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双创育人体系探讨
时间:2022-01-27 10:44:24
导语:计算机专业双创育人体系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针对如何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提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计算机专业双创育人体系,从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融合、竞教结合、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和考核评估制度建设等方面介绍全链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过程,最后说明实践成效。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竞教结合;三位一体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高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升办学水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全面推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培育创新人才,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1],均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计算机专业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值得研究与探讨。
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相比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还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和实施意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往往将创新创业教育边缘化[3]。如何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包括:①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内涵认识不清,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落在育人上,片面追求创业公司和融资数量,没有将知识—能力—素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②创新创业教育和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未有机融合,还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彼此独立的问题,迫切需要探索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融入的新模式[4];③达成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路径不明确,如何贯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怎样打通高校与产业界限?针对以上问题,在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中不断整合资源,优化治理,采取“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育人理念,构建“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创业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通过学生研究项目(SRP)、大学生国创等学生科研项目打通第一和第二课堂;通过ACM竞赛、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等实现创新到创业的进阶;以企业模块课程、竞教结合等培养模式,将科研资源、学生创新及企业需求相融合,以多元互动的协同治理为保障,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链条,打造“科研训练+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创业精神”为主线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该培养体系从理论教学的知识培养上升到创新研究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学生通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等不同层次的课程,完成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教改尝试,其中非常有分量的措施,如全英授课、ACM竞教结合、研究讨论课、产学研实训、学生研究计划、国际合作等,对国际化视野和研究性的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2“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
2.1课程思政,明晰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本质
首要明晰“为什么做”才能“做得更好”。计算机学院开展了覆盖本科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专门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深入研讨,逐渐认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本质,梳理了素质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以独立、首创、勇气、包容、责任、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价值塑造。创新创业教育是育人的重要部分,是服务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2.2形成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互融互合课程体系
在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引入基于目标产出教育OBE实现矩阵,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学隔阂,建设专业基础课、创新创业通识课、训练项目和赛事等环节,使得创新创业教育覆盖育人全过程;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围绕专业领域的挑战性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培养挑战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将创新创业融入传统课程,开设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选修课和基于竞教结合的专业基础课,实现课赛合一,以赛促创;通过与知名企业联合开设企业模块课,以企业的视角进行创新创业特色人才培养,实现创新驱动创业的链条;强化创业者商科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互融,以10余门课程为核心,构建“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创业素质”的三创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互融互合、师生协同、校友共创、开放式共同育人的课程体系。
2.3探索“竞教结合、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创新创业育人新路径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我们率先提出“竞教结合,赛课合一”的创新工程实践育人新模式。将ACM竞赛、创业大赛应用于实验、作业和平时测验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模式,达到提升创新能力、巩固学习效果、促进创新项目发展的目的,具体措施如下。(1)设立竞教结合课程: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设计、创新实践课程等8门课程与ACM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行结合。(2)改革竞教模式:在基础课程中引入ACM概念,将ACM竞赛应用于实验、课程项目和课程考核中。将创新教育涉及的商业计划书、项目管理、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保护等引入课程设计和创新实践课程中,实现打通“比赛”与“课程”的全新教育模式。这种“竞教结合、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分别在专业基础课进行竞教结合改革,课程考核增加“机试”部分,创新创业部分比例达到30%以上。每一次实验、作业、考试都是一场竞赛;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创业机会,是异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学生的编程能力、算法设计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
2.4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建设创新创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依据IT知名企业要求,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建设一批校企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与Google、微软、三星、字节跳动、唯品会、腾讯、网易等著名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联合实验室和创新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明晰由创新驱动创业的途径,坚持“科教融合、产学一体”,利用广东省地缘经济优势,汇聚校友、企业资源,驱动校企协同育人由创新到创业的质的飞跃,具体措施如下。(1)开设企业精品模块课程:移动应用开发(Android)、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互联网核心技术、Android应用设计与开发等11门课程(见表1)。(2)校企共建本科联合实验室:华工—腾讯工程教育中心、GoogleAndroid实验室、AtmelAVR微控制器实验室、华工—三星工程教育中心等10家。(3)共建创新创业平台:ACM/ICPC集训队、腾讯创新俱乐部、阿里巴巴高校技术联盟、百度技术创新工作坊等共10个。(4)建立企业实习基地:与著名企业(Google、三星、腾讯等)合作建立了3个校内和38个校外实习基地。
2.5建立创新创业考核评估制度
对于创新实践环节,我们不仅着力完善实验课、创新实践课的设计和考核,而且对本科毕业实习、本科毕业设计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考核。本学院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所有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才能获得毕业资格。学生在取得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学分的同时,还必须参加各类课外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如学科竞赛、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的学分累计不少于4个学分。为了培养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学院积极举办“名师讲座”系列讲座,积极组织ACM、CTF集训队的选拔培养,为学院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的平台,形成“以赛事为龙头,以讲座为支撑”的创新创业考核评估制度新手段。
3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成效
3.1创新创业活动如火如荼,各类科技竞赛屡获佳绩
计算机学院依托腾讯、TCL、IBM、阿里巴巴技术联盟等学生俱乐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融合计算机特色,将现有科研资源、学生力量及企业需求相结合,为各大科创比赛挖掘潜在力量,培育互联网+创业大赛项目,同时积极承办或协助科技竞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火如荼。本科生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微软精英挑战赛等多个国内外知名竞赛中成绩斐然,2008—2020年获得各类奖励共1985项,包括2013—2019年连续5年代表中国参加ACM-ICPC全球总决赛,为国内7所连续5年参加全球总决赛的高校之一,其中获得铜牌1次;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总决赛金奖和季军,第三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金奖,首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总决赛金奖和亚军。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由计算机学院毛爱华教授等指导的参赛团队作为项目代表,受到莅临赛事现场的国务院孙春兰副总理接见并对话,总理肯定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疫情背景下具有非常好的意义,勉励项目成员继续努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
3.2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杰出创业人才辈出
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学院同时涌现出一批新生代的创业佼佼者,包括2010届本科毕业生、有米传媒创始人陈第,被福布斯评为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2013届本科毕业生荔枝微课的创始人黄冠,入选2018福布斯“30under30”精英榜,而荔枝微课也曾荣登胡润百富“2017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新星企业50强。此外,从计算机学院走出了众多成功的创业型企业家,包括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威创研究院院长卢如西;安居宝董事长张波;腾讯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张志东等。科技日报、羊城晚报、网易新闻、新快报、凤凰卫视等媒体纷纷报道计算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4结语
广东省是我国IT产业大省,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旺盛。为主动服务广东及国家IT产业的发展,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华南理工大学在长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不断研究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考和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在卓越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和实践[5]。计算机学院以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为依托[6],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通过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竞教结合、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育模式,“创新驱动创业”的企校协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收获了丰硕的创业教育成果。体系解决了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内涵认识不清、创新创业教育和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未有机融合以及达成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路径不明确等面临的重要问题,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新特色,提高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了社会认可度,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成果已推广到本校7个学院,并受到兄弟院校的关注,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04)[2021-06-07].
[2]尹向毅,刘巍伟,施祺方.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实践体系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162-168.
[3]邓卫卫.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之路径[J].经济师,2020(3):198-199.
[4]任凯,吴冬芹,叶长青.嵌入创新创业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12):42-45.
[5]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EB/OL].(2017-01-04)[2021-06-07].
[6]毛爱华,张星明.计算机本科全英专业的建设措施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8(9):92-95.
作者:毛爱华 张星明 詹志辉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上一篇: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融合意义
- 下一篇: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方式