟半遮面地向广播思维方式靠拢,其收视效果有时还不如听广播,专心致志,没有干扰。这种"广播式的电视节目"与"报人电视"等一样,都在电视节目打假之列,电视观众理所当然地拒绝接受!

电视现场纪实手法有赖于电视新技术的支持,而恰恰近几年来电视技术发展迅速,如相距遥远地两地或三地大型活动中主持人的音容笑貌可同时展现在一个荧屏上,为纪实手法增加了新的表现形式。所以,从事新闻性电视节目制作的同仁要十分关注电视新技术,跟上先进技术发展潮流,积极开发现代化电视技术潜能,遵循电视自身规律,用电视手段研究电视,走入生活,不断推陈出新,拓展现场纪实手法更好的新形式,发挥现场纪实手法驾驭时空、容纳世界的巨大表现力,使现场纪实手法更具感染力和认同效应,把我们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办得更加引人入胜,使观众时时感悟生活的真实,处处享受纪实艺术现实美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