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脑专业C语言教学创新

时间:2022-04-16 11:15:00

导语:非电脑专业C语言教学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非电脑专业C语言教学创新

C语言是用于人与计算机交流的一种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该语言具有丰富的运算符、表达式、语句灵活且可移植性强等特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初次接触C语言,难免会遇到一些难理解的问题。例如:自加、自减、逗号和三目运算符概念,复杂表达式中运算的优先顺序和结合规则,程序流程图的绘制,根据算法用C语言编写程序等,普遍反映了C语言难学,学不懂,没兴趣学的现象。曾经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如果以总人数为100人为例,对学习C语言的情况分为4种:①感兴趣易懂好学;②勉强听懂;③听不懂;④不想听想放弃。如图1所示:那么,究竟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善或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做一些研究和探讨。

1.分析“学生难学,学不懂C”现象

1.1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这门课的学习没有制定合理计划,自觉性差、基本上是被动学习,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为了学习而学习,缺乏自主意识。由于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不够,对老师讲授的语法结构和编程思想等内容只是被动的学习和记忆,一旦自己独立编写程序则无从下笔,不知所措,这就势必造成C语言难学的局面。

1.2教学方法存在问题首先,由于该课程的学时数不是很多受到限制,大部分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每堂课的信息容量非常大,在讲授这门课时,普遍采用“电灌”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下面被动地记笔记,所以,经常出现“记完忘完”的现象。由于学生没有真正消化理解课堂讲授内容,以致于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因此,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上机实验没有起到应有效果,由于学时数太少,只能做一些简单练习,缺少学生自己独立编程的实践过程,达不到实验应取得的真正效果。

2.教学改革与探索

作为一名教了多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高校教师,就针对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在学习上提出的疑问和困惑,总结经验,主要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探讨有效可行的改革方案。

2.1加强教材建设C语言程序设计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顺序,在前几周讲授的理论知识概念多、内容枯燥难理解,这样从一开始往往就导致学生对C语言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选择“理论精,案例多,易学习”为主的教材,教师在讲授时有些知识在涉及到具体案例时再补充讲解。

2.2改变教学思想与理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恩格斯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C语言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取的方法是:先举例进行案列引导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以学生感兴趣的某种游戏为例,通过用C语言编程来实现游戏的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再讲解具体的C语言知识。

2.3教学内容的改革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语句、语法等细节的教学,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依然很难独立编写程序。因此,对教学内容应重新进行归纳,采取先分散难点,后循序渐进掌握的方法。

2.4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行启发式案例教学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独自分析问题和程序设计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案例穿插式的教学时,还应该专门留一定的课时,把具有代表性的并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案例交给学生进行自由分析和讨论,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和探讨,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够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也能避免无趣枯燥的学习现象,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