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术变革与创新思考

时间:2022-03-11 10:51:00

导语:网络学术变革与创新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网络学术变革与创新思考

[摘要]针对学术期刊的特点,分析了学术期刊网络时代面临的机遇和应对的挑战,提出了网络时代学术期刊变革创新的一些思路,指出只有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大胆改革现行学术期刊办刊理念和办刊模式,才能使其融入信息化时展的潮流,步入国际知名期刊方阵的行列。

[关键词]学术期刊;网络时代;变革;创新

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变革,特别是信息领域前所未有的革命。有人曾预言,在不远的将来,网络必将取代纸质媒体,甚至取代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传播媒体,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不管这个预言是否准确,有一点是毫无疑义的:这个新媒体的诞生,带来的这场信息领域的革命,必将促使整个社会各行业的变革,也将彻底改变传统媒体包括出版业的发展和生存方式。对于以传播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为己任的传统出版业来说,要想在“网络世界”中赢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变革其传统的文字载体、编排、出版发行、对外传播、经营管理等一系列运作模式直至产业格局。

期刊是传统出版业中的一小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信息传播时空与地域的限制,在网络世界完全被打破,网络信息因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便于检索查阅等优点吸引了大量的人群。与此同时,网络的出现对作为传播、出版各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知识信息的学术期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纸质期刊原有的传播形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学术期刊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了从网上获取信息资源,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期刊如何顺应网络网络时展的需要,成为期刊出版界近年来日益注目的焦点和研讨的主题。

一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杂志社或编辑部都是由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创办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很深,基本上是学校或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机构为介绍本系统或本单位的学科研究成果而设立的。纸质出版的学术期刊本身的特征和机制,使得现存学术期刊大多存在范围局限、时效性不强、出版周期长、竞争性差等问题。因此,在快速变化的网络时代,期刊出版创新的新理念以及由它引发的杂志社与读者之间的新型沟通形式的出现,使每家杂志社都面临着一个新的选择:要么跟上这些趋势,顺应网络时代期刊“快、广、大、强”的特点,迅速发展,占领学术期刊新的制高点;要么沿袭原有的生存方式而自生自灭,被更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取代。

1)多样性。期刊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期刊载体形式与信息形式的多样性。在纸质期刊继续发展的同时,光盘型、网络型等电子期刊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期刊信息资源已由传统的纸质期刊、光盘型电子期刊的“实体馆藏”和网络型电子期刊的“虚拟馆藏”三部分组成。特别是网络型期刊已成为期刊发展趋势,在其“虚拟馆藏”的文献中比例会不断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电子型期刊和纸质期刊将长期共存互补、共同发展。同时,期刊信息形式也由传统的单一的文字信息向图、文、声和动画并重的多媒体信息发展,达到声情并茂、图文互现的效果,形成了文字信息和多媒体信息并存的格局,读者可以获得视、听、说甚至嗅等多感官的享受。各期刊社或杂志社可以充分利用本刊的资源优势创办极具特色的栏目,使其内容无法受重复、模仿和追赶,突出某一方面或栏目的专业特色,在本行业独树一帜。

2)快速性。现代期刊信息的传播与获得日益快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期刊信息电子化,网络化期刊信息通过网络实时传送,使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某些电子期刊在收到文稿的几十个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即可出版发行,大大缩短了出版发行周期。同时,读者对期刊信息的获取也变得更为快捷,查询期刊或文章信息,无需从庞大的纸质资料库中通过人工寻找,只需在登陆查询网站后,输入相应的关键字段或刊名等信息,瞬间即可获取。

3)易检性。电子期刊较之传统的纸质期刊,检索途径非常丰富,有的多达十种以上的检索入口,除了传统的刊名、作者、关键词、分类号等途径外,还有由各种刊号、作者单位及文摘甚至全文任意词检索。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期刊的检索功能也不断扩展和增强,读者即使无法记住准确的检索词,也可以通过前方一致检索、后方一致检索、模糊检索和组合检索等达到查全查准有关信息资料,且检索方便快捷,为作者与读者节省了大量时间。期刊数据库在跨库检索和数据库整合方面的技术进展,使期刊的检索方式更为方便,检索信息量更加庞大。

4)共享性。目前网络已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读者跨越时空界限,通过共享的网络化期刊变得方便可行。网络环境为期刊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共享的效益。网络期刊不需要集中存放,期刊数据可以分散存放,可以来自不同的杂志社、出版社、收录机构或其他网站,这些用不同的方式传播的有利条件,可解决纸质期刊单一保存场地紧张的矛盾。纸质型期刊的独享性使其不能在同一时间供许多读者同时阅读,致使期刊收录部门或图书馆等部门需要购进不少期刊复本,既浪费财力,又造成收藏馆舍紧张,而电子期刊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共享使用同一本期刊内容,不必购买复本,节省了期刊阅览室和过刊库的空间。

5)交互性。网络化期刊的编者、论文作者和读者可以通过网络交互沟通,进行在线式多方实时讨论、交流等,论文作者或期刊编辑根据讨论和交流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编辑,可非常方便地实现期刊信息的即时更新,这是纸质型期刊所无法比拟的。

6)品种繁多性而又易如收藏。我国期刊数量大,品种多,而且各刊物相同和相似的量太多,如属于学术期刊的学报类刊物,基本上每个高等院校都有一到两种期刊,内容重复建设多,质量良莠不齐,因此造成同质化的期刊很多,要全部收藏很困难也不现实。而光盘、磁带库、网站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使得任何一个单位都有收集齐这些刊物的可能,从而节省了大量收藏空间。

总的来说,网络时代期刊的特点是,信息无国界,传播快,方式多,途径广,共享性强,更新频繁,品种多。对期刊主办者而言,这是一个走向世界的良好契机,如果能使期刊建设能赶上和适应这一时代潮流,实现信息化与现代管理,对于刊物的发展和立足于世界期刊之林,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生产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客观上必然具有评价、引导功能。无论对匡正学术风气,或提升研究水准,其作用都不可缺。学术期刊的主体地位与角色功能是通过办刊人员(指专业的编辑人员、参与稿件评审的编委会组成成员及期刊的管理人员等)的创造性工作来体现的,刊物的质量优劣、水平高下及风格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刊人员的专业背景、学术眼光、职业道德、渊博而广泛的知识乃至个性特征。

因此,网络时代学术期刊除了注重期刊内容质量第一,发表优秀学术成果之外,对于传播方法和手段及办刊人员和赖以生存的办刊环境、设备及管理模式,都要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办刊人员才有可能及时掌握和了解本领域的新信息,作者也能及时发表和更新自己的最新学术成果。只有发表快而新,又不重复他人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关注本刊,才能更快更广地提高本刊的影响和地位。

与非学术领域的作者不同,学术研究人员发表成果(尤其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经济报酬,而是希望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取得同行的认可和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同时学术研究人员为了开始或继续自己的研究,也希望能够方便地获取他人的研究成果信息。这种非营利的学术信息传播动机和利用需求促使学术期刊本身不仅要及时迅速地编辑出版传播,同时也要让其他读者快速阅读或浏览其学术研究成果,达到及时宣传最新学术成果的目的。这一学术期刊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杂志社或期刊出版部门编委会人员、审稿专家、期刊从业人员和管理者,迅速融入网络化时代,及时追踪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站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

由于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具有快速方便、交互影响、检索便利等优点,因此,学术期刊的网络化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手段。

二网络时代学术期刊出版业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业基本还处于“独门独院”式的小本经营状态,学术期刊的品牌价值难以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与延伸。因而,如何扩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自我发展的能力,并进而形成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团化的规模运作与经营,是摆在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业管理者面前当务之急的问题。

面对全球媒体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网络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学术期刊出版业基本还处于缺乏反应的状态,在技术手段、办公环境、传播方式、长远策略和人才储备上都缺乏必要准备。如何适应新的媒体环境,从而为我国学术期刊业谋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是学术期刊业获得长远竞争力的关键。

国外期刊出版集团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而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势所必然。面对国外期刊业在一个世纪中积聚的实力,我们是否有能力应对或如何应对,这已是我们今天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国外期刊业在作为其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是其意识形态的主导性的承载者之一。在未来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何在期刊的市场属性和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发展,办出中国特色的学术期刊,则是我们必须考量的根本问题。对此,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思考,而是涉及我国整体利益的传媒战略的思考。

网络时代学术期刊变革与创新的思路

(一)网络时代对学术期刊内容和出版周期的要求

学术期刊内容的质量的高低是吸引读者的关键,也是评价一种期刊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在信息资源共享迅速传播的今天,读者对最新学术成果信息的需求已越来越迫切。期刊内容必须站在本学科内容的最前沿,刊登的文章必须能够反映本学术研究的水平。同时其内容要保持最大的真实性和原创性,这是学术期刊不同于一般综艺传媒类期刊的最大特征。正是因为网络具有的快速查实与比较的手段,读者作者才能快捷的掌握本领域的新动态,因而,网络时代的发展,期刊的内容的创新成为最受读者或作者欢迎的刊物;同时,网络时代对期刊的出版发行要求是提高出版效率,缩短刊发周期,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作者投来最新和高质量的稿件,刊发学术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下载和引用本刊的论文,提升刊物的知名度。(二)网络时代对学术期刊办刊人员的要求

学术期刊办刊人员要有敏捷的信息阅读和更新意识,编辑和稿件评审专家的信息意识的更新,必须通过现代的快捷的网络手段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编辑活动的整个过程,迅速捕捉学术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新方法,自觉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以避免编辑出版一些重复低质量甚至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文章,同时还应更加注意外界对期刊的评价信息以及注重对国际信息的引进和吸收;要有较快的知识更新速度,处于网络网络时代的编辑人员不仅要有基本专业素质,还要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时效意识和市场意识,及时地、快速地编辑出版本领域的新论著。而评审专家要求对稿件质量的高低、时效性和尊重他人学术研究成果上把关。因此,网络时代,期刊办刊人员除了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外,还应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技能和较高的外语水平,以掌握同类文献之出版发行情况。

(三)网络时代对学术期刊办刊环境的要求

网络时代,编辑出版流程和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技术角度考察,只有采用现代化的网络稿件处理系统,才能实现对学术期刊的快速编发的目的,实现作者和读者的交互式管理。期刊整个流程包括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可以完全依靠计算机管理来实现,只有这样,编辑出版的时效性才会大大加强。但现实工作中,真正能够充分运用这些现代化手段的却不多。这与目前许多杂志社在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地位有关,各级领导虽重视编辑出版工作,但在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上往往被排在后面,在“硬件”的建设上不够重视。当然,这也与编辑工作人员对现代化设备的适应程度有关。因此,加强编辑部或杂志社现代化的建设实现期刊管理计算机化,这是网络时代提升学术期刊地位的基础和物资保障。

(四)网络网络时代对学术期刊经营模式和交流模式的要求

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的经营和交流模式,都可以打破传统的邮局订阅,信函交流,而实现网络传播与交流的有偿使用,通过购买网络阅读版权,网络电子注册登记,分配使用权限来实现网络的营销与交流,完成刊物的阅读、查询,过刊的下载及与作者编者交流的目的。

开放存取,作为一种新的出版理念和机制,是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各学术期刊出版界的同行们,开始在互联网上对各自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自行存档整理,这样做可以最大程度地彼此共享知识和经验,充分达到无国界无地域的交流。

进一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交流平台,实现网上订阅、查询、下载等手段,可以发掘更多的用户群体,扩大期刊的影响,增加发行量,走一条适合自身独立的营销发展之路,通过加强市场营销的方法来提高学术期刊的品牌效益。利用网络的交互式管理和开放存取手段,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在网络平台上交流、讨论、查阅、下载等,只有通过有偿的电子注册才能进入,采用现在网络成熟的电子商务技术的特点,而这些用户群体必须是通过网络订阅或购买了本刊物阅读版权后,就拥有如同购买了纸质期刊同样的效果。从而达到了扩大期刊销路和增加了读者群体,提高期刊影响的目的。

网络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学术期刊的现代化办公手段和环境建设,建立全系列的期刊网络稿件自动化处理系统

学术期刊要跟上网络网络时代的步伐,必须对传统的期刊的运作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网络系统,将稿件管理、编辑管理、发行管理、办公管理、营销管理利用计算机来实现。首先,要建立稿件管理系统,包括来稿登记、已审稿件的管理和稿件查询;其次,要建立编辑管理系统,包括在线审稿,在线编辑,智能排版、电脑校对等;建立发行管理系统,包括网上订阅,网上查询,网上交流等。此外,通过对完成上述几大系统的建设,来实现全面的办公自动化,使作者与编者,编者与审稿专家,读者与编者的交流,都能在网上快速进行。

一个常用的计算机稿件处理系统中,无论作者,编者还是审稿专家,都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到该稿件处理系统中来,只要有电脑和互联网,你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入系统中查看、收取、评审或处理稿件,做到实时处理,实时监控稿件的流向,这样一来,极大地方便了作者,编者和审稿专家的交流。同时,利用网络传送稿件可缩短编辑与作者、审稿人之间的距离,省去了传统的纸质信函通过邮局传递的低效率过程,节约办刊资源,节省周转时间,大大提高期刊编辑工作的效率。

(二)提高期刊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建立一支既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编辑能力、敏锐的编辑洞察力,又具有过硬编辑业务素质和使用计算机技能的编辑队伍。积极促进学术期刊编辑队伍的多面手化,充分利用现在的人们对新生事物敏感、反应迅速、知识更新快、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提高学术期刊的时效性。加强编辑队伍的专业知识普及和外语能力的提高,以增强对国内外学术期刊新研究成果的甄别能力,吸收优秀的稿源,提高期刊质量内涵。加强编辑业务和编辑现代化技术的培训工作,为编辑提供更多的业务学习和计算机技术普及的机会,使他们熟悉编辑基本业务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熟悉编辑业务流程的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和操作使用基本技能,实现编辑技术的现代化。

采用一些现代高效率的编校软件,把好编辑第一关。计算机校对软件是采用基于分词和词间接续关系的方法编制的,查检常见错别字、专用名词错误及成语错误,效果相当好,速度极快,辨识力很高,是校对的得力工具。而且每个编辑都容易掌握和使用,采用校对软件和人工校对的人机使用方法,可以极大地减轻编辑人员的负担,快速的完成编辑校对工作。再结合人工的编辑校对方式,做到优势互补,即省时、省力,有具有高效降低差错率的效果,是现代编校的发展方向。

(三)加强期刊管理,建立期刊网站,努力占领网络期刊发展的阵地,及时公布学术研究成果和加强对外交流与传播

与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具有即时性、信息量最大化和易于检索等特点。在网络上不再是以一期杂志作为一个阅读单位,而是以一篇文章作为一个单位而存在。作为信息传播工具,这种形式是任何其他形式无可比拟的。

网络的特殊优势在于把学术期刊各项活动联系起来的能力,并且使得在某项学术活动中产生的实时信息能够在杂志社内与外部的渠道(包括纸质发行商、网络收录机构传播商)和读者中得到广泛的共享。通过采用公共的、开放的平台,使获取、信息以及双向沟通联系更加方便。所有这些活动所需的成本都比通过传统的邮局寄送印刷品或专门的学术会议交流要低得多,而且速度要快得多。例如,现今已被各大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广泛采用的网上查询系统有: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献源3500种;工程索引(EI),文献源2600种;科技会议录索引(ISIP),每年报道10万篇会议论文,约占世界会议录出版总量的一半。在我国,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D)是国内收录较为全面的全文多功能的电子学术期刊库,文献收录量近6000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些收录机构或网站方便快捷的从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这一点从众多学术文章的参考文献中可见一斑,过去参考文献大多数是图书和纸质期刊,现在来自网站的资料信息作为参考文献的越来越多。

因此,建立期刊杂志自己的网站或将期刊的出版论文集传送给各收录机构,已经成为对外传播信息与交流的良好平台。

新一代年轻的作者和读者,越来越愿意通过这种手段建立联系和研究兴趣小组,从而能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流、查询、下载,并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是学术期刊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设置网站的目的一方面是展示本刊社的风貌,显示期刊办刊人员的水平、提升其质量和品牌,及时公告期刊所刊载的研究成果,方便读者查询阅读本刊。另一方面是及时最新的学术成果,应对国外期刊竞争机制,不至于受国外媒体传播思想的约束,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的道路。组建网站,可以进一步拓展期刊的服务功能,有利于不断提高刊物的整体质量,提高刊物的知名度,是现代期刊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五结语

网络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为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国门参与世界期刊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也必将对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术期刊杂志社或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尽早地让我国期刊走向世界而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