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树立“四观
时间:2022-05-30 05:10:00
导语:领导干部要树立“四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四观”,努力提高执政水平和统揽全局的能力。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它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其基本内涵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作为领导干部都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发展的领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怎样才能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这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领导水平的一个严峻考验。当前,存在于某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头脑里的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有的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速度是硬道理”;有的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GDP为中心;有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还有的好大喜功,欺上瞒下,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这些情况表明,转变发展观念仍然十分艰巨。各级领导干部无论是决策还是工作部署都要着眼于是否利于提高质量效益;是否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否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在实践过程中既重经济指标,又重社会进步;既重物质成果,又重人的价值;既重眼前利益,又重长远福祉。惟其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体现在每个领导干部的头脑中,落实到发展的实践中,才能真正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下去。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目前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的政绩现象,如有的领导干部屡屡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导致重复建设、银行坏帐、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一些地方领导不顾百姓死活,大搞各种贻害无穷的政绩工程;有的领导干部对经济、社会生活干预过多,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现象同时并存等等,这些都是与正确的政绩观相悖的,必须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贺国强同志指出:所谓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要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贺国强同志关于政绩观的五条要求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的五把尺子,说到底是要解决好以谁为本,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我们要经常量一量、看一看,我们思想和行动、决策和部署,是否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是否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是否是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力竭尽全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办好事;是否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真正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千方百计地做好发现、培养、凝聚人才的工作。首先要适时激励。领导者要有效运用激励手段,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其二,要用人不疑。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领导干部要想把下属培养成人才,必须对他们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信任犹如能量得到释放的催化剂,能激发人的创造热情,让平凡的人生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其三,要宽严适度。领导者要让人才更多更好地成长起来,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在工作上要多帮助、多指点,避免他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在学习上要多督促、多引导,促使他们锤炼内功,不断“充电”,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驾驭实际工作的能力;在生活上多关心、多体谅,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思想上多提醒、多帮助,发现错误苗头要早打招呼,常敲警钟,帮助他们及时纠正、找准方向。其四,要艰苦锻炼。平静的湖里训练不出勇敢的水手,安逸生活造就不出时代的英雄。领导者要善于把下属放在不同环境里,尤其是条件艰苦、困难较大的环境中,摔打磨炼,使其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相信人民、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石”和唯一宗旨,是党80多年奋斗基本经验的总结。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这些都深刻地阐明了党和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也道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哲理。由此可见,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如何,事关党的兴衰,也是检验我们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尺度。
领导干部要把群众观念落到实处,并作为改造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必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了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阐明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群众观。领导干部的情只能为民所系。“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是湖南省原省委副书记郑培民的心里话,他也是这样做的,因而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人民亲切地叫他“为民书记”。我们广大的领导干部要象郑培民一样,做“为民书记”,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榜样、楷模。要时刻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领导干部的利只能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领导干部的权只能为民所用。领导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
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都是世界观的不同侧面,都是领导干部的行为导向和价值取向,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同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也离不开正确的人才观和群众观。因为发展靠人才支撑,政绩靠人才创造,而领导干部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四观”,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更好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行政,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理性、更加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崭新阶段。
- 上一篇: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和发展
- 下一篇:推进城郊县工业化的有益探索
精品范文
10领导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